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李亞利 滕銘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關鍵詞:畫像石,畫像,建築,亭榭

摘要:本文以漢代畫像石上發現的亭榭建築畫像為研究物件,對漢代亭榭建築進行了識別和命名,梳清了亭榭在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中所處的位置及其發展軌跡,即漢代亭榭是對先秦時期臺榭建築的繼承和發展,隨著木結構建築技術的發展和高大夯土臺基的衰落,在東漢時期逐漸取代了臺榭,成為一個新的建築型別。隨著歷史的發展,亭榭建築中一支又進一步的發展成了為唐代水榭的雛形。並結合畫像內容和文獻記載對亭榭進行了建築功能和文化的討論。

在漢代磚石畫像中,有一類不見於早期文獻記載的建築畫像,其中的建築均修建於水邊或者平地上,一個無牆壁的木結構亭屋被下方層層疊砌的重栱和立柱承託支撐,一側或者兩側有樓梯連線亭屋和地面。關於該類建築上面的無牆壁木結構亭屋,文獻中對其有相關的描述,《爾雅》曰:“無室曰榭”,《說文》:“榭,臺有屋也。”這兩條記載均說明,榭是修建在土臺上、沒有牆壁的屋,應該指的就是圖中的建築上的無牆壁木結構亭屋。另外,梁思成先生將修建在水邊、具有單側樓梯、上有亭屋的該類建築稱為臨水亭榭[1],筆者認為此命名較為合理,故將這類臨水或者平地修建的建築統稱為亭榭。

在漢畫像中,這類亭榭畫像相對於樓閣、闕等其他建築畫像數量要少得多,學術界雖未對其有較為統一的定名,但已有學者注意到這種亭榭畫像,並對亭榭建築的部分結構和型別作過一些探討。最早的研究是對其建築支撐結構中斜栱的分析,如陳薇先生在《斜栱發微》中對亭榭建築中的抹角斜栱和斜華栱[2]結構進行了分析,她指出斜栱的出現為梁枋伸出等結構的發展提供了準備條件。近年來出現了對區域性地域亭榭畫像的研究,如李錦山先生將魯南地區漢畫像中亭榭建築中的臨水亭榭按照建築支撐結構分為三類:設有伸臂式懸梯的水榭;由若干立柱支撐臺階的水榭;不設懸梯或者臺階,直接建築於池塘中,由立柱承託的水榭[3]。不過迄今為止尚未有學者對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進行過系統的研究。

本文擬以已發現的漢代亭榭畫像為主要研究物件,對畫像所表現出的亭榭的建築型別和結構進行討論,聯絡漢代前後歷史時期的考古發現探索其源流,並將亭榭影象所包含的內容結合文獻資料,對功能和性質等問題進行研究。

一、漢畫像中亭榭圖的型別學討論

漢代畫像材料中的亭榭圖集中發現于山東中南部和江蘇、安徽北部地區,這些亭榭圖的創作年代均為東漢中晚期。目前已發表的亭榭畫像共計18幅。

按照亭榭臺階的結構,可將其分為A、B兩型,又根據其支撐結構,將A、B兩型各劃分為I、II兩式。目前所見到的漢畫像中,以A型Ⅱ式單側樓梯臨水亭榭較多,A型Ⅰ式和B型I、II式亭榭較少。

A型,單側樓梯式,即僅有一側有樓梯與地面連線的亭榭。該類亭榭均為臨水而建的涼亭式水榭。根據階梯的建築形式又分將其為Ⅰ、Ⅱ兩式:

Ⅰ式:單側樓梯式直栱立柱支撐亭榭,以山東棗莊曹埠出土亭榭畫像[4](圖一)最為典型。圖中亭榭凌空建於池塘之上,榭亭靠下方的一斗二升直栱及右側支撐屋頂的柱子承託,樓梯靠連線到屋頂的柱子支撐,右側樓梯上均有頂棚遮蓋,形成四座榭亭簇擁之勢。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一 單側樓梯式亭榭Ⅰ式(棗莊曹埠)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二 單側樓梯式亭榭Ⅱ式

1。微山縣兩城鄉 2。鄒城市下鎮頭 3。微山縣兩城鄉 4。棗莊山亭區駁山頭

Ⅱ式:單側樓梯式斗栱支撐亭榭(圖二),該類亭榭有樓蹬連線池陂,榭亭高臨水面,由從樓梯下伸出的斗栱承託穩固,階梯上有護欄、扶手,無頂遮蓋。主要有鄒城黃路屯[5]、下鎮頭[6]、微山兩城鎮[7]、藤州龍陽鎮[8]、西古村[9],棗莊山亭駁山頭[10]、馬王村[11]、東桑樹鄉西戶口[12]等地出土的15幅亭榭圖。

