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流行吃苦。

文章轉載自GQ實驗室(ID:GQZHIZU)

上海一直是上海。

週中的工作再忙,週末依然要兩天排滿,要盡情狂歡。

Work hard, play harder,一直是很多上海人生活的準則。

上海沒變,大眾對上海的態度變了——「去上海過週末」「逃離北京去上海」的討論不絕於耳。

我們發現,是因為年輕人不崇尚「吃苦」了。「週中要工作,週末要生活。」是他們內心的呼喊,這一點在上海得到了滿足。

「城市週末」我們來到上海,探尋「愜意週末」的魅力與本質。

上海不流行吃苦。

「黑拿鐵,常溫。」女人撥了撥手上的戒指;

「澳白 dirty,去冰。」戴著墨鏡的男人低頭打字;

「冰美,多一份濃縮。」女人用手掩住哈欠。

淮海中路

全長2。2公里,有49家咖啡館。這是全球咖啡館數量第一的城市裡,咖啡館最多的一條街。

NO COFFEE SHA。CHINA 是其中一家。店不大,填滿了研磨咖啡豆的香氣。穿戴整齊的男男女女攀談著,拿到咖啡,啜一口,身體才算醒過來。走出店裡,梧桐沒摟住的陽光斑斑點點,落在人身上,烘暖了外套——

這是上海尋常的一個週六上午

在上海,愜意的週末是易得的。首先,這裡有週末的概念。Lin 在廣告公司做 AE,入職第一天,領導告訴她:「如果我週末發訊息給你,只是先佈置下去,可以不回。」

「工作很忙的,置頂群聊都有一頁半。」Lin 一邊展示自己因為置頂群聊過多而失去置頂意義的微信頁面,一邊說:「不過週末預設不工作,經常週五下午就歇著了,吃個下午茶就下班。」

Lin 說的下午茶不是奶茶或水果,是認認真真開一瓶起泡酒,吃一塊提拉米蘇。「公司有高腳杯,按人頭買的。」

週中和週末的界限分明,是「好週末」的先決條件。剩下的,儘可以交給完備的城市建設。

上海城區共有四環。週末常去的黃浦區、靜安區、徐彙區都小且集中,打車去任何地方基本在半小時內。2公里以內的路大家更願意步行或騎單車,因為上海提供了讓走路成為享受的城市景觀。

在小紅書搜尋上海旅行攻略,不會推薦建築、景點,而是馬路。例如陝西南路、武康路、鉅鹿路、思南路,它們大多相連,可以一次性逛完,你能看到古堡一般的馬勒別墅、船型建築武康大樓、匯聚了獨立式花園洋房、聯立式花園洋房、帶內院獨立式花園洋房的思南公館,以及

點睛之筆——

梧桐

上海不流行吃苦。

11月底的武康路,梧桐寬大的葉子正變得乾燥、焦黃,打著旋兒從樹上落下來,在地上鋪了厚厚一層。南方的風是「拂」過來的,不是「刮」過來的,整條街因為樹葉的摩擦嘩啦啦響個不停。

Alex週中在健身房健身,總覺得活動不開。「上海的健身房從早到晚人都很多,24小時健身房是真的24小時在營業,早上7點的早課都要靠搶的」。所以週末一有時間,他就會去武康路跑步。老家東北夏天的街上沒有陰影,頂著太陽跑會中暑。但上海的法國梧桐很密,光影掠過自己,「

特別像拍電影

」。

這時候跑步,能看到茂密的梧桐青黃交疊,馬路上公交開過,每棟洋房都有自己的腔調,陽臺上的白掌開得正好。走在電影佈景般的街道,再有陽光照進來,心情很自然就好起來。

小胡的週末也在這幾條街度過,除了散步,她還喜歡探索路邊門臉窄小、進門前需要按電鈴的商鋪。「店鋪都很隱蔽,像在尋寶」,上海的網紅街道絕對不會有鐵板魷魚和長沙臭豆腐,連鎖店都少見,一個挨一個是人均幾百到幾千不等的獨立設計店、vintage 或買手店。「你幾乎不會走完這幾條街還空手而歸」。小胡很喜歡的一枚戒指就是這裡買的,豹紋和銀飾拼接而成,很有設計感。

