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地區的畫眉鳥文化

一、畫眉的特徵及其在黔東南地區的分佈

畫眉在黔東南地區的分佈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黔東南境內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疊峰,有雷公山、月亮山、雲臺山、佛頂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27個,原始生態儲存完好;境內有三條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陽河和都柳江,貫穿中、北、南部。黔東南氣候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在14-19攝氏度之間,全州森林面積188。7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2。78%,有各類植物2000多種,是野生畫眉棲息繁衍的樂園。

黔東南畫眉資源豐富,尤以雷公山區和月亮山區出產的畫眉最負盛名。雷山縣的方祥、永樂、桃江,臺江縣的南宮、施洞、報效,劍河縣的太擁、磻溪、南加、南寨、南明,天柱縣的石洞、坪地,黎平縣的尚重、大稼、雙江,榕江縣的樂裡、宰應、八開,從江縣的加勉、加鳩、宰便 ,三穗縣的稿橋 、良上,鎮遠縣的金堡、羊場,錦屏縣的河口、固本,丹寨縣的排調、雅灰 ,施秉縣的雙井,麻江縣的宣威等等,都是優質畫眉的著名產地,很多能鳴善斗的畫眉都出自這些地方。

黔東南出產的畫眉毛色純正,體格健壯,主要有大青毛和大紅毛,腳杆多為白牛筋或紅牛筋,眼睛以大青眼和葡萄眼居多,單是那靚麗的形體就很是吸引人們的眼球。

在我國,畫眉賞玩分文玩和武玩,以長江為分水嶺,北方以鳴唱為主,南方以打鬥為主。黔東南畫眉能鳴善鬥,文武兼備,但凡畫眉愛好者,都以擁有一隻正宗的黔東南畫眉而感到驕傲。

二、底蘊豐富的黔東南畫眉文化

1、畫眉文化源遠流長

黔東南的畫眉之所以備受各地鳥友的關注,不只是因為該地區產的畫眉外形美觀,無論作為武鳥和文鳥都是出類拔萃,也不只是因為黔東南地區群眾養眉蔚然成風,一年四季賽事不斷,最重要的是因為黔東南地區有著源遠流長的畫眉文化。

據調查,我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畫眉愛好者群體最大、飼養畫眉鳥數量最多、畫眉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的,當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東南州轄首府凱裡市及鎮遠、黃平、施秉、天柱、錦屏、黎平、從江、榕江、雷山、臺江、三穗、劍河、岑鞏、丹寨、麻江共16個縣市,總人口446。91萬,少數民族人口約佔75。67%,其中苗族人口占39。5%、侗族人口占28。9%,是全國最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區。

黔東南地區的群眾,特別是苗族侗族同胞,自古以來喜愛狩獵活動,因此,捕鳥、養鳥和鬥鳥也就成為本地區重要的集生活、休閒為一體的喜聞樂見的民間娛樂活動。黔東南民間飼養的觀賞鳥種類繁多,主要有畫眉、黃騰、紅嘴相思、小米雀、雲雀、八哥、竹雞、錦雞等等。在黔東南,最為人們喜愛的觀賞鳥當屬畫眉。

畫眉以其靚麗的羽毛、婉轉的歌喉、優美的舞姿、勇猛的鬥性,被苗侗同胞視為美麗和勇敢的象徵,備受人們的喜愛。在黔東南地區的苗鄉侗寨,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有畫眉,少則一兩籠畫眉,多則五六籠。男人們上山砍柴或下地幹活,手中總要提著畫眉籠。聽著籠中畫眉悠揚動聽的歌聲,男人們像是服了興奮劑,幹起活來格外帶勁兒。經常看到有肩挑柴草、手提畫眉籠的村民,因坡陡路滑不小心跌了一跤,人摔個仰八叉,柴草散了一地,手中卻仍高高舉著畫眉籠子。