B型,雙側樓梯式亭榭,即左右兩側都有階梯連通到地面,樓梯上方均有屋簷遮蓋。該類亭榭均為建築於平地之上,根據亭榭的支撐形式,亦分為Ⅰ、Ⅱ兩式:

Ⅰ式:榭亭由斗栱立柱支撐,僅見江蘇銅山縣出土的亭榭畫像[13](圖三)一例。圖三中的亭榭建築為四阿式廡殿頂,兩側分別有三座由立柱支撐的亭榭組成逐級向上的樓梯,簇擁著中心的榭亭,榭亭下有一巨大的重栱支撐。

Ⅱ式:亭榭無斗栱立柱支撐,也僅見安徽宿州靈璧縣出土的亭榭畫像[14](圖四)一例,畫像正中榭亭被左右兩側各三座榭亭簇擁拱立懸空,兩側亭榭逐級遞增形成臺階,臺階端的立柱一直聯通到地面,右側有一闕與亭榭相鄰。

在江蘇銅山縣洪山[15]、安徽宿州市褚蘭熹平三年石祠[16]、褚蘭胡元壬石祠[17]還發現與B型亭榭建築類似的畫像(圖五)。褚蘭胡元壬石祠所出畫像中心的建築為一個雙層樓閣,兩側有帶頂的樓梯從二樓直通地面,樓上有宴飲場面,兩側樓梯上有樂伎奏樂,樓下房間裡有人在紡線織布。該圖中的樓閣與B型亭榭不同的地方有兩處:B型臺榭下方使用重栱或者僅靠兩側樓梯的拱力支撐,榭亭下方為空地,並不是亭榭建築的一部分,而圖五中樓上樓下的牆壁是一體的,下層則屬於該建築組合體中的一個房間。由此可以看出,圖五中的樓閣是從地面上一層一層建造起來的樓閣,而B型亭榭是直接被地面上聳立的斗栱立柱或者僅靠兩個樓梯拱力架空起來的一個高層建築。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三 雙側樓梯式亭榭Ⅰ式(江蘇徐州銅山)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四 雙側樓梯式亭榭Ⅱ式(安徽宿州靈璧縣)

二、漢代亭榭的建築特點

從上文圖中可知,漢畫像中的亭榭均為四阿頂的木結構高層建築,均有樓梯從榭亭連通到地面。兩型亭榭的榭亭均無牆壁,四角僅用柱子支撐屋頂,其中只有單側樓梯式亭榭的榭亭用斗栱挑高屋簷,四周有迴廊、欄杆。B形亭榭兩側的樓梯和榭亭連為一體,在樓梯上可見樂伎彈奏樂器為榭亭中的人物助興,推測榭亭和樓梯都是開放的空間,能夠使上方亭榭中與地面上的樂舞表演融為一體。至於亭榭建築的高度,雖然多跳疊加的重栱能夠大大增加亭榭的高度,但亭榭的層數無法用重栱的跳數來判斷。

漢代亭榭最大的建築特點就是其支撐結構利用了斗栱的發展和創新,創造出了傾斜逶迤的高聳懸空木結構建築。從畫像中觀察可知,亭榭的支撐方式有三種:用單栱立柱支撐,用重栱立柱支撐,不用斗栱立柱而僅用兩側樓梯向中心的拱力支撐。

