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度投餵食客的餐飲環境中,寺院試圖提供一種更剋制的解決方案

在過度投餵食客的餐飲環境中,寺院試圖提供一種更剋制的解決方案

我是在比布魯斯的一家糕點店見到 Jad 神父的。比布魯斯是黎巴嫩地中海沿岸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直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在等待侍者端上 Maamoul(一種帶有核桃碎和椰棗泥夾心的酥餅點心)的間隙,這位熱情洋溢的馬龍尼禮教會修士自豪地向我訴說著古希臘人是如何從該地區引進莎草紙,後來啟發了「聖經」一詞的誕生。吃完點心,我們跳上他的旅行車,穿過一片古老的雪松林,向黎巴嫩山脈駛去。據說,所羅門王修建神廟的木材就來自這片樹林。我們轉過一個急彎,再穿過一片無花果果園,終於,卡迪沙山谷(Qozhaya)中的聖安東尼修道院 —— 一座矗立在懸崖邊上的古老石頭建築 —— 在我面前袒露真容。

踏入有著千年歷史的迎賓室時,Fadi 神父正拿著一杯清涼的、用新鮮薄荷葉調配的玫瑰水迎接我們。「在黎巴嫩,玫瑰象徵著堅韌不拔的品質。希望你無論走到哪裡,都能保有這種精神。」他帶著溫暖的微笑說道。我們參觀了這座廣闊的修道院,沿途見到用來蒸餾亞力酒(一種起源於黎凡特地區的帶有茴香味的蒸餾酒)的凹凸不平的銅製蒸餾器。

在過度投餵食客的餐飲環境中,寺院試圖提供一種更剋制的解決方案

位於卡迪沙山谷的聖安東尼修道院。

在修道院砌成拱形的石牆餐廳內,我們圍坐在一張幾乎佔滿整個空間的宴會桌前,分享著中東風格的開胃菜。菜品包括淋著橄欖油、撒著漆樹粉的蒜味濃縮酸奶(Labneh bi Toum),鷹嘴豆泥,茄泥醬(Baba Ghanoush),切割成三角形的黎巴嫩肉餅(Kibbeh),塞入菠菜和洋蔥的酥皮餡餅(Fatayers),還有一盤堆得很高的烤至焦脆的皮塔餅。沿著餐桌,光線從半透明的玻璃單柄酒壺(Ibriks)上掠過 —— 這是一種類似於西班牙波隆酒壺的飲酒器皿,裡面裝滿了修道院自釀的白葡萄酒。大家剛落座,門口便出現一位留著銀色鬍鬚的年邁修士。其他僧侶紛紛起身迎接他,並低下頭表示恭敬。Jad 神父告訴我:「這位是 Youhanna 神父。他曾在山中隱居,與世隔絕地生活了 20 多年,直到幾個月前才回到大家身邊。」

「是什麼原因促使您回到這裡?」我向 Youhanna 神父求問。

Jad 神父負責翻譯。在閉目沉思片刻後,Youhanna 神父回答道:「因為我很懷念與朋友們一起分享食物。」

在過度投餵食客的餐飲環境中,寺院試圖提供一種更剋制的解決方案

Poulet Mafé 是一道濃郁,並能慰藉心靈的花生醬燉雞肉料理。這道菜採用濃稠的花生醬烹製雞肉,加上根莖類蔬菜和捲心菜,再配以米飯、福尼奧米(Fonio)或古斯米(Couscous)。在塞內加爾的克爾穆薩修道院,僧侶們選用寺院裡種植的蔬菜來製作這道菜。對於 Pierre Thiam 大廚來說,Poulet Mafé 是最能慰藉心靈的食物。他的建議是:「烹調這道菜時要有耐心,慢慢燉,直到雞油浮出水面。」

長期以來,世界各地的寺院一直保護著當地的烹飪文化。它們的存在,不僅確保了一個地區的美食遺產得以延續,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更定義了美食文化並促進著它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的最古老的貿易路線,就是由宗教領袖們帶領建立起來的。他們從一所寺院行往另一所寺院時,隨身攜帶著用幾個世紀的時間收集的種子、原料、工具和廚房智慧。過去的三年時間裡,我一直在為自己即將出版的烹飪書《極樂廚房》(The Elysian Kitchen)記錄著這些傳統。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儘管烹飪是寺廟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歷史傳統,但它絕不僅僅只是一種歷史現象。在現代,修士和修女們也樂於扮演廚師、農夫、食品和飲料生產者等角色。食物的製作和分享是這些精神場所裡集體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在這些廟宇裡工作和生活的人,在邁向充滿希望的未來時,也為自己能夠傳承、發揚祖先的傳統文化而感到無比自豪。

