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山海統籌探索全域旅遊特色路

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惠東縣旅遊市場迎來了熱潮,全縣共接待遊客138。13萬人次,旅遊收入61856。9萬元。據惠東縣文廣旅體部門統計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及本地大量遊客成觀光旅遊主體。

旅遊持續熱潮助力惠東縣構建全域旅遊格局。“十三五”期間,惠東縣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大力實施相關規劃檔案,科學引領全縣全域旅遊發展。

根據該縣文廣旅體部門“十四五”發展思路,接下來將做足“生態、文化、山水、休閒”文章,下決心整合各類文化旅遊資源,形成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和整體化的品牌,實現產業融合和區域產業整體發展。

惠東:山海統籌探索全域旅遊特色路

除了濱海旅遊,惠東縣生態旅遊資源也很豐富。

優勢

“四色”旅遊大放異彩

這個“雙節”假期,“下餃子”的場面再度出現在巽寮灣、雙月灣等景區。惠東是惠州陸域面積和海域面積最為廣闊。海岸線最為綿長的縣(區),陸地面積3527。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200平方公里,海岸線218。3公里。與此同時,惠東縣集山江海資源於一身,旅遊資源豐富,綠色、紅色、藍色和古色旅遊俱放異彩,是廣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濱海旅遊的一張名片。

惠東縣現代旅遊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先後經歷入境旅遊起步、國內旅遊崛起、濱海度假升級和全域旅遊轉型四個階段。去年全年,惠東縣接待遊客1415。8萬人次,旅遊營業收入75。9億元,連續6年獲評省旅遊綜合競爭力十強縣。

除了濱海旅遊外,惠東縣生態旅遊資源豐富,蓮花山主脈、蓮花山烏禽嶂支脈分佈在縣域北部、東北部區域,並延伸至稔平半島,有蓮花山、烏禽嶂、仙女峰、白盆珠水庫、觀音山等眾多的山水旅遊資源。其中,白盆珠水庫風景秀麗,不僅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旅遊觀光,每年還吸引著一批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前來棲息。電影《黃河絕戀》《紫日》及電視連續劇《朱元璋》等都曾在白盆珠水庫取景。

值得關注的是,惠東縣有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先天優勢。如古城、古村落、古寺廟、古炮臺、革命遺址等文化資源集中分佈在潮惠古驛道、西枝江古道支線、海防古道支線、高梁橫古道支線等沿線區域。其中,梁化古郡有著2000多年曆史;高潭中洞革命老區被稱為“東江紅都”,是全國最早的區級蘇維埃政府所在地,存在著眾多的革命遺址、遺蹟,平海古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是明清海上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全域旅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惠東縣是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建立單位,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背景下,正按照我市“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目標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破解旅遊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並將全域旅遊作為帶動縣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理念和新模式,積極參與構建人文灣區、休閒灣區、健康灣區建設,推動惠東重返一流行列,建設一流實力、一流環境、一流生活品質的魅力之城,助力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建設。

挑戰

旅遊新業態相對滯後

在鄉村振興、全域旅遊、革命老區振興的時代發展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的惠東,山海資源成為聯通大灣區和世界的紐帶、底氣,惠東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惠東優勢產業的旅遊業,地位愈發突出。

機遇和挑戰並存。2019年“高質量發展縣區行·問策惠東”系列報道提到惠東發展需優先解決交通問題。攤開惠東地圖,與沿海縱橫交錯的高速路網不同,惠東山區的幹道“單純”多了,省道356線、243線串聯起山區5鎮。山區與沿江、沿海間,沒有相互對接的快速路,導致惠東三大片區之間的優勢資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硬生生卡住區域互動融合發展的“脖子”。

“除了出行問題外,要發展全域旅遊,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必不可少。”根據調研,惠東縣文廣旅體局一負責人分析說,當前,惠東縣存在旅遊服務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餐飲、食宿、購物、娛樂等設施佈局不合理,規模較小;旅遊集散中心、諮詢服務中心、停車場、交通標識、公共廁所、垃圾處理等建設滯後,存在重大節日出行難、停車難、入廁難等問題。同時旅遊市場秩序、管理水平、服務質量都有待進一步提升。

