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地理甄選100套地理試卷007

知曉地理甄選100套地理試卷007

2020年高考必刷卷(新課標卷)03

地理

本卷共

15

小題,滿分

1

00分

考試用時50分鐘

一、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0年四川省宜賓市高考一模)“夜間經濟”是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提出的經濟學名詞,指發生在18:00到次日清晨6:00,以當地居民、工作人群及遊客為消費主體,以購物、餐飲、旅遊、娛樂、文化、影視、健身、休閒等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城市消費經濟。目前,我國“夜間經濟”,在空間上具有圍繞城市商務中心、自然或文化遺產、城市中心“邊緣地帶”分佈的規律。據此完成1—3題。

1.20世紀70年代英國城市中心區的夜晚“空巢”現象出現於

A.郊區城市化階段B.逆城市化階段C.再城市化階段D.大城市化階段

2.受氣候影響,我國傳統的購物、餐飲等夜間消費活動比較旺盛的季節出現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目前我國倡導發展“夜間經濟”,有助於

①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②提高設施利用率,緩解交通壓力

③提升城市發展水平,增強競爭力④增加中心區人口數量,阻止流向郊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1.B2.B3.C

【解析】1.逆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區人口往郊區遷移,中心城區人口數量少,而城市中心區的夜晚“空巢”現象也是說明中心區人口數量少。B正確。

2.題目中說受氣候影響,我國冬季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夜晚冬季外出人口少,冬季夜晚的消費能力較弱,故D錯誤;而夏季高溫,相對來說晚上氣溫有所下降,購物、餐飲等夜間消費活動比較旺盛。B正確。

3.發展夜間經濟,有利於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發展,①正確;發展夜間經濟,會增加交通壓力,②錯誤;發展夜間經濟,能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發展水平,增強競爭力,③正確;發展夜間經濟並不能增加中心區人口數量,④錯誤。故選C。

麥麥高鐵是我國海外首條設計時速達到360km/h的海外高鐵,也是沙烏地阿拉伯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高速鐵路。工程主要包括:鐵路橋11座、野生駱駝通道2座、地下通道3座、涵洞135座。如下圖為麥麥高鐵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知曉地理甄選100套地理試卷007

4.關於麥麥高速鐵路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氣候炎熱是高鐵建設面臨的困難之②建成後的高鐵的主要功能是承擔大量石油運輸

③技術是影響該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④該工程建設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中國高鐵國際化戰略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②完善海外高鐵交通運輸網

③推動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④促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4.B5.C

【解析】4.沙烏地阿拉伯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炎熱是該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之一,①正確;高鐵主要是客運專線,不可能承擔大量石油運輸,②錯誤;中國高鐵國際化戰略,主要是提供高鐵技術,說明技術是影響該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③正確;該工程鐵路橋11座,野生駱駝通道2座,地下通道3座,涵洞135座,說明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④正確。B正確。故選B。

5.中國高鐵國際化戰略將使中國擺脫對過去藍海戰略的路徑依賴,在交通技術革命帶來的新外部環境中為中國經濟的均衡發展重新佈局,把開發西部作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極,把發展動力由過去只依靠海權戰略的單向驅動變成同時依靠海權戰略與陸權戰略的雙向驅動。我國高鐵國際化主要目的是加強國際經貿聯絡,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增加高新技術產業的輸出,選項③④正確;我國能源的安全與高鐵關聯性不大,也不是為了完善海外交通網,選項①②錯。故選C。

【點睛】交通運輸線的區位選擇:自然因素(地形:較為平坦,橋隧長度最短;氣候:遠離氣象災害多發地;地質:遠離地質災害多發地;水文:途徑地區江河較少);社會經濟因素:(經濟:造價最低);技術因素(易於施工);歷史文化因素。影響現代交通線路佈局的主導區位因素一般均為社會經濟因素,科技是技術支援因素,自然條件是基礎限制因素。

凍土是指℃以下並含有冰的各種岩石和土壤,可分為永凍層和活動層。凍土退化改變了區域的水文條件,並導致地下水動態特徵產生顯著變化,從而引起一系列生態環境的改變。據此完成6—8題。

6.凍土對水迴圈的影響表現在

A.基岩經融凍產生裂隙為徑流運動提供通道B.凍土退化減小地下水儲存空間

C.凍土消融可使地表徑流持續增加D.凍土本身增強了土層的滲透性

7.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青藏地區凍土區產生的變化是

A.凍土的連續率上升B.永凍層上限抬升

C.湖泊流域面積擴大D.活動層厚度增加

8.凍土的退化可能導致活動層

A.地下水位上升B.植物退化C.表土水分增加D.地溫下降

【答案】6.A 7.D 8.B

【解析】6.基岩經融凍產生裂隙為徑流運動提供通道,A正確。凍土退化,下滲增加,增加地下水儲存空間,B錯誤。凍土消融下滲增加,可使地表徑流減少,C錯誤。凍土本身不能增強了土層的滲透性,D錯誤。故選A。

