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大家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經自稱“十全老人”,因為他自己認為自己在位時完成了“十全武功”。而他的“十全武功”之一就是平定緬甸。而平定緬甸能被乾隆視為十全武功之一是因為這場戰爭確實規模浩大,不但持續了5年時間之久,而且還使清朝損失了多員高官大將,遭受了嚴重的傷亡。那麼這場戰爭究竟因何而起?最終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清緬戰爭如何爆發?

緬甸是中國的西南鄰邦,當地部族至少從漢代開始就已經和中國中原王朝發生了關聯。在元朝建立之後,元世祖忽必烈招降緬甸蒲甘王朝不成之後,曾派大軍幾次征討緬甸,並在當地建立了緬中行省。而在明朝時期,緬甸東籲王朝不斷蠶食中國西南邊境領土,所以在公元1583年,明朝萬曆皇帝曾再次派遣大軍討伐緬甸,明軍順利收復大量失地,使當地搖擺不定的土司紛紛歸附。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元緬戰爭期間幾場戰役發生地

而在明朝末年,南明永曆皇帝曾經一度流亡緬甸。在剛進入緬甸之時,他曾得到了緬甸東籲王朝國王平達力(中原史料稱其為莽達)的禮遇。但之後不久,平達力的弟弟卑明(中文史料稱他為莽白)就發動政變,殺死平達力一家,自立為緬甸國王。在公元1661年8月12日,卑明又發動了咒水之難,將永曆皇帝的侍從近衛全部殺死,並將永曆帝囚禁。之後不久,他又將永曆皇帝交給了吳三桂,導致最終永曆帝被吳三桂勒死。

不過當時雖然東籲王朝把永曆帝交給清軍在客觀上配合的清軍對南明的戰爭,但總體上在清朝初年,清朝與緬甸的接觸還是比較稀少的。東籲王朝自恃也擁有較強軍力,所以始終沒有對清朝表現出臣服的態度。而當時清朝因為有準噶爾等麻煩,所以也不想去招惹緬甸,所以雙方的冷和平一直持續到了公元1750年。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鼎盛時期的東籲王朝勢力範圍

在公元1750年,東籲王朝首次對清朝進行了朝貢,並表示願意對清朝稱臣。但客觀地說,東籲王朝對清朝的稱臣其實也是在一種極其特殊的情況不得已而為之的作法。因為此時東籲王朝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在公元1740年前後,緬甸少數民族孟族崛起,東籲王朝對大部分領土失控。在這種情況下,一貫桀驁不馴的東籲王朝才會在公元1750年對清朝進行了主動朝貢。但短短兩年之後東籲還是被孟族人建立的貢榜王朝滅亡。而新崛起的貢榜王朝也確實曾經強盛一時,一度橫掃東南亞,先後吞併了位於今天印度東北部的阿霍姆王國和曼尼普爾王國,還滅亡了位於寮國的南掌政權,並在著手滅亡位於暹羅(泰國)的大城王朝。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貢榜國王閱兵場景

在這種情況下,貢榜王朝很快野心勃發,對位於中緬邊境的各個土司也發動了一系列征服行動,迫使很多土司對其臣服。公元1762年,貢榜王朝和周邊一些已經被其臣服的土司派出2000軍隊,入侵今天中國雲南省境內的孟定和耿馬地區,點燃了清緬戰爭的導火索。

異常艱苦的清緬戰爭

在緬軍入侵之後,耿馬土司曾一度對其展開反擊,在今天中緬邊境地區的滾弄江擊敗了緬軍,殲滅其200餘人。而云南地方政府在得報之後也派出軍隊沿滾弄江地區進行了佈防,防止緬甸深入雲南。但因為當時清朝剛剛平定了準噶爾部,並不想開啟新的戰事,所以還是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耿馬土司在擊敗緬軍之後不久,還是向貢榜王朝繳納了所謂的“花馬禮”,也就是對其進行了納貢。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清緬戰爭形勢

