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天地之氣,結而為石。

雖一拳之多,而能蘊千巖之秀。

自古,文人名士便對山石有著極高且詩意的追求。

米芾拜石,萬鍾友石,

以石抒懷,互通古今,

以山石之道,觀自然之道……

楔子

Part 01

業主一開始委託我們專案時,建築便已在完工階段了,我們是在各項場地條件受限的情況下進行設計的。如何在道路交通等規劃條件不可更改的情況下尋求場地新生?如何在強烈蘇派風格建築下尋求景觀特色?這些都是我們在專案初期不得不解決的難題。

在建築白牆黛瓦的留白中,我們試圖尋找一種能與之匹配的精神締結,它能很好地傳承和演繹蘇式園林的靜美與現代都市的簡約。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建築現場圖片

蘇式園林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些玲瓏剔透、巧奪天工的石頭,所謂“山以石為基,園以石為魂”。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圖源於網路

思考

Part 02

場地西向靠山,帶來了天然的景觀優勢,於是,我們試圖在場地中尋找山與石的故事,實現迴歸詩意生活的人居理想。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區位分析圖

璞悅山將“公園、生活、品質、場景”作為設計核心,將居住的生活場從喧囂之中搬到草木之間,用一方院子喚起對詩意生活的重新想象。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總平面圖

專案從城市介面到售樓部後場,以“山”與“石”作為設計符號,締造了人與自然共生的八大生活空間。同時,山石意向的融入,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景觀延期介入而與場地造成的隔閡,使空間風格意向昇華,最終完美呈現了專案的預期效果。

璞悅山將“公園、生活、品質、場景”作為設計核心,將居住的生活場從喧囂之中搬到草木之間,用一方院子喚起對詩意生活的重新想象。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元素落位

歸隱

Part 03

■ 歸隱悅山

從城市主幹道一路進來,首先看到的是兩側對稱的巒形山牆,強烈的形體對比突顯了荒料的質感,粗獷肌理的景牆與浪漫野趣的植物組團構成了歸家的第一印象。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牆外車水馬龍的喧囂與景牆的質樸穩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這往裡,彷彿踏上了歸隱自然的旅程,城市的喧囂與浮躁都被隔絕在腦後。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石境雲山

越過山牆,映入眼簾的是一組疊石水景,潺潺的水聲掩蓋了門外的喧囂,高低錯落的荒料石凸顯了空間的層次,朴樹與狐尾天門冬的組合柔化了石材的粗獷,將傳統的山水意境與人工的雕琢感完美融合在一起。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視線之內是石,視線之後是山,山與石的組合,為場地注入了無限的文化內涵……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森境璞歸

設計團隊精心挑選了六十多株長勢冠幅相似的香樟植在林蔭車道兩側,以對稱的序列空間給車行營造了尊貴歸家的儀式感受。同時,豎向整齊的喬木也給有限空間營造了鬱鬱蔥蔥的植物效果,當人駐足觀賞時,可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石徑林影

石板搭接的園路貫穿整個中軸景觀,錯落佈置的形式延長觀者體驗動線。兩側列植的香樟架起縱向的軸線空間,底層自然式的植物組團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 我們希望觀者能在此稍作停留,放下紛雜思緒,充分感受自然靜謐、綠意盎然的景緻。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花溪堂澗

中軸東面是設計團隊精心營造的曲水花溪,自然流線型的雨水花園巧妙地弱化了建築的山牆面,卵石與野趣的植物花鏡豐富了空間的層次和色彩,讓置身其中的人瞥見自然,享受自然的安寧與閒適。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蒼境邸尊

悅讀書院位於中軸線的北端,落客區以三株高大的冬青相迎,自由恣意的枝條柔化了建築形態,錯落有致的石頭賦予空間別樣的質感。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遠處,燈光與人影若隱若現,近處高木、景石、草地的組合為悅讀書院營造了一個安靜平和,意境深遠的視覺氛圍,讓人在光影交織中找到心的歸屬。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璞悅山舍

順著流線來到悅讀書院的架空層,入口兩側平靜的水面倒影著斑駁的樹影,側邊的自然石與鐵冬青相互映襯,溫柔與粗獷的氣質形成強烈反差。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 石林語境

從悅讀書院一樓視線往外看,建築的屋簷猶如一個天然的框景,視線中心是一組雲氣氤氳的疊山理水,在兩片石頭夾縫中,鐵冬青破土而出,蒼勁有力的樹幹展現了蓬勃向上的力量,石與山成為自然景觀的一部分,寧靜與喧囂,釋放與包裹,生活與自然的邊界被模糊,被相互感知。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悅讀書院二樓的落地窗猶如一扇走進自然的虛無隔斷,從這往外,專案由建築向自然過渡。在自然的秘境之中融入“歸家”的情感,讓傢俱的華麗與草木的質樸在同一空間中交融,人與自然,都回歸到了最初的本真。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歸心

Part 04

■ 現場日記

在專案主景設計中我們選用了大量山石元素,為保證落地效果,我方駐場設計師、甲方專案團隊、施工方多方協作配合擺放石景,最終我們找到使用大型泡沫拼接的方式對主景進行打樣,直至主景落地。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泡沫打樣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泡沫定型、標記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現場石頭初步定型、植物搭配

在現場佈景的過程中,甲方、設計方反覆推敲討論,現場氛圍良好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植物後期調整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最終效果呈現

■ 細節把控

專案能夠完美呈現預期,源於我們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山形景牆細節

引用李白的《山中答俗人》詩作,運用嵌入式工藝,將金屬字型與山形景牆結合,營造山中閒暇的意境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整石水景細節

設計師進山精選石頭,對石景定點後推敲出水口比例關係,經過現場手工切割,確保水景出水均勻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場地燈光細節

經過設計師現場推敲,將燈源進行調整至合適角度,精確洗出石頭輪廓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透光混凝土細節

專案採用透光混凝土打造自然星光意境,透光混凝土需有不鏽鋼邊框相扣,既保證平整性,又能便於後期維護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景觀標識細節

標識公司精心選取字型,字形秀頎而富有細節,字型大小以遠距離讀取作為標準。在材料的選擇上,金屬細膩的線條與石頭肌理的粗獷形成對比,呈現出與專案自然調性高度契合的細節經典,耐人尋味,久看不厭。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悅讀書院二層植物小景

植物設計師選用輕盈的青楓作為主景喬木,舒朗的枝幹融合陰生植物花鏡,朦朧中透出遠山景色,加以一抹自然的天光從上方灑下,將斑駁的樹影留在悅讀書院二層,充滿禪意的精緻前景與盎然生長的遠山場景相互交映,彷彿是自然間的對話。

■ 結語

一個山與石的故事|廈門萬科·璞悅山

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我們意圖用石營造一處具象的園林,追溯古人愛石詠石的自然情懷,用場地中山與石的故事作為觸發點,去引導人們關注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去探求生活與自然的距離。

業主單位:廈門萬科

景觀設計:DAOYUAN | 深圳·道遠設計

方案設計團隊:徐君君|黃藝斌|全建偉|廖欣|王敏|韓臻業|謝宇珊|陳志強

植物設計團隊:梁妙雲|方可

施工圖設計團隊:張國坤|朱恆| 黎勇光

景觀施工: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駿景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建築方案: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 公建部

標識設計:上海柏煕標識有限公司

攝影單位:道遠肖啟軍

完成時間:2020年7月

注:圖文系道遠設計原創供稿景觀行釋出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感謝作者的悉心編寫

TAG: 自然設計場地細節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