我還了解到,他們的影響力並不僅侷限於寺廟,有時還影響了一部分世界上最著名的專業大廚 —— 許多職業廚師都曾在修道院、清真寺或猶太教堂等宗教場所裡做過飯。大廚 Ana Sortun 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及其周邊地區著名的 Oleana、Sofra 和 Sarma 等餐廳工作。她也曾去往卡迪沙山谷拜訪。在那裡,她和我一樣,被僧侶們的開胃菜之美所震撼。她回憶道:「那裡的食物有著一種精緻的美,細膩而微妙。」Sortun 也在自己的餐廳裡供應素食黎巴嫩肉餅(Kibbeh bil Sanieh)—— 這道她從僧侶那裡學來的、味道格外濃郁的素菜,是諸多特殊場合的完美解決方案。

在過度投餵食客的餐飲環境中,寺院試圖提供一種更剋制的解決方案

素食黎巴嫩肉餅是一道扁平狀的、以香辛料為基礎的主菜。這道菜口味濃郁,只有在特殊的場合下才會被聖安東尼修道院的僧侶們享用。大廚 Ana Sortun 給出了獨家秘笈:「訣竅是要用像處理肉餡一樣方式來揉搓碾碎的幹小麥,直到它黏在一起,變成奶油狀 —— 這個過程通常需要一分鐘,有時會更久一點。你可以用手,也可以用渦漿式攪拌機來進行操作。如果揉搓得不夠充分,製成的肉餅就會變得鬆散而不成形。」

在這裡,大廚 Pierre Thiam 受到了僧侶工作的啟發,幾乎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職業軌跡。「我待在那座修道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甚至考慮過成為一名僧侶。」他在自己位於紐約市的家中說道,「克爾穆薩的僧侶們在烹飪和待客的時候,將『Teranga』的概念融入了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Teranga』是塞內加爾文化中最重要的價值觀。在當地的沃洛夫語中,它的意思是『好客』。它強調的是你對待他人的方式,以及你應該如何一直給予別人你最好的東西。」「Teranga」哲學對 Thiam 來說是如此重要,以至於他用這個詞命名了自己位於紐約市哈萊姆區的西非快餐店。

東京米其林二星餐廳 L‘Effervescence 的大廚生江史伸經常拜訪位於日本中西部福井縣山中的永平寺,該寺始建於 13 世紀。他表示:「寺院的主廚,即『典座』三好先生教會了我怎樣透過食物給人們帶去平靜的撫慰。」在他看來,世界上許多高階餐廳(也包括他自己的餐廳)提供的用餐體驗都是在過度餵養食客。他從僧侶那裡學到了一種更為剋制的方法,即讓客人「吃得剛剛好,並確保營養均衡,以幫助身心感到平和、積極和減少攻擊性」。在 L’Effervescence 餐廳,有一道菜生動體現了他在永平寺學到的這種簡單、平衡、少而精的理念,那就是他的招牌菜 —— 慢煮蕪菁。這道菜從餐廳開業那天起就一直在選單上,是將一棵有機蕪菁經過 4 個小時的低溫慢煮,再煎至焦香。唯一會變化的點,是它的風味會隨著季節的更替而有所不同。這道菜樸素、低調的本質,體現了大廚十分推崇的哲思。

在過度投餵食客的餐飲環境中,寺院試圖提供一種更剋制的解決方案

在位於印度拉達克的提克西寺內,僧人正在準備早課上飲用的酥油茶。

「它就好像海市蜃樓,在景觀中若隱若現。」大廚 Cortney Burns 這樣描述有 12 層樓那麼高的藏傳佛教寺院提克西寺。其所在地的海拔達到了令人眩暈的 3597 米。提克西寺建於 15 世紀,位處印度喜馬拉雅山脈拉達克地區。那裡的冬天非常寒冷,水管裡的水都會結冰。僧侶們依靠像印度米豆粥(Khichdi)這樣的菜餚來度過寒冷的冬季。米豆粥由加了香料的米和綠豆製成,既暖心又營養豐富。

Burns 大廚曾在拉達克的提克西寺待了三週半,她學到最深刻的一課,是那裡的僧侶對準備和分享食物更廣泛的態度。「他們崇尚分享,包括時間和空間,」她說道,「圍繞著菜餚、食材、味道和技術,總是有不少故事。這段經歷讓我真正開始思考用餐儀式感的重要性,並且讓我意識到,當你用食譜來講述一個故事時,食物會變得更有意義。我把在那裡學到的所有經驗都融入到我準備和提供食物的方式中,直至今日。」

在過度投餵食客的餐飲環境中,寺院試圖提供一種更剋制的解決方案

TAG: 大廚僧侶修道院餐廳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