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王安石曾兩次拜相主持變法,後來變法失敗,王安石也辭去了宰相的官職,回到了江寧(今江蘇南京),過起了隱退的生活,直到去世,王安石生命中的最後十年就是在江寧的隱居生活中度過的。

在隱退江寧期間,王安石的心境漸漸平淡下來,從此不再過問朝政,從夙夜興工、宵衣旰食的繁忙工作逐漸過渡到遠離仕途的閒居生活與日常中來。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在江寧期間,王安石選擇居住在江寧城與鐘山間的一處住宅,並取名為“半山園”,距半山園不遠的鐘山定林寺昭文齋是他日常下榻的別館,他時時在那兒讀書、著書、接待客人,也經常到附近的山林溪壑間登覽野遊。

根據南宋詞人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王荊公不耐靜坐,非臥即行,晚卜居鐘山謝公墩,畜一驢,每食罷,必日一至鐘山縱步山間,倦則即定林而臥睡,往往至日昃乃歸。”

遠離仕途的生活令王安石很愜意。正所謂“無官一身輕”,讀書之餘,他便到附近的鐘山散步,他還蓄養著一頭小毛驢,每每登山,遇山路崎嶇之時,他便騎在小毛驢背上,一幅優哉遊哉寄情山水的景象。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鐘山

有一年春天,王安石又牽著小毛驢去往鐘山的定林院,美麗的鐘山令他流連忘返,晚上他住宿在定林寺昭文齋,寫下了一首《漁家傲》的詞作,記錄下了這次出遊的經歷,可以說這首詞就是他退休閒居生活的一個縮影,原詞如下:

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

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暖。一弄鬆聲悲急管,吹夢斷,西看窗日猶嫌短。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鐘山

詞作分上下兩片,上片描寫的是這次騎毛驢春遊的經過。開篇二句“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既寫明瞭時間節令,又描繪鐘山春意盎然的景象。

燈火指的就是元宵節的彩燈。元宵節在宋代是法定節假日,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熱鬧異常。元宵節過完,人們都會出門會客,和朋友宴遊,分享節日裡的趣事,宋代詞人史浩在《喜遷鶯》中就這樣歡快地描寫元宵節過後收燈的場景:

才過元夕。送宴賞未闌,歡娛無極。且莫收燈,仍休止酒,留取鳳笙龍笛。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收燈之後,城中的人們又有出城遊春的習俗,江南的早春時節,氣溫已經和溫和了,往往收燈後,漫山遍野便已經綠草如茵、春意盎然了,這樣的景象在北方要到陽春三月才能看到。

鐘山一帶,地處長江南濱,收燈過後,大地早已披上了綠色的外衣,一派綠意盎然,一些早開的花兒,早已耐不住寂寞,在綠葉的掩映之下綻放出萬紫千紅的色彩。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南京鐘山風景區

當王安石騎著小毛驢沿著山路走向定林院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山花爛漫、爭奇鬥豔的景色。開篇兩句“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描寫的便是春遊途中的所見。

這二句,既寫了江寧附近的季候特徵,又點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環境。

王安石可是一位描寫春天的行家,他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便是蜚聲詩壇的佳句。眼前如此清新奪目的景緻,自然引起詞人覽賞春色的興致。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於是詞人筆鋒一轉,連寫三句“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這一氣呵成的筆法,記述的就是洊亭遊賞的經過。洊亭在鐘山西麓,流水潺潺,樹木蔥蘢,繁花似錦,這正是王安石喜愛遊賞的風景勝地。

王安石有一首專門描寫《洊亭》的詩:“朝尋東郭來,西路歷洊亭。眾山若怨思,慘淡長眉青。迸水泣幽咽,復如語丁寧。豈予久忘之,而欲我小停。歇鞍松柏間坐起俯軒櫺。”

由此可見,王安石對洊亭有很深的感情,他選擇這樣的一個地方作為隱退的居所,想來是不無理由的。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定林寺

王安石在這個早春時節來到洊亭之後,展現在他眼前的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上片最後三句就是對洊亭的描寫。

“新水漫”三字說明剛下過一場春雨,洊亭一帶的植被經過春水的滋潤,顯現得格外清新。“騎款段”正式對詞人騎乘的毛驢的描寫。原來王安石退居江寧時,宋神宗賜給他一匹名馬,作為出遊騎乘的工具。

