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位於杭州西湖孤山西側,是一座初建於清末民國、現今佔地約5760平方米的

傳統山地園林

,是浙江篆刻學術團體“西泠印社”的社址。園林名家陳從周先生曾稱其為

“(西)湖上園林之冠”

西泠印社水墨畫▼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自初創至今已近120年,仍在蓬勃執行,印社園林的規模也從最初寥寥數屋,幾經添建、整修,被毀,重建中逐漸完善,現有亭廊樓閣等多種傳統建築形式及塔、枋、泉池、石洞、篆刻、墨跡、雕像等於一園。亭臺樓閣皆因山勢高低而錯落有致,堪稱江南園林之佳作。

西泠印社華嚴經塔 (@今天佛光寺大殿前的樹砍掉了嗎)▼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山光湖影,景緻幽深

《園冶》“相地”篇的“山林地”一節認為,山地“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為園地之最勝”,是不費人力即可得的自然情趣,在山林地建園佈局時,順應天然地勢,因地取景,不需過多改造地形。

山林地造園如無錫惠山寄暢園、蘇州虎丘等。

無錫寄暢園八音澗 ▼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即因循了孤山的自然山勢而建,建築隨地形高低起落,園路順巖坡曲折攀升。創造“竹裡通幽,松寮隱僻”,宜觀宜遊的佳境。

孤山上的西泠印社 ▼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園林從孤山西南麓一直向北延綿至山頂,總高差約20米,地形近似多層臺地,園林營造藉助此優勢創造出“山地花園”,建築分佈於在山腳、山腰、山頂形成了三個建築群,又開鑿“西泠四泉”,使得景觀活動圍繞山水體系展開,因水而活。

西泠印社節點平面圖 ▼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平面圖及景觀序列 ▼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自位於孤山路,面朝西湖的正門進入印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以柏堂為核心,由竹閣、印廊、印人書廊等建築和蓮池圍合而成的柏堂庭院。

柏堂為南朝古蹟,清光緒二年重建。它因堂前兩棵古柏得名,宋代大詩人

蘇東坡

曾題詩詠之:“鶴骨龍姿尚宛然”,高度讚譽了堂前古柏堅悍如石的風骨。

西泠印社蓮池、柏堂 (@胡言亂語啊) ▼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柏堂後設爬山道,臺階起始處立有

前山石坊

,橫額隸書

“西泠印社”

, 兩旁石柱上刻丁仁撰句、葉銘書寫的篆字楹聯“石藏東漢名三老,社結西泠紀廿年”。丁、葉、王禔、吳隱同為浙派金石書畫家,正是他們於

1904年(清光緒十三年),在孤山買地建房,造西泠印社。

楹聯所撰之事是1921年,印社同仁募贖“漢三老諱字忌日碑”之愛國義舉,將在後文詳述。

西泠印社前山石枋 ▼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登徑而上,可見另一圓月洞門,門左側為山川雨露圖書室,右為仰賢亭,兩座建築共用一屋簷。

山川雨露圖書室與仰賢亭 ▼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仰賢亭洞門(@鴻慈永祜)▼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穿洞門而過,來到園林第二處主要水體,鑿於巖壁前的小泉池:

印泉

;小泉清古,似泉若淵,在一二層建築群中起到了平和的景觀過渡作用,印泉右側的石徑沿徑覆有棚架,有小徑蜿折上山,名為

鴻雪徑

印泉及背後摩崖石刻“印泉”,為早期日籍社員所題▼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鴻雪徑取“雪泥鴻爪”之意,形容像鴻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樣,意為往事留下的印跡歷歷在目。廊架依山而架,上攀藤花,清幽古拙,景名更是起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引遊人入前賢之思。

鴻雪徑▼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沿鴻雪徑向上至

四照閣

,陳從周先生曾道:“

坐四照閣,全園之勝、西湖之景盡人眼底

,全入人懷矣,至此益證建社時主持者學之深…。”四照閣從山頂看僅為單層閣,實與崖下涼堂合為二層樓,靠崖臨空,居高俯下。四面開窗,四面開敞爽朗:近可俯柏堂庭院,遠可瞰西湖風光。為觀景佳處。

四照閣(@今天佛光寺大殿前的樹砍掉了嗎)▼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登臨四照閣可將西湖美景盡收眼底▼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過涼堂與四照閣而上,最終來到了山頂建築群。山頂庭院是“全社藝術處理最精湛的部分”。庭院中央為兩泓蜿蜒有致石鑿泉池,西為文泉,東為閒泉。庭院南面為四照閣,庭院西部建有二層的觀樂樓、藏名碑的漢三老石室以及位於低一層臺地上的遁庵、還樸精廬、鑑亭等,另一泉池潛泉淌於遁庵與巖壁間。山頂景觀佈置高起錯落,疏密有致,層次極為豐富。

