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萬里”潮水,“橋”見大美韓山

萬里韓江水雲闊,無邊橋景一時新,萬里之路,始於此橋。

座標位於潮州市潮安區鳳塘鎮的“萬里橋”,長約40米,寬約3米,據說比潮州廣濟橋還早建約莫30載。其堅實厚重的橋墩歷經千百載,任河水泥沙衝擊洗刷,至今仍橫在玉蕉溪上,連線著鳳塘與登崗兩個村子。

守護“萬里”潮水,“橋”見大美韓山

由於水陸通達、商賈雲集,“萬里橋”曾是連線潮州與揭陽的交通要津,更是周邊地區上京必經的“官路”。在老潮州的心目中,系市級保護單位的“萬里橋”就是潮州歷史文化名城底蘊的象徵。

守護“萬里”潮水,“橋”見大美韓山

自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以來的800多年中,歷代對萬里橋進行過多次修葺。據瞭解,南宋紹興年間,一名叫翁元的鄉賢捐資建造了一座

兩墩三孔

的橋樑,取南岸海陽縣(今潮州)李畔和北岸揭陽縣鳳浦兩村村名各一字,故定橋名為“李浦橋”。

而明朝年間,揭陽縣登崗圩鳳浦村一名叫林萬里的員外郎捐資進行維修加寬,條石鋪築橋面,擴建成

四墩五孔

的橋貌,用石頭砌成魚形的橋墩。人們為銘其功績,便把“李浦橋”改名為“萬里橋”。

近日疏淘溪道,在溪口還發現了”明朝天啟元年二月吉日,課戶曾阿復重修造“的碑文,這更為譜畫該橋的歷史年輪增添了實物佐證。此課戶是否是萬里橋五墩六孔(有報告是六墩五孔)的始建者,這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及探討。

守護“萬里”潮水,“橋”見大美韓山

“萬里橋邊多人家”,聽聞以前,溪水清澈,水草豐盈,那時人們常到萬里橋旁邊洗衣洗菜,到溪裡擔水回家煮飯泡茶為上。炎熱的夏天,萬里橋周邊特別熱鬧,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喜歡到溪邊去乘涼玩水、捉魚摸螺。

大溪流日夜,慷慨歌未央。而萬里橋一帶的市,則應是當時潮州最繁華之處,唱戲的、耍雜技的,應有盡有。據說以前如有蓋房建墳等糾紛,還“時尚”到萬里橋上約架,輸者便要挑上幾擔土以示認輸。

後來因烏漆墨黑的汙水直接被排進溪裡,成堆的生活垃圾亦任意丟進溪裡,清澈的玉蕉溪變得臭味刺鼻、汙濁不堪。一度因水流不暢而導致惡臭難聞,人們只好繞萬里橋遠行,或屏住呼吸快速通行。 但自從環保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提出,現在萬里橋下的溪水又漸漸恢復清澈的面貌。

“萬里橋下好風光,玉蕉溪上戲滄浪“,萬里橋承載了無數過往的行人,厚重橋面被磨得平坦光滑,卻更凸顯其歷史之滄桑。到了80、90年代,對於道路交通的要求越來越高,行人、單車、摩托車通行頻繁,萬里橋有些應付不過來了,經常出現壅堵。1997年為慶國慶佳節迎香港迴歸,舉辦東龍村賽龍舟活動;為鄉人觀看安全起見,鄉賢翔華老闆便慷慨出資,在“萬里橋”上鋪上水泥、建起欄杆。

守護“萬里”潮水,“橋”見大美韓山

時光催人老,亦催橋殘。橋面通行坎坷不平、橋墩因溪水沖刷而變形,儘管已經多次作了處理,但萬里橋在2015年已經成為一級危橋,不能滿足附近居民出行安全之需求。

守護“萬里”潮水,“橋”見大美韓山

溪水稀少嗚咽流,惆悵佇望萬里橋。

老萬里橋什麼樣子,當今的潮人只能在老照片和檔案典籍中去尋找了嗎?其實也不盡然。2020年10月,萬里橋修繕工程便開始動工,修繕內容包括主體橋樑地基加固、橋墩加固重砌及橋面結構整體修繕,投入資金約480萬元。原公佈於今年4月爭取峻工,現在已經是五月初始。看來萬里橋的修繕峻工,是無法趕得上今天的“五四青年節”了。不過慢工出細活,做好做強做實才是關鍵。

為了讓今人仰古老萬里橋的英姿,旅遊城市的發展,勢必要拆破損、建舊景。但是如何在保留傳統和發展之間,找到合理的文物修復平衡點,如何真正做到”修舊如舊”,這是規劃部門應當好好研究的課題,我們只需翹首以望。

附註:

1。 本文中很多細節都是和家住在鳳塘的網友一起討論回憶起來的,其中幾位朋友給予我很大的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2。 文中的圖片除最後一張,其它來自網路。

TAG: 萬里潮州橋墩橋面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