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地名說】韓愈的長眠之地——韓莊村

【孟州地名說】韓愈的長眠之地——韓莊村

韓莊村位於孟州市區西6公里處,由韓莊和高莊兩個自然村組成,因村委會駐韓莊而得名,屬西虢鎮管轄。

關係明代之前此地的名稱是什麼,資料並不多。喬天佑先生(韓莊村人,長期在武漢工作,現已退休)在《難忘的韓文公情節》一文中寫道:“據史料記載,韓愈遭貶那年,韓莊叫逮水村” 。喬先生記載的“逮水村”一名來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韓莊後嶺出土的一塊墓誌記載,現墓誌下落不明,墓誌的年代和內容已無從得知。如果這個記載真實,那麼韓莊村應早在唐代已建村,也是孟州一個千年古村。

明代稱韓家莊,正德《懷慶府志·孟縣鄉村》記載:“永安鄉凡八里所,管三十七村,韓家莊在縣西十五里。”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代學者何瑭撰寫的《改建韓文公祠記》記載:“縣之西有韓莊,傳以為公族所居。”說明,韓家莊和韓莊在當時是通用的名稱,可以互用。

同樣的記載也出現在清的文史資料中,清康熙年間喬騰鳳編寫的《孟縣誌》村鎮名單中稱韓家莊:“永安鄉懷德里西路韓家莊”;到了清乾隆年間馮敏昌編寫的《孟縣誌》村鎮名單中村名又變為了韓莊 :“永安鄉懷德里西路韓莊和高莊”。

中華民國時期屬六區韓莊鄉;抗戰時期和解放爭戰時期屬六區;新中國成立初期屬一區;1956年屬四合鄉;1958年屬新成立的西虢公社,建立韓莊大隊;1983年社改鄉,後鄉改鎮,大隊改為村委會。

【孟州地名說】韓愈的長眠之地——韓莊村

唐柏雙奇

韓莊之所以名揚天下,是因為此地是唐代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韓愈的長眠之地,韓愈墓就位於村北的紫金山半山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以韓莊村名的來歷最通常的說法:因村有韓愈墓,故稱為韓莊。

自明代始,有學者認為韓莊是韓愈故居所在地,也就是韓愈的老家。

乾隆《孟州志》卷二地理第二下《祠宇》記載:

明成化二十一年,即公元1485年。吏部侍郞耿裕路過孟縣,寫下一篇《題韓家莊詩》,並撰寫有序:

【孟州地名說】韓愈的長眠之地——韓莊村

韓愈墓冢

莊在懷慶府孟縣西十里許,即唐韓文公故居也。孟本唐河陽縣地,河陽故城在孟縣南十八里,唐末廢河陽,置孟州。國朝因之為孟縣。公實河陽人。生有‘歸河陽省墳墓’之文,歿亦葬。於是,門人皇甫湜撰公墓碑雲‘歸葬河陽韓氏先塋’。則公為河陽人本無疑者,……西旋過孟,聞有是莊,及墓所在,□□為之雀躍,因作小詩以識,其有好古者必能興崇表厲雲耳,詩云乎哉!

文公生此邑,豪傑古今推。

道續千年統,言垂百世師。

遺莊存故址,表墓有殘碑。

剩得山靈護,難得綠野隳。

報功從祀遠,記裡建祠宜。

風教斯攸系,時豐可力為。

耿裕(1430-1496),字好問,耿九疇子。景泰五年(1454),中進士。授為庶吉士,轉戶科給事中改工科。父子並以德行名著於世,天順初年,改檢討。其父九疇因張鵬彈劾石亨一案受到牽連,耿裕也被貶為泗州判官。遭父喪起復後,補定州知州。成化初年,召複檢討,任國子司業、祭酒。當時,明王朝一些年幼侯伯都在國子監讀書,耿裕將古代諸侯、國戚的嘉言美行可資效法者編纂成書,給他們講授。皇帝非常贊同。後歷升吏部左、右侍郎,並代尹為尚書。靠勾結宦官與萬貴妃而升為大學士的萬安,素與耿裕不合,便夥同李孜省在皇帝面前陷害耿裕,結果,耿裕被調到南京禮部。後轉南京兵部參贊機務。弘治九年(1496),裕病逝,享年67歲。後贈太保,諡文恪。著有《耿裕集》。

乾隆《孟縣誌》記載:

唐韓文公祠在縣城南門內。舊在縣西十二里韓莊。前明成化中,知縣嚴明建,宏治中,知縣巫儼奏請春秋秩祀。正德丁丑(1517年),知縣劉澄改建於縣城南門內,郡人何宗伯瑭撰記。

