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曆史皇族村,有最大的蠔殼牆

1276年,南宋益王趙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抗擊元軍。其後元軍南下,景炎帝趙昰與張世傑、陸秀夫和陳宜中等文武官員,率十數萬軍隊入粵。1278年,景炎帝病逝,其弟趙昺即位,改元祥興。此後局勢愈發緊迫,樞密使張世傑認為崖門依山臨水,港內可藏舟,地勢險要,於是再遷帝駕至崖山(今廣東新會境內)。

1279年2月,元軍包圍崖山。雙方投入兵力20多萬人,戰船1600多艘和民船千餘艘,最終宋軍慘敗。十幾萬軍民投水殉國,丞相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趙昺縱身一跳,宣告宋朝覆亡。

數百年間滄海桑田,崖山海戰的具體海域位置其實很難確認,只知大片水域早已因泥沙淤積而變成陸地。史學界一般認為,以今新會古井鎮官衝村一個無名小丘為中心,北起銀洲湖,南至崖門口,方圓數十里的水陸區域,都是當年戰場。

十幾萬軍民投水殉國的悲歌,並不是趙氏的終結。早在崖山海戰前,趙氏皇族支脈或因做官、或因遷徙,已在周邊地區定居繁衍,於是便有了一個個皇族村。

在崖山腳下,就有如今江門新會區古井鎮的霞路村與慈溪村,遠一些的,還有江門台山市的浮石村,珠海斗門的南門村等。

斗門南門村的趙氏族裔,屬於宋太祖趙匡胤的四弟、魏王趙匡美一系。先祖趙懌夫在南宋後期因做官而遷居斗門,今已傳三十多代,近八百年曆史。

菉猗堂:南門趙氏祖祠

我第一次到訪菉猗堂時,祠堂前廣場上正在舉行一場書畫比賽。孩子們在一張張桌子前揮灑創意,描繪眼前的菉猗堂。第二次見到它,恰逢工作日,沒有遊客,只有村民在祠堂前閒坐。祠堂建築群對開的大草坪前,是舊時的半月池塘,孩子們在此追逐嬉戲,一派悠然風光。

菉猗堂全名是南門趙氏祖祠菉猗堂,位於珠海市斗門區南門村,佔地427平方米。由五幢建築物組成,始建於明景泰五年(1454年),修復於清乾隆年間。

菉猗出自《詩經·淇澳》的“瞻彼淇奧,菉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竹葉茂盛之意。建造菉猗堂的是趙匡美的第十五代後人趙隆(即趙晴峰),以其四世祖趙梅南(1296年-1365年)的別名“菉猗”為祠名。

菉猗堂的外立面採用青磚對稱結構,正中匾額上有“趙氏祖祠”四個大字。走入大門,三進格局落入眼前。大量石雕、磚雕、木雕、陶塑和泥塑等,都可算是南粵祠堂的“標配”。前廳青磚鋪地,直通中殿。中殿有兩塊匾額,前方的是“我族無疏”四字,後方便是“菉猗堂”三字,坡頂屋面與龍舟脊,抬頭是硬山擱檁式樑架。相比氣派的中殿,後殿地勢更高,小巧蔭涼,兩側擺有紅木椅子,中間供奉趙梅南畫像。

八百年曆史皇族村,有最大的蠔殼牆

菉猗堂的大門

這位趙梅南留名於史,生於1296年、去世於1365年的他是元朝詩人、理學家,一生重氣節,未曾做官,世居黃楊山下的南門村,著有《潮居八詠》等。他也是南門趙氏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一生躬耕鄉里,率領族人建設村落。

作為南宋皇室後人,在元朝選擇不仕而終,這種“非暴力不合作”背後,是趙氏族人的悲愴。改朝換代、江山易色的殘酷,南宋皇室後人的感受自是最深刻。

如今的菉猗堂裡,仍掛有宋太祖趙匡胤等兩宋皇帝像,後殿上方掛著“忠孝義士”牌匾。話說景炎元年,南宋小皇帝趙罡敗退到香山,駐蹕當時的香山縣沙湧(今中山市南區沙湧村)馬南寶家中。當時,趙匡美的這一支後裔已經定居南門村,族人趙若梓準備小舟,並招募村中居民前往迎駕並勤王。丞相陸秀夫為儲存皇家宗族血脈,令趙若梓等人歸鄉隱居,並敕賜趙若梓為“忠孝義士”,其弟趙若桃授為承直郎;趙若櫸封為武翼大夫。當然,那塊宋代的“忠孝義士”牌匾已破損不堪,如今所見是仿製品。