同時,旅遊新業態發展相對滯後,除濱海旅遊產品外,業態單一化、產品同質化、服務簡單化、檔次不夠高、特色不鮮明等問題比較突出,全縣在保健養生、戶外運動、低空旅遊等旅遊新業態發展上比較緩慢,難以適應個性化、多樣化的旅遊消費需求。

破局

山海統籌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近年來,全國旅遊投資與消費市場十分活躍,國家和省市大力支援全域旅遊發展,再加之惠東旅遊吸引力大,預計未來仍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為進一步發揮旅遊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實現“富民強縣”目標,惠東縣將旅遊業培育為戰略性支柱產業,重點提升惠東旅遊豐富性、層次性和體驗性,提高遊客人均消費水平,推動旅遊業提檔升級發展。

“惠東要注重加強對高潭革命老區等紅色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著力開發紅色旅遊商品、紅色主題民宿、紅色文化美食、紅色主題研學旅遊等紅色旅遊產業鏈,打造全國知名的紅色文旅產業。合理組織旅遊線路和交通,推動高潭紅色旅遊與濱海旅遊聯動發展,充分發揮惠東縣的山海資源優勢。”惠州學院地理與旅遊學院博士胡楊建議。

“乘著政策紅利的東風,惠東‘借船出海’、山海統籌推動全域旅遊開發將成為重中之重。”《惠東縣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8-2035)》指出,要堅持以建立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打好“山江海統籌、城鎮村一體、文旅融合發展、產旅融合創新、公共服務提升、保障措施升級”六大組合拳,先行探索全域旅遊“惠東路徑”,著力建設一流的現代化優質旅遊服務體系,引導惠東旅遊產業走向規範化、標準化、國際化。

該規劃指出,將落地推進“山海統籌·雙城一體”戰略,走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綜合構建“一心兩軸、三區引領、多點閃耀”的發展格局。“惠東的山和海,就像人的左右手,兩手要緊握,才能更好地發力。”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莊廣輝如是說。業內人士指出,如何更好地讓遊客在惠東實現快捷賞山閱海,形成深度遊新業態,是惠東旅遊破繭成蝶的關鍵,因此,打造山海相連的快捷幹線至關重要。

備受關注的惠東交通問題,正是“一心兩軸”的建設內容。即以廈深鐵路惠東站為核心,聯動廣汕鐵路惠東南站,重點強化交通接駁及旅遊諮詢服務功能,打造雙城旅遊集散中心。同時,規劃建設G324江海旅遊產業軸、S356-增吉公路-X207山江海旅遊產業軸,整合西枝江一江兩岸、環九龍峰、環範和灣旅遊資源。

“在‘三區引領’方面,將基於‘一體化統籌、差異化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打造縣城商業文化休閒片、九龍峰山地養生片、範和灣濱海旅居片。”惠東縣文廣旅體局副局長楊文生介紹說,全縣將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籌調配發展空間和用地指標,加強區域交通銜接和旅遊行業合作力度。

此外,該縣將進一步發揮區位交通優勢和濱海旅遊龍頭帶動作用,積極培育一批有主題特色、有市場吸引力的優質旅遊目的地,重點包括九龍峰景區、稔山科技文化生態城、十里銀灘、範和古村、銀基商貿城、永記生態園、寨場山森林公園等景區景點,包裝推介區域旅遊精品線路,逐步形成合作共贏格局,實現“多點閃耀”。

展望 建設高階旅遊島

近年來,稔平半島高起點發展全域旅遊,一批重大涉旅產業重點專案在有力實施中,旅遊接待能力不斷加強,稔平半島現有旅遊接待床位近5萬張,飯店1000多間。

惠東縣文廣旅體部門日前在網上公佈了“十四五”工作思路,表示將建設高階旅遊島,有效整合海島、溫泉、雙月灣、巽寮灣等濱海旅遊資源,推動巽寮星河智谷、稔山科技文化生態城、港口海釣海洋牧場等一批重點專案實施,將稔平半島打造成為百里濱海旅遊長廊和粵港澳大灣區濱海旅遊目的地。按照一盤棋思想,全力配合惠州市做好“惠州灣”品牌塑造工作。

