“史話中國”河北·昌黎

昌黎縣地處中國河北省東部、瀕臨渤海,是秦皇島市西部下轄的一個縣,東臨撫寧縣,西接灤縣。素有“花果之鄉、魚米之鄉、旅遊之鄉、文化之鄉”的美譽

“史話中國”河北·昌黎

歷史

“史話中國”河北·昌黎

這座山雖然只有695米高的海拔,卻是渤海沿岸的最高峰。“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於海”。碣石一名始見於《尚書。禹貢》。從先秦時期開始,碣石山就頻繁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地理經典中,而碣石山下的這一片廣袤地域三千多年前,曾經歸屬於一個最早建立在冀東一帶謎一樣的北方諸侯國——孤竹國。

眾多考古資料表明,孤竹國的疆域幾乎覆蓋了河北省北部的整個灤河流域,是一個文化昌明、經濟繁榮的古國。隨著孤竹最終隱沒於歷史深處,這片土地成為中國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漫長對峙融合的疆場。頻繁的戰亂讓這裡變成了四野蕭條、人煙稀少的景象。

直到公元923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為了重新安置佔領區,將許多漢人和契丹人遷來此地,並設定廣寧縣。

當時的統治者採取了因俗而治的統治策略。開創了“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南北面官制度使得這裡大面積的土地得到開發,手工業和商業也有了較好的發展,呈現出一派繁盛氣象。

“史話中國”河北·昌黎

時光流轉,昔日的繁華再度重現。巍然聳立,雄表一邑的源影寺塔歷來都是昌黎古城的標誌,與不遠處的碣石山遙相對望。

源影寺塔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簷,其建築結構精細,造型優美,雄偉壯觀,整體造型兼具遼金風格,恰似一具精美的雕塑品讓人們依稀感受到昔日的超凡脫俗。

公元1189年,金世宗完顏雍正式將廣寧縣改為昌黎縣。昌黎就此成為這塊山川形勝之地的定稱,一直延續至今。千百年來,不論此地歸屬哪個朝代。在一片海、一座山、一幢塔之間,在烽火硝煙和晨鐘暮鼓之間昌黎倔強地保持著它原本的姿態。

地理

那片被無數先人登高遠眺過的滄海。如今已經與一座島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就在距離碣石山大約15公里的海岸線上,連綿起伏的沙丘與碧海、藍天、綠林共同構成一幅罕見的海洋沙漠景觀。

“史話中國”河北·昌黎

20世紀80年代初,地理專家們在考察的過程中從飛機上俯瞰到綠樹蔥茂、濃蔭覆蓋的景色,就像一塊翡翠鑲嵌在金沙灘上,翡翠島由此而得名。

這片海洋沙漠寬約2千米,高約40米。如此巨大的黃沙量是人為所致,還是大自然的傑作呢?

八月的昌黎晴空萬里,灤河一如既往地向東流淌。灤河是昌黎縣以東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灤河河床上的這些沙子會否與翡翠島的沙子有關呢?

天地自然的力量,歷千年萬年之造化塑成這絕世大美,其中必然隱藏著無限的秘密。原來灤河正是這些細沙的搬運者。灤河發源於河北省豐寧縣。在河北省東北部注入渤海,為這片濱海的沙漠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入海的泥沙受到海水的潮汐作用被衝向岸邊。新的沙壩不斷形成,將老的沙壩一步步推向岸邊。在風的作用下堆積在這一帶的沙子,不斷地搬運到高處,最終形成了這座濱海沙漠。

昌黎縣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濱海沙漠成為我國漫長海岸線上一處罕見景象。金黃與蔚藍,沙漠與海洋兩種截然相反的景觀,如此和諧地融合在了這片渤海之濱。

山海之間,萬物皆美好。它們從不躲避熱愛自然的人群,只是在等待一種慢下來的心情,或者一雙發現者的眼睛。

文化

昌黎地處東北與華北的交通紐帶地區。昌黎人很早就有外出經商的傳統。在19世紀開始的闖關東大潮中,處於東北腹地的長春,成為了貨物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之一,也是眾多昌黎人的發跡之地。

據長春市地方誌編撰委員會編寫的《百業源流》記載,1800年,昌黎十里堡的朱氏在長春開設了一間經營糕點的商號,名叫玉茗齋。

清代晚期,作為東北交通樞紐的長春城開埠通商以後,玉茗齋在朱家幾代人的經營下發展為玉茗魁百貨商店,因堅持薄利多銷而揚名於關東。

鼎盛之時,玉茗齋的從業人員達三、四百人,採購員遍佈全國,甚至遠到日本大阪。北有老朱家,南有老周家,是老昌黎人都記得的俗話。因為這兩家人都是昌黎縣外出經商的佼佼者。