黔東南的畫眉文化,可追溯到數百年前,甚至更早。在黔東南民間,至今仍保留著清代的籠具。過去,畫眉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和富家子弟的玩賞之物,平民百姓望之莫及。解放以後,畫眉作為鳴鬥俱佳的觀賞鳥,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文革期間,畫眉被列為封資修打入冷宮,畫眉被迫放飛,籠具被付之一炬,人與眉之間整整十年幾近絕緣。但即便在極左路線的高壓態勢下,黔東南民間養眉活動也從未間斷過,只不過將活動轉入隱蔽或半公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十年動亂過後,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滌盪下,黔東南地區群眾性的養眉活動風生水起,如燎原烈火之勢迅猛發展。

1983年,州府所在地凱裡市在全州率先成立了養鳥協會。

1984年5月1日,黔東南州養鳥協會成立。首任會長張子彬,秘書長張子玉,常務理事楊林發、石興能、雷安學、楊光明、邰勝壽、王忠。 之後的幾年間,全州各縣均陸續成立了養鳥協會。

養鳥協會為群眾社團組織,其職責主要有兩條,一是配合政府職能部門開展群眾性的愛鳥護鳥科普宣傳活動,二是開展愛養鳥學術交流活動,組織鬥鳥比賽,以鳥會友,廣交朋友。養鳥愛好者可自願加入養鳥協會。協會向會員頒發會員證,會員證上印有會員準則,內容為愛鳥護鳥等項規定,要求會員必須自覺遵守。會員除積極參加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外,還必須按時繳納會費,作為協會活動經費。

黔東南州首屆養鳥協會理事會研究決定,每年的元旦節、5。1節和7。23(州慶日),由州鳥協組織策劃,在凱裡市蘋果山舉行盛大畫眉打鬥比賽。

三十年來,黔東南州鳥協每年舉辦的三大斗鳥賽事從未間斷過。蘋果山畫眉賽事,以其群眾參與度廣,參賽畫眉檔次高,場面大氣恢弘,而備受國內外養鳥愛好者讚譽,蘋果山也成為畫眉愛好者嚮往的聖地。

如今,黔東南州一市十五縣均有養鳥協會,有些縣的鄉鎮還設立了分會。據統計,黔東南地區飼養畫眉的人數已超過十萬人。州內有大小畫眉市場一百多個,每場上市的畫眉少則數十隻,多則上千只。

2、畫眉文化的歷史積澱

(1)畫眉坳

自古以來,黔東南州的三穗、劍河、天柱、榕江、從江、黎平等縣,民間有趕坳鬥畫眉的習俗。“五里一小坳,十里一大坳。”這句話是黔東南某些地區畫眉坳鼎盛時期的真實寫照。畫眉坳既是鳥友們賞鳥鬥鳥的娛樂場所,也是進行畫眉交易的地方。

畫眉坳大都設在風景優美、道路交匯的山坳上,坳上通常綠樹成蔭,樹下有幾根固定在地上的簡易木條凳,以供路人歇息,樹上架數支竹竿或木杆,方便人們掛鳥。

各地趕畫眉坳的日期自行規定,不盡相同。有的為每月三坳,如農曆初一、十一、二十一。有的為每月兩坳,如農曆初一、十五。

坳日一到,四鄰八寨的鳥迷們便呼朋喚友,提籠架鳥結伴而來。數十、逾百籠畫眉,於竹竿樹椏上高高掛起,一鳥開唱,百鳥和鳴,霎時間鳥聲大作,響徹雲霄。早來的鳥迷坐在條凳上,晚到的隨手扯把樹葉席地而坐。年長的客氣地遞讓著葉煙,年少的則瀟灑地散發紙菸,大夥兒一邊吞雲吐霧,一邊品評著場上畫眉的優劣,哪隻相貌威武,哪隻歌聲嘹亮……那份愜意,那種投入,只有養鳥人方能體會得到。

