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山包終年寸草不生,考古專家現場勘察後,立刻請來駐軍封鎖

前言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於風水就十分在意,認為風水寶地可以給自己帶來好氣運。晉郭璞《葬書》中說:“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因此,無論是現代的富產大亨還是古代的王侯將相,他們都很在意自己生前與死後的住所。特別是古代帝王對於自己陵墓的選擇,他們一定會慎而又慎地選擇一塊可以令福澤綿延後世的風水寶地。

河北一山包終年寸草不生,考古專家現場勘察後,立刻請來駐軍封鎖

然而,我們通常居住的平原丘陵很少有風水特別好的地方,所以大多皇陵會選擇修建在山嶺中。不過凡事都不絕對,在曠闊的華北平原,還是能找到那麼一些特別之處的。北京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我國多朝政治中心。《明實錄·太宗實錄》記載:群臣上疏:“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俯視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勢,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萬世之都也。”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就是北京的鄰居。河北一山包終年寸草不生,考古專家現場勘察後,立刻請來駐軍封鎖。

河北一山包終年寸草不生,考古專家現場勘察後,立刻請來駐軍封鎖

漢孝景帝的十四子劉舜,是西漢常山憲王,他也是漢武帝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劉舜年輕時行事荒唐,淫亂不堪,任意妄為,但是在漢景帝的縱容和溺愛下,從未因此被降罪處罰。等到劉舜長大後,漢景帝更是把常山郡賜封給他,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石家莊一帶。眾所周知,此處位於華北平原的腹地,遼闊平坦,山脈較少,自然也就不符合我們對傳統“風水寶地”的定義。

河北一山包終年寸草不生,考古專家現場勘察後,立刻請來駐軍封鎖

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少有王公貴族會選擇在華北平原地區修建陵墓。不過一旦被分封在此,這些貴族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只能在此找尋一些風水不錯的小山頭,以求福澤綿延後世。因此,儘管華北平原的地勢並不符合傳統意義上人們對風水寶地的印象,但隨著歷朝歷代的分封,這裡還是有很多王公貴族的陵墓在的。很顯然,盜墓賊們也深喑此道。因此,經過歲月和盜墓賊洗禮的華北平原各個山頭上的古墓能完整儲存下來的已經少之又少,特別是屬於王公貴族的規模比較大的陵墓更都是早早被破壞了。不過,今天我們提到的這個墓就是從歷史變遷中得以完好儲存下來的一座文物頗豐的陵墓。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考古專家們在河北省石家莊鹿泉區進行勘測時,在當地發現了一個怪異的山包,它的怪異之處在於其環境與所處地界的環境差異極大。據專家們觀察,甚至在周邊地區都草木繁茂的夏天,這個地方依舊寸草不生,荒涼無比。

河北一山包終年寸草不生,考古專家現場勘察後,立刻請來駐軍封鎖

發現這種奇怪的景象後,嚴謹的考古專家們立刻派人向上級提出了請求,要求組建一個考古隊伍對此地進行研究調查。專家們的直覺果然很準,他們在進行實地勘測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個光禿禿的山頭別不是因為什麼自然原因,而是因為山頭下存有大量的壘石夯造結構,且土壤中木炭含量極高。要知道,木炭對於古墓的防水效果是至關重要的,甚至還能起到一定的防盜作用。由此可見,這個山頭的古怪很有可能是因為下面是歷史上某個人的墓地,而能把一整座山頭作為自己的墳墓的人,身份一定不可小覷。專家們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於是在有了這個猜想以後,他們便立刻派人封鎖了這個山頭。

河北一山包終年寸草不生,考古專家現場勘察後,立刻請來駐軍封鎖

出土的文物

結語

在嚴密封鎖下,工作人員對這個山頭下的古墓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這樣的陣仗驚到了當地的村民,他們意識到這個山頭大有來歷,於是,不少村民主動將偶然從山頭上挖到的青銅陶器拿給考古人員。可惜的是,當地不少村民沒想到自己隨便撿出來的居然會是珍貴的文物,於是便很隨便的當作一般器具使用甚至變賣了。知道這一訊息後,考古工作人員們惋惜不已,立刻加緊了對於古墓的挖掘維護。最終,專家們根據墓中的物件與資料得出了這個墓的墓主人是西漢首位常山憲王劉舜的結論,並從古墓中挖掘出了高達七千多件珍稀文物。

每一件文物對我們瞭解歷史都有著非凡的意義,是我們必須珍惜的文化瑰寶。中華文明之所以能綿延至今,離不開考古工作者對於古代文物鍥而不捨的研究與探索,也離不開我們對於古老文化的愛惜與尊重。

TAG: 山頭劉舜考古文物華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