後來馬死了,王安石就畜養了一頭毛驢,外出旅遊就騎毛驢。關於宋神宗桑賜給他的這匹馬死掉的事情,他還專門寫過一首《馬死》詩用來記述此事:“天廄賜駒龍化去,謾容小蹇載閒身。”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這次正是王安石騎毛驢出遊,他心閒意靜,恬然自若,什麼仕途榮辱,是非得失,也早已拋至九霄雲外,他現在的精神狀態儼然是超然脫俗的,這從詞人春遊的心情就可以得知。

因為定林寺一帶的風光是很迷人的,山勢起伏,層巒疊翠,其間時時雲霧繚繞,跨驢繞行山徑,會穿過被一片片雲層所環繞的山巒,所以王安石 用“穿雲”二字形容這次的春遊體驗。

山間流水潺潺,溝壑叢生,四周巒嶂如屏,又形成了不少花木植被叢生的天然塢堡,如定林寺附近有道士塢,洊亭附近有桃花塢等。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鐘山

詞人行走在通往定林院的道路上,不免停步駐足,環顧四周迷人的景色,這算的是是一次訪勝探幽的春遊經歷,所以王安石又用“入塢”二字形容這次身臨其境的春遊體驗。

他的足跡一會兒漫步高岡,一會兒又踏入低谷,“穿雲入塢”四字就是對春遊經過的描寫。

最令人稱道的是“穿雲入塢尋遊伴“”一句中,詞人連用 “穿”、“入”、“尋”三個動作詞,充分表現了王安石此番春遊的濃厚興致和趣意盎然的體驗,他用細膩的筆法刻畫出一位帶著閒適心情春遊的旅行者的生動形象。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定林寺

下片是對詞人住宿定林寺僧齋的描寫。詞人遊興已盡,移形換步,最後的落腳點就是定林寺昭文齋。

下片雖然不再寫春遊見聞,但是詞作意脈不斷,因為上下兩片雖然是兩個不同場景的描寫,但是詞人敘事的線索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與這次春遊有關。如果說上片是春遊途中的所見所所聞的話,下片就是詞人對此番春遊的所感所想。

詞人帶著旅途的勞頓就床而臥。“卻拂僧床褰素幔”中的這個“卻”字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片寫將故事自然而然有略帶轉折的切入了下片的敘事中。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王安石書影題跋像

“僧床”“素幔”,是典型的寺院住宿的場景,這兩個特定的詞語既寫明瞭山寺生活的特點,又突出了詞人生活的清淨素雅。

在這樣一個春光融洽,東風和煦的美好日子裡,詞人怡然自得的心境好像也與大地春色融合在一起,寺院的幽靜此時正好為詞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由於白日裡旅途到來的勞頓睏乏,詞人王安石於是在這靜謐的環境中進入了夢鄉。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王安石畫像

這一覺睡得很是安穩,不知過了多久,山林間傳來的一陣陣風聲才把他從酣夢中驚醒,詞人一聽原來是陣陣松濤的聲音,原來他一覺睡到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因為這時太陽的光芒已經照射在了窗戶上,而詞人此時的睡意還很濃,或許是松濤的聲音打破了他的美夢吧。

詞作就在松濤猶如急切的笛聲,在深山中嗚咽的悲鳴中戛然而止,猶如正在演奏的一曲激盪人心的管絃樂突然收住一樣,給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視覺和聽覺效果。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鐘山

總結

王安石這首《漁家傲》,透過描寫山中游春和住宿寺院兩個不同的生活場景,抒發了詞人的身心與大自然默契地融合中,心情得到了完全的釋放的情感經歷,還有從詞作特定鏡頭的攝取中,體現了詞人遊離於仕途之外,心理逐漸平靜了下來。

這首詞,也是一篇遊記,詞人借在春日裡的鐘山春遊和寺院住宿的場景渲染,體現了他離開仕途,隱居鐘山的情懷。

全詞以白描手法勾勒景物,營造出清新自然,怡然自得的詞作意境,讀來讓人耳目一新,可是說得上是一篇寫景與抒情俱佳的詞作。

TAG: 詞人王安石鐘山春遊定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