明何瑭撰改建韓文公祠記

聖人之道,其大矣哉,包羅天地,揆敘萬有,蓋非其它一才一藝之可比也。故君子之學,患不聞道,苟得聞道,則雖勢在匹夫,世猶當景仰而崇奉之,而況其顯者乎?孔孟既沒,道學不明,異端之說充天下,老氏曰:虛無道也。釋氏曰:寐滅道也。天下之士,迷於其說貿焉,莫知適從者,蓋非一朝夕之故矣。至唐吏部侍郎韓文公,始明辯而震揚之曰:博愛,仁也,行而宜之,義也,由仁義而之焉,則為聖人之道。老與佛之道,非道也。由是,天下之士始曉。然知吾道之正,異端之邪,其見道之明,固已度越諸子矣。而又慨然以道自任,雖蒙譏罵訕笑,不懼不沮,佛骨一表,犯天子怒,竄逐南海,瀕於死亡而不悔,其通道之篤,豈世儒之所易及哉?逯其晚年,道成名立,天下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宋元豐中,遂以公從祀孔子廟庭。公之得與乎聖道之傳,天下之士,固已無不知矣,況其桑梓之地,遺風餘澤,漸被尤深。士之生於斯,遊於斯者,又當何如而景仰之耶!公本河陽人。河陽,於國朝為孟縣。縣之西有韓莊,傳以為公族所居。莊有冢,傳以為公墓。公集亦有“過河陽省墳墓”及“我家本瀍谷,有地界皋鞏”之句,則公為孟人無疑。《唐史》乃謂公鄧州南陽人,蓋傳誤耳。宏治年間,大冢宰耿公,始表公為孟人。奏請於朝,建祠致祀,其所以風勵後學之意深矣。顧棟宇卑狹未稱,且僻在深巷,過往士夫猶有未及知者。正德丁丑,縣尹劉侯慨然有感於斯,乃改建於縣治南門內孔廟之右,高明爽塏,既足以竭處妥靈,又於祠前建坊,題曰“鄉賢韓文公祠”,蓋以見公有得於聖人之道,而為此邦之人也。往來士夫,鹹得謁祠致敬。而耿公表章之意,始大暴白。祠成,欲記其改建始末於石,乃請命於太守韓公。公以屬瑭。竊惟士君子垂世不朽者,不止一途,而莫大於得聞聖人之道。孔孟以來,世儒得與斯道之傳者,僅可屢數,而吾黨得二人焉,公及河內許公是也。然上下千數百年,而僅得二人,可謂難也已矣。有志之士謁公之祠,夫豈能無所感耶?冢宰公名裕,河南盧氏人;太守公名士奇,山西洪洞人;縣尹侯名澄,陝西邠州人,皆有志於聖人之道者,故所崇尚如此。謹附於祠記之末,使後之人有所改焉。

何瑭(公元1474年-1543年)字粹夫,號柏齋,懷慶府(今河南武陟人),祖籍揚州府泰州如皋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河南鄉試第一名,次年進京參加會試和殿試,進士及第,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修撰、以不屈於劉瑾,辭官。後劉瑾伏誅,復官,因直言出為開州(今濮陽)同知,東昌府(今山東聊城)同知,山西提學副史,浙江提學副史,南京太常寺少卿、正卿,北京工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等職,官至三品。明嘉靖十年(1531)年,何瑭告老還鄉,成立“景賢書院”,設館講學,著書立說,著有《柏齋文集》 、《陰陽管見》等。嘉靖二十二年(1543)九月十三日,何瑭病故,享年70歲,葬於懷慶府(今河南焦作沁陽)城南門外。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六月初十,追封何瑭為禮部尚書,諡“文定”。

成化年間,耿侍郎在文中寫有“莊在懷慶府孟縣西十里許,即唐韓文公故居也”,這時的故里應指的是唐之河陽縣,明朝之際的孟縣是韓愈的故里;正德年間,何文定公在文中寫有“河陽,於國朝為孟縣。縣之西有韓莊,傳以為公族所居”應是何瑭認為韓莊可能是韓愈的老家所在地。

但,我認為不論是耿侍郎,還是何文定,他們文章內容應是論證韓愈墓的所在位置,關於“故居”、“公族所居”一說,都是“據傳”,還不足以證明韓莊就是韓愈的故居老家所在地。

韓愈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他更是繼孟子之後最大的一位大儒。韓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大學》和《中庸》從《禮記》中單獨提出,並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和分析的思想家,他還撰寫了《注論語》十卷,成為南宋朱熹編寫《四書集註》儒家經典的基礎。韓愈系統地論述了儒家思想傳承的脈絡和系統,創立了儒家傳承關係的“道統”理論,影響了中唐之後中國思想史發展。雖然歷代對偉大的韓愈評價很多,各各方面都記載很詳細,但多專注於他的思想、文化和文學上面的成就,雖然也記載韓愈墓在河南河陽,但很少有關係韓愈墓在河陽、孟縣的何村何莊的記載。