上海不流行吃苦。

作為大陸首座擁有米其林指南的城市,上海也好吃。

Lin 喜歡濃油赤醬的本幫菜,最愛一道響油鱔絲,「鱔魚用油煸透了,鱔背是糯的,鱔腹是 Q 彈的,很香。」飯後,她喜歡用小甜點解膩,杏花樓的青團、凱司令的栗子蛋糕、國際飯店的蝴蝶酥都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健身,Alex 平時只吃草,但週末運動完,他會獎勵自己吃一頓高碳水的家鄉菜。上海有讓 Alex 暫時「回家」的能力,「有的店比老家的還好吃」,這是東北人對上海豐富的菜系的充分認可。

不光是國內的菜系,上海覆蓋的全球菜系有40餘種。小胡作為被養出「西方胃」的四川人,週末最愛去鉅鹿路附近的 BISTRO 11 吃 Brunch,不同於碳水帶來的幸福感,她喜歡 Brunch 擺盤精巧,一道道菜遞上來的儀式感,給人「有好好對待這一餐」的寬慰。

上海不流行吃苦。

做金融的小胡依賴這份寬慰,週中她在全國各地的專案點駐紮。專案點往往是郊區,偏僻,條件也差。在灰撲撲的地方昏天黑地的工作,根本沒心思倒騰自己,所以哪怕週末兩天往返上海她也會回去,回去拿起被擦得反光的刀叉,聞到身上的木調香水味,她才能想起來:「自己是在給誰掙錢」。

在上海,做選擇是快樂的。站在分叉路口,走哪邊景色都不錯;一家古著店裡,兩頂帽子都讓人喜歡;一條街的餐廳,好幾家味道都算驚豔,關於週末的美好想象這裡都能滿足。

如小胡所說,

它會讓你想起掙錢的意義

上海不流行吃苦。

城市提供的一切都只是土壤,有的開出漂亮的花,有的長出實用的經濟作物。上海很明顯長成了一座花園,這裡的人擁有無窮盡的精力,像名流趕赴城堡的盛會,盛裝前往一場場約會和酒局。

平時出門,Frida 會花1個小時,週末則需要3個小時。泡澡、抹身體乳、敷面膜,每一步都一絲不苟。

她的眼睛和鼻子長得圓鈍,素顏像個小孩。Frida 會用做了亮紫色美甲的手給自己畫上高挑的眉毛和漿果色口紅。再從一整面牆的衣櫃掏出數件衣服反覆搭配,直到衣服在床上堆成小山,像是「

永遠玩不膩的變裝遊戲

」。

上海不流行吃苦。

搭好後,Frida 會在全身鏡前自拍幾張,這是她一天裡心情最好的時候,她樂於把身體扭成各種樣子,不費心遮掩肚子上的贅肉。

觀察自己的身體,找到它的長處並用時裝、妝發將其放大,確保站在鏡子前有「我今天也很不錯」的認同感,這是永遠有效的正反饋。

小胡從前只穿經典款,「同一雙鞋,有黑白的就不買彩色的」,到上海第一天,她拖著行李箱走在街頭,迎面走來一位打扮日系的老太太,肩背筆直,化了淡妝,「襯衣有 be like 64 個褶」,小胡當即懂了打扮對上海人的意義,這就是向內的活力——

永遠折騰自己,永遠欣賞自己

向外的活力,則讓上海的週末時刻都在沸騰。Lin 的朋友圈裡,有人通宵玩劇本殺,有人每週都去迪士尼,三個人買了六個玲娜貝兒,當天還特意穿戴了玲娜貝兒的包和髮箍:「我懷疑連手機殼都是搭配的」。

上海不流行吃苦。

Lin 則是最具代表性的愛聚會人格,愛到就算洗完澡躺在床上,有酒局還是會立刻去。從鉅鹿路到淮海中路,橫跨了靜安區和黃浦區,全長約4。4公里,每走幾步就能看到酒吧或夜店,依然供不應求,「很多店都要排隊,上次我們去 NINJA,11點到,1點才進去。」

Lin 喝酒有個流程:先去清吧喝三杯當日特調,正好是微醺的量,再蹦迪或散步,等酒差不多醒了再一家,再三杯,不喝多,就停留在飄飄然的微醺階段。

凌晨三點的鉅鹿路,地下是喧鬧的酒吧或夜店,地上是靜悄悄的居民樓。馬路作為分割線,坐滿了半夢半醒的聊天的人。「

生活的重量會在這樣的夜晚徹底消失。

」大家漂浮著,笑鬧著,常常玩得不想回家,乾脆買點酒,去一個人家裡接著喝。

Lin 有一個從高中玩到現在的閨蜜團,她們在長沙一所學費6萬一學年的私立學校相識,都喜歡看《小時代》,甚至一人認領了一個角色,「我是林蕭,有一個微胖一點、總逗大家開心的是唐宛如,另外兩個家境很好,一直在爭誰是顧裡」。

