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大明國運之戰

文/清歌向暖

1629,大明國運之戰

崇禎

01

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二日,北京。

寒風呼嘯,異常冰冷。

大內太監車天翔,在廣渠門明軍大營中,宣讀了薊遼督師袁崇煥的“罪狀”:

“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餘俱釋不問。”

訊息一出,關寧軍將士隨即大譁:

爺們兒來北京是勤王的,剛打了幾仗,解了京城之圍,現在領導卻被“勤”進了詔獄;

答應好的糧餉也沒了;

還背上了“賣國賊”的帽子。

幹不了了!

不幹了!

楊士聰《玉堂薈記》卷二:

“袁既被執,遼東兵潰數多,皆言:‘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

隨即,關寧將卒一萬五千人,在祖大壽的帶領下,當夜拔營北歸。

(或許不該說是祖大壽帶領他們,而是他們裹挾祖大壽)

十二月初三,關寧軍經過通州城下。

此時,袁崇煥的老上級、兵部尚書孫承宗就在通州,得到守兵報告後,大驚失色。

他趕緊一邊派人安撫,但關寧將卒根本不弔他。

一邊派人到京城探聽情況,才知道是因為袁崇煥被抓。

孫承宗隨即派遊擊將軍石柱國飛騎直追,試圖拉其回頭,繼續防守北京。

畢竟此時大明朝廷的野戰力量太薄弱。

能和皇太極過兩招的,也只剩下這些丘八們了。

但由於關寧軍行進速度太快,石國柱僅僅追到關寧的後衛軍。

這些後衛部隊還以為是朝廷派來捕殺他們的,紛紛結陣自衛……

石國柱無功而返。

孫承宗不死心,兩天後,又派人去追。

不過結果是一樣的。

因為關寧軍的心已經涼透了:

“主將既戮,城上又將以大炮盡殲我軍,故不得已至此。”

02

關寧軍突然回撤,北京城裡流言四起。

還流傳說:祖大壽私通後金,即將反戈一擊。

崇禎很是擔心。

大學士成基命,就建議讓袁崇煥寫手書招撫祖大壽。

因為關寧軍現在猶如一頭受氣的猛虎,隨時可能咬人,只有袁崇煥能拿捏住他們。

崇禎瞬間僵化:

1、前幾天剛逮捕,不能就此放了袁崇煥;

2、也不好意思親自出馬。

這臉打得不要太快了!

不過沒關係,自然有臣下領會聖意。

閣部九卿等大小官員下了班之後齊聚詔獄,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勸袁崇煥寫手書給祖大壽,讓他回防。

面對眾官的說辭,袁崇煥只用了一句話就把他們頂了回去:“皇上不發話, 我這樣的罪臣哪敢參與國家大事?!”

袁崇煥心裡自然有氣。

這時候,兵部職方司郎中餘大成站出來,說:“袁公你公忠體國,手上託著遼東生死,天下沒有人不佩服你的大義!如果做的事對國家有利,咱們做臣子的不該在惜自己的聲名。皇上雖然沒有明旨,但意圖已經很明顯了。袁公你好好考慮一下!”

袁崇煥聽罷,感覺遇到了知己,淚流滿面,飛筆直書。

崇禎得書,立馬命兵部差人傳送。

同時,命孫承宗移鎮山海關(以防關寧軍兵變),並前往撫慰關寧軍。

經過孫承宗多方安撫,加上袁崇煥親筆的書信開導,以及朱由檢既往不咎的聖諭,終於溫暖了祖大壽和關寧將士的心,又奉命回京畿協防皇太極了。

然而這時候的局勢卻出現了極大的逆轉……

03

自從十二月初一,暫時解除了對北京城的圍困之後,皇太極開始了京郊徒步旅行——後金軍從南海子往西走,先後攻克良鄉、房山、固安,又大搖大擺派人往房山祭祀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陵寢。

優哉悠哉了半個月之後,皇太極繼續揮兵北上。

於十六日當晚,在盧溝橋殲滅明軍15000人。

又從俘虜口中得知,永定門駐紮著滿桂的部隊四萬餘人。

這是當時京城最為依仗的防衛力量了。

但沒了袁崇煥和關寧軍,皇太極誰也不怵。

1629,大明國運之戰

皇太極

隨即移師永定門外。

第二天黎明,數萬八旗大軍衝向滿桂軍。

令人不解的是——

面對明軍此起彼伏的槍炮轟擊,後金竟 “無一傷者”。

而明軍這邊,武經略滿桂、副將孫祖壽戰死,總兵麻登雲、黑雲龍被俘,四萬人全軍覆沒。

注:

這裡是按《滿文老檔》的記載:

“我兵不可憚勞,我等十旗行營兵列陣,呼喊齊進。陣斬明總兵官滿桂、孫祖壽、副將、參將、遊擊三十餘人等,千總、把總無數。生擒總兵官黑雲龍、麻登雲及參將一人。明兵發槍炮如雨雪,我軍進擊無一死者,豈非天佑乎?”

