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入贛第一鎮碼頭鎮,“金城”的地名傳說

長江入贛第一鎮碼頭鎮,“金城”的地名傳說

“金城”地名的傳說

長江入贛第一鎮的瑞昌市碼頭鎮,古稱“金城”。

據傳,這裡早先是長江邊一個“凹”字形的河灣,後來由於江河改道,地理位置的變化,使此處變成一塊平地,逐步成為一個小城鎮。

這裡在民間有一個傳說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經常有很多漁民在這個河灣裡打魚,有一次,一個漁翁划船從這裡經過,忽然,只見半空中一道金光一閃,一塊耀眼奪目的金子眨眼間墜入河灣中心。

漁翁一見喜上眉梢,連忙撐著船兒四處撒網。一直到身上全溼透,手掌磨破了皮,金子還是沒能撈起來,後來天已完全黑下來,漁翁才收網作罷。

第二天,漁翁划著船想繼續打撈,但當船兒來到此處時,他呆住了,昨日的河灣不見了,眼前出現的是一塊平地。

在當時科學並不發達的時代,漁翁並不知道這是一次地理位置的變化現象。後人們就把漁翁所見如實的敘說,久之就成了傳說。

後來流居此地的人們就把此處正式定名“金城“。

碼頭有座迥龍寺

碼頭鎮臨江渡口有兩座相互對望的山頭東為獅子山,西為鳳凰山。

廻龍寺原名廻龍庵原址建於獅子山西北麓,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於清咸豐年間遭兵毀。

之後,官府民間又開始選新址,新址選在鳳凰山。

因碼頭鎮江水迴流,水為龍之府,逐將新址於咸豐七年命名為”廻龍寺“。

廻龍寺內有四座大殿,均是90年代後興建的,各殿與四周環境景物相配,不僅是四周香客勝地,也是途徑碼頭鎮旅客的必覽名勝。

最早復修的廟宇是廻龍寺大殿(大雄寶殿),碑文記載是因”大殿木質樑架料質欠佳,加之北牆雷擊雪壓,導致屋面逐漸下陷,牆桓傾斜。

“因此,寺廟主持釋傳芳邀請值年護法及六案和有關人士反覆權衡,決定大舉翻修。由原木質屋面改建成鋼筋混凝土串梁現澆屋

面,屋頂改為琉璃瓦頂。

重修後的大殿為寺廟增色不少,但廻龍寺的規模是在修建北殿(北殿又稱三公殿,民國27年間遭日寇炸燬)後才擴大的,碑文可證,”廻龍寺北殿的修建是為擴大山寺的規模,進一步美化景點,改善生活條件。

“北殿建成後峭立於鳳凰山嘴。2002年11月,廻龍寺大慈北殿建成,此時已初具佛地規模,香火日盛。

為適應社會潮流,乘九江沿江大開發的東風,提升碼頭品位,2011年又新建”天王殿“。

天王殿的建成,既擴大了山寺的規模,又美化了景點,成為旅客從長江入贛旅遊的新景點。

廻龍寺景色宜人,吸引著眾多的遊客。有文賦”廻龍寺襟江帶湖,環山抱竹,朝沐晨暉,夜光朗月“,又”覽勝登臨,清風始如足下;暢懷極目,萬慮消於目前。

睹莽莽長江奔流天際,茫茫雲樹望眼無邊,使人心曠神怡,揚清濯濁,飄飄乎於欲仙,巍巍乎而獨立。“

關注瑞昌城市、鄉村、街道、人物

TAG: 龍寺漁翁碼頭鎮北殿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