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的朋友圈 : 馬躍 | 大收藏家的遞進人生(2)

“雲水的世界”開辦三年了,我也一直在思考未來說些什麼,自己的人生經歷的主要脈絡已經有了不少的介紹,尤其是這個過程當中作為一個人的成長和變化,思想和認知上的探尋和收穫。後面,我想試著介紹一些和我人生中有交集的人,一些有趣的人。從人生交集這個維度來說,他們無非是同學、同事、朋友,或者生意上的夥伴,或者兼而有之。而有趣則是因為大家的共同愛好,尤其是共同的價值觀。他們都熱愛生活並享受生活,都是我所喜歡和欣賞的人。

我把這個欄目起名為“雲水的朋友圈”。本期介紹的是年長我幾歲的多年老友馬躍先生。馬躍和我的交集是,父輩的同事關係讓我們相識,恰好在80年代成為了鄰居。後來他下海從商,在90年代一度和我新創業的公司有關業務上的往來,給我提供過不少幫助。再後來,我們各自忙碌,一度失去聯絡有好多年(那時沒有微信之類的平臺),直到前幾年,我無意中看到關於馬躍收藏的報道,才又聯絡上了。在拜訪了他著名的“吾舍”後,對分別之後他這些年的發展和在收藏方面取得的成就有了些瞭解,不禁對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產生了諸多的感慨。希望透過介紹馬躍先生的經歷,透過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展現這個多姿多彩的時代。

前些日子,我們來到京郊面積約一千平米的“吾舍”,專程來拜訪著名收藏家馬躍先生。何謂“吾舍”?其一,首先是馬先生自己的家,這很好理解;其二,“吾舍”隱喻主人樂善好施,不吝割捨;而反過來看,乃其三:舍吾,其誰?就頗有一些超拔於幻世,“四海無人對夕陽”的意味了。縱觀馬先生這幾十年的迤邐生涯,未及而立之年,就已是獲得多項國家級科研成果,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的科技精英,再轉場到企業家、實業家、行業領袖,再到經濟學教授,大收藏家,“石造像收藏第一人”。自然當得起這份鷹睨。

雅室中有漢魏唐宋的歷史氤氳,案桌上有好茶好煙好酒。我們在“吾舍”橫跨七千年文物藝術藏品的環視中靜聽馬先生的故事。馬先生見識廣博,幽默而感性,錦心繡口,徐徐道來。這一聊,就是四個小時,過去歲月的閃回,交匯與共振,延展開來,幾乎是一部濃縮的個人傳記。訪談內容豐厚而精彩,讓人難以割捨。所以下面的文字,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訪談實錄(小標題為編者所加)。文章很長,分三期推送給大家。

雲水的朋友圈 : 馬躍 | 大收藏家的遞進人生(2)

收藏,其實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馬躍

:好,現在我們迴歸到收藏。每每覆盤收藏,我腦海裡總是會泛起一些偉大人物的名字,這些前輩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梳理人類生存行為和形態的軌跡,提煉出人類生存需求的普遍規律,用以解釋人類本身以及每一個生命個體的行為表現。以佛洛依德為代表的行為心理學的建立堪稱開山鼻祖,之後行為主義的崛起,以及馬斯洛基於人本主義需求理論的誕生,終於成為行為心理學的主流。馬斯洛不否認佛洛依德性本能、攻擊性本能以及行為主義動物本能的心理解讀,但特別強調前二者忽略了人性中的自由意志和自主控制能力。就是說,人們對於環境的刺激作出反應,或許受制於本能,但人的自由意志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目標和行動方向。也就是說,人應該,也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人們好奇我從一個科技工作者到企業家再到實業家,又是如何轉身成了收藏家的,其實我一直不敢妄稱“收藏家”。在我看來,最初的收藏不過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剛剛我們聊到馬斯洛,馬斯洛梳理的需求層次論,像一個金字塔,是因需求層次的攀升所形成的軌跡。這個軌跡告訴我們,當人們滿足了基本生理需求,才開始有安全需求。當滿足了這兩個需求之後,才開始有所謂歸屬需求、獲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由此我們發現,原來人就是從低階到高階,從物質到精神,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逐漸攀爬,螺旋遞進的,就是這樣。

