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來凱里邂逅悠閒時光

初冬,來凱里邂逅悠閒時光

凱里老街趕集

曾經以為,只有美酒才能給人以醉意,而當你駐足凱里這座樸素的山城時就不由得發現,這民風淳樸的小城如同清香的米酒般讓你迷失在它的懷裡。

秋後的凱里開始有了冬的氣息,綿綿的小雨淅淅瀝瀝,給這座小城增添了神秘的氣息,如同來到了奇幻的神秘異域,尖頂翹角,閣樓欄靠,造型獨特別緻,極具民族風情。清水江依城流淌,兩岸紅葉綠草遍佈,房屋多依山而建,街道巷子就勢延展,金井小河時現時隱,洗馬河畔人流紛繁。老街依然熱鬧,水溝邊民居還是民族式樣,古樸的街道在人家屋簷下延伸,穿屋過院,一家家苗侗服飾、銀飾店鋪在這裡代代承傳,匠人手中鏨錘叮叮,鋪子攤面銀珮噹噹,清脆的聲響把凱里帶回了往日時光,讓人不禁驚歎在這偏僻的西南邊陲,竟也有商賈和手藝人聚集的尋夢工場。

凱里民族風情無處不在,這裡的房子特點突出,苗風侗韻。凱里山城的街道四處延展,東西南北都有路通往城中心——大十字。在山區小城能有一箇中正的大十字實屬難得,一座由四支牛角撐起一個銀項圈,四周圍著巨型蘆笙的城市雕塑承載了凱里幾代人的記憶,如今已在城市建設的發展潮流中怯怯的退出人們視野。“市中心”代替了“大十字”,牛角銀項圈也被中正平直的十字路替換了。這裡是凱里的黃金地段,整日人流如織,身著現代服飾和民族盛裝的人們和諧共處,毫不突兀,商場鋪面鱗次櫛比,貨品琳琅滿目,來自香港的珠寶黃金和產自本土的苗族銀飾相得益彰,互不干涉。北京東、西路和韶山南、北路由此向四方延伸形成了凱里的東西南北四大主街,主街兩側又有牛場壩、拱橋巷、紅梅街等數十條街巷向四周延展開去,連向一個個或新或舊的居民小區。

悠閒地行走在凱里,穿行街巷或駐足店鋪,總能被獨特的鋪面裝潢所吸引,那些店鋪彷彿就是一座座原生的苗侗民居。苗族的吊腳樓風格和侗族的風雨橋鼓樓巧妙融合,精緻而華貴。本地小葉楠木、白蠟樹和外來的法國梧桐、銀杏樹佇立在主街巷道兩側,在這秋冬交織的季節裡變幻出絢麗的顏色,韶山路和凱豐路上的桂花正瀰漫出濃烈的花香,金井河畔的櫻花樹在這個秋冬交匯的時節用它的葉子再來一次濃烈的紅色展現,國慶過後的最後一茬瘦月季在清風中搖曳不止。

殺人坳的牛市場,風情園的草藥街,東門街的針頭線腦,老貓洞的挑擔菜市……凱里到處充滿著人情味,卻又與現代化商業氣氛毫不衝突。你賣你的知名品牌高大上,我銷我的本地特產民族風。你可以去大商場裡精挑細選高階品牌,也可以到小鋪子去淘一款自己喜歡的民族服飾,太陽部 落 亻革 家人精巧的蠟染工藝,侗族嘎佬釀造的土罐米酒,苗家人制作的節日盛裝,街面成了民族商品博覽會,你光看不買就會非常滿足。要是你還想到跳蚤市場去揀個漏,儘可到西門街來尋找你要的舊書或者老物件,漫無目的地遊走,悠閒的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街道邊,挑擔賣菜的苗族婦女們同顧客討價還價,一樁樁生意就在她們機智的應對中談成了。在萬博廣場風雨亭邊,有身穿民族服裝和漢族便裝的人們,或三五成群,玩著紙牌遊戲,或兩兩結伴,圍繞嵌了鵝卵石的步道遛彎兒,也有獨坐在亭子靠欄的落單者,對著欄外若有所思。在樸素的環境裡,人的心境頓時變得平淡而閒適。側目臨街圍欄的小區院落,你還可以欣賞院內各色花卉林木,霎時就有了“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感慨。

走在老街那一條條由鵝卵石鋪設的幽深小巷,那些苗侗風格的老屋新居,讓人彷彿一下子就穿越到了《清明上河圖》中的某片集市,這裡是凱里民族工藝品的重要交易中心,苗族、侗族和 亻革 家人的民族工藝品有序擺放在一個個小巧的店鋪和攤子中,整片街區充滿了一種民族大融合的和諧氣氛。儘管老街到處都是小店鋪,趕集的人們都是步態悠閒,說話輕言細語,各色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往來互答,恍若進到了一個多民族語言的博物館,心情不由自主地鬆弛下來,感到不期而遇的歡愉。漫步老街,民族風的堅守和現代派的突進交織輝映,衝擊著人們的感官,如同走進一個地域互換的天地,令人在快節奏的煩躁中收穫安然,享受一段悠閒時光。

