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修得一顆心,萬法不沾身!”

王陽明龍場悟道:“修得一顆心,萬法不沾身!”

1

公元1506年,明武宗即位。

商議國事,大太監劉瑾指手畫腳。

王陽明看不慣,就怒懟這位紅極一時的宦官,不曾想為自己招來禍端。

讒言威力巨大,不久,莫須有罪名從天而降,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

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雖然條件艱苦,卻有了難得的安靜。

夜闌人靜,撫今追昔,望星河璀璨,聽天籟之音,王陽明終於大徹大悟。

他得出一個結論“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龍場悟道。

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三字經》裡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就是良知。只不過現代人太浮躁,滔天的慾望覆蓋了一切,靈性具足的本性被自己埋葬了。

王陽明龍場悟道:“修得一顆心,萬法不沾身!”

我們需要一種方法,去剷除靈性之上的垃圾,還自由於自己,展天性於塵俗。

最初的摸索,就是初級階段的“於無法中求其法”,慢慢進入“於有法中求是化”。不斷反省,覆盤,內化,讓這些“法”,成為自身的有機部分。

最後,達到忘掉一切“法”的作用。當我們的天性開啟了自動模式,無性時代才真正到來。

正好比我們的教育最終是為了不再教育,目的是一樣的。因為教育的精髓已經跟行動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王陽明用半生坎坷,告訴全世界的人們,一切真理都在心中,所以不需外求。

這句話,可以無限延伸,得到的結果就是,一切都要靠自己!

王陽明龍場悟道:“修得一顆心,萬法不沾身!”

2

王陽明說,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人人都是聖人,誰也不比任何人差。

讀書學習長本事,然後投入社會,繁榮時代。這才是真正的生命價值。

有人說,讀書是假斯文,學習是假清高。所謂的聖賢之詞,無非就是自欺欺人。都什麼年代了?唯有猛賺鈔票才是硬道理。

經濟飛速發展,人類的慾望空前絕後,身體裡彷彿有千軍萬馬,奔騰不息。有個聲音高叫著,奮鬥為了功成名就,流汗為了金錢狠賺。過於強調目的性,讓生活裡的妙趣橫生無影無蹤。

然而,時代的主流,仍舊是學而優則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不知道有效學習,不同地與時俱進,終歸會變成時代的炮灰。

自己不斷否定中肯定,在不斷試錯後躍遷。

王陽明龍場悟道:“修得一顆心,萬法不沾身!”

唯其不是而常是,

思己無知則長知。

王老夫子說了,人人皆可為堯舜。

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自信滿滿,勇氣足足,用自己的雙腳踩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的身體內部,都有一個巨人在沉睡。

喚醒巨人,是每一個有識之士的義務,責不旁貸。

正確持久的方法,日復一日地磨練,鍥而不捨地追求,堅持不懈地努力。

3

兵法之道奧妙在於不讓自己動心,孝敬之道在於不讓別人擔心。

王陽明龍場悟道:“修得一顆心,萬法不沾身!”

生命其實就是打仗。每一天都在跟時間作戰。病魔,困難,煩惱,委屈,傷感,離別……

不計其數的困難,來自四面八方;

不可預知的意外,來自突如其來。

真正的高手,看上去總是不動聲色。有的甚至看上去有點慫。

虎行似病,鷹憩入睡。

它們的不動聲色,給其迎來寶貴的時間。

時間可以保養精神,純淨思想,積蓄力量。

你不動聲色,對方就不知從何下手,不知從何下手,慢慢就會心慌意亂,亂了方寸。對方一亂,你的機會就來了。

王陽明龍場悟道:“修得一顆心,萬法不沾身!”

真理不在書本上,就在我們的心中。

瞅準機會,全力以赴,勝利水到渠成。

真正的英雄,都把父母奉若神明,他們是家裡兩尊現世活佛。

世間之愛,都是將心比心。希望對方平平安安,希望對方開開心心。

TAG: 王陽明良知龍場之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