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紅紅的木炭火,燒的滋滋作響。夾一厚厚紅燒肉塊,放在嘴裡,細嚼慢嚥,整個腹中都飽滿著隴東黃土高塬的醇香。

豬飛陝甘(4)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慶城鳥瞰

慶陽城是一座水圍的老城。

慶城東西兩條河在城南相匯,合為馬蓮河後,一路崎嶇的向南奔騰。

站在高高的東山上,鳥瞰山下的慶陽城,環江河、柔遠河兩條河流,像鳳凰的兩隻大翅膀,向西北東北展翅延伸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慶城南門

1。

追著落日的最後一絲陽光,驅車駛入了古老的慶陽城。

車進南門,道路變得異常的擁堵。

龜速駛過南北大街,所過路口都有指揮交通的警察。

看來大城市的才有的“通病”亦傳染到這個山區縣城了。

過橋,北大街的盡頭,坐北朝南的原來

長慶油田局機關

,寬敞大門還是那樣的莊嚴、別緻。

時移世易、鵲巢鳩佔,當年的辦公大樓現在已是“採油二廠”的辦公地點了。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長慶局機關老照片

2。

想起15年夏季,自駕環東北邊境遊時,專門折了回去,去了

大慶油田

,緬懷了一下鄉黨——王進喜。

大慶油田局機關也搬到了新的辦公大樓,舊址改造成了大慶油田博物館。

置身於50年代的俄式建築裡,

紅色的磚牆,古樸的大門,讓你一下子回到了那個崢嶸的歲月、火熱的年代

“…頭頂天山鵝毛雪 ,面對戈壁大風沙;嘉陵江邊迎朝陽 ,昆化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風雪雷電任隨它我為祖國獻石油…… ”

大慶油田的這種做法,長慶是否應該借鑑一下?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激情燃燒的歲月

不要讓進了西安城的下一代子孫們,忘了老一輩的為國家,開發石油的奮鬥史。

3。

來的路上多有耽誤,到達目的地已是晚上七點多了。

早到慶陽的堂弟、堂姐們,都等急了。

停車後小憩片刻,就隨大夥們下樓吃飯了。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土暖鍋

姐夫是地道的慶陽人,特地領我們去品嚐門口當地一家著名的

“土暖鍋”

出鳳城園大門左拐,走不了幾步就到了地方。

店面不大,裝修的卻頗有特色。

黃色為主色調的包間,隴東高原的地域特色盡顯無餘。

一大家子圍坐一個大大的圓桌,點菜後不一會兒,“土暖鍋”就端了上來。

4。

土暖鍋當地也叫“暖鍋子”

圓形,上大下小,上為鍋,下為鍋膛兼底座。

現在暖鍋子多采用銅質,也就是銅火鍋。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傳統暖鍋子

原來的暖鍋子都是用陶製的——砂鍋,燒的是木炭

鍋的中間,豎起一個上小下大的圓桶狀的煙道。

暖鍋子都有一個蓋,蓋子中間有個圓孔,煙道從圓孔中穿出,蓋子就將暖鍋蓋嚴了,既防止熱氣散失,又防炭灰或其他雜物掉入鍋中。

幾千年的黃土文化,在慶陽這片熱土上,美食也與時俱進,現在土暖鍋大都用成銅的了。

彰顯著濃郁隴東文化特色的砂鍋“暖鍋子”,已經不多見了!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鳳城隨拍

暖鍋子其實就是隴東農村,一個炮製精細的大燴菜。

暖鍋就像東北的燉菜一樣——一個天寒地凍的產物。

5。

暖鍋子用料沒有山珍海味,全是家常菜。

墊底菜以白蘿蔔片為主,配以隴東地產黃花菜、木耳、、豆芽、粉條、蘑菇、豆腐、紅蘿蔔、白菜等。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土雞塊

但鍋面上就要用高檔菜來“扇”面子的

紅燒五花肉、肉丸子、酥肉、雞肉等等能應盡所有的葷菜。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紅燒五花肉

一切兩瓣的熟雞蛋翻開,向外裝飾在表面,黃白相間,色誘著你的食慾。

事先加工好的各種食材,按次序先素後葷,一層層整齊的碼入鍋中。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油炸丸子

然後倒入少許汁湯(一般雞湯為最佳,豬肉湯為次之),讓湯汁略微蓋過肉片,中心加足炭火。

不一會兒,暖鍋子就沸騰了。

熬煮的爨香味,瀰漫滿屋,香溢四方、浸入骨髓。

土暖鍋採用的葷菜,都是事先做熟、準備好的,所以開鍋五六分鐘就可以動筷子了。

大家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吃著滾煎的暖鍋子,又說又笑的拉著家常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暖鍋子