明朝人的記錄是滿桂在良鄉和後金軍遭遇。

不過,明清雙方的記載都一邊倒,記錄了後金沒死一個人,而明軍卻全軍覆沒的情況。

《文文肅公日記》載:

“十八日。往朝中,猶以為勝負相當也,午後始知其確。滿桂、孫祖壽皆被殺,未曾殺一虜,而我師殲焉,為之短氣,為之心戰。然而士大夫怡堂如故,即小民亦皆帖然,此不可解。”

04

明軍主力被滅,永定門大戰的勝利讓後金上下興奮異常。

皇太極耀武揚威,繼續從城南順時針繞北京城做二次郊區遊,經廣寧門、西便門進至德勝門,一路燒殺搶掠。

明軍卻龜縮城中,不敢對陣。

數日後,皇太極派遣阿巴泰、濟爾哈朗等率兵三千,前往通州探路。

後金準備在關內分立幾個辦事處,方便以後經常到北京旅遊。

同時也為了以後可以南北夾擊山海關。

至於辦事處的地點,皇太極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圈:遵化、永平、遷安、灤州。

十二月二十七日,後金軍在通州兵分兩路:

南路軍,由豪格、嶽託率四千人,先攻佔了香河,知縣任光裕戰死,繼而又攻克玉田,大掠而去;

北路軍由皇太極親自率領,在薊州遇到了從山海關趕來的五千援軍,雙方互有死傷。

隨後,皇太極大軍迅速東進,在榛子鎮與南路軍合兵,馬不停蹄,直奔永平。

正月初四日,進抵永平城下。

後金一向不擅長攻城戰,而且皇太極這次也沒有往永平城裡派奸細。

但永平城守軍操作失誤,引起了火藥爆炸。

半天時間,永平城就被攻破了。

永平知府張鳳奇、兵備道鄭國昌、推官羅成功、千總牛星耀、仇耀光、張學閔、胡承柞和生員羅世傑等,全部戰死!

自古有忠臣就有叛逆。

盧龍知縣張養初、兵備道白養粹、副將孟喬芳、楊文魁等二十多人,全部投降!

皇太極很高興。

為了在薊東站穩腳跟,皇太極決定“以漢制漢”,任命白養粹為巡撫管理永平,孟喬芳楊文魁等仍為副將,以供軍前馳驅。

一干人等,跪拜在皇太極腳下,山呼萬歲。

05

拿下永平,讓皇太極胃口大開,開始計劃吃掉山海關,打通關外關內的聯絡。

崇禎三年(1630年)正月初七,皇太極留濟爾哈朗等一萬兵力守城,自率主力親攻山海關。

但先後在撫寧和山海關兩地,遭到了明軍的痛擊,後金軍被迫回撤。

皇太極實在是太想在薊東這塊地上紮根了。

山海關不能攻克,其戰略目標不能實現。

皇太極決定退而求其次,立足永平,同時招降納叛。

先後招降建昌參將馬光遠,臺頭中軍孫承業,遷安知縣朱雲臺, 灤州革職守備李繼全等多人。

山海關西北有石門、臺頭、建昌三城,西南有撫寧、昌黎、樂亭三城。

後金現已拿下兩城(招降的建昌和臺頭)。

如果這六城都在皇太極手裡,對山海關將構成嚴重的威脅。

皇太極於是大造雲梯,猛攻撫寧和昌黎。

幸虧,昌黎有孫承宗之前派遣的援軍防守,祖大壽也派兵遊擊於昌黎樂亭之間,皇太極才沒有得逞。

皇太極派人招降樂亭城又沒有結果,其主力只能北撤永平城。

06

明軍決定反攻永平。

1629,大明國運之戰

祖大壽

祖大壽部在永平與撫寧之間的雙望設伏,以建寧參將劉應選,樂亭參將張存仁為左右兩翼,以張弘漠等兩千人接應,先命兩百人往永平引誘其追擊。

後金主力部隊軍果然上當,邊打邊撤,遊弋於永平城以北,想出關。

此時,永平城內只剩下之前投降後金的明軍部隊。

(滿人是不會守城,把騎兵撒出來機動作戰。後來皇太極入塞,最遠打到蘇北,攻下城之後也不怎麼守)

祖大壽想趁機一鼓作氣攻下永平。

但沒想到的是,這群二鬼子,此時卻爆發了驚人的戰力。

關寧軍遭到了密集的槍炮襲擊,被迫收兵。

東線受阻,明軍將領馬世龍意欲在西線開啟局面——先從薊州打通往遵化的道路,既而攻克三屯,與祖大壽南北相呼應。

但這時候,明軍卻犯了添油戰術的錯誤。

山海關副將官惟賢和兵部右侍郎劉之綸全軍敗沒。

明軍又集中優勢兵力,兩次進攻,但都宣告失敗。

至此,永平城裡的守軍和攻城的明軍轉入了戰略相持的狀態。

07

明軍捲土重來,投降後金的一些官員們心眼兒又開始活泛了。

比如,臺頭中軍孫承業又私下和明軍取得了聯絡。

二月初七日,明軍在孫承業的內應下,突然攻克建昌。

緊接著,之前投降皇太極的三屯營的楊肇基部,馬蘭峪守將也降而復叛。

對皇太極出關的所經之地構成嚴重威脅。

皇太極氣壞了,發動全軍攻擊馬蘭峪,不能戰勝明軍,又轉攻三屯營和建昌,還是打不打來。

戰事的發展,對明軍很有利。

但由於西路的兵力全部敗沒,無法圍殲後金軍,不能堵住皇太極出關之路,以至於功虧一簣。

08

二月,接連收復建昌、三屯營、臺頭城後,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遼東督師孫承宗決定拿灤州開刀,依次往北推進。

但之後兩個月,明軍卻毫無進展。

四月,在灤州城下中了叛賊高鴻中的詐降計,明軍中伏,死戰得脫,將士死傷數百。

明軍的後勤系統也供應不暢,直到五月初還在催辦糧草,曠日持久。

雖然,之後攻克了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

但這場戰爭讓明朝損失了大批有經驗的將領士兵。

皇太極也嚐到了甜頭,從此之後屢屢進關,攻城殺將,不可一世。

明廷的喪鐘就此敲響……

而這一切,崇禎又怎麼推得了責任?

TAG: 皇太極明軍永平後金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