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多有本事,都不能跟這三個人“爭”,否則招惹禍患

無論你多有本事,都不能跟這三個人“爭”,否則招惹禍患

01

人活一世,最忌諱的就是“爭”。

為了得不到的一切而爭,那是自討苦吃。不屬於你的一切,哪怕你得到了,最後都會失去,一無所得。

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華而爭,那是招惹禍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不懂得收斂自己的人,最後都會倒黴。

為了跟某些人爭奪利益而執著,那是一種不智。如果你被某些小人盯上,那你就會得不償失,身處於泥濘當中。

其實,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早年特別自負,認為自己的才華無人能及,所以他跟無數人“爭”,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碰過了不少釘子。

不過,當他人到中年的時候,他感慨道:“平生有三不爭: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人爭名,三不與無謂人爭氣。”

一個人,唯有吃過了大虧,才能明白何為對,何為錯,什麼事兒該做,什麼事兒不該做。這一切,都需要經歷的磨礪。

無論我們多有本事,都別跟上述這三類人“爭”,否則會招惹禍患。

無論你多有本事,都不能跟這三個人“爭”,否則招惹禍患

02

不與俗人爭“利”,這是一種智慧。

王志文曾說過,在利益面前,人性的一切醜惡都會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原本是善良老實的普通人,最後會因為利益而變得面目猙獰。原本是厚道和藹的平凡人,最後會因為利益而變得翻臉不認人。

更何況,在如今這個人心叵測的世道當中,老實人少了,內心陰暗的人多了。也許,後者的心思和人性更讓人感到恐懼。

單位中的小李,他遇到過這麼一件事。

某一天,他在路邊的流動攤販那裡買了一盒早餐。可是,他發現攤販多收了他一塊錢。所以,小李就跟攤販老闆爭執了起來。

後來,攤販老闆就警告小李說,有些事兒過得去就算了,他如今沒錢沒勢,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甚至還做出了威脅的舉動。

看到如此情況後,剛大學畢業的小李有點懵了。於是乎,他立馬認錯,甚至還多買了一份早餐,生怕這個流動攤販的老闆找他麻煩。

像小李這樣的情況,相信我們都遇到過。其實,為了那一塊錢而爭執,這本就沒必要,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為何說不與“俗人”爭利呢?試想,如果這些人心存不滿而報復你,甚至傷害你,那這所謂的“小微小利”真的有價值嗎?

無論你多有本事,都不能跟這三個人“爭”,否則招惹禍患

03

不與文人爭“名”,這是明哲保身的做法。

這世上有兩樣事物讓人無法忘懷,一樣是“名”,另一樣則是“利”。

利益當頭,誰都會改變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尤其是那些為了“虛名”的人,他們會為此而掃清一切的障礙。

在你看來,是上文所談到的“俗人”可怕呢,還是這裡所提及的“文人”可怕呢?其實,前者就是明著來的蠻橫莽夫而已,後者卻是“殺人不見血”的謀略者。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無才無德是廢品,有才有德是棟樑,有才無德是危險品。

生活中有太多的“文人”,可以說就是一些城府極深,陰謀詭計特別多的文化人。只要他們失去了品德,那他們就會顯得特別可怕。

就像古時候的孫權、曹操以及司馬懿這些人,他們不會像平常人一般輕易動怒,但他們手段卻能做到“一劍封喉”。

曹操知錯改錯而不認錯,哪怕殺了忠誠的將領,都只會裝成無事發生的樣子。

有個道理我們要明白,越是位置比較高的人,手段就越是厲害。就像你企業中的領導或者老闆,整起人來絕對是一套一套的。

所以說,不跟“文人”爭名,這是為了明哲保身。

無論你多有本事,都不能跟這三個人“爭”,否則招惹禍患

04

不與無謂人爭“氣”,這是一種大度。

有句話說得好,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長短。

跟同行競爭,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跟傻瓜“言長論短”,這就是一種無知。

有這麼一位教授,他博學多才,滿肚子墨水,可以說是高階的人才了。

有一天,他講課的時候卻遭到了學生的反駁,那位學生一直喋喋不休,認為教授講錯了。面對如此情況,教授忍不住了,就跟他爭論了起來。

後來,這位學生由於爭論失敗,丟了面子,所以他就有了傷害這位教授的舉動。幸好這位教授幸運,才躲過了一劫。

我們經常能看到,如今因為意見不合而大打出手的情況多了去了。但是,我們要明白,不要為了所謂的“意見”而爭氣,這是一種大度。

無論你多有本事,都不能跟這三個人“爭”,否則招惹禍患

你遇到了一個流浪漢,他反駁了你的觀點,那你還要和他浪費時間爭來爭去嗎?沒有任何爭執的必要。

高思想層次的你,去跟低思想層次的他爭論,最後吃虧的還是你。因為有太多的人,不值得花時間與之說太多。

跟相同層次的人爭論真理,這是思維火花的碰撞。跟低層次的人爭論觀點,有可能就是性命的賭博。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TAG: 攤販俗人文人爭論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