7.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青藏地區凍土區融化,凍土的連續率下降,永凍層上限下降,湖泊流域面積變化小,活動層厚度增加。故選D。

8.凍土的退化,地溫上升,永凍層融化,地下水下滲增加,可能導致活動層地下水位下降,A、D錯誤;地表水減少,植物退化,B正確,C錯誤。故選B。

(河南省鄭州市2019-2020學年高三第一次質量預測)2019年4月,一張飄絮預警圖在朋友圖廣為傳播。楊樹適應性強,枝葉繁茂,綠化中應用較為廣泛。每年四五月份,楊樹新葉吐露前後,產生的楊絮也會在各地如約而至,讓人不勝其擾。據此完成9—11題。

知曉地理甄選100套地理試卷007

9.楊樹所屬的植被型別為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C.溫帶落葉闊葉林D.亞寒帶針葉林

10.導致我國北方地區進入飄絮季時間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光照B.熱量C.水分D.晝夜溫差

11.與南方相比,華北地區春季飛絮問題嚴重的原因是

A.風力小,不易擴散B.溼度小,不易沉降

C.水域廣,不易打掃D.溫度低,不易產絮

【答案】9.C10.B11.B

【解析】9.考查植被型別。圖示地區為我國北方地區。楊樹屬於我國北方溫帶季風氣候典型樹種,對應的植被型別即為溫帶落葉闊葉林。選C。

10.考查氣候因素:光照、熱量、水分、晝夜溫差等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楊樹吐露新葉前後,會產生楊絮。而影響該楊樹新葉吐露的主要因素是熱量。熱量越高,新葉吐露越快。選B。光照、水分、晝夜溫差對進入飄絮季時間差異影響不大,A、C、D錯誤。

11.考查南北氣候差異。春季南方比北方空氣溼度大,降水可以使飛絮隨雨水降落在地表。北方雨季未到,空氣乾燥,氣溫回升快,春季多大風,柳絮容易飄飛,B正確,A、C、D錯誤。選B。

【點睛】在華北地區,最早開始飄絮的是白毛楊。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4℃時,白毛楊的果實才有條件成熟炸裂,一般樹齡越大,產生的飛絮就更多。在南方,梧桐絮是飛絮的“主角”,一般當日氣溫維持在25℃以上,風速達到3-4級時,梧桐絮就會產生。

二、非選擇題:共56分。第12—13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4—15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46分。

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我國主要分佈在雲南、海南及臺灣等省份地山丘陵地帶,圖中陰影區域是滿州鄉規模最大的一處檳榔種植基地。滿州鄉檳榔不僅肉質厚,口感佳,生物鹼含量更高,滿洲鄉檳榔品質優勢愈發明顯。為了增加經濟收入,該地計劃擴大檳榔種植面積。

滿州鄉位於臺灣島的南端,該鄉地處恆春半島的東部丘陵,該丘陵屬於中央山脈的餘脈。這裡每年9月至次年4月盛行東北風。下圖是滿州鄉北部地形圖,受地形與風向的影響,G處形成了沙丘,成為臺灣唯一的沙漠。

知曉地理甄選100套地理試卷007

(1)依據材料,推測檳榔的生長習性。(6分)

(2)結合材料資訊,分析G處沙漠的形成過程。(6分)

(3)分析滿洲鄉大面積種檳榔可能引發的生態問題。(6分)

(4)滿州鄉計劃發展檳榔產業,請從經濟可持續化角度提出合理建議。(6分)

【答案】(1)廣泛種植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喜高溫(忌凍害);生長區位於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喜溼潤多雨天氣;種植區紅壤廣佈,喜酸性土壤;生長於丘陵地區,檳榔排水條件要求高(怕澇);位於山區向陽地帶栽種,喜光照。(答出三點即可,6分)

(2)該地位於河流入海口處,河流入海口處坡度較緩且受海水頂託,泥沙淤積;冬半年多大風天氣,裸露泥沙受風力搬運向西南運動;沙粒受到地形阻擋,在山前堆積,形成沙漠。(6分)

(3)大面積種檳榔,毀林開荒,破壞植被,引發水土流失;灌溉用水增加,加劇水資源短缺;大面積種植,破壞生態環境,導致生物單一(生物多樣性減少)。(6分)