凱里最出名的不是民族飾品,而是人們讚不絕口的酸湯美食。凱里人有客來訪,是一定會帶著客人去吃一回酸湯菜的,熱鬧非凡的酸湯菜館,早已經演繹出了各色酸湯菜系。去中博步行街大飽一頓酸辣燙,到快活林去搓一餐酸湯魚,去苗阿哥整一大鍋紅酸牛肉,去盤古寨聽苗族姑娘為你唱一輪敬酒歌,去侗嘎佬欣賞侗家小夥們給你彈一曲牛腿琴,這樣你就算到凱里了。“吃酸”在凱里以一種文化的形式存在,“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吃酸”早已成了凱里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老貓洞是凱里的一個蔬菜集散地,街道以苗都客車站為起點,連線著西門口、二商場一直到電廠新村,這條寬不過四、五米的小街,中間過車,兩邊是擺攤的菜市,每天早上,這裡都會成為整個凱里最熱鬧的地方,凱里人趕菜市講究趁早,去晚了蔬菜就被二道菜販子收羅完了。天微微亮,街上已經車水馬龍,熱鬧得不得了。和賣菜婦女討價還價的退休老頭依然中氣十足;碰到了熟人的老太太家長裡短聊個沒完;肉攤前滿身油漬的屠戶,把肉案板震得梆梆作響;修雞抹鴨的活禽攤,顧客對著師傅嚷嚷著鴨毛沒扯乾淨……來到這條菜市街,仿若置身於千聲齊鳴的交響大廳和百味雜陳的多味齋。

在凱里,牛場壩和隧道口夜市是夜晚最具吸引力的兩條街。特別是牛場壩的夜市攤鋪尤其多,食客往來如織,街上撐起的一張張五顏六色的大傘隔斷出一個個燒烤攤位,到底有多少家你是數不過來的,一個連著一個,整條街全是燒烤攤。這裡的夜市據街而設,店家熱情好客,食客相談甚歡,酒瓶的碰撞,鍋瓢的嗑敲,各種頻率的聲音交織在夜市空間裡,嘈雜而不失動聽,似乎凱里的脈搏就該是這樣富有生命激情的跳動。色彩豔麗的招牌在次第相連的攤點鋪面前相當醒目,攤店名字也頗有些奇巧特別,像“留一手烤魚”“香格里拉豆腐皮”“赫章溜烙鍋”“山城洋芋粑”“眼鏡豬小弟”什麼的,老字號和新品牌同場競技,大眾化中透著民族風,盡顯隨意二字,令夜晚的凱里洋溢位一派人間煙火的市井氛圍。

凱里是慢節奏生活的聖地,尤其在夜晚更讓你流連忘返。燈飾光帶是凱里夜晚耀眼的風景。一座座苗侗造型的民族風格建築,奇巧、精緻;民族體育場600米的風雨長廊,在夜色中被燈光勾勒得風情曼妙;萬博廣場遊人摩肩接踵;苗侗風情園參差錯落的吊腳樓上高懸的大紅燈籠,在花木簇擁中又見霓虹閃爍,民族風與現代的氣息滲透在凱里的夜色裡。

凱里的夜晚是被延展了的時光,仰阿莎廣場邊的民族文化街在夜色中透出些許神秘,傍晚時分,這些別緻的門店外一串串紅紅的燈籠次第亮起,懸在過往行人的頭頂輕輕晃盪。暮色漸濃,街面燈火繚繞,空氣中飄來陣陣米酒清香,苗香侗味在這條街恣意刺激著你的味蕾。岔進旁邊新開放的東湖公園,看湖面倒映出樓房的迷人映象,飯館裡的侗族大歌從遠處傳來,伴著夜晚的清風拂面,恍如夢境。隨著又一陣苗家姑娘悠揚、清脆的敬酒歌聲響起,一派濃烈的民族風情在夜色中瀰漫在廣袤的空間。這是一種久違的清新,乾淨和真實讓人為之一振,敲動著心靈深處的那一份寧靜。

凱里,它傳統而又現代、特色而又通俗、熱情而又沉靜。在旅遊經濟還未熱推之前,一本《杉鄉文學》吟唱著苗嶺侗鄉的神秘,沒有網路的時代,很少有人知道“凱里”是一個城市的名字。一夜之間,旅遊經濟的熱潮便把凱里推上了世人目光聚焦的高地,“神秘之州”“歌舞之州”“森林之州”“人類返璞歸真的心靈棲息地”,一個個靚麗的名號冠向黔東南這片神秘的熱土,作為一州首府的凱里在世介面前閃亮登場,“全國文明城市”“優秀旅遊城市”“智慧城市”成了凱里的新頭銜,下司古鎮碼頭開始熱鬧,一撥一撥的遊客紛至沓來,人們在吊腳樓的美人靠上悠閒侃侃,到清水江風雨橋上攝影留念……凱里,收穫了旅遊經濟的紅利,也迎來了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最佳時機。

來凱里吧!正月十八到甘囊香赴一場蘆笙會,三月到釘耙山過一場鬧春節,五月到巴拉河來一次清涼遊或是去下司看賽龍舟,六月十九到香爐山登高望遠,七月十五到大鐘村開田吃新,到了冬季,你選準頭一個卯日去南花村感受苗年的盛大場面……熱情奔放的氣氛一年四季在凱里恣意播撒,你的心情會不由得自由流淌開來。

耳邊又響起“太陽鼓”,走過了火熱的“黔東南的七月”後就該作好“醉苗鄉”的心理準備了!“遠方的朋友,歡迎來我家鄉,我們熱情歡迎你……”“我在貴州等你”,等你們來凱里相遇,等待如此美麗!

凱里依然悠閒,時光如此柔軟!尋夢的人們啊,一定要到凱里來呦!

TAG: 凱里民族老街悠閒苗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