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

聯想,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

聯想似乎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知覺,

繼續在容易且毫不費力的道路上前行。

10月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了聯想集團科創板上市稽核。注意,是終止。

聯想,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

網路上對聯想的質疑也不少,

聯想到底怎麼了?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聯想?

01

26年前決定的基因

聯想的最大窘迫是:企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已經過了高峰期,利潤率上不去。

看一下資料: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最新一個財季,聯想集團淨利潤為3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9%。淨利潤率達到2。8%,達到過去十三年的新高。

注意,淨利潤率達到2。8%已經是過去十三年的新高,你說聯想不努力嗎?也不是,人家的淨利潤達到了過去十三年的新高,但也只有

2.8

%。

聯想,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聯想從一開始就走了一條容易的道路,既然容易就意味著你沒有護城河,沒有高溢價能力。

聯想想回科創板,但是它的研發投入佔比不達標,科創板要求至少為5%。

根據第三方公司Wind統計的資料顯示:聯想在2015年到2020年之間的研發投入佔比為:3。32%、3。16%、2。81%、2。48%、2。63%、2。29%。而在200多家科創板公司中,平均研發投入比例高達11。97%,近兩成公司研發投入超過20%,少數公司研發投入佔比更是超過30%。

聯想的致命弱點還在於:傳統智慧裝置業務還是其業績增收的重要渠道,資料業務還在虧損。因此,聯想被嘲弄為「電腦組裝公司」雖然有點誇張,但技術含金量不高是事實。

還有一點,聯想融資的45%為再投資和補充流動性資產等,而科創板要求募集資金應當投資於科技創新領域。

其實聯想今日之狀況,早在26年前就已經註定:

1995年,柳傳志和倪光南為聯想的發展到底是走“貿工技”路線還是“技工貿”路線爭論了較長時間:倪光南認為聯想應該研發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對標國際上的一流科技企業。

柳傳志認為聯想根本不具備自主研發處理器晶片的實力,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全球的電腦市場,因此他主張發揮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品牌。

1995年6月,聯想董事會免去了倪光南同志聯想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職務。

什麼是聯想的眼光、格局、基因?這就是。

只想走捷徑,走容易的道路,所以說企業創始人的格局決定企業的格局。

基層員工可以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賺錢怎麼來,他們希望最好不要增加研發成本,也不要有大的風險,如果領頭人也這麼想,麻煩就大了。

如果聯想在當年就小步快跑,慢慢介入晶片研發,逐步增加投入,如今的境遇可能又會不一樣,至少在口碑方面會好很多。

聯想,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

就在1995年這一年,華為的銷售額達15億人民幣,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市場,成立了智慧財產權部、北京研發中心。

1996年,華為推出綜合業務接入網和光網路SDH裝置,成立上海研發中心。

在倪光南被免職兩年之後的1997年,喬布斯才回到當初把他“趕走”的蘋果公司再次擔任董事長。2001年,蘋果推出了Mac OS X,一個基於喬布斯的NeXTStep的作業系統。

聯想似乎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知覺,繼續在容易且毫不費力的道路上前行。

不僅如此,聯想對電腦情有獨鍾:

2005年5月1日,聯想集團完成了對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的收購,交易總額為12。5億美元。當時的媒體歡呼雀躍。

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電腦市場銷量排行榜上,聯想憑藉1577萬臺的銷量成功拿下世界第一的寶座,市場份額高達25%,利潤率只有1%左右。

沒有核心技術,作為“電腦組裝公司”的聯想在拿到這個冠軍的一年前,即2018年6月,被香港恆生指數有限公司從恆生指數50只成份股中剔除,由石藥集團取而代之。

原因是近幾年來公司業績連年下滑,股價持續下跌,導致總市值出現大幅萎縮。

是的,當你越走越順越走越舒服的時候,你要當心了,你走的可能是下坡路。

02

聯想掉隊了,但高管很有錢

即使是被從恆生指數50只成份股中剔除,聯想依然對研發不太上心,維持了低投入,2019年、2020年的研發投入佔比分別只有2。63%、2。29%,甚至在下滑。

此時距離倪光南被免職,已經十幾年過去了。

時也命也:華為在2020年遭遇巨大困難的前提下,實現銷售收入8,9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淨利潤6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2020年,華為三大主要業務板塊全部實現正增長。華為在2020年的研發投入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419億元人民幣,佔全年收入的15。9%。

相比之下: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0/2021財年,聯想集團營業額首次突破4000億元,淨利潤才80億元,這還是比上一個財年增長超過70%的結果。

7月28日,蘋果公司公佈了其2021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僅僅一個季度的淨營收為814。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36%。其中,淨利潤為217億美元,同比暴增93%。蘋果旗下的所有業務都實現了12%以上的增長速度。