八百年曆史皇族村,有最大的蠔殼牆

菉猗堂裡的“忠孝義士”匾額

菉猗堂之美,不僅僅在天井與殿堂,更在兩側的蠔殼牆。舊時在南粵沿海地區,蠔殼易得,成本低廉,而且堅固且不易腐蝕,表面粗礪可以防盜,防颱風效能好,兼具冬暖夏涼等優點,因此成為人們喜歡的造牆材料,民間更是有“千年磚,萬年蠔”的說法。

尤其是鄉村祠堂,為了維護方便,使用蠔殼更是常見。菉猗堂的兩側牆面,由排列整齊的碩大蠔殼砌成,厚達65釐米。牆身高大,進深超過三十米,使用蠔殼近百萬只,側面望去極為壯觀。這些歷經六百年滄桑的蠔殼,至今仍然衛護著菉猗堂。

資料顯示,菉猗堂的蠔殼牆總面積達277。35平方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完整度最好、時代也最為久遠的蠔殼牆。當然,蠔殼牆的材料可不僅僅是蠔殼,還需要以黃土、紅糖、糯米、醋和穀殼等混合而成的黃泥漿。

八百年曆史皇族村,有最大的蠔殼牆

蚌殼牆所用蚌殼數量驚人

相比菉猗堂,與之並排的逸峰趙公祠和崑山趙公祠則“年輕”一些。

逸峰趙公祠建於晚明,比菉猗堂更高大些,同樣是三進建築。屋頂佈滿灰雕,相當精美。中殿和後殿的屋樑上都有金漆木雕,中殿正中懸掛著“世壽堂”牌匾,供奉南門村趙氏九世祖趙逸峰。而中殿兩側的鐵藝窗戶也是我眼中最美的細節。刻有“花開富貴”的拱形浮雕之下,方形窗戶以鐵藝勾勒,精美細緻。

八百年曆史皇族村,有最大的蠔殼牆

逸峰趙公祠裡的精美鐵藝窗花

據說這座祠堂原本也是蠔殼牆,可惜1928年重建時改為磚牆。

相比清幽的菉猗堂,逸峰趙公祠給人的感受完全不同。大門兩旁的石墩上,有村民坐著聊天,享受著穿堂風。兩個孩子在祠堂裡嬉戲。圍繞著粗大的黑色木柱捉迷藏,在貼滿金箔的供臺前打鬧,空曠環境裡時常傳來回聲。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想必會對自己的故鄉和家族有更多認同感吧。

旁邊的崑山趙公祠始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是三座祠堂中最新的。民國時期,祠堂曾作為村中學校之用,培育了一代代孩童。

據說,南門村至今每年仍有祭祖典禮,儀式代代相傳,很是隆重,相傳為皇族祭祀形式,擁有完整的禮儀流程、祭祀祝文、列陣方位。此外,每逢新年或村內婚嫁添丁等,都會在祠堂舉辦祭祀。與其說是“皇族村的氣派”,倒不如說是禮的傳承。

接霞莊:被護莊河圍繞的隱世小村

屬於南門村範圍內的接霞莊,總面積五萬多平方米,自成體系、別具一格。

這個小村莊隱於山水之間,莊外有大片荷花池,四周綠樹成蔭。進莊之路是一座石橋,橋頭大石塊壘成的莊門宛若小小城門,彰顯著這座村莊的與眾不同。

走過莊門,前方是一段清幽小路,樹木遮天,隨後便進入貫通接霞莊的石板路。道路不長,僅192米,寬4米多,由花崗岩砌成。

石板路乃至整個接霞莊的歷史都不算長,始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當時,南門村人趙維茂在蘇杭從事茶葉生意,又在粵西經營中藥材,致富後買下南門村新圍墾的80畝土地,建三間夯土牆房屋定居。由於依傍霞山,又常有朝霞籠罩樹林,故稱接霞莊。此後趙維茂一支子孫繁衍,其中不乏為官與從商者,愈發興旺,房屋也越來越多。到了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已建起青磚大屋14棟,大多帶有廂房、書房、畫廊和花廳等,規模可觀,到光緒年間又增至26戶。