但貢榜王朝卻絲毫不領情,持續對今天雲南西雙版納地區進行了騷擾。而在公元1765年,貢榜王朝制定了滅亡暹羅大城王朝的計劃,而其進軍路線涉及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境內的車裡地區。很快大量緬軍開始入侵車裡,對當地民眾展開了劫掠,甚至深入到了並非土司地區的雲南思茅,並公開宣稱車裡為緬甸領土。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軍隊逐步展開了一系列還擊行動。雲南總督劉藻在公元1765年10月派出大約7000軍隊對緬軍發動了較大規模的反攻,收復了邊境部分地區。但在不久之後,一支大約600人的清軍遭到緬軍伏擊,僅100人生還,參將何瓊昭(大致相當於現代的團長)等人戰死,導致乾隆皇帝大怒,劉藻很快被革職並降為湖北巡撫,劉藻受此打擊之後不久自刎身亡。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劉藻畫像

公元1766年,乾隆任命原任陝甘總督的大學士楊應琚為雲貴總督,再次對緬甸發動了大規模反擊。但一些初期的勝利卻使楊應琚對整體形勢產生了一些誤判,認為貢榜王朝的實力和邊境土司差別不大,所以產生了進一步對緬甸用兵,一勞永逸解決其威脅的想法。

在獲得了乾隆皇帝的支援之後,楊應琚在當年9月調集了1。4萬軍隊,開始對貢榜王朝發動了進攻。此時雖然貢榜王朝在暹羅也正陷入苦戰,但正值巔峰期的貢榜王朝卻並沒有從暹羅撤軍,其國王辛標信(中國古籍中稱其為孟駁)一面命令在暹羅的軍隊繼續攻打大城王朝,一面命令大將莽聶渺遮率領3萬軍隊沿伊洛瓦底江(當時中國將其稱為大金沙江)北上與部分土司軍隊一同迎擊清軍。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伊洛瓦底江上的緬甸軍隊

當時,緬軍將主攻目標放在了之前已被清軍攻克的新街(在今緬克欽邦境內),而駐守此處的清軍只有500人左右,雖然楊應琚在此期間又向當地派出了400名援軍,但在九月二十四日,數千緬軍對新街發動了猛攻。清軍在兵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抵抗了兩天一夜,但最終失敗,都指揮使司(也相當於今天的團級)劉天佑戰死,殘部突圍之後退入邊境關口鐵壁關。

之後緬軍分兩路追擊清軍,分別在鐵壁關、騰越和隴川等地與清軍交戰。而當時緬軍大量裝備了從英法東印度公司購買的燧發槍,所以給清軍造成了大量傷亡。清軍無力反攻,只得在陣前與緬軍議和,最終雙方沿邊境地區形成了對峙局面。而在此期間,戰略強悍的緬軍還成功滅亡了大城王朝。

在清朝方面,楊應琚等官員則多次謊報軍情,聲稱對緬軍取得大捷。但不久之後,乾隆派往雲南的親信侍衛福靈安(福康安的哥哥)返回北京,將真實戰況告知乾隆,引發乾隆大怒。很快下令將多名將領處死,並將楊應琚逮捕進京並賜死。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乾隆時英國人所畫的清軍士兵肖像

公元1767年,乾隆任命外戚明瑞為雲貴總督,又徵調滿洲兵3000和川雲貴綠旗兵2。3萬人,分兵兩路由明瑞和參贊大臣額爾景額指揮,再次對貢榜王朝發起了進攻。此次進軍在初期取得了一定戰果,佔領了緬甸木邦城(今緬甸興威)等地。此後緬軍則實行焦土戰略,避開了清軍鋒芒。不久後,額爾景額率領的北路軍在老官屯(今緬甸克欽邦境內)與數千緬軍接戰,但在十二月初,額爾景額卻因熱帶疾病死去。

而明瑞率領的南路軍則先後取得多次勝利,最終在今天緬甸南渡河附近的蠻結地區與9000緬軍遭遇,清軍主動進攻並攻克敵方營寨,其騎射手給敵軍造成重大傷亡,殲敵2000多人,取得了與緬甸開戰以來的最大勝利。此戰過後,明瑞被乾隆晉升為一等公,率領貴州綠旗軍的王連也被提升為遊擊。

