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流變”是今天最顯著的特徵,我們沉浸在資料、資訊湧動的社會環境之中,所有事物因此而發生著變異。微觀層面八大新特徵,是什麼?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1989年,接觸網際網路技術的使用者大約不到400餘人,到了2018年,根據‘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披露的2018年全球數字報告,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已經突破了40億大關,證實了全球有一半人口“觸網”,一半人在真實的數字世界中生活。

2021年被定義為“元宇宙”的元年,人類又開始了進入全新的未知世界,facebook的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位元組跳動的張一鳴,騰訊的馬化騰展示出對元宇宙投資的極大興趣;

2022年被認為將是“作為付費乘客前往太空的人數將超過由競爭對手太空旅遊公司搭載的政府僱員”的第一年。

馬斯克(Elon Musk)、貝佐斯(Jeff Bezos)、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以及谷歌的佩奇(Lawrence Edward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把探索航空器成為新的選項。

人類的數字替身之旅、火星太空之旅、虛擬三維空間、真實太空空間,人們開啟了脫胎於現實世界的未知世界探索。

數字技術、智慧技術與生命科學帶來的全新想象,從不同維度顛覆著各個行業與各個領域,如數字貨幣、雲原生平臺、自治系統、加密成長、超級智慧化、分散式企業等等,以期用技術創新建立可拓展性和可成長性。

2500年前,赫拉克利特說“一切事物都處在流變之中”,這句話用來註釋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流變”正是今天最顯著的特徵。

我們沉浸在一個數據、資訊湧動的社會環境之中,所有事物因此而發生著性質、表徵上的變異。很多習以為常的事物,現在都變得異常,各種認知和觀點於廣泛傳播之中,衍變與衝撞。有些變化給我們的發展帶來益處,卻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困惑。

人類轉向“元宇宙”亦或星辰大海;人口流動、老齡化與大城市的“虹吸效用”;數字革命快速淘汰落後,讓人的生存感受著完全不同的壓力;妖魔化、汙名化矇蔽事實帶來的混淆;短期利益與長期價值的平衡;商業企業與社會企業,商業產品與公共產品的邊界融合;資料治理、個人資訊與隱私保護帶來新的問題;伴隨企業所擁有的規模與技術的能量,企業該如何履行自己的使命。

這些衝擊、挑戰、問題、壓力等交織在一起的混沌,把我們帶入到一個複雜世界之中。

技術是帶來挑戰的關鍵因素,它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一部分甚至帶來毀滅性的衝擊;人工智慧的出現,更令人感到膽怯,將要被替代的擔憂加劇了一些人的憂慮,不知道未來人會處在何種境況?如何才能尋找到在未來世界中,人的價值與意義?

在這樣一個流變的時空裡,我們都需要做出改變,都需要去找到解決方案。

我要求自己去找到答案,向眾多學者、企業家、高層管理者、學生們徵詢看法。在持續的交流中,我慢慢發現和理解,因數字技術的廣泛滲透和快速迭代,我們可以從微觀層面去感知一些不同,從而去理解環境的變化。

微觀創新湧現形成宏觀環境,也許是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視角,它可以幫助我們更貼近現象,並有利於理解本質。

所以,我把從微觀所感知到的這些變化總結出來,它們是:

事物在不斷進化升級

一切都正在轉換為資料

大多數創新都是現有事物的重組

深度互動與深度學習

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協同

連線比擁有更重要

顛覆不是從內部出現

可量化、可衡量、可程式化的工作都將會被機器智慧取代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事物在不斷進化升級

在技術、環境不斷變化中,技術的演進迭代,不斷迭代升級成為環境的基本特徵之一,並由此推動產品自身的迭代升級、行業的重新定義、產品與服務的加速融合。

從產品到行業再到服務都在迭代升級,進化演變之中,沒有什麼事物是可以停留在原來框架之下的,必須進化提升。這種不斷進化迭代的要求,是對每個企業根本的要求。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一切都正在轉換為資料

今天,資料成為生產要素。

藉助於資料價值的挖掘,企業新價值方向會在兩個維度展開,一個是模式創新,一個是效率改善。

在管理實踐中,一些企業管理者認為模式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傳統企業,這也是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難點。

在傳統企業的管理者看來,很難在商業模式創新中找到機會,數字化轉型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如果懂得資料的價值,效率改善本身同樣是一個新價值方向。

對於傳統企業而言,效率改善是一個相對容易選擇,這是他們擅長的領域,如果從效率改善入手,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有了一個可行的抓手。