因為村中從商者多,也出了不少官員,因此一度興盛,在香山(今中山與珠海)地區極具影響力。直至清末民初,當時村中晚輩一度不思進取,坐吃山空,加上社會動盪,戰亂頻頻,接霞莊一度衰落,遭遇極大破壞。所幸的是,儘管歷經滄桑,莊內仍殘存古老大屋14棟,基本格局也仍儲存。

接霞莊的格局和建築形式,據說都參照了廣州西關,由佛山建築師營造。村莊被荷花池、密竹和圍牆環繞,原本就具有防禦功能,更重要的是一條護莊河環繞村子,長約數百米。當年的趙維茂組織人力挖掘這項私人工程,氣魄和花費都極大。

八百年曆史皇族村,有最大的蠔殼牆

接霞莊石板街

如今的接霞莊經過修繕和開發,石板街兩旁的青磚大屋多半被闢為小吃店或精品店,但因為遊人不多,又沒有多少商業氣息,自顧自清靜。若是工作日前往,無論是當地著名食物“鴨扎包”,還是出售斗門特產的店鋪,都往往大門緊閉,並不迎客。不過我倒是更喜歡沿岔路而行,走進石板街兩側的巷弄深處。一條條巷道兩側也有青磚大屋,不少已經廢棄,也有經過修繕可供參觀的,裡面空空蕩蕩,唯有精美雕花印證著舊時風光。眼前這些景緻,荒涼中又不乏雍容,年代感十足。上世紀90年代,香港亞視拍攝的劇集《再見豔陽天》,由陳秀雯擔綱主演,便在此取外景。

八百年曆史皇族村,有最大的蠔殼牆

接霞莊裡的許多大屋已經丟空

舊時接霞莊,不但有人聚居,而且“配套設施”齊全。如今行於石板街,還可以見到“趙氏家塾”的遺址,可惜舊時建築已無留存,新建的高挑門樓後,是一座同樣新建的風雨棚,裡面放置著當年的“梧軒趙氏家塾”匾額。這座花崗岩石匾長三米多,匾額中提到的趙梧軒,字朝錦,名若鸞,是趙家莊創始人趙維茂的生父。趙維茂發跡後為父捐官,封道奉大夫。

行至石板街的盡頭,一片雜草從中,置放著兩座石碑,佈滿青苔,字跡也模糊不清。這兩座“奉天誥命”碑,樣式相近,規格略有區別。其中一座高140釐米,寬77釐米,厚19釐米,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雕刻而成。碑體刻有雙螭望脊,左右雲龍抱柱門樓形,中央為平地龕。龕壁楷書豎行陰刻“奉天誥命”,落款“誥命之寶”。據說它於1999年當地開發工業區時被發現,後來搬回接霞莊置放。

在接霞莊旁邊,是南門村的另一自然村,名字也極好聽——毓秀村。村子始建於清光緒29年(1903年),至1936年已建起32座宅院,清一色青磚瓦房,佈局整齊。如今行於其間,雖然有眾多近年來新建樓房,仍可看出舊時格局。

八百年曆史皇族村,有最大的蠔殼牆

毓秀洋樓

其中最搶眼的一座是毓秀洋樓,上世紀30年代由旅美華僑興建,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古樸典雅。我第一次到訪時,正是百花盛開之時,院牆伸出無數粉色花朵,映襯著這棟老房子。二樓陽臺上方的牌子寫有“斗門縣”三字,標示著它的舊日身份——上世紀60年代,這裡曾是斗門建縣籌備組辦公樓。

近八百年曆史的皇族村,原來也是這座年輕縣城(如今已是斗門區)的最初。

TAG: 接霞莊南門趙氏祠堂中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