單栱立柱支撐的亭榭僅見一例,即山東棗莊曹埠所出的A型Ⅰ式亭榭,榭亭用榭亭靠下方用一斗二升直栱及右側支撐屋頂的柱子承託,樓梯靠連線到屋頂的柱子支撐。

重栱立柱支撐的亭榭有A型Ⅱ式單側樓梯式亭榭和B型I式雙側樓梯式亭榭兩種,重栱組合有五種:1、三重轉角斜直栱疊築一重斜華栱一頭連結樓梯,一頭承接上層斗栱,上託榭亭,下有立柱支撐(見圖二,1);2、只用一層斜華栱承託榭亭和樓梯(見圖二,2);3、自下而上兩重斜華栱:一頭連結樓梯,一頭承託上面兩重直栱;直栱只承託上端的榭亭(見圖二,3);4、最下面一重斜華栱一頭連結樓梯,一頭承託上層平座,平座上有一帶大櫨斗的立柱承託上端榭亭(見圖二,4);5、B型Ⅰ式雙側樓梯式亭榭(圖三)用四重一斗二升直栱疊築再用立柱承託支撐榭亭。其中,前四種支撐方式均將重栱和樓梯結合,一來穩固斗栱,二來也能支撐樓梯,且所有斜華栱和平座上均有空間可容納人在上面活動,第五種樓梯並無支撐,僅用重栱支撐榭亭,斗栱上也沒有可供活動的空間。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五 安徽宿縣褚蘭胡元壬石祠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六 上海博物館藏銅上的臺榭圖[19]

不用斗栱立柱而僅用兩側樓梯向中心的拱力支撐的亭榭也僅見安徽宿州靈璧縣所出的B型Ⅱ式雙側樓梯式亭榭一例(圖四)。這種不用支撐物的懸空建築結構,或許與漢代拱券技術的發展有關。

漢代亭榭僅用轉角斜直栱、斜華栱等疊加構成高大重栱以支撐多層建築的技術,在目前只見於亭榭建築中,這種結構不僅設計大膽,更是木構建築發展中的一大創新。從亭榭建築的結構上判斷,A型Ⅰ式亭榭的建築結構相對其他亭榭較為簡單, B型Ⅰ式次之,A型Ⅱ式較為複雜,表現出較高的建造技術,而如圖四中B型Ⅱ式亭榭不用斗栱立柱支撐的結構,即使使用現代建築技術也有很大的難度,何況在漢代,而且畫像中僅見一例,究竟是畫像為了表現榭亭下方的樂舞表演而將其支撐物略去,還是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靠兩側伸出的樓梯拱起支撐懸空的亭榭,而漢代木結構技術是否已經發展到能夠實現這種建築結構仍需更多考古學證據佐證。

三、亭榭建築的源流

如上文所述,亭榭建築形象最早出現在東漢中晚期的畫像石上,但從其已經表現出的建築技術看,在此之前應經歷了一個逐步成熟的發展過程。

在先秦文獻中已出現了與臺榭有關的記載。《書·泰誓》記:“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傳雲:“土高曰臺,有木曰榭。”《爾雅·釋宮》訓詁又曰:“闍謂之臺,有木者謂之榭。”由此可知,先秦時期的臺榭是在夯築的高臺上修建木結構房屋,是將木結構房屋與高臺相結合的高層建築,夯土臺和木屋合稱臺榭。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上亦可見到臺榭形象,上海博物館所藏戰國銅[18]上細線鏤刻的畫像中,榭亭就建築在空心磚和夯土混築的臺基上,榭亭從右到左為烹飪、飲食、歌舞場景(圖六)。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七 唐代水榭(敦煌第三二一窟)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八 滕州東桑村鄉西戶口村庭院圖

目前所見到的漢代亭榭,均以斗栱立柱等木結構支撐上層的榭亭。與先秦時期的臺榭相比,雖然二者的下部支撐結構有所不同,但兩者的榭亭之下均並未如樓閣一樣形成一個獨立的下層空間。因此可以說先秦時期的臺榭應為漢代亭榭的源頭,即漢代的亭榭是先秦時期臺榭的進一步發展。

東漢時期,亭榭的發展不僅表現在下部由木結構支撐替代原來的夯土臺,並且在建築形式上還產生了兩種變體:一種即用多層斗栱立柱取代高大的夯土臺基在平地上支撐起榭亭和兩側樓梯的亭榭,此種亭榭中的人物活動與此前在戰國銅上人物活動相同,均為宴樂嬉戲,不過這種雙側樓梯亭榭在漢代以後逐漸消失;另一種是用多層曲華栱及斜插栱立柱支撐其榭亭和一側樓梯的臨水亭榭,榭亭被斗栱立柱架空託立於水面上方,此種亭榭在結構上與此前的臺榭有較大差異,並逐步演變成為後世所熟知的水榭。

文獻中“水榭”一詞最早見於唐代。《舊唐書·裴度傳》記:“東都立第於集賢裡,築山穿池,竹木叢萃,有風亭水榭。”唐代崔湜《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看。”文獻中描述的多是水榭中閒情雅緻的生活,關於其結構並未有詳細的記載,不過在敦煌第三二一窟初唐時期的壁畫中,有一水上建築[20](圖七),下有斗栱立柱支撐,上為雙層木結構榭屋,其建築結構與漢畫像中的亭榭有著較為明顯的承繼關係。因此,推測唐代文獻中水榭的結構與漢畫像中的臨水亭榭亦有密切的承繼關係。由此可知最早見於唐代文獻的水榭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四、漢代亭榭的功能