胡楊建議,惠東縣要以海洋文化為引領,借廣東濱海公路建設契機,推動“大亞灣—惠東”濱海對接,串聯雙月灣、巽寮灣、小徑灣、三門島等濱海旅遊資源,加強“海洋——海島——海岸”立體開發,打造惠州濱海慢行系統,百里濱海風景廊道,舉辦大型運動旅遊賽事,結合城市品牌營銷活動,建設海洋休閒文旅產業帶。透過各種形式,努力發展海上夜經濟,探索研究簡化遊船、遊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續。

惠東縣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指出,將做好“旅遊+大戶外”文章,抓好白盆珠多祝組團發展,謀劃發展好“水經濟”,推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等業態發展,打造國家級戶外運動基地,形成極點帶動、帶狀發展的良好局面;做好“旅遊+康養”文章,堅持生態優先原則,發展現代農業、森林康養、溫泉康養等產業,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採取激發資源優勢、引進優質專案、強化宣傳引導等系列舉措,打造旅遊大健康新業態。

在深化文旅融合方面,該縣將進一步加強創意文化產品開發,重點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創新文化旅遊商業模式和特色文化旅遊紀念品生產銷售方式,並大力發展紅色、鄉村生態旅遊,最佳化一批特色農產品的產業佈局,建立多元化、多層次旅遊產品供應體系,在現有兩條省級鄉村精品旅遊線路的基礎上打造更多特色精品旅遊線路,積極打造高品質田園綜合體,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和旅遊消費環境,實現美麗鄉村的宜居宜業宜遊。

一心兩軸

以廈深鐵路惠東站為核心,強化交通接駁及旅遊諮詢服務功能。

規劃建設G324江海旅遊產業軸、S356-增吉公路-X207山江海旅遊產業軸。

三區引領

重點打造縣城商業文化休閒片、九龍峰山地養生片、範和灣濱海旅居片。

多點閃耀

積極培育一批有主題特色、有市場吸引力的優質旅遊目的地。

智庫觀察

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志才:

既要“大月亮” 也要“小星星”

全域旅遊不僅需要“大月亮”,也需要眾多的“小星星”。旅遊實現“日月爭輝”,才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從而形成“域”的概念。“全域”就代表著全空間、全產業,形成全社會參與。

鄉村旅遊就是全域旅遊中的“小星星”。惠東乃至惠州全域旅遊,當下不妨以鄉村旅遊為重點,實現鄉村旅遊與景區旅遊聯動,從而推動全域旅遊發展,這是目前惠州全域旅遊相對較為可行的發展模式,從今年“十一”假期的大資料可以看出,鄉村旅遊依舊有著巨大的挖掘潛力和縱深的消費市場。

惠州旅遊有六個大:

大山、大江、大湖、大海、大鄉村、大文化,這些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都是一流的,是惠州旅遊稟賦的基底,發展空間巨大,但到現在為止,惠州旅遊基本上是“資源驅動型”和“資本驅動型”,依託資源、區域、交通,透過資本集聚打造旅遊產品。

惠州“豐”字交通主框架拉開,全域旅遊的發展應該走向3。0模式,利用一流的資源、吸引一流的資本、激發一流的創意,這“三個一流”如果能發生對接、融合,將全域旅遊的三個動力釋放出來,惠州旅遊能量將能得到最大化的呈現。

惠州全域旅遊的開發必須堅持“三個一體化”——旅遊開發與生態文明、灣區城市群、現代生活需求實現一體化,堅持“兩化轉化”——旅遊產業生態化與生態旅遊產業化,使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內外迴圈達到更和諧。

TAG: 旅遊惠東全域惠東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