(4)加大科技投入,改進種植技術,提高檳榔產量和質量;對檳榔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強市場宣傳,提高檳榔知名度;嚴格控制檳榔生產標準,塑造品牌;加強營銷,多渠道開闢檳榔市場。(答出三點即可,6分)

【解析】本題考查農業的區位因素、農業發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題目綜合性較強。

(1)本題考查檳榔的生長習性判斷,結合檳榔生長的自然環境:熱量、降水、光照和地形等方面進行分析,結合材料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我國主要分佈在雲南、海南及臺灣等省份,這些區域位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緯度低,全年熱量充足,說明檳榔喜高溫;且這些區域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足,說明檳榔喜多雨的天氣;地處山丘陵地帶,丘陵地形有利於排水,說明檳榔怕澇;從土壤來看,種植區紅壤廣佈,喜酸性土壤。

(2)本題考查地貌的形成過程,讀圖可知,圖中G處附近有河流注入海洋,且該地為季風氣候,季風氣侯區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降水量大的季節,由於上游地區地勢起伏較大,河流攜帶泥沙能力強,入海口處地形平坦,加上海水頂託作用,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積。同時,讀材料可知,G處沙漠的形成與該地盛行風及地形有關。即冬半年東北風經過東北側寬闊海面,摩擦力小,風力大;風力侵蝕、搬運河口處泥沙向西南運動;沙粒受到地形阻擋,在山前堆積,形成沙漠。

(3)本題考查農業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大面積種植檳榔,將會破壞植被,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破壞生態環境;加上該區域降水豐富,植被破壞後,會加劇水土流失;大面積種植檳榔、會增加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殘留物隨雨水進入江河中,導致水生生物的建減少等。大面積種植檳榔,會增加灌溉用水,可能會導致水資源的短缺等。

(4)本題考查促進檳榔產業發展的措施,應從科技投入、加強宣傳和提高附加值等方面回答。首先加強科技投入,開發優良品種,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加檳榔的市場競爭力;其次多渠道加強市場宣傳,實行精品包裝,提高檳榔知名度;再次對檳榔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檳榔的附加值;最後還要加強營銷,多渠道開闢市場。

13.(安徽省蕪湖市2019-2020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阿塔卡馬沙漠位於安第斯山脈西側海岸山脈的山麓盆地地帶,介於南緯180-280之間。終年高溫乾燥,這裡年平均降水量少於0。1毫米,曾經在1845年至1936年的91年間滴雨未下,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乾旱河谷廣佈,在其流出山口處發育洪積扇。在超強厄爾尼諾年份才會出現暴雨,這些幹河床才會有水流,但這樣的機會30 -50年才會出現一兩次。考古發現,阿塔卡馬沙漠竟是鯨的陵地,有著悽美的西班牙語“Cerro Ballena”(鯨之陵)之稱。下圖是阿塔卡馬沙漠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

知曉地理甄選100套地理試卷007

(1)指出納斯卡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的邊界型別,並說明理由。(6分)

(2)板塊運動改變了區域的地質、地貌和氣候特徵,分析這些特徵的變化對阿塔卡馬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10分)

(3)推測阿塔卡馬地區洪積扇的整體發育規模和速度的特點。(4分)

(4)預測未來幾萬年內阿塔卡馬地區海拔變化趨勢。(2分)

【答案】(1)消亡邊界。(2分)

(納斯卡板塊俯衝到美洲板塊下)在海洋中形成了海溝;(美洲板塊受擠壓)在陸地上形成了高大的安第斯山脈。(4分)

(2)板塊運動,導致阿塔卡馬地區地殼抬升,形成陸地,海洋沉積作用轉變成陸地外力作用;板塊運動,導致地表隆起形成山脈;山脈阻擋東部溼潤氣流進入,導致氣候乾旱;乾旱的氣候,發育的河流短且稀少,成為時令河,形成內流湖和內流區;乾旱的氣候,植被稀少,風化作用強烈,多碎屑物質。(10分)

(3)因為降水稀少,流水搬運能力弱,洪積扇發育規模小;氣候乾旱,多年才會出現一次洪流,洪積扇發育速度緩慢。(4分)

(4)阿塔卡馬地區位於美洲大陸板塊,受板塊擠壓抬升影響,海拔可能繼續升高。(2分)

【解析】本題以阿塔卡馬沙漠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為背景,考查板塊運動和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消亡邊界易形成海溝,造山帶,納斯卡板塊俯衝到美洲板塊下,在海洋中形成了海溝;美洲板塊受擠壓在陸地上形成了高大的安第斯山脈;故納斯卡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為消亡邊界。