我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之前聊到我那時候買房子,買房子還不出租,那就得在房子裡陳設東西,是不是?終於有一天你買房子買多了,買吐了,買無聊了怎麼辦呢?就想到說買點藝術品吧,所以這是個順理成章的事。當你把注意力聚焦於審美的層面,說明你已經開始關注精神愉悅了,從物質到精神是一個很自然的過渡過程。當然,這樣一個軌跡它還會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因為當你潛心並且深入體驗之後,發現給你帶來愉悅的不僅僅只是審美的時候,你的意識才真正地覺醒了。對我來說真正展開收藏應該是在這個階段,這是後話。當年政府再度提出了用“文物創匯”的口號,現在想想很荒唐,可是那個時候,因為國門打開了,你得有外國錢,對吧?“文物創匯”直到九十年代後期才逐漸消失。我印象很深,那時候我們只有一些很初級的紡織工業品可以出口換點外匯。北京的文物商店、友誼商店,燕莎商城的五樓都設有文物櫃檯,都是收取外匯券的,那裡有清代民窯的古玩出售。我那時候幹什麼呢?湊窯口,買各種窯口的中國瓷器帶回美國擺放在家裡,是為炫耀和顯擺一種東方異國的調調。最初的收藏不過如此。

雲水的朋友圈 : 馬躍 | 大收藏家的遞進人生(2)

從文物商店切換到潘家園,是我產生質變的節點

對我來講,真正開始產生質變的節點,是我從這些官方開的店突然切換到潘家園古玩城,雖然潘家園古玩城也是政府批准開設的,但售賣的東西卻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在回國創業之前,曾經有過遊歷世界的經歷。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30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去過幾十個國家了,這在當時來說是很寶貴的經歷。當然,放到當今來說都不叫事了,現在國人一衝動買張機票就可以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那個時候出個國都很難。我去過世界很多城市,也算是鬼使神差,但凡得空,我都會去當地的博物館、美術館轉轉,這幾乎是一件最無心插柳的事了。可是某一天當你發現原來在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這些世界頂級博物館裡陳設的那些東方文明,中國文明的物質遺存,為全世界視為珍寶的器物,你居然可以在潘家園古玩城看得到,那種興奮,就像你一下子被打了雞血,你知道那種感受吧?

你突然發現,哇塞!原來我們在博物館只能隔著玻璃罩看看而已的那些寶貝,在這裡不僅可以捧起來仔細打量,還可以率性地甩了錢抱回家。這太神奇,太幸運,太了不起了!那時候的潘家園古玩城贗品不多,尤其是古代文物藝術品,賣的和買的,真正行家的比例不高。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市場的屬性是需求決定供給,那個時代還沒形成這樣的需求,造假沒有市場,也就鮮有獲利的機會和空間。那會兒也會有打眼的事發生,但製作的人只是發揮了一門手藝,並無造假的主觀初衷,古玩商懵著唬著把新東西當老東西賣,買的人也基本是懵著買。說白了,就是見的少,懂得的人不多。這和後來,也就是近十幾年來以刻意製假造假和行騙所形成的高仿產業鏈魚貫市場區別很大。這也是為什麼當下大眾只要一沾古董,第一反應總是: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歷來感恩我踏入社會第一份研究工作所受到的職業訓練,從事研究出身的優勢開始凸顯,興奮之餘,我把中國通史、美術史、世界藝術史、人類發展史、文化人類學等進行快速和高效地惡補,一部宏大的歷史被壓縮成了一幅畫卷存進了大腦。

雲水的朋友圈 : 馬躍 | 大收藏家的遞進人生(2)