山頂庭院剖面圖 圖源《杭州西泠印社園林點景的人文淵源探究》▼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文泉、閒泉以北有一近曲尺形石埂延伸至庭院東南角;其底部在閒泉邊有人工鑿穿的洞道,取名小龍泓洞;石埂頂西聳立著密簷式石塔華嚴經塔,是全園制高點。下至二泉,上達高塔,山頂庭院彷彿與世隔絕自成一方天地,遊人沉浸於崗阜起伏,池水悠悠,茂林修竹掩映,全然忘記身處山巔之上。

文、閒二泉 圖源 牛沙《西泠印社泉池景觀營造分析》▼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文、閒二泉旁洞窟石刻▼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小龍泓洞▼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小龍泓洞 (@玄都觀)▼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華嚴經塔是杭州唯一一座密簷式塔,是西泠社員中的一位和尚於1924年籌建的。塔高20餘米,是西泠印社標誌性建築,塔平面為八角形,共十一級。第一級刻有《華嚴經》,二、三級刻有《金剛經》,塔身刻像眾多,精美繁麗。

華嚴經塔 (@玄都觀)▼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華嚴經塔細部 (@鴻慈永祜)▼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華嚴經塔細部 (@鴻慈永祜)▼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漢三老石室中放置的《漢三老諱字忌日碑》,是

浙東第一古碑

,三老碑立於公元223年,碑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在浙江餘姚出土為

國家一級文物

。三老是漢代掌教化的官職,三老碑是三老第七孫所立,目的是便於後人祭祀。此碑不僅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且“文字渾古遒厚,介篆隸間”,對於古代書法篆刻的研究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漢三老石室▼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此碑出土,輾轉內富豪鄉紳之手,1921年當時所有者擬以重金售於日本商人。印社社員聞知“猶不忍其淪於異域,而圖永久儲存之”,集60餘人之力,捐集八千銀元,贖碑運回浙江,“慮其久而復湮也,擇西湖孤山之陽,西泠印社隙地,慎重庋奧建室”。1922年,首任社長吳昌碩專此寫了《漢三老碑石室記》。百年來,此番愛國義舉作為西泠印社之佳話為人所樂道。

漢三老石室▼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結金石之交,築天下第一名社

西泠印社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末,金石研究和發展正處於鼎盛時期。眾多的金石名家,有志於弘揚和發展國粹,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召集同人發起建立,結社於孤山南麓西泠橋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

以“儲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國際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

文泉旁的“西泠印社”摩崖石刻▼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中有建築石交亭,社員王毓岱曾做《石交亭記》言“所謂印人者,皆石交也。所謂社友者,亦石交也”,西泠印社社員們“結金石之交”的豪情可由此窺見一斑。

石交亭▼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1921年,印社同仁募贖“漢三老諱字忌日碑”,演義了一出愛國主義的壯舉。1923年,西泠印社舉行了建社二十週年紀念活動,羅列金石家書畫千餘幅於社,張掛四壁,一時文采風流,聲聞遠布“。此時,印社的園林建設全部完畢。社內環境幽雅,風景秀麗,樓臺亭閣建築精美,摩崖石刻星羅棋佈,成為西湖園林的精華之處。

漢三老石室老照片 ▼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1949年前四十五年,印社經歷了一個純民間社團的輝煌和艱辛。這一時期,西泠印社共有正式社員61人,贊助社友10人,除王、丁、葉、吳四位創始人和吳昌碩、馬衡兩任社長外,還有

李叔同

、胡菊鄰、黃賓虹等大家、學者以及兩位日本篆刻家。海外社員把源自中華的金石篆刻藝術帶回國內,在日本、韓國創立了全國性的篆刻創作與研究團體。

西泠印社促成、推動了周邊漢字文化圈內篆刻創作與研究的產生、發展和繁榮。

四照閣老照片▼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作為一個學術社團,其學術地位和社會聲譽在國內外印學界和書畫界獨樹一幟,西泠印社已由一個純民間學術團體發展成一個國際性的學術機構。百年以來,印社在社員的苦心經營下,已形成規模,收藏了印社社員歷年收集的大量碑刻、篆刻精品。

西泠印社藏李叔同印刻▼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除了這些藝術珍品和園林,西泠印社的社員們更為我們留下了“結金石之交”的品質、社會組織應有的責任感等萬古長青的精神。

西泠印社正門▼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側門 (@胡言亂語啊)▼

湖山園林之佳作——杭州西泠印社

參考文獻:

李白雲《杭州西泠印社園林點景的人文淵源探究》

陳青瑩《淺析杭州西泠印社園林空間造園理景特色》

牛沙《西泠印社泉池景觀營造分析》

版權宣告:文中署名圖片均已取得攝影師授權,請勿商用

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

TAG: 西泠印社三老園林印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