每個畫眉坳都由德高望重的畫眉行家擔任坳長。趕坳的鳥迷們海闊天空地聊上一陣子,有的年輕人開始耐不住性子,慫恿坳長組織畫眉打鬥。

那些血氣方剛的畫眉,在相互爭鳴中已經怒火沖天,有性格暴烈的已揮動鋼釘大嘴奮力啄籠,“啵、啵”的啄籠聲濺起戰鬥的火花。此時,只須將兩隻鳥籠靠近,雙方鬥士便會拼個你死我活方肯罷休。

每年冬季,畫眉換羽完畢,新的打鬥期開始時,每個畫眉坳的畫眉要進行一番車輪大戰,立於不敗之地的畫眉王者被封為坳雀。

坳雀是本坳畫眉愛好者的驕傲,有著至高無上的榮譽。很多畫眉坳都設有專門放置坳雀的王座,或是一方土臺,或為一塊青石。趕坳時,除開於樹上掛遛外,坳雀通常都雄踞於王座之上。平時即便王座空著,其它畫眉也不得佔用。坳雀頭上罩著王者的光環,也承載著捍衛本土榮譽的責任,它必須隨時準備接受本坳和它坳高手的挑戰。

黔東南比較著名的畫眉坳有:三穗縣的絞強坳(屬桐林鎮)、岑壩坳(屬桐林鎮)、四十八拐坳(屬稿橋鄉),劍河縣的小廣坳(屬磻溪鄉)、桐田坳(屬南明鎮)、四方坳(屬南哨鄉),天柱縣的美窩坳(屬坪地鎮)、坪空坳(屬石洞鎮),錦屏縣的土地坳(屬固本鄉),黎平縣的宰應坳(屬中潮鎮),榕江縣的架梘坳(屬樂裡鎮),等等。

畫眉坳是歷史的產物,是黔東南頗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之一。

古時,黔東南農村交通不便,娛樂活動匱乏,於是,這些畫眉坳便應運而生。畫眉坳不但是畫眉鬥士們角逐的戰場,還是苗侗群眾交流養鳥經驗和交易畫眉的重要場所。畫眉坳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在黔東南畫眉文化歷史沿革中佔有重要地位。

隨著交通的日趨發達,畫眉市場逐漸由農村轉向城鎮,有的畫眉坳漸漸蕭條,有的畫眉坳至今依然熱鬧非凡。

(2)打相思

生活在月亮山區的從江、榕江兩縣的苗族同胞,從古至今流傳著一種“吃相思”的習俗,即兩個關係相好的村寨輪流做東,在農閒特定的日子相聚一起進行娛樂活動。

鬥畫眉是這種娛樂活動的其中一項內容,謂之“打相思”。屆時,雙方寨子各選出幾籠勇猛善斗的畫眉輪番上陣,捉對廝殺。輸方為勝方披紅掛綵,殺豬宰羊,以上好的米酒盛情款待。

(3)畫眉碑

1985年農曆二月二日,由從江縣下江鎮畫眉理事會賴獻秋、鄭武、朱祖千、唐谷清、陸運華等人倡議而建立的“畫眉碑”,於下江中學千年古榕樹下落成。據考證,這是全國第一塊石刻“畫眉碑”。

畫眉碑料為優質青石,高約120公分,寬約60公分,厚約6公分。石碑上刻著一副對聯,字大如卵,剛勁有力,上聯:爭奪冠軍不負主人馴養精心,下聯:臨場狠鬥看誰嘴爪銳利靈敏,橫聯:永傳不息。橫聯之下、上下聯之間,是雋秀小楷橫排的碑文。碑文內容為:“畫眉鳥性靈敏好鬥形體美,麗言悅耳美其名曰林中傑。下江畫眉集會,訂於每年農曆二月二日和六月六日。屆時,比賽在下江中學古榕樹下的坪地上進行,奪得冠、亞軍者,理事會給予獎勵,目的是使畫眉集會的盛舉,在下江永傳不息。”落款:下江畫眉理事會 。

