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食草家族》:將荒誕與魔幻融合到極致

莫言《食草家族》:將荒誕與魔幻融合到極致

內容簡介

《食草家族》是中國當代作家莫言1987年至1989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93年。這部小說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描寫生活在貧瘠而富饒的土地上的世世代代人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歷史與現實,人文與自然,視覺、味覺、觸覺與魔幻荒誕的想象,濃墨重彩的細節與天馬行空的抒寫,在這部奇特的作品中達到渾然一體的融合。全書由五個中篇故事和一個短篇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在形式上各自獨立,但是內在精神上互為一體。構思別出新裁,筆法汪洋恣肆,敘事方式獨特而又鮮明。

《食草家族》小說由《紅蝗》《玫瑰玫瑰香氣撲鼻》《生蹼的祖先們》《復仇記》《二姑隨後就到》《馬駒橫穿沼澤》六個“夢境”故事組成。

高密東北鄉曾有這樣一個龐大悠遠的食草家族——以食茅草根為生、能排洩無臭大便。這個家族的祖先,傳說中源自小男孩和變成美麗姑娘的紅色小馬駒。這個家族的人敬畏自然,敬畏蝗蟲,也敬畏野地裡的火光。他們都喜食茅草根,像與自然親近的近馬、野驢,在高密東北鄉的黑土地上恣意馳騁。因以草為食,食草家族人人牙齒雪白,在野地裡排洩,享受與自然最親密的對接。

五十年前久旱無雨,四老爺與紅蝗在這一“血地”不期而遇。親歷蝗蟲出土的四老爺將蟲封神,率領族人集資修建蠟廟,供奉蝗蟲神,舉行祭蝗大典,尊蝗蟲為“蚆蠟神族”。他們提起蝗蟲就像褻瀆了偉人的名字,誠惶誠恐;祭祀蝗神就像祭祀自己的先祖,畢恭畢敬。他們真誠地相信自然贈予的一切自有神諭,不可用強力變更。看到被鐵針釘在木板上的螞蚱,四老爺竟然怒氣衝衝,想像修廟的匠人是成了精的公雞,專吃蝗蟲。同樣,在對人的屍體的處理上,這個家族也顯得別具一格,沒有葬禮和墳塋,所有屍體一概扔進沼澤,任由仙鶴、雄鷹、烏鴉撕扯吞食。赤條條地來,乾乾淨淨地去,一切生命的恩怨情仇都從此兩忘,完全與自然融為一體,不分你我。

食草家族的第二任領袖九老爺,徹底推翻了四老爺統治時期的神政策,大舉推行神、人配合政策。然而這次的神不再是蝗神,而是人神——劉將軍。這樣的政策,更應當被稱之為“人—人“政策。在九老爺的帶領下,高密東北鄉人採用驚嚇、拍打、追趕、火燒的多種方式讓蝗蟲蕩然無存,儘管蝗蟲早已吃絕了土地上的莊稼和樹木。人與自然的正面交鋒以人的暫時勝利結束,人已經不再向自然稱臣,而是更確切地相信“人定勝天”。人開始將自己從自然中分裂出來,成為獨立甚至對立於自然的一支新生力量。

若干年後,人在處理與自然的關係時更加狂妄自大。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首,以掠奪、征服、踐踏的方式來突顯放大自身的價值。隨著食草家族的衰敗和消亡,後代人類已不再滿足於食草的單調乏味,開始殺戮、烹煮、食用動物,把自然一步步緊逼到無立錐之地,以宣揚和享受人類對自然絕對的煊赫的統治權。縣裡為了增收致富開發紅樹林資源,派出科學考察隊去紅樹林考察,科考隊員們或迷失或死亡在紅樹林裡。蝗蟲考察隊帶來了先進的裝置和經驗豐富的專家,部隊參與滅蝗,大大增加了戰勝自然的人力,飛機低空飛行噴灑滅蝗毒藥,甚至連人都可能中毒。從城裡來的這樣一群人,“都不吃青草,他們對蟲既不尊敬又不懼怕,他們是居高臨下地觀察著青草和沼澤的人”。在他們選擇割裂自然的同時也被自然拋棄。隨著人類不斷地強化對自然和生態的主宰權和消費權,實質卻從根本上切斷了和自然的關聯。人類漸漸忘卻自己的由來與起源,也逐步使自己孤立無援,回不到過去,也看不到未來,走向難以遏止的衰敗與倒退。

創作背景

《食草家族》創作於1987年至1989年。這部小說原名叫《六夢集》,後來作者根據朋友的意見改成了“食草家族”這個名字。

《食草家族》是莫言繼《紅高粱家族》之後的第二部家族系列小說,是一部富於現代哲學意蘊和藝術追求的作品。作者在高密東北鄉的凝重背景上,以食草家族各色人等的際遇興衰、悲歡離合為線牢,創造了一個懷藏著人生之謎,浸透著作者對人生本原意義的探尋與思索的夢幻世界。在中國當代文學中,隨著文藝思想的解放,人性及人的生存狀態問題已經成為文學創作的熱點之一。作家們或者以人性批判的目光,重新審視已有的現實生活;或者以人的本能慾望為線索,摹寫著人類惶惑不堪的精神世界。在中國當代文學中,這固然有其特定的開拓意義,但因許多作家信守的是或感性或理性的擷取生活的單向尺度,人們仍會感到表現生活的淺顯,或者不滿於作家應有的理性人格的喪失,莫言在前期創作中,對人性及人的生存狀態,雖然已經給予了充分的關注,但這種關注,也往往表現出單側面的傾向,相形之下,在《食草家族》中,作者試圖展示的,則是另一番更為渾厚深刻的藝術天地。

TAG: 食草家族自然蝗蟲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