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原本以為只是在大足,驅車分分鐘就到的地方;沒料到竟然一個小時才到,只怪手手事先攻略不當,沒看到這地方雖屬大足界內但已位於

巴嶽山下

巴嶽山位於大足、銅梁、永川、雙橋四地交界處,相傳是張三丰曾修行之地。

據說曾經虎狼成行,當地居民甚至不敢上山,自從張真人來修行之後,野獸都被感化了。不過我一查資料,這地方平均海拔也就800不到啊,頓時感受到了傳說的不確定性。

不過話說回來,清朝時期連榮昌街上都還跑老虎呢,這山裡野獸成群也不足為奇。

雍溪老街

建鎮於唐朝,宋為雍溪鎮,明為雍溪裡,清為錫山裡,90年代後再次成為雍溪鎮。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從雍溪的新街開車進入,兩側建築說新也是相較於老街而言,實則也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風格了。成渝兩地大多數的鎮街好像都是發展晚一拍,比城市的發展慢了20年,也讓時空倒回了20年。

有極個別的鎮街發展得比較快,譬如大足的龍水,榮昌的廣順,但也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灰撲撲是我對這樣鎮街的印象。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雍溪顯得很安靜,午後老街孩童老人,一兩家奶茶店,修舊家電的,七八家賣香蠟紙燭的,小鎮有明顯的自然蒼老的環境。穿進農貿市場,峰迴路轉看到一條名叫懷遠的河和一座老橋,尋覓而去才知此是老街入口。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比起雍溪新街的自然落敗氛圍,老街反而有一種刻意維修的新房子裡營造出的老氛圍感。

老街和新街靠這座名為“雍溪古大橋”的石拱橋連線,是當地人自發自籌自修建的。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進入古街,特意掛上的紅燈籠上書“雍溪裡”,呼應著幾百年前它明朝的姓名。道路兩旁專門設定的凳子,其實用條凳來代替會不會美感多一些?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雍溪古街上出名的還有它的古戲樓,是當時的建築大師“樣式雷”第五代傳人主持修建的。至於何為“樣式雷”,想必看過《盜墓筆記》的朋友們都瞭解一二了。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街上的建築從明清時期到民國時期,從民國到建國初期,再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囊括得倒是齊全得很,也很大程度體現出了渝西川東地區穿鬥結構、夾壁篾塊的建築特色。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除了大同小異的老街,其實雍溪還是有一些生動的場景,比如喝茶打麻將的大爺大媽們。茶館可以是街上一角,也可以是專業茶館,也可以是曾經的居委會;可以選擇三人一桌,也可以四人傳統玩法,可以兩人對弈,也可以一人喝茶。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路過的釀酒廠居然還在營業,看到泡的橙子酒實在可愛,於是用礦泉水瓶蓋接了一點點,舌尖一沾還是覺得好苦好辣,用白開水漱口好幾次都沒緩過來。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於是便開始羨慕香杜拉斯或者是李清照這樣用喝酒迸發靈感的女作家們,五迷三道之後的文字應該是更加繾綣和迷離的,而不是如而今一般理性而不可愛。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每個地方都希望自己所轄之地能成為下一個“古北水街”或是“麗江古城”,也不能否認他們為此做出的努力,但審美是個主觀化的東西,至少於我而言在沒有“修舊如舊”的能力之前,還不如任時光自然沖刷。

就像我們還沒有足夠能力保護地下文物之前不進行主動挖掘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足夠的審美和經濟能力對舊房子進行改造之前,不如先放一放。

雍溪老街:新房裡的舊氛圍

TAG: 老街雍溪大足新街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