周慶恩的父親早年就南下上海謀生,以周椿記商號經營南北雜貨。周慶恩14歲從老家到上海投奔父親之後獨立創業。最終,在上海灘的十里洋場裡爭得了一席之地,先後經營過八家貿易和代理公司。

出身農家的周慶恩格外關注農業,他深感於當時中國的農業科學技術比較落後。於是,在上海興建試驗農場,免費培訓農民,普及農業科技,並資助農學院,用以幫助中國農業科學的教學和研究。

2004年,一所被命名為周慶恩中學的學校在昌黎縣荒佃莊鎮正式落成,成為當時昌黎縣校園建設最好、裝置最為齊全的農村中學。而這正是根據他的遺願,由周慶恩旅居海外的子女們捐資為家鄉修建的。

少年離家,一生飄蕩,周慶恩卻從未忘記自己的生養之地。在去世近50年之後,他終於魂歸故里。

在昌黎縣城裡,如今依然儲存著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學校舊址。這就是始建於1910年的昌黎匯文中學。在一份收藏於校史館的校董會會議紀要中,記錄了另一位同樣熱心於教育事業的商界人士。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罐頭廠的創始人楊扶青。

1917年,因為學習成績優異,楊扶青被選送到日本東京水產講習所公費留學。歸國後,他決心帶頭振興中華實業。

在盛產水果和海產品的昌黎創辦了新中罐頭公司。產品透過鐵路遠銷到天津和東北各地以及西伯利亞地區。

新中罐頭公司的成功創辦不僅給當時昌黎城的民族工商業發展打開了一條新路,還因為楊扶青始終執著於公益活動的捐助,從而給昌黎縣城的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帶來了較大的變化和發展。

民俗

“史話中國”河北·昌黎

作為中國農耕社會的活化石,秧歌是中國北方流傳最廣的民間舞蹈形式。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宋末元初《武林舊事》中記載的“村田樂”,就是一種早期的秧歌舞蹈形式。

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秧歌風格,而昌黎則是當之無愧的地秧歌故鄉。據昌黎縣誌記載,早期的昌黎地秧歌是以歌舞表演為主,沒有特定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直到清朝道光年間,昌黎縣人王作雲大膽地將地秧歌與戲曲表演相結合,首創了“秧歌演戲”的藝術形式,才衍生出一種全新的出子秧歌。

“史話中國”河北·昌黎

昌黎出子秧歌因此變得更有故事性,並被一代代藝人加入各自的時代特色,《跑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幾百年來,地秧歌一直是從各種文化的相互融合與交流中獲取生生不息的活力。這一古老的民俗在昌黎從未被束之高閣,如今更是有了全新的表達。

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如痴如醉地熱愛著地秧歌。正如一句昌黎老話所說,“飯不吃、酒不喝,不能不扭大秧歌。米不碾、面不磨,不能不看大秧歌。”這是因為他們用地秧歌扭出了生命裡的喜怒哀樂,也扭出了日子裡的苦辣酸甜。

手藝

1905年的秋天,弗蘭克。尼古拉斯。邁耶受美國農業部派遣,在昌黎縣城和附近鄉村拍攝了大批照片,為人們觀察光緒年間昌黎人的生活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史話中國”河北·昌黎

這張照片裡的木船,因為有一排排的龍骨構架造型獨特,所以被當地人稱為排船。

1987年,昌黎縣漁船修造廠根據昌黎漁民的實際作業需求,對812型進行了改良。而在眾多改進細節中,最棘手的問題是如何增加甲板的作業面積。對於技術團隊而言,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船舷的弧度。經過無數個晝夜的摸索,技術團隊決定試用木材蒸煮的方法,嘗試新的弧度極限。

透過精準的分寸拿捏,技術員們最終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船舷弧度得到了明顯提升,甲板作業面積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近三分之二。昌黎縣漁船修造廠的改進版812型漁船受到了專家與漁民的一致認可,並被命名為“昌黎船型”。

滄海之上,碧波之間。昌黎排船是漁民們辛勤耕海的謀生工具,也是他們傳承改造的智慧結晶。在昌黎漁民每一個平凡而真實的日子裡,希翼的富足和美好的生活承載的是歷史的記憶和歲月的滄桑。背山靠海的昌黎人,既傳承了世代以來的造船手藝,更延續了華夏文明精耕細作的傳統。

在碣石之麓、渤海之濱,在雲光塔影之間穿越時間的隧道,有著古老民族血脈的昌黎,無論城鎮、鄉村還是海邊人家,人們用自己的智慧不斷再造著商業的奇蹟,開拓著漁業的發展,守護著民間藝術的繁盛,將一幅幅世代昌黎的生活圖景,鐫刻在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新生活中。

山與海,定義了這一處人類生生不息的空間,而山海匯聚的地方則始終沉澱著人類文明的傳奇故事。

TAG: 昌黎昌黎縣秧歌碣石周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