從漢代亭榭畫像中我們不僅可以瞭解亭榭的建築結構,而且對於亭榭作為一類建築其所具有的功能和所體現出的文化內涵也會有進一步的理解。

表一 亭榭畫像統計表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續表一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從表一對畫像的描述可以看出,畫像中有的亭榭與其他建築一起組成一個庭院圖,有的亭榭單獨存在於一幅畫像中。前者以滕州市東桑村鄉西戶口村出土畫像石上的庭院圖(圖八)為例,根據畫像石從右向左,從下向上的敘述順序[22],該庭院入口為右側的樓闕,主體建築為一座四層樓閣,院子後方為一亭榭建築,亭榭前方的地面上有人在表演建鼓樂舞。與該畫像類似的亭榭圖還有滕州龍陽鎮和棗莊山亭區所出的兩幅,從這三個庭院圖來看,在庭院建築組合中,亭榭處於相對靠後的位置,一般在闕、樓建築之後。單獨的亭榭則以圖二中所示的四幅亭榭圖最為典型,畫面由一座亭榭及其與其相關的人物活動組成。

從上表中亭榭中人物形象活動內容看,主要有以下四種:

1。祭拜類場景。有兩種:以滕州西古村出土亭榭圖(圖九,1)為例,畫面左側為林苑,正中偏上的位置有兩人在拜謁正中的羽人,左上角為馴馬射擊場景,右側亭榭的榭屋相對於其他臨水亭榭要小得多,小到無法容納一人。在支撐的斜華栱上一人盤膝端坐其上,在支撐的立柱旁還有一隻向上的龜。畫面下方帶進賢冠的六人正在白猿的引領下躬身登臨水榭。而畫面中心的帶翼的仙人雖不確知其為具體身份,但整幅圖所透漏出來的求仙升高之意已非常明顯。在鄒城黃路屯(圖九,2)亭榭中的人物顯然在躬身向右祭拜,而在下鎮頭(圖二,2)的亭榭圖中已明確刻畫出榭亭中人物祭拜的物件——女媧。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九 亭榭祭拜類場景

1。滕州崗頭鎮西古村 2。鄒城郭裡鎮黃路屯

另外,在滕州駁山頭的亭榭畫像(圖二,4)中榭亭內有一人垂釣,樓梯上有人奏樂,右上角也有一羽人,與滕州西戶口村亭榭畫像中的羽人形象相似。亭榭下方也有白虎、烏龜等祥瑞形象,只是並無祭拜場面。雖然祥瑞符號在東漢中晚期的畫像中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裝飾風格,但在鄒城下鎮頭的亭榭畫像中,亭榭中的人物在看到祥瑞出現的時候進行的祭拜行為,說明這一類亭榭是一個能夠讓人接近祥瑞,進行祭拜祈福的場所。

2。垂釣類場景。以棗莊駁山頭、曹埠(圖一)及漢風樓藏棗莊[23](圖一○)亭榭圖為例,亭榭中只有一人在垂釣,由此推測漢代亭榭有垂釣之用。

3。端坐類場景。以微山兩城所出亭榭圖之一(圖二,3)為例,榭亭中一人端坐,迴廊上一人垂釣。另有滕州西戶口畫像石中亭榭圖,一男一女端坐於榭亭之中,迴廊上或有一人垂釣的場景。亭榭圖中數量最多的就是人物端坐其中的畫像,而這類亭榭究竟為何種用途仍有待推敲。

那端坐榭亭之中的人物究竟在幹什麼呢?從西戶口村的庭院圖來看,亭榭前方的地面上有樂舞遊戲表演,但除了亭榭上的人物之外,並未有別的人在看,從庭院結構推測,亭榭內的一男一女或許在觀看前方地面上的樂舞表演。除了滕州龍陽鎮和棗莊山亭的庭院圖之外,其他的有人端坐榭亭的亭榭圖均為獨立成畫,無法確知亭榭周邊場景,但從前三幅圖來看,或許這些端坐榭亭中的人物也在觀賞什麼表演,但畫面大小所限,未能完全表現出來,但可據此推測這類場景中的亭榭或許為觀賞樂舞的場所。