如今,這座畫眉碑依然聳立於從江縣下江中學校園的古榕樹下,昭示著當地群眾性愛眉鬥眉的傳統習俗世代相傳。

(4)畫眉田

在劍河縣南明鎮岑戈村寨邊,有一丘稻田被人叫作“畫眉田”。

據傳,清朝時代,岑戈村有位姓楊的農民,捕獲了一隻白畫眉,羽毛潔白如雪,眼睛鮮紅如血,令人嘖嘖稱奇。白畫眉在當地被群眾稱為畫眉之王,屬稀世珍品。訊息傳開,登門觀賞和求購者絡繹不絕,鳥主無論如何卻不肯賣。本寨一位同姓財主,為了得到此畫眉,請寨上有威望的人出面撮合,費盡周折,終於用一塊麵積為25石(約合4。16畝)的稻田換取了這隻白畫眉。

從此,這塊稻田便被人稱作“畫眉田”。

三、方興未艾的群眾性養眉鬥畫眉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黔東南養眉群體的格局發生了極大變化。養眉之風逐漸由鄉村向城鎮蔓延,城鎮養鳥隊伍日益壯大。

如今,每逢節日或農閒,各縣市養鳥協會都要組織鬥畫眉比賽。比賽那天,畫眉愛好者們興高采烈地聚集在鬥鳥場上,讓畫眉敞開歌喉媲美,捉對廝殺爭王。

畫眉的鳴唱,分“大叫”和“小叫”。“大叫”時高亢嘹亮,豪邁激越。“小叫”時低吟淺唱、千迴百轉。一鳥高歌,百鳥爭鳴,令人心曠神怡。

畫眉的打鬥,分隔絲和滾籠。隔絲打鬥是將兩隻籠門相靠,抽啟一方門絲,讓兩隻畫眉隔絲相鬥。滾籠打鬥則是雙方門絲盡抽,讓兩隻畫眉滾作一籠,捉對廝殺。畫眉打鬥的技術千變萬化,常用的有單抓、雙抓、劈頭、鎖喉、灌嘴、啄眼等等。勝者引亢高歌,昂首挺胸,不可一世;敗者大放悲聲,低頭耷腦,落荒而逃。

畫眉打鬥比賽時,通常用拈鬮方式決定出場順序,敗者淘汰,勝者進入下一輪。如此一輪一輪打鬥,直至決出最後名次。組織者當場為獲勝的畫眉王披紅掛綵,鳴炮發獎。除頒發獎旗外,還要發放一定數額的獎金。

黔東南州府凱裡市玩賞畫眉的場所主要有兩處,一處是蘋果山,一處是蔣家山。

位於市中心的蘋果山公園,是畫眉愛好者遛鳥賞鳥的樂園。天氣晴好時,鳥友們肩挑手提,攜帶自己心愛的畫眉來到公園。公園裡綠樹成蔭,各式各樣的鳥籠星羅棋佈地掛在樹椏上。鳥友們聚在一起,一邊聆聽畫眉的歌唱,一面探討畫眉經,人鳥和諧,其樂融融。

蘋果山公園內建有鬥鳥場,但凡凱里重大的鬥鳥賽事都在此舉行。每年規模較大賽事有三個,即元旦節鬥鳥比賽、“五一”節鬥鳥比賽、“7·23”州慶鬥鳥比賽。

蘋果山的大型鬥鳥賽事歷史悠久,名揚中外,每次比賽都吸引著全國各地的畫眉愛好者前來觀摩選鳥,切磋技藝,從而使民間傳統的鬥鳥活動逐漸提升成為頗具影響的鳥文化交流平臺。

鬥畫眉是黔東南頗具民族特色的一項娛樂活動,它蘊含著重要的歷史文化資訊,是研究本地區民族民間文化的鮮活載體,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養鳥賞鳥既可以修身養性,利於健康,又可交流經驗,廣交朋友,越來越為更多的人們所接受。