(2)阿塔卡馬沙漠竟是鯨的陵地,阿塔卡馬地區曾是海洋,板塊運動導致阿塔卡馬地區地殼抬升,形成陸地,海洋沉積作用轉變成陸地;該地位於東南信風帶,板塊運動導致地表隆起形成山脈;山脈阻擋東部信風溼潤氣流進入,導致氣候乾旱,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乾旱的氣候,降水稀少,發育的河流短且稀少,成為時令河,形成內流湖和內流區,乾旱河谷廣佈;乾旱的氣候,水資源短缺,植被稀少,風化作用強烈,多碎屑物質。

(3)據以上分析可知,該地降水稀少,流水搬運能力弱,洪積扇發育規模小;氣候乾旱,在超強厄爾尼諾年份才會出現暴雨,這些幹河床才會有水流,多年才會出現一次洪流,洪積扇發育速度緩慢。

(4)圖示地區處在納斯卡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而阿塔卡馬地區位於美洲大陸板塊,美洲板塊作為大陸板塊受到擠壓,受板塊擠壓抬升影響,海拔可能繼續升高。

(二)選考題:共10分。請考生從2道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14.[選修3——旅遊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紐西蘭懷託摩螢火蟲洞是一鐘乳石溶洞。進入溶洞,在昏暗中一直走到懷託摩螢火蟲洞洞穴深處,順著導遊耳語般的指點,你就會看到側面岩石上一片綠白色微光,這就是紐西蘭的螢火蟲。螢火蟲需要充分的溼度避免乾枯死亡,需要適當的環境讓吐出的絲線穩定懸掛,在黑暗的空間中絲線散發微光吸引並捕捉其它的昆蟲作為食物,賴以生存。鐘乳石洞穴里正是一個天然且搭配的天衣無縫的理想生存空間。

從螢火蟲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列舉幾條參觀螢火蟲洞的注意事項。

【答案】不要用手觸摸鐘乳石及石筍及巖壁,避免破壞螢火蟲的生長環境;在螢火蟲洞洞穴內必須保持寧靜;全程禁止使用手電筒、相機及錄影機,避光以免影響螢火蟲捕食生長;不能捕捉螢火蟲;禁菸保持空氣清新。(10分)

【解析】本題以紐西蘭懷託摩螢火蟲洞為背景,考查旅遊業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高中地理主幹知識,總體難度適中,重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能力。紐西蘭懷託摩螢火蟲洞是螢火蟲與洞穴自然環境長期融合形成的獨特景觀,人類活動的過多介入勢必會破壞這種和諧統一的景觀,因此不要用手觸摸鐘乳石及石筍及巖壁,避免破壞螢火蟲的生長環境;在螢火蟲洞洞穴內必須保持寧靜;全程禁止使用手電筒、相機及錄影機,避光以免影響螢火蟲捕食生長;不能捕捉螢火蟲;禁菸保持空氣清新。

15.[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未經處理的生活汙水,是農村水汙染的主要來源。鄱陽湖流域共包括9個縣市,農村人ロ約2千6百萬,生活汙水年均排放量超過1。2×10^9立方米。下圖是鄱陽湖流域農村生活汙水排放方式、農村生活汙水排放地點以及郡陽湖流域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

知曉地理甄選100套地理試卷007

說明當前鄱陽湖流域農村生活汙水排放的主要特點。結合地形特點,因地制宜的提出汙水治理的思路。

【答案】汙水總量大,排放分散,處理率低。(6分)

(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利用丘陵地區地形高低落差,在人口聚集區修渠彙集汙水後,設小型汙水處理設施。(4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水汙染及其治理措施等相關知識。需要緊密結合材料相關資訊,分析鄱陽湖流域農村汙水的排放特點和治理措施。根據材料“鄱陽湖流域共9個縣市,農村人口約2600萬,生活汙水年均排放量超過1。2×109立方米”可知,其農村生活汙水的排放總量大,其排放涵蓋9個縣市,排放方式以隨意排放和明溝排放為主,排放的地區多在坑塘、河流、農田等地區,僅有0。62%排放至處理廠,說明排放分散,處理率低。根據鄱陽湖流域的地形面積比例圖,流域山地、丘陵佔比大,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丘陵地區特有的地形地勢條件,將重力勢能轉化為處理汙水系統所需的動能,在人口聚集區修建渠道彙集汙水進行集中處理。

TAG: 檳榔螢火蟲阿塔卡馬板塊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