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僅存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硇洲燈塔用光芒喚醒海島

夜幕降臨,湛江硇洲島上海風悠然,白浪拍岸。百米長的那晏海石灘,像一個巨大的“凹”字,被兩旁的黝黑嶙峋的火山岩礁石所環抱。遠處,由麻石塊疊砌而起的燈塔照耀來往船隻航道,守護著這座“島外之島”。

長久的守望,英雄般的雄姿,硇洲燈塔以蒼穹、大海為幕布,以島嶼為基石,永遠傲視著一切的洶湧艱險,給迷途者以方向,給歸航者以撫慰。

【歲月】

夜深,燈塔與海島上零星的漁燈為伴,交相輝映,方圓26海里內皆可見其光芒。

為世界僅存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硇洲燈塔用光芒喚醒海島

硇洲島,古稱硭,是20萬—50萬年前由海底火山爆發形成的海島,也是廣東唯一的火山島。翻開歷史,坐落於硇洲島東南角的硇洲燈塔建於海拔81。6米的馬鞍山上,由廣州灣(今湛江)法國公使署主持設計和建造,硇洲島工匠招光義承建,1899年始建,1904年建成投入使用。

卓聳奇觀障碧川,勢吞寶麗與雲連。幾來高處抬頭望,撐起高涼半壁天——在硇洲燈塔建成前,島上已有一座石塔為過往船隻指引航向,元代名儒劉耿陽曾登石塔作詩抒懷,歷史的車輪卻在前進中寫下了更多的篇章。

1898年,法國殖民主義者強租廣州灣。侵佔海島後,為加強對租借地的控制和資源的掠奪,他們於次年將原石塔拆掉,由法國公使署設計,廣東石工在硇洲島上海拔最高處的馬鞍山上修建起這座燈塔,歷時2年零2個月才竣工。

雖然塔的設計由法國人完成,但是塔的建造卻依靠當地石匠的辛勤與智慧。建塔用的水泥從美國運來,當時有些人稱外國人為“紅毛鬼”,因此水泥得名“紅毛泥”。據傳聞,在建塔過程中,由於石料很重,一頭牛隻能拉一塊石頭,工程的艱難可想而知。

硇洲燈塔的背後,被歷史刻下了圈圈年輪。

【光芒】

硇洲燈塔是世界目前僅有的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與倫敦和好望角燈塔一樣,飲譽全球。

為世界僅存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硇洲燈塔用光芒喚醒海島

硇洲燈塔整個塔由麻石一塊塊疊起來,沒有使用任何泥漿,石塊與石塊之間非常吻合,渾然一體。塔身下方為正方形塔基,上部為圓錐體。塔的頂部是鼓圓形,突出於塔身的燈座室。它的中央底部設一封閉式能轉動的托盤,內建水銀,承託著整個燈座架。

硇洲燈塔燈座架由160多條弧形水晶三稜鏡片組成反射架體,再由凸透鏡、熒光燈等構成一個完整的光源及發射體系。

為世界僅存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硇洲燈塔用光芒喚醒海島

據介紹,硇洲燈塔內的牛眼透鏡非常有名,是較為少有的水晶磨鏡,造價昂貴,現在已無廠家專門生產。139條弧形三稜透鏡組合成正對的兩個拋物面,拋物面中心各有一個凸透鏡,遺憾的是其下方一小角的三稜透鏡稜角已遭破壞。

原來硇洲燈塔靠發條帶轉,1984年改用馬達起動轉速箱帶轉,旋轉一週需時5秒。每當夜幕降下,電燈泡亮起,透過鏡片折射彙集成強大的水平光束,燈座底盤每12秒自動旋轉一週,使燈光投射四方。

【守望】

硇洲一島孤懸海外,扼守雷州半島以東海域,隨著近代廣州灣租借地開闢為自由貿易港,其在海洋航線上的重要性愈加凸顯。硇洲燈塔至今仍是南海的重要航標,進出湛江港的船舶,看到硇洲燈塔就知道要準備轉向了。

作為航道關鍵部位附近的塔狀發光航標,燈塔是固定航標,用以引導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險區。現代大型燈塔結構體內有良好的生活環境、通訊設施,可供管理人員居住。

為世界僅存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硇洲燈塔用光芒喚醒海島

硇洲燈塔便是當中典型,其洋為中用,集古蹟與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一體,它的光照射程覆蓋了硇洲島周邊海域,有效地為駛經附近航線的各地船舶指引方向。

如今,現代先進的航海工具出征遠洋已無需在硇洲島停留,其作為中轉點的功能已經不再。但這期間,燈塔的裝置進行了多次升級,旋轉平臺由最早依靠發條牽引旋轉升級到馬達驅動的半自動化,目前燈塔已可隨著湛江日出和日落的時間自動開啟運轉和停止。

1996年硇洲燈塔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百年建築堪稱廣州灣歷史和海洋文明史的重要見證,從未褪色。

硇洲燈塔是歸心似箭裡的守望,是顛簸風浪中的指引,是歷史洪流中的見證。它的故事,依然在敘述、在續寫。

【全媒體記者】陳思亮

【作者】 陳思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AG: 硇洲燈塔燈座廣州灣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