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夏天的冰棒冰淇淋都是怎麼來的?古人為何喜歡在冰上來避暑呢?

酷熱的夏天即將來臨,而冰棒冰淇淋等物品又會慢慢的重新進入公眾的視野,有意思的是,在古代炎熱的夏天,人們已經會使用冰塊進行降溫或者是招待客人了。

在《周禮》中就記載:“有冰人,掌斬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於此。”說明了周朝的貴族,也常常使用冰來招待賓客,甚至在春秋韓國時期,古人們就已經會享受“冰鎮啤酒”,《楚辭·招魂》提到:“挫糟凍飲,酹清涼些”。他們會在糯米酒當中,加入弄冰塊,喝起來清爽無比。

古代夏天的冰棒冰淇淋都是怎麼來的?古人為何喜歡在冰上來避暑呢?

或許讓人感到好奇,古代沒有電,更不用說有什麼電冰箱,那麼古代人夏天的冰是如何來的呢?最常規的方法,便是趁著冬天儲存到冰窖裡面了,在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當中,就有兩處以冰窖為主題的單位,分別是修築於明代的雪池冰窖和修築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恭儉冰窖,其中雪池冰窖的牆體和拱券全部用磚砌築而成,白灰勾縫,非常堅固。內部空間長25米,寬10米,高10米,窖門有1米多厚,密封隔熱效能非常好;大約能盛2500立方米冰,6座冰窖大約能盛15000立方米冰。

古代夏天的冰棒冰淇淋都是怎麼來的?古人為何喜歡在冰上來避暑呢?

等到冬天,人們便將寒冰放置進去,等到炎熱的夏天再拿出來,出去皇室專門享用的外,也有民間所使用的,過去老北京民用和官用冰窖,前前後後加起來總共有數十座,等到夏天,為全城人送去了涼爽。其他城市的人也基本都是如此。

因為過去對冰塊的需求量如此大,以至於誕生了專門的一個行業:儲冰匠,在天寒地凍的三九天裡面,古人會在結凍的河面上用冰鑹把冰切成一塊一塊的,每一塊都能承受人的重量,這樣一來單體的冰塊就會浮在河面上,再將其挖出來,運到冰窖當中。

古代夏天的冰棒冰淇淋都是怎麼來的?古人為何喜歡在冰上來避暑呢?

潘榮陛所寫的《帝京歲時紀勝》寫到:“臘八日御河起冰貯窖,通河運冰貯內窖,太液池起冰貯雪池冰窖,開謻門運之。各門護城河打冰,於河邊修土窖貯之,夏日出易甚便。”

古代夏天的冰棒冰淇淋都是怎麼來的?古人為何喜歡在冰上來避暑呢?

當然了,這也只是北方,炎熱的南方即便是冬天,也很難找到冰塊,那又有什麼辦法呢?而唐朝發明了這一招,那就是利用化學手段。我國先祖在唐末發明了硝石製冰的方法。當時的人們,在生產火藥的時候開採出硝石,它是一種白色的晶體,同樣喜歡呆在低溫的牆角之下,顏色如霜,因此人們又將其稱之為“牆霜”。

古代夏天的冰棒冰淇淋都是怎麼來的?古人為何喜歡在冰上來避暑呢?

人們發現,硝石如果能投入水中,水溫就會快速降低,原來這是因為硝石的化學成分為硝酸鉀,而它溶解於水的時候會吸收大量的熱量。

因此這也就誕生了新的製冰方法,古代人會在一個大盆當中倒入一些水,再放置一個裝滿水的小盆,在大盆當中放入硝石,而小盆裡面的水過一陣子就自動的結冰了。這種操作方法簡單,而硝石的成本也比較低廉,但是效率不高,因此在北方還是使用儲冰的技術。但是硝石製冰的手段,卻傳承下來,沿用了千年。

古代夏天的冰棒冰淇淋都是怎麼來的?古人為何喜歡在冰上來避暑呢?

我國有著如此悠久的製冰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從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就能夠看出來大夥對冰的喜愛:“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TAG: 冰窖硝石製冰冰塊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