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官故事】督院街見證的百年曆史風雲(上)

【錦官故事】督院街見證的百年曆史風雲(上)

全長僅250餘米的督院街,自明代伊始便成為全川最高政治中心和樞紐。它以獨有的特殊身份見證著成都的歷史,是封建集權統治於明代後在四川的風向標。

【錦官故事】督院街見證的百年曆史風雲(上)

明朝是四川政治中心變遷的歷史分界線

。秦時,蜀中最高官署設郡守府,位於秦築之大城內,約在今人民南路天府廣場四川科技館偏東方位。後公孫述稱帝,設成都為京師,建治為尹,皇宮設於大城,然當時之益州司隸校尉府址已不可考。《後漢書·公孫述傳》載,吳漢破成都,焚述宮室,則東漢不得不於成都重建蜀郡府,地址既述宮室之廢墟。又有左思《蜀都賦》曾極言蜀宮壯麗。《蜀志·譙周傳》所載,亦指明蜀之皇宮應在四川科技館偏東,既前秦郡守府原址。晉初,成都王司馬穎未嘗至成都,如營建宮室,則可能因襲蜀漢皇宮故址,而易其殿闕名稱。隋蜀王楊秀更於蜀宮舊基營建王宮。唐時,隋蜀王宮變更為西川節度使署,前後蜀皇宮亦位於此。至宋,成都設府,其府署設羅城西北,即今成都市青羊區正府街。元代四川設行中書省,先治重慶後移成都,其治所未考。以上,便是明代以前四川及成都最高建置之所在地,到了明代以後,蜀中之政治與王權實行分離,其建置與治所亦發生了變化。

明代,受朝廷分封之蜀王仍建王府於唐節署及後蜀皇宮舊址,方位略西,乃填摩訶池之大部分為基址。按明朝官制,一省行政之最高官員稱為巡撫,別稱撫臺、撫院或中丞。其辦公地點最早設於將軍衙門,當時稱督院,故巡撫又被另稱為都院或都督。照吏制,巡撫同時兼任兵部右侍郎和都察副御使之職。鑑於此,1453年設巡撫都察院於城東南的按察司前街,位於巡按御使院西側。這是四川當時最高官署,集中行使原巡撫的行政職權和都察院之監察、彈劾、建議的權力,相當於在巡撫的行政權力基礎之上總攬了類似於前朝御使臺職責的一省最高政治機構。《四川總志·監守》記載,“巡撫都察院,按察使前街,景泰四年建。”由此可鑑明之四川巡撫都察院設立的年代和地址。此外,《天啟圖》亦有相關的明確標註,因而證實瞭如今之督院街既明朝時的按察司前街。至此,不難看出,城中蜀王府東為歷代宮殿故址。

【錦官故事】督院街見證的百年曆史風雲(上)

▲ 前往總督衙門的清朝官員

城北的府縣治所多襲宋代故基,惟高階官署則於明代移設城東。

清順治三年(1646年)時全城盡毀。順治十六年遷回成都時尚無官署,均建城樓以居。而在此之前,1653年時,清政府也在四川設了巡撫,因無撫署便暫居皇城,名為督院。後巡撫高民瞻擇明代巡撫都察院舊址重建衙署,康熙年間又予以擴建。1668年,四川巡撫張德地建“祈水廟”於街南。雍正九年,設四川總督職。督府初設重慶,由湖廣總督兼理川督職務,並設行署於金水河南,後來另設專職之四川總督,與巡撫合署辦公,名為“

督撫衙門

”。總督系地方最高長官,統一省軍政。因此,巡撫一職便逐漸淪為虛職,直至完全撤銷,其職權併入總督管理,

督撫衙門也變更為四川總督署

。所在之街道亦

取督署之“督”與撫院之“院”更名為督院街

【錦官故事】督院街見證的百年曆史風雲(上)

▲ 廖觀音

晚清期間,既光緒後,原祈水廟改設成為營務處。1902年秋,本土義和團“紅燈照”首領

廖觀音

率部眾3萬餘人於9月15日凌晨破成都南門攻入督院街,直驅清王朝封建統治在四川的核心——總督衙門。一時間,市民奔走相告。“紅燈教進城了”“廖觀音進城了”的呼叫之聲驟起,守城清軍驚惶無措,當時擔任巡邏任務的靖川營兵丁被紅燈教殺了個潰不成軍。城中百姓有的忙著四下貼上“迎接義和團,迎接紅燈教”等紙條,有的敲鑼打鼓,高聲大喊為起義軍助勢。對此段典故,有汪海如之《嘯海成都筆記》中一段可佑證。書中記載:

“壬寅鄉試第三場,餘方在家檢束考藍,忽聞門外呼曰,紅燈教入城矣!急拔關出瞰,適見野民二十餘,篷首赤腳,如癲狂。中一人擁三角小赤旗,若張若闔,口喃喃不知作何語,左右數人持長戈短刀,二人前導,揮長柄刀。城中都守不意‘賊’驟至,胥倉皇失措,時滿奎督聞變欲遁,賴護衛入夥,爭荷槍械,環列東西轅。‘賊’至走馬街,距督院咫尺。”

據說,就在起義軍進城後,時任川督的奎俊正臥榻酣睡,司衙門衛怕驚動部堂而不敢通報,待奎俊獲知訊息後,喪魂失魄,欲逃無路,只得急令緊閉轅門,以待援兵。眼看衙門既將攻破,卻被靠鎮壓義和團發跡的陳矞潛回臬臺衙門提兵調將,又策馬直奔鼓樓道,命司鼓勇卒擂鼓報警。大隊清軍齊往督院街而來,向著起義軍形成合圍之勢。廖觀音率部被迫撤離,起義軍死傷慘重。這次運動雖被鎮壓了,但此次行動極大地震撼了本已風雨飄搖的晚清朝廷。川督奎俊亦因此被革職,朝廷又急派了另一名靠殘酷鎮壓義和團運動而官運亨通的岑春煊任四川總督。岑春煊率晉軍大舉入川,採取“整頓保甲”“法嚴連坐”“加強團練”“有匪必誅”等強硬手段對付廖觀音和紅燈照教眾。適時,四川尤其是成都周邊掀起一陣血雨腥風,直至1902年底,廖觀音被捕,次年元月5日,這位年僅19歲的起義軍領袖從督院街走上了刑場。

【錦官故事】督院街見證的百年曆史風雲(上)

▲ 岑春煊

未完待續

編輯:汪 洋

監製:毛聲文

稽核:唐遠波

TAG: 四川巡撫成都紅燈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