如今,鬥畫眉活動已經成為黔東南民族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為當地的文化旅遊增添了一筆靚麗的色彩。

四、畫眉文化的繁榮撬動了市場經濟槓桿

位於凱裡市東北部的蔣家山,是全國最大的畫眉集貿市場,每逢週日趕場天,來此交易的畫眉總在千隻以上,慕名前來賞鳥購鳥的人們比踵接足,絡繹不絕,成交量非常可觀。

黔東南鳥文化這一富礦,不但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為人們帶來可喜的經濟效益。

繁榮興旺的鳥市場帶動了籠具加工業和鳥食加工業的發展,為百姓啟開了致富之門。

凱里鳥籠以畫眉籠為主,原料為楠竹、水竹和金竹。傳統的凱里畫眉籠多為圓鼓形,還有方形、多邊形、腰鼓型。大號畫眉圓籠直徑約35公分,高36公分(不含龍爪);中號畫眉籠直徑約34公分,高35公分(不含龍爪);小號畫眉籠直徑約33公分,高34公分(不含龍爪)。凱里畫眉籠以素籠為主,還有竹節籠、雕花籠等。

凱里畫眉籠的製作師傅多數來自凱裡市旁海鎮,從九十年代初期,他們陸續來到凱里安營紮寨,從事鳥籠製作。凱里鳥籠的加工以家庭作坊為主,機械化程度較低,多為手工作業。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僅凱裡市從事鳥籠加工的便有近百家,年銷售額逾千萬。

凱里畫眉籠體量適中,輕巧耐用,便於攜帶,價格便宜,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凱里畫眉籠除在州內銷售外,每年還有大量產品銷往國內外。凱里畫眉籠價廉物美,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除凱裡市外,全州各縣均有數量可觀的個體鳥籠加工企業。

丹寨縣 龍泉鎮卡拉村,素以編制鳥籠馳名。全村114戶,從事竹編工藝的就有98戶。卡拉村的鳥籠編制已有400多年的歷史。2007年,該村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鳥籠編制藝術之鄉”。早在1995年,卡拉村便成立了民族工藝鳥籠廠和卡拉村鳥籠協會。協會從原料購進、製作標準和產品銷售等方面服務全村鳥籠編織戶,促進了鳥籠產業的發展。現在全村年產鳥籠11萬隻,年銷售額250多萬元。

2012年7月,鳥籠製作師傅楊玉中等3人籌資60萬元,購置雕刻機、打孔機、打磨機等項設定,於凱裡市三棵樹鎮建立了大型鳥籠加工廠。這是黔東南地區首家以機械加工為主的鳥籠生產廠家。該廠以生產各種規格的機雕畫眉籠為主,年設計生產能力為2萬隻,產值逾百萬元。現該廠生產的雕花鳥籠不僅熱銷本地,還批發到省外,產品供不應求。

除凱里籠和卡拉籠外,黔東南各地還生產很多頗具地方特色的鳥籠。黎平、從江、榕江三縣流行的鳥頭木鉤籠,直筒平肩,小巧玲瓏,方便人們上山下田攜帶 。流行在三穗縣一帶的粗絲圓肩籠,體量雖小,卻霸氣十足,堅固耐用。

隨著鳥市場的需求,黔東南各地鳥食加工業也應運而生。僅凱裡市,從事鳥食加工的個體戶就有30餘家。鳥食的品種包羅永珍,既有幾元一斤的普通料,又有數十元一斤的精品料。有的鳥食加工個體戶不但自產自銷,還承接來料加工業務,客戶自帶原料前往,只須付少許加工費,須臾之間便可得到成品料。很多鳥食產品還註冊了商標,創出了品牌。

TAG: 畫眉黔東南鳥籠養鳥凱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