這個外人看來有些虛榮和幼稚的遊戲她們樂此不疲地玩到現在。Lin 印象裡最開心的一個週末就是四個人留學完陸續回國,聚在上海,那晚她們在外面喝了幾輪,又買了酒回家繼續喝。

上海不流行吃苦。

一直到凌晨5點,天邊開始拂曉。住在恆隆對面的 Lin 拉開窗簾,映入眼簾的是66層高的恆隆寫字樓,擦得鋥亮的藍色玻璃映著淺橙色的朝霞,低頭能俯瞰到工人正在給恆隆換上巨型 CHANEL 海報,回頭看到醉得東倒西歪的三個人,Lin 想:「我們居然停留在了小說高潮的部分。」

在上海,大家不愛靠安靜的休息來獲得能量

。他們打扮自己,和朋友聚在一起,最好日子永遠生龍活虎,像奔騰的河流一去不返。

上海不流行吃苦。

Lin 來了上海後,幾乎沒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坐2小時都坐不住,就想動起來。」

有時候,活力和急躁只有一線之隔

Lin 時常有掉隊的恐慌,「如果到了週五還沒人約我,我會非常焦慮。」她曾經在大學複習周帶著 iPad 去酒吧,邊複習邊喝酒。甚至因為考試周很難出學校,一次帶了兩套衣服,拍不同的照片分兩次發朋友圈,「就是要告訴別人,我線上,可以約我。」

Alex 認為這是某種分離焦慮,「走在武康路,幾乎看不到獨來獨往的人,大家都結伴而行,不然就帶著狗。」在上海,養寵物非常普遍。「

大家都很需要陪伴感吧,所以有空就出門聚會,回家也要有貓狗陪。

上海不流行吃苦。

Alex 有時也分不清「美」和「精緻主義」的區別,在武康路跑了兩年步的他發現路邊的網紅呈指數增長,「穿得像貼上複製,幾乎是一人一樹的密度在路邊拍照」,他好幾次在小紅書的「附近」刷到誤入鏡頭的自己。「她們的週末真的是在休息嗎?」Alex 不解。

小胡認為上海的精緻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她記得自己第一次實習那家公司中午沒人吃外賣,她每天跟大家去樓下餐廳吃飯。今天吃中東菜,明天吃義大利菜,人均100多,而她的實習工資是170一天,「看到吃飯的賬單都會緊張。」

在上海,有些事好像是自然而然的,會覺得聖誕節就要租個民宿喝熱紅酒,喝酒蹦迪的局就要排滿大半個月。但小胡越來越懷疑這些事的必要性,「別的不說,這樣真的很難攢錢。」

從前熱衷於蹦迪、發朋友圈的 Frida,也在工作應酬越來越多後開始疲憊,「很多活動就辦在 bar 裡,一整晚都在喝酒、social,八面玲瓏這種事,做多了真的會累。」Frida 揉了揉太陽穴,「現在我一蹦迪都覺得在加班。」

剛忙完時裝週的她難得在家歇了幾個週末,只是遇上天氣特別好的時候,她又

條件反射

一般給朋友發訊息:這天氣就該去徐匯濱江野營,在 manner 買杯咖啡,從江邊往咖啡店這邊拍照一定很出片。

這就是上海。飲食、消遣、文化、景觀,無論從哪個維度評判,它都能很好地承載起一個「完美」的週末——你能夠用一千萬種排列組合來完成它。說直接點,只要你願意花錢,上海可以滿足你對生活的任何想象。

眼花繚亂的選擇背後,是「更完美生活」的誘惑和躁動。有人選擇加入其中,每個週末的朋友圈質量都高得像 MCN 團建,有人逐漸厭倦「拼命工作-高額消費」的迴圈,悄悄消失在邀請函的名單上。

總有人樂此不疲,總有人如夢初醒,深入於城市毛細血管尋歡作樂的年輕人換了一批又一批,但上海不停。

上海永遠轟隆向前。

TAG: 週末上海LinAlex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