但此戰勝利也使明瑞產生了輕敵情緒,他很快率軍深入,準備直取貢榜首都阿瓦城(位於今緬甸曼德勒省),最近時打到了距離阿瓦僅70裡的象孔地區。但因為緬軍繼續執行焦土政策,清軍攻擊至此時糧草用盡,無法再戰,只得後撤尋找補給。而此時緬軍則對清軍北路軍和留守在木邦的清軍發動猛攻,清軍參贊大臣珠魯訥在木邦堅守10天之後自殺身亡,兩位總兵(相當於師級軍官)胡大猷和胡邦祐相繼戰死,但清軍大部還是成功退回雲南。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乾隆時一名總兵的畫像

而明瑞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在緬甸孟籠成功獲得給養,但此時他也知道無法攻克貢榜首都,所以率部後撤。在公元1868年正月十四日,明瑞部曾再次對追擊的緬軍發動攻擊,殲敵上千人。但在此後,打敗了北路軍和木邦留守清軍的緬軍主力追上明瑞部,並將其圍困於距離宛頂(今雲南畹町)200餘里的小孟育。清軍在突圍過程中遭受沉重損失,領隊大臣扎拉豐阿戰死,參贊大臣觀音保在彈盡之前用最後一支箭刺穿喉嚨自殺。而明瑞本人也身受重傷,在知道自己無法成功突圍後自縊身亡。但清軍主力還是在1萬餘人還是在總兵哈國興和常青的率領下成功突圍,回到宛頂。

而此戰雖然清軍也損失慘重,但貢榜王朝也意識到了自己無力與清朝進行長期戰爭,所以很快遣使求和。但感到受辱的清朝對此置之不理,重新開始集結兵力,準備再次對緬甸用兵。

乾隆的“十全武功”,清緬戰爭意義何在?

這次乾隆皇帝調集了1。3萬八旗兵和9000貴州兵,由重臣傅恆(福靈安和福康安的父親)指揮,在公元1769年再次攻入緬甸。為表示對此戰的重視,在傅恆出發之前,乾隆還親自在紫禁城太和殿把自己的甲冑賜給傅恆,預祝戰事成功。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乾隆對清緬戰爭極為看重

七月二十日,傅恆親率8000大軍渡過大金沙江。而另外一路清軍1。5萬人由副將軍阿里袞和阿桂率領,順大盈江南下。九月十八日,此路清軍在大盈江與大金沙江交界與攔截的緬軍水師遭遇,清軍擊沉對方三艘戰船,也成功進入了大金沙江流域。

此後,清軍兩路主力和大約3萬緬軍主力都彙集到了新街和老官屯一帶,為即將爆發的決戰做準備。而在緬甸軍隊陣中,還包括之前貢榜王朝與法國人作戰時俘虜的數百名法軍降軍。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傅恆是最後一次清緬戰爭主將

十月初十,雙方在新街發生激戰,清軍水師擊沉對方六艘戰船,殲敵500餘人,阿里袞所率領的陸軍也大敗緬軍,奪取了對方三個營寨。清軍成功攻佔新街,緬軍則退守數十里之外的老官屯。二十日,清軍進軍至老官屯,緬軍則在大金沙江兩岸紮下兩座堅固大營固守。兩天之後清軍對緬軍發動猛攻,傅恆和阿里袞先後前往距離敵軍營柵數十步之外的前線指揮。但緬軍營柵極其堅固,所配備的防守火力也非常強勁,清軍多次進攻都被打退,總兵福德也中槍身亡。

之後幾天,清軍在江上又擊沉了幾艘緬軍戰船,並曾多次試圖用火攻和大炮摧毀緬甸營柵,但都沒能成功,戰事逐漸陷入僵局。但之前清軍在新街的大勝讓貢榜國王辛標信心生恐懼,感到再打下去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開始遣使求和。而清軍方面則因為熱帶疾病也出現了嚴重減員,副將阿里袞、總兵吳士勝和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傅恆本人也染上熱帶疾病臥床不起。在這種情況下,清軍決定接受議和。最終雙方達成和約,緬甸按照古制重新對清稱臣納貢,並承諾再不侵擾中國邊境。清朝也同意重開雙方邊境貿易。最終雙方在公元1770年七月正式停戰。

清朝最慘烈邊境戰爭?清緬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結局如何?

TAG: 緬軍清軍緬甸貢榜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