“掐尖兒的”馬先生

進入世紀之交跟下來的那幾年,活躍於京城的古玩商們送了我一個外號,叫“掐尖兒的”。意思是:手頭沒有好物件,就別去叨擾專門收集尖兒貨的馬先生。這背後掩藏的邏輯可想而知,你之所以能夠掐尖兒,首先你得知道什麼是尖兒,然後呢,你肯,你願意,你還買得起尖兒。過往博覽國際頂尖博物館、美術館的經歷,那些潛移默化的薰陶和沁染,成為我國際視野的基礎,它給了我很大的啟迪。當你以這樣的眼界去觀察,去思考,就會有特別不一樣的感覺。客觀地說,是國際視野指引我闖入了收藏的世界。我曾一度狂熱到把中國的國家級博物館、省一級博物館、知名的遺址博物館,近乎不落地挨著去看。與此同時,把大量閱讀相關書籍、文獻、圖錄、考古發掘報告等也變成了常態。這段腿眼並用的經歷,其實就是蒐集和比照歷史遺存,給自己快速構建一個數據庫的過程,以型別學和比較學,快速構建了一個你腦袋裡的框架和脈絡。這個框架和脈絡的完善以及框架內資料的充盈,使得你終於有一天被市場認知,原來他是真懂,原來他知道什麼才是尖兒,原來他知道什麼是可以花大錢來收的尖兒貨。潘家園的鬼市,我雷打不動地堅持了10年。那時候有多狂熱?只要我在中國境內,為了趕星期六早上的鬼市,那怕有1萬條理由攔我,我也必須在週五晚上回到北京。久而久之,這個市場你就混熟了,大家都知道有這麼個買主,好東西也就源源不斷地來了。其實,萬事萬物都一樣,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質變就會發生。你看我,終於有一天我混成了“腕兒“,哈哈,開個玩笑,坦率說,就是你已經被大多圍繞在這個圈層開展生意的人認知以後,這個時候市場會發生反轉。從過去的”我要,我要“,反轉到古玩商會圍著你說,”你要,你要嗎?“,這種轉換使得我在收藏的路上奏響了大步流星朝前邁進的樂章。甚而,誇張到京城每個禮拜進來了什麼好東西,大概我會是最早知道的。因為古玩商也會把客戶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一定是要先問問掐尖兒的馬先生是否有興趣?對吧?

雲水的朋友圈 : 馬躍 | 大收藏家的遞進人生(2)

有時,我也會使用一些小伎倆,我們有很多人跟古玩商打交道缺乏經驗,特別是商界的朋友,依照商業的原則,誠實守信,一板一眼。但不同的圈層可以有不同的打法。古玩商大多受教育不多,也不那麼在意什麼規矩,他只是固守那些行內約定俗成的東西。比方說給錢的時候,有時我會稍顯大方一點,多給一點,多給,當然不是白給。比如我應該結賬18萬,我就從銀行取出20萬,不拆封,你拿去吧,2萬是你欠我的。古玩商的想法很直接,他多拿了這2萬去流轉,並不想還錢給你,否則直接收18萬豈不乾淨利落。那該怎麼辦呢?想辦法把賬平掉。所以他一有好東西,他就會首先想到你,對不對?先把那2萬的賬抵了。下回給錢的時候我還多給一點,總是掛著那個賬,是他欠我的。當你的手透過他的手向外延伸的時候,你能夠得著的資源範疇也就擴大了。這是小伎倆,但這都是基於你對古玩商圈層心態的瞭解,是吧?

古代文物藝術品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沒有可循的定價原則,不像一般商品,諸如設計成本,原料採購成本,加工成本、營銷成本,再加上你預期的利潤,就構成了它的定價。大家都賣20塊,說明市場大約接受20塊,你突然冒出個要賣80塊來,就會被市場淘汰。但古代藝術品和普通商品沒有可比性,它的定價,基本上取決於上一藏家的入手價格,一般來說,不會低於這個價格,拍賣也是這樣。我們90年代就有了拍賣,但拍賣一直受到相關法律和監管的制約,這個市場始終沒被放大。早期能上拍的,只到清代,300年。現在可以上拍到600年了,拓展到了明代。有些拍賣會上,一些遼金時期的典型器,也被斷成明代,就是為了能搭上拍賣的車。所以早於這個限定時期的文物藝術品交易一直是一個純民間的市場。民間市場會造成資訊不對稱,也就是說古玩商拿到一個好東西,他也許不一定知道這東西到底有多好,他也許不一定知道這東西到底該值多少錢。

雲水的朋友圈 : 馬躍 | 大收藏家的遞進人生(2)

收藏家的“五有”