4。遊戲觀賞類場景。以表中兩幅B型亭榭圖(圖三、四)為例,榭亭中人物均在投壺嬉戲,亭榭前方地面上還有樂舞表演,顯然為休閒娛樂之所。

另外,如上文所述,漢代亭榭既是先秦臺榭的繼承和發展,那借助文獻中有關臺榭的描述,也能為我們瞭解亭榭建築功能提供很多參考。根據記載,先秦時期臺榭建築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臺榭最初是用於軍事目的,《國語·楚語上》:“故先王之為臺榭也,榭不過講軍實,臺不過望氛祥。故榭度於大卒之居,臺度於臨觀之高。”說明在軍營裡是建在主將領的營房附近,築高臺登臨高處以觀氣象吉凶,建榭屋為講習軍事、檢閱士卒。也有記載認為臺榭是收藏樂器的場所,《公羊傳·宣公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災。周災。不志也。其曰宣榭。何也。以樂器之所藏。目之也。”《漢書·五行志上》:“榭者所以藏樂器也。”而在生活建築中臺榭又是避暑納涼之所,如《管子·法法》曰:“為宮室臺榭,足以避燥溼寒暑,不求其大。”說明其確有避暑燥溼之用。

漢畫像中的亭榭建築研究

圖一〇 漢風樓藏棗莊亭榭圖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根據漢畫像中的亭榭圖,對漢代亭榭建築的結構、型別及其源流問題進行了討論,並透過對畫像內容的觀察,結合文獻記載,對漢代亭榭的建築功能的繼承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認識。

首先,對漢畫像中亭榭建築進行了識別和命名,理清亭榭在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中所處的位置及其發展的軌跡,即漢代亭榭是對先秦時期臺榭建築的繼承和發展,隨著木結構建築技術的發展和高大夯土臺基的衰落,在東漢時期逐漸取代了臺榭,成為一個新的建築型別。漢代亭榭主要有兩種結構:單側樓梯的臨水亭榭和雙側樓梯的平地亭榭,隨著歷史的發展,臨水亭榭又進一步的發展成了為唐宋時期水榭的雛形。

其次,根據對畫像內容的觀察,可知漢代亭榭相對於先秦時期的臺榭,在功能上亦有繼承和發展。即其作為軍事和專門藏器場所的功能消失,成為娛樂休閒式的建築。同時也融入了漢代人追求高升、渴望靠近祥瑞祈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成為登高祭拜的場所。

[1]梁思成。 中國古代建築史[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44。

[2]陳薇。 斜栱發微[J]。 古建園林技術,1987(4)。

[3]李錦山。魯南漢畫像石研究[M]。 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7:103-107。

[4]棗莊市文管所。 山東棗莊漢畫像石調查記[J]。 考古與文物,1983(3)。

[5]胡新立。 鄒城漢畫像石[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68。

[6]胡新立。 鄒城漢畫像石[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62。

[7]馬漢國。 微山漢畫像石選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130,140,200,204,218。

[8]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東漢畫像石選集[M]。 濟南:齊魯書社,1982:119。

[9] 李錦山。魯南漢畫像石研究[M]。 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7:82。

[10]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 中國畫像石全集·2山東漢畫像石[M]。 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 圖191

[11]山東省博物館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東漢畫像石選集[M]。 濟南:齊魯書社,1982:104。

[12]張從軍。 黃河下游的漢畫像石藝術[M]。 濟南:齊魯書社,2004:336

[13]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 中國畫像石全集·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39

[14]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 中國畫像石全集·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135

[15]盛儲彬,吳公勤,田芝梅。 江蘇銅山縣伊莊洪山漢畫像石墓[J]。 華夏考古,2007(1)。

[16]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 中國畫像石全集·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132

[17]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 中國畫像石全集·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115

[18]該器物現藏於上海市博物館,其結構與膠縣靈山衛左關相同,故未採用其舊稱“銅桮”,參見:朱鳳瀚。 中國青銅器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21-322。

[19]劉敦楨。 中國古代建築史[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73。

[20]段文傑主編。 中國敦煌壁畫全集5 敦煌初唐[M]。 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6:91。

[21]武利華。 徐州漢畫像石[M]。 北京:線裝書局,2011:17。

[22]信立祥。 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39-59。

[23]江繼甚。 漢鳳樓藏漢畫像石選[M]。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40

原載《考古與文物》 2015年第2期

TAG: 亭榭畫像建築樓梯畫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