紅紅的木炭火,燒的滋滋作響。

夾一厚厚紅燒肉塊,放在嘴裡,細嚼慢嚥,整個腹中都飽滿著隴東黃土高塬的醇香。

6。

十幾年前,我在西安馬家灣吃過一次土暖鍋。

長慶搬遷到馬家灣後,好多慶陽的菜系也跟了下來,老閆羊肉、土暖鍋等也在其中。

在長慶龍鳳苑對面的一個巷子裡,就有一家慶陽特色的土暖鍋。

當年和堂弟專門去了這家飯館。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鳳城隨拍

現在除了還記得土暖鍋事先放菜、內有關中沒有的血腸外,實在想不起它還有什麼特色味道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離開了你的原生地,為了迎合當地的胃口,就變成“”四不像”了。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陝西廈房

就像陝西的羊肉泡饃,走到了外省,就變成了一碗水煮饃塊,難以下嚥,敗壞了“泡饃”的名聲。

吃正宗的“暖鍋子”,還是要到隴東,來古城慶陽。

7。

上一碗隴東特色的蒸碗、炒血腸,再來份黃黃的糜子涼糕

……。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糜子涼糕

吃著黃土高原上才有的“豬肝拌豆芽”,喝著我慶陽姐夫存放了多年的甘肅地產——“金徽酒”。

品著慶陽的“土暖鍋”,說著相近的語言,也不由得就聊到了三秦人文、隴東習俗這個話題。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蒸碗

陝西,隴東從屬這個話題,網上已爭論好久。

其實陝西人一直以來,都是在自作多情。

相同的語系,相近的飲食文化,認為隴東就應該劃歸陝西似的,都是扯淡。

最起碼敢保證,我的隴東姐夫就從來就沒有這種,想加入陝西的想法

,呵呵。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隴東窯洞

慶陽人介紹隴東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八百里秦川,頂不了董志塬的一個邊”

常常說話時手往外一揮,那個驕傲的神情……

隴東相傳,這是一個叫花子的要飯經歷。

十八年年饉時,一個河南來的叫花子,從陝西討飯一路走到慶陽董志塬,經歷了人情冷暖,越往西邊要到的飯越多,也越好要。

於是在這,誕生了這一句驚世駭俗的“名言”。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鳳城隨拍

當大家都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往往忽略後續劇情的演變。

後來,這個要飯的繼續往北走,下董志塬過慶陽,經馬嶺討到環縣時,又賦予了順口溜的下半句——

“董志塬的一個邊,頂不了環縣一個川”。

100年前,一個叫花子的一句“戲言”,竟讓兩省三市的人“掐”了多半過世紀,估計連“要飯吃”當年都沒想到吧?

為了能自己的多要些,走到哪奉承到哪,是討飯的首先要學的本事。

對此,我們就不要太較真了。

8。

誰都愛自己的家鄉。

就像我離開涇陽二三十年了,還一直感覺哪的美景都沒有老家漂亮,哪的美食都好像趕不上家鄉的味道。

就像我的慶陽姐夫,新家隨長慶大部隊安到了西安,但他最想做的事還是回到董志塬上,寧縣鄉下的那幾孔老窯洞裡。

月是故鄉明。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涇河夕照

有首歌不是唱到:“誰不說俺家鄉好”。

不管外面怎麼爭論,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有慶陽的、有西安的,其樂融融。

在我的心目中,隴東、關中都是好地方。

慶陽陝西一家親!

9。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隴東窯洞

設想,能在一個深冬的季節裡,坐在姐夫寧縣老家窯洞的土炕上,用嘶嘶木炭火,燉一鍋火辣辣熱騰騰的暖鍋子。

門前雪花白,屋內暖鍋紅。

夾一快厚實勁道的土雞肉,翻滾幾遭後撈起。

抿上幾口當地濃烈的燒酒,斜坐在炕沿上抽上一袋將近失傳了的老旱菸。

外面寒氣逼人,屋內熱火朝天,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鳳城隨拍

這才是我們所要的——家鄉的味道!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遊慶州古城 品慶陽土暖鍋”,“vid”:“i09741ni1ex”,“img”:“http://puui。qpic。cn/vpic/0/i09741ni1ex。png/0”,“desc”:“遊慶州古城 品慶陽土暖鍋”})

10。

酒足飯飽。

習習涼風中,漫步在晚上九十點鐘的慶州古城。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慶州古城

遠瞻秀麗流水,瀲灩江山如畫。

近賞古城夜景,婆娑妙曼衍生。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慶州古城

飛簷翹角的古城樓、迎風搖曳的大紅燈籠、乾淨整潔的青石板古街、沿途歡快地流水聲,到處都是詩意般的享受。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慶州古城

古城月色朦朧、流光溢彩、墜玉飛花。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慶州古城

夜晚的小山溝裡透著出一股神秘氣息,瞬間抖落了你一身的傷感和疲憊。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古城街道上的人摩肩接踵,比肩而設的商鋪里人進人出,這一切

無不彰顯著慶州古城的包容與熱情。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夜深了、人散了,華燈四射在空蕩的慶州古城裡,竟顯得如此靜謐美好!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古城夜景

哪怕一次偶遇,便也可以讓你沉醉在古城夜景裡......

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TAG: 慶陽暖鍋隴東鍋子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