除了自研的iOS系統、A系列晶片之外,蘋果又開始了自研PC晶片的程序,前段時間釋出的M1晶片就是蘋果走向自研硬體的成果。

很有意思的是,聯想在近年的平均利潤率只有1%-3%的狀態下,其招股書顯示:3年報告期內,公司董事、高階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在公司領取的稅前薪酬為9。33億元,這一數字去年是9。09億元,前年只有5。64億元,高管總薪酬在2年間上漲幅度超過65%。27名高管人員領取稅前薪酬9。33億元,人均3455萬元。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去年拿到的薪酬總包為2616萬美元,約為1.68億元人民幣。

據媒體公開報道:聯想有一位董監高2021年酬金為3037萬美元或更多,合人民幣約為1。95億元;另一位董監高2021年酬金為2870萬美元或更多,合人民幣1。84億元。

還有3位高管,其年薪也能達到800多萬美元,至少在人民幣5000萬元以上。但是財報並未披露這幾位高管的具體資訊。

聯想,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

他們是誰?誰能比楊元慶的酬金還高?

聯想在研發上舍不得投錢,在高管身上很捨得發錢,連獨董前主持人楊瀾獲得的年度董事酬金都有234萬元人民幣,而在六名獨董中,這還是最少的。楊瀾的酬金已經是A股最貴獨董擁有者民生銀行的2倍,萬科獨董的平均年薪是

60萬元

,差不多隻有楊瀾的四分之一。

聯想是最「珍惜」董監高的港股上市公司之一,這一點毫無疑問。企業利潤不高,高管工資很高,即使合規合法,在情理上還是說不過去,看到這裡,真是心疼聯想的那些小股東們。

一方面說自己缺錢,想去科創板籌錢,一方面對高管如此豪氣,聯想啊,真的讓人產生很多聯想。

很多年以前,聯想有一句廣告詞是很不錯的——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說實話,這廣告詞真好,把聯想當時的江湖地位以及決策者的志得意滿表現得淋漓盡致。

現在看來,人類失去聯想,世界真的不會怎麼樣。不是還有戴爾、惠普、蘋果、華為、小米嗎?

03

滴滴上市,聯想受累

與聯想有關的滴滴上市的新聞其實對聯想的品牌拖累也不小,網民很多時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只要罵得痛快就要罵,因為滴滴總裁柳青是柳傳志之女。

加之2018年春季,有自媒體發文稱

楊元慶曾表示寧願放棄5G也不選華為,高通比華為更強」。

針對這一說法,時年74歲的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親自執筆,與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聯名發表了一封題為 《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 的公開信,表示要聲討謠言。

聯想,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

柳傳志還和任正非通了電話,做了交流。

任正非感謝聯想對華為的支援,並表示聯想在5G標準的投票過程中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

滴滴上市這事兒其實只要仔細去看股東結構就知道,聯想並不在滴滴的股東名單裡,把聯想扯出來罵是“誤傷”,柳青持股1。7%也和聯想沒關係,是個人行為,也是個人收益。

柳傳志的侄女柳甄的確曾是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不過,據此就說柳傳志是幕後操盤手,柳傳志家族壟斷了中國的出行行業,沒有證據,也不是事實。

但是滴滴的問題的確不小,首先是費盡心機在6月30日上市,而且第一和第二大股東都是非中國企業,其次是滴滴手裡有大量資料,這個想起來就可怕。

雖然滴滴不是聯想系的企業,但卻有大致相同的“追求”:透過營銷、補貼,盡最大力量,在最短時間內佔領市場,有沒有什麼硬核科技?沒有。要不要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顧不上,先上市再說,即使冒著資料洩漏的風險也要上。

如今,滴滴是出行市場第一,聯想是PC市場第一,可是這兩個冠軍都有點灰頭土臉。

因為一個還在等待有關部門調查結果,一個剛剛終止了科創板上市稽核。

時代在變,只重營銷,不重研發,只重投資人意見,不管不顧大環境,不顧及國家資訊保安,都是要吃虧的。

當然,你要說在任何事情上聯想和滴滴都沒有關聯,恐怕當事人自己都不信,《證券時報》去年3月的報道:銀保監會官網資訊顯示,現代財險註冊資本獲准從5。5億元增至16。67億元,此輪增資擴股引入4家新股東,聯想、滴滴將並列第二大股東

隨之,現代財險的性質也將由“外資”變為「中外合資」。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評論李嘉誠:「他從未打造一款暢銷世界的商品,他投資的生意主要是地產、港口、超級市場和電訊公司,全靠壟斷和結盟賺錢,所以他不過是順勢而行,什麼行業當紅便進入該市場」。

意思是,李嘉誠只是投機,做容易的事情。

對比之下,我們該如何評價聯想呢?柳傳志當年選擇做容易的事情,聯想確實成了PC市場的巨無霸,可惜,這是殺成一片紅海的利潤微薄的市場,沒有核心技術之帆,沒有捨我其誰艱苦再創業的勇氣。

聯想將何去何從?那些向媒體公開展示的理想和藍圖真的能實現嗎?

TAG: 聯想研發滴滴柳傳志聯想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