客觀來看,我收藏的種子應該是當年遊歷世界的時候,有意無意間埋下的。常識告訴我們,種子什麼時候會發芽開花結果,需要很多條件,比如溫度、水分、空氣和光照等等。那麼收藏呢?收藏種子的發芽開花結果又需要哪些條件呢?十幾年前我曾發表撰文“收藏家的素質養成”,清晰描述了收藏家的生活狀態,所謂“有膽、有識、有錢、有閒、有緣”的五有狀態,缺一不可。這不難理解,膽、識、錢、閒、緣,體現於收藏實踐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如影隨形,相生相伴。有人問我,馬老師,為什麼還必須有閒?我說如果你朝九晚五,你試試?連心態都是不一樣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依然保持這樣的習慣,即便是半夜裡收到一張圖片,只要這東西我感興趣,我的反應和當年的反應一樣,沒有差別,,我就會一個電話打過去:“東西在哪?一個鐘頭我到。”我會用一整宿的時間跟古玩商暢聊,把他聊暈了算。這既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增進感情相互溝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還可以瞭解許多額外可以參考的資訊。另外呢,一宿的長聊,感情也加深了,少花點銀子唄。終於天亮了,他也熬不住了,交易也達成了,哈哈!這時候,你就可以一路開著車,唱著歌,滿心歡喜,打道回府了。試想,沒有閒是做不到這些的。“緣”字很玄妙,所謂得也是緣,不得也是緣,無論垂手可得、擦肩而過,亦或失之交臂,這種對藏品得與失的達觀態度,在進入收藏的高階階段之後,特別受用。“五有”狀態既有嚴肅凝重的內容,又有詼諧輕鬆的成份,其背後折射的是收藏家的個人素養和人格魅力,所謂“觀其所藏,知其所養”,再精準不過。瞧,一顆收藏種子的發芽開花結果,需要的正是這些不可或缺的條件。我之前說過,表面看起來只是個人行為的收藏,如果沒有時代變革創造了機遇,這幾乎是一項以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很明顯,三十多年來中國大規模基礎設施基本建設計劃的逐步實施,為世人呈現了意想不到林林總總前所未有的地下物質遺存,這些豐富歷史遺存的重現天日,於收藏而言,是個莫大的機遇。

雲水的朋友圈 : 馬躍 | 大收藏家的遞進人生(2)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廣泛傳播,人們往往在引用這個模型時,順手拈來。但是我注意到很多人,至少不低於80%以上的人,並不瞭解馬斯洛需求層次論最精髓的部分。在我的理解裡邊,它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層與層之間,是一個必然的遞進的過程,是完全不可以跨越的。所以,它告訴我們,處於第一層的人們,無法體驗第二層及其以外更高階的層面。所謂對牛彈琴,正是層與層之間的不對稱交流所引發的後果。層與層之間的必然遞進與不可跨越規律的揭示,使得需求層次論由理論轉化為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尤其在社交與日常交往中,我們可以用十秒八秒鐘,將對方的行為狀態快速掃描和歸類,然後用他聽得懂和喜歡聽的方式交流,從而提升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效率和效果,這個工具,在我以往的收藏實踐中亦被證實,很管用。

(未完待續)

Ma Yue

本期嘉賓簡介

馬  躍

馬躍,企業家、收藏家、鑑賞家、教授、研究生導師。從科技精英到投身商海再回歸學者,踐行跨界的傳奇人生。雖僑居海外多年,仍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痴迷收藏,為學界與藏界知名文物藝術品收藏家和鑑賞家。Asia Tatler 2009年年度人物,榮獲“大家(Maestro)”稱號;Robb Report 2019年年度人物,榮獲Best of The Best年度私享家稱號。

雲水的朋友圈 : 馬躍 | 大收藏家的遞進人生(2)

曾就職於政府機構從事自動控制研究的馬躍,擁有國家級研究成果和獎項。下海後建立自動化系統工程公司,成為上世紀末中國工業界自動化領域的領軍企業,以及建立了實驗室和工廠,成為研發和生產中國國民第二代身份證的制證企業。

馬躍先生專注並致力於中國五千年文明沿革物質遺存的收藏逾二十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成長起來的鮮有的文物藝術品收藏大家之一。其藏品涵蓋早至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古陶至商周漢唐到明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陶俑,商周青銅器以及大量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石刻造像等。馬躍收藏的鮮明特徵是以審美為主導,以文化為核心,以文化傳承為目標的個人收藏脈絡和體系,這種體系不是集中在歷史上的某一個文化節點,而是建立在大文化框架之上的收藏,也是與國際接軌的收藏。

- TBC -

文 / 馬躍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圖 / 來源於網路

採訪、編輯 / 於鳴非

TAG: 收藏馬躍古玩商收藏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