以資料為中心,意味著企業具有兩個方向上的價值創新機會,效率改善與模式創新。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大多數創新都是現有事物的重組

數字化時代的創新邏輯是數字技術與應用場景的連線和組合,即技術本身、應用場景、行動相關主體的價值共生。

數字技術演進的過程是無序、湧現和非連續,它會湧現出很多新的可能性,它能夠透過不同的用途和組合,展開不同價值空間的拓展。

如蘋果手機、特斯拉汽車、騰訊微信、阿里巴巴支付寶、滴滴出行等,這些企業都是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把數字技術與應用場景進行連線和組合,而形成新的事物,給顧客帶來全新的價值。

在數字技術的背景下,大部分新事物都是現有事物的重組,如果企業理解數字化時代的創新邏輯,實現創新的可能性會變得更多。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深度互動與深度學習

虛擬現實VR、人工智慧AI、無人機、遠端醫療和雲,這一切都已經存在於現實之中,隨著技術發展的深入,深度互動與深度學習成為必然的選擇。透過互動與學習,人與技術更具創造力和更具創造價值。

事實上,

我們並不擔心機器像人一樣思考,而是要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

我們需要擁有深度學習和深度互動的能力,才會推動人釋放更大的價值。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協同

數字化技術讓分享更便捷、更高效,而且分享越多,價值也越多。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核心並不是分享,更重要的是協同。

分享可以提供更多的交流,但是要實現價值創造,僅僅是分享還不夠,還需要透過不斷互動、協同與合作,才可能產生價值。

如區塊鏈幫助交易以分散式出現,實現整個網路的交易,它的去中心化、安全信任,幫助實現大規模的合作與協同,從而創造更大的系統價值。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連線比擁有更重要

這是對於很多人的挑戰。伴隨工業時代成長起來的管理者,更在意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但到了數字化時代,這恰恰可能是最大的問題之所在。

在動態是根本特徵的數字世界中,持續迭代與最佳化,需要個人、企業開啟邊界,與外部進行廣泛連線,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能夠連線什麼。

領先的數字化轉型製造企業,如海爾、美的等,是因為他們做到了製造端與消費端的連線,智慧製造意味著不再是擁有生產線、擁有製造規模,而是能夠與供應端、消費端有更廣泛的連線。

所以能否與更多人合作連線,集合智慧才是關鍵。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顛覆不是從內部出現

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還是怕被顛覆的,但又不得不面對被顛覆的事實。最令人不安的是,顛覆常常不是從內部產生,而是在你不經意,甚至是自信自滿之時被外部所顛覆。

就如電信行業的顛覆來自於無線網路,相機行業的顛覆來自於智慧手機,銀行行業的顛覆來自於電子支付一樣,當你還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沾沾自喜的時候,卻不知來自領域外的進入者已經為顧客創造的全新的價值,並獲得了顧客的認可。

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另一方面來理解“顛覆不是從內部出現的”,它同樣也帶給人們新的希望,顛覆來自於外部,意味著每個企業都有機會尋求一個新的起點。

陳春花: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可量化、可衡量、可程式化的工作

都會被機器智慧取代

參觀智慧工廠時,讓我對製造本身有了很多不同的認識,產線上的機器人、黑燈工廠、大規模製造實現個性化定製等等。很多機構都預測,到了2035年,超過60%的現在已有的工作崗位將會部分或者全部被機器替代。

數字技術某種意義上講是淘汰效率低的人,這是一個基本趨勢並且在加劇發展。

對於今天的管理者而言,除了理解這一趨勢並跟上趨勢的變化之外,還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到,未來組織和人之間的關係會被徹底改變,人-機共生的組織形態中,如何實現人的價值。

以上是從微觀層面理解環境的八個特徵,這些特徵正在積聚而形成新的產業定義、新的商業價值以及新的組織形態,概括為一句話,就是正在集聚形成企業新價值定義的環境基礎,即“

微觀創新湧現形成宏觀環境

”。

為了適應這個全新的環境,企業不得不經歷根本的變革,即需要徹底改變經營活動,需要增加新的要素與能力,同時還需要有目的地放棄原有的核心競爭力。

這一切都對組織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是我將要與大家專題探討“組織數字化轉型”的根本原因,組織需要跟上環境變化的步伐,找到被技術改變世界中生存的答案。(本文完)

(本文為花老師新書《組織數字化轉型》(機械工業出版社)開篇)

TAG: 顛覆價值事物數字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