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史記·孝武本紀》:“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

蓬萊、方丈、瀛洲和壺梁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四座海上仙山,其中瀛洲因“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為玉醴泉,飲之,數升輒醉,令人長生。”聞名。我國唐代詩人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也感嘆“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言外之意,是說瀛洲實在難以尋找。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瀛洲

難尋是多數人的共識,但是對於

廣州人卻不這樣說,他們說“瀛洲”就在廣州市海珠區西江湧的岸邊,是一處鬧市中的秘境

。這又是如何說的呢?

小貼士:我們看到廣州的地名常常有“湧(chōng)”字,它的粵語發音 tsung ,是河汊之意。帶湧的地名,一般就是河海交叉的漁村,河汊也多以某某湧稱呼,如西江湧即西江河汊。

對於廣州,我們總是驚歎於珠江水的壯闊,小蠻腰的別緻,以及傳說中的花城,四季花海也總是那麼誘人,而別稱“瀛洲”的小洲村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瀛洲”小洲村隸屬於海珠區華洲街道,是一座始於元朝的古村落,村落周圍植被茂密、河汊縱橫,素有“廣州南肺”美譽,是保留了完整嶺南水鄉特色的中國傳統古村落,古村中至今儲存完好的明清和民國古建築遺蹟眾多,可以說是現代都市廣州城中難得的自然村聚落標本。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小洲村地理位置是珠江水沖積出來的平原,它因水而生,周邊密如蛛網般的蜿蜒潮汐水道,是小村生活和交通的歷史脈絡,也是居民依河而建的主要活動場所。自元朝開村,到明初簡姓從河南新鄉遷到小洲村聚居至今,村中以簡姓人家為多。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傳承近千年的小洲村,如今村中保留有登瀛古村圍、小洲人民禮堂、瀛山簡公祠、慕南簡公祠、泗海公祠、天后宮等眾多古建築,因為村民多為簡姓人家,所以廟宇、祠堂、書院、門樓、民宅中多冠以“簡”,只是我來的時候,大多都關著門,回頭查詢資料也比較少,故而難以說得清,某一個“簡”祠代表的是哪一個簡氏先祖。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小洲村最為開闊的地帶是從華洲路過來的“瀛洲”牌坊,牌坊是小洲村為“古瀛洲”的標誌;進入牌坊之後則是有小洲人民禮堂,這是上個世紀解放後最為深刻的印記,目前也是村中主要的活動場所。

走在村落裡,則是好像離開了廣州城幾百公里的世外桃源,這裡河涌蜿蜒交錯、小橋流水,綠樹婆娑掩映下的傳統民居,滄桑樸實而又不失淡雅。村中的古樹眾多,再加上數量繁多的莊重的祠堂和廟宇,而緣溪休憩的居民就那樣安詳地在搖著蒲扇,一幅自然天成的嶺南水鄉水墨畫就吸引了遊客的目光。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小洲村的建築,許多都打著時代的印記,比如在慕南簡公祠門樓旁的“小洲第十經濟合作社”的石刻,瀛山簡公祠木門上的“忠、公”二字,都是上世紀70年代留下來的……如今我們所見的小村已經有些擁擠,建築一棟挨著一棟,而多為明清和民國時期所留。其實這裡最有特色的建築是嶺南地區少有的“蠔殼屋”,只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如今只有一處還能看到“蠔殼屋”殘垣,這是早年村中先民就地取材建設家園的佐證。其所用材料就是從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蠔殼,特點是冬暖夏涼,不積雨水,不怕蟲蛀等。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瀛洲”小洲村,早年有瀛洲八景,其中“西溪垂釣”、“古渡歸帆”和“翰橋夜月”等大多與村中的古建築相伴而生。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小洲村如畫的風情和世外桃源般的環境,一度被藝術家所鍾愛,於是慢慢成了藝術家居地,從而聚集了大量的文藝人士,藝術與嶺南水鄉的古樸完美地結合,則是今天的小洲。

“瀛洲”在廣州?它不是仙山,卻是花城最有嶺南特色的水鄉

小洲村是何時成為“瀛洲”的,如今已難以考究,而稱為小洲也不知始於何時,但廣州有“瀛洲”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認的

,雖然不可能是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瀛洲。

TAG: 瀛洲小洲村小洲簡公祠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