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湯山礦坑公園茶室,南京,中國

Teahouse in Tangshan Quarry Park, Nanjing, China, 2019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 夜景

南京湯山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溫泉資源豐富,但曾經粗放式的採石作業令山體傷疤累累。近年,得益於南京市“城市雙修”試點工作的開展,湯山著手山體生態覆育和礦坑公園等文化旅遊設施的建設。茶室就是礦坑公園中利用原農民宅基地設計建造的配套服務建築之一。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2 總平面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3 鳥瞰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4 西南側視景

(1。3-4攝影: 許昊皓)

設計概念來源於對場地歸屬感的重塑。初到專案現場,看見魚塘緩坡邊的簡易農舍、水井、灶臺以及雞群和家犬,瀰漫著農家生活的煙火味,營造一個既能望山看水、又能留存些許鄉愁記憶的建築是最樸素的構思來源,希望能將茶室呈現出“當代鄉土”意向,並契合城市休閒人群體驗。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5 濱水視景(攝影: 王建國)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6 夜景

建築設計利用地形,兼顧面水的主要人流流向和臨機動車道的次入口;建築體量正交與斜向結合組織,梯形入口廣場與濱水棧道相接,廣場上保留了老井臺,並結合標誌性的榔榆大樹形成“村口”的意向;抬升的紅磚山牆形成了新的通道,並重現水中倒影,與農舍拆除前形成了似曾相識的畫境;抬升牆體引發設計構想出“Y”型的鋼筋混凝土樹狀結構形式,並反覆組合運用在各空間,形成了通透輕盈的觀景介面。□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7 二層平臺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8 茶室大廳

(6-8攝影: 許昊皓)

專案資訊

設計團隊: 王建國,朱淵,姚昕悅,沈宇馳,羅文博等

設計時間: 2018

竣工時間: 2019

攝影: 許昊皓,王建國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9 首層平面

1-門廳  2-嘉木茶堂  3-茶廊  4-茶房  5-紅磚茶亭  6-庭院  7-廚房  8-裝置間  9-榔10-保留水景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0 二層平面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1。12 Y型結構體系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3 剖面

評論

張鵬舉:

在面對自然或鄉村環境做建築時,通常我們很難擺脫個人的主觀情景作出有效應答。王建國院士及其團隊設計的南京湯山礦坑公園茶室,將主觀意趣融於客觀場景,印證了一個長期的看法:對於類似場地中的好建築,相貌、建造、體驗,互成因果,缺一不能奏效。

相貌,強調的是環境、建築有機融於人心裡所呈現的樣貌。相貌不是形式,更非風格,雖有物理的形,更是心中的相。王建國院士在設計之初畫出的意向草圖,引導了整體設計走向,草圖中有形態,有尺度,更有建築師心目中與環境共生的基本相貌。

建造,強調一種結構、材料、構造等邏輯的真實性。茶室設計中運用傘形結構,開啟茶室視野尤其是傳統建築中不多見的房間角部視野,它是視覺體驗的需要,是整體設計的一個核心環節。此一做法在熟悉的形態中創造了陌生感,令整體不同凡響,但又守住了相貌的邊界。

體驗,來自空間營造,開啟茶室視野是然,經營漫遊路徑亦然,於是,庭院手法應運而生。設計配合地形佈置大小高低多處院子,它既是草圖相貌的落實,更是基於身體體驗的深化,本質上又是藏於人們集體記憶中的在地基因。

從一幅畫的相貌開始,真實體驗引導了形態發展,真實形態又催生了嶄新結構,既留住記憶,又推陳出新。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4 西北視景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5 茶室內景

WA丨湯山礦坑公園茶室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6 主樓梯空間

(14-16攝影: 許昊皓)

全文刊載於《世界建築》202110期。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茶室設計相貌王建國許昊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