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偏心眼兒,鄭國夫人武姜當之無愧,不到黃泉永不相見,掘地見母的歷史典故皆來源於此

古代鄭國雖小,但稀奇事兒不少。當時的鄭國夫人對小兒子的偏心眼兒那是十分的出名。

常理來說,父母對孩子都是一樣的疼愛,即便有點兒偏心,也不會偏得太遠。可是鄭莊公的母親偏心眼兒偏得太過離譜,出奇的過分。

史記記載,鄭莊公的母親叫武姜,是申國國君之女兒,鄭武公的夫人。

天下第一偏心眼兒,鄭國夫人武姜當之無愧,不到黃泉永不相見,掘地見母的歷史典故皆來源於此

武姜大兒子鄭莊公出生時難產,嬰兒腿先出來,疼得她死去活來,因此對大兒子十分厭惡,一點兒不喜歡,還特意取了一個非常難聽的名字,叫寤生,其實就是倒著生的意思。

天下第一偏心眼兒,鄭國夫人武姜當之無愧,不到黃泉永不相見,掘地見母的歷史典故皆來源於此

後來武姜又生了一個兒子,很順利。武姜很是寵愛這個小兒子,特取名為共叔段。

頭胎難產原本是很正常不過事,和母雞下蛋是一個道理。初生蛋上的血絲可以讓人想象出第一次下蛋是多麼的遭罪,再次下蛋就輕鬆順溜多了。

但是武姜不這麼想,她覺得誰讓她痛苦,她就恨誰,生兒子也不例外,簡直就是自私到了極點。

所以後來的武姜經常在丈夫面前說大兒子的壞話,然後極力地誇讚小兒子,並且要求廢大兒子改立小兒子為太子。

不過鄭武公很明智,沒有答應她。鄭武公死後,依舊是大兒子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鄭莊公。

按理說,如今木已成舟,該消停了吧?

鄭莊公剛繼位,武姜就跑來給小兒子爭利益,先是要求把制地封給小兒子。由於制地是個戰略要地,地勢險峻,關係到鄭國的安危,鄭莊公當然沒有答應。

武姜於是請求改將京城(今河南滎陽)作為共叔段的封邑。

京城人多地廣,甚至比國都還大,鄭莊公當然還是不肯。武姜於是非常不耐煩了,黑著臉將鄭莊公一頓訓斥。莊公沒有辦法,最終還是妥協了。於是共書段高高興興地搬到了京城。

按理說武姜的要求達到了,倆個親生兒子,一個在國都做君主,一個在京城當土皇帝,兩全其美該是多好啊,可她偏偏不消停。

她在共書段臨走的時候,悄悄地囑咐對方到京城以後,要偷偷招兵買馬,積蓄力量,等時機成熟,帶兵攻入都城,自己做內應,一起搬倒寤生。小兒子一見這當孃的為自個兒這麼撐腰,那依仗母親是不是能當國君呢?他心頭一震的狂喜,馬上應了下來。

果然,共叔段到京城之後,按照母親的囑咐開始鞏固城防,儲備糧草,補充武器,擴大軍隊,為攻打國都做起了準備。

對於共書段跟武姜的陰謀,很多大臣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祭仲等一眾大臣多次向鄭莊公建議,趕緊採取措施吧,防止書段叛亂。

其實鄭莊公是個城府極深之人,一面對大臣們說,母親袒護弟弟,我沒招兒啊。一邊卻在暗地當中調兵遣將,做好了完全的防範準備。

鄭莊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共叔段認為時機成熟,就與母親商量謀反日期,武姜作出決定讓其立即起兵, 自己做內應。此時,鄭莊公早已發現他倆的陰謀,截獲了密信,即派公孫呂率二百輛兵車包圍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倉皇逃至鄢陵,又被莊公追殺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輝縣)後自殺。

鄭莊公對母親的偏心甚是惱怒,一氣之下,將武姜趕出了國都,遷居到潁城,並且發誓說“不到黃泉,永不相見”。

天下第一偏心眼兒,鄭國夫人武姜當之無愧,不到黃泉永不相見,掘地見母的歷史典故皆來源於此

不久,鄭文公便有了悔意,有意與母親重修於好。因十分思念母親,莊公只好假意到潁城考察。

潁考叔恰在這時出現。知曉其意的地方官員潁考叔想勸莊公和母親和好,但是,他深諳君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顧慮。在一次宴席上,他藏起莊公賞賜的羊腿,聲稱要留給家中的老母:“小臣家中老母從來沒吃過君主賞賜的美食。小臣想起這些,怎麼能咽得下去呢?想攜帶回家,以表孝心”他看到莊公神色有變。潁考叔便提出了自己的高見:掘地見泉,母子於地道相見,既不違背誓言又成全母子之情。

於是鄭莊公便令潁考叔全權辦理此事。不久便在地下挖了個通道,掘出了黃色的泉水。母子在地道中相見,和好如初。這就是著名的“掘地見母”故事的由來。

天下第一偏心眼兒,鄭國夫人武姜當之無愧,不到黃泉永不相見,掘地見母的歷史典故皆來源於此

這武姜她還有何顏面再見自己的兒子呢?費盡心機害了自己的小兒子,又傷了大兒子的心,遭到天下人恥笑,實乃愚蠢至極。

正是由於武姜的愚蠢,最終導致出現母不母兄不兄弟不弟的悲慘結局,她確實夠格被稱為天下第一偏心眼。

TAG: 武姜鄭莊公小兒子莊公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