自明代,有關韓愈墓準確位置在韓莊的記載,逐漸多了起來。

【孟州地名說】韓愈的長眠之地——韓莊村

史料中的韓愈墓位置圖

明代成化年間,戶部尚書耿裕(公元1430—1496年)過孟時撰著了《孟縣韓莊考》。其中就有“……若以史為的,史之所誤不一,先人又引晉啟南陽,為說,又云今懷、孟州皆春秋南陽之地,獨為得之。然今只以集中所云及據墓碑為當。西旋過孟,聞有好古者必能興崇表歷,云爾詩云乎哉!文公生此邑,豪傑古今推……。”

明代著名學者、名宦,生於武陟縣而定居在沁陽的何瑭(公元1474—1543年)在撰著的《孟縣改建韓文公祠記》中說“……河陽,於國朝為孟縣。縣之西有韓莊,傳以為公族所居。莊有冢,傳以為公墓……。”

明浙江奉化人王諤(公元1426—1506年),過孟縣時曾賦《謁韓文公詞》詩一首以憑弔韓愈。詩云:“骨肉相逢幸不孤,朔風吹雪滿頭顱。一封正氣青天在,八代衰文赤手扶。猶有篇章傳道路,豈應香火託浮屠。廟市下馬瞻依地,卻愧經行是坦途。”

明天啟年刻本《士商纇要》載:“……北京由河南府至陝西路陸 ……懷慶府,萬善馬驛。五十里至孟縣。河陽驛。十里至紫金山。有韓文公墓在焉,……。”

《明孝宗寶訓》和《明實錄孝宗實錄》兩本明代皇家檔案中都有這樣的記載:“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五月己卯,命河南孟縣建唐昌黎伯韓愈祠,春秋致祭。並修理墳墓,從知縣巫儼奏也。”這與乾隆《孟縣誌》中記載的明弘治年間在孟縣城南門內修建韓文公祠是一致的。

明未清初書法家、詩人王鐸(公元1592—1652年)曾在孟賦詩《韓莊文公墓》憑弔韓愈:“不獨文章盛,先生峻一身。江山如許地,唐宋幾何人。月冷孤墳暮,花馥幫宅春。析城東去水,嗚咽響麒麟。”

範正脈,字介子,明清之際的學者,修武人,順治丁亥年進士,曾同友人遊孟縣,並賦《同河陽友人抵退之鄉里口號》詩三首憑弔韓愈:

其二:全家歸葬在河陽,舊拜金山山斗旁。丹荔黃蕉無一物,先生原只愛文章。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和《清史稿》中都有這樣的記載:乾隆十五年(1750年)“乙丑。賑恤福建閩縣、侯官、福清、閩清、南平、將樂、建陽、崇安、寧化、等縣被水災民。

○是日、駐蹕孟縣東大營。

○丙寅。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奉皇太后渡河。

○詣皇太后行幄問安。

○是日、駐蹕孟津縣西大營。”

實錄中還特別對乾隆派人祭祀先賢墓進行了記載:“(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八月丁亥,聖駕時巡中州,遣官祭前代聖賢忠烈祠墓。凡祠墓在御道所經三十里內者,皆遣官致祭。前代名臣以配享帝王廟者為斷,先賢以從祀聖廟者為斷,本朝勳臣以入祀賢良祠者為斷。時祭周文王廟、伊尹墓、周公廟、宋璟墓、許遠墓、呂蒙正祠、范仲淹墓、司馬光祠、王曾墓、韓琦墓、岳飛廟、子貢祠、韓愈墓、程顥祠、程頤祠、邵雍祠、朱子祠、許衡墓,又奉命特祭殷比干墓、漢關帝墓、晉稽紹祠、唐顏真卿墓、本朝魏裔介墓。(《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二十二《群廟考四 特祀》”。這個史實的記載與韓莊韓愈墓前《諭祭碑》文的記載是完全一致的。

乾隆十五年,第一任五經博士韓法祖曾恭刻《諭祭文》碑,樹立在城南街韓文公祠內。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秋,繼任五經博士韓九齡重新敬刻《諭祭文》碑樹立在韓莊韓愈墓前,這就是為什麼乾隆五十四年才樹立乾隆十五年的《諭祭文》碑的原因。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編纂的《大清一統志》,在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進行了續修,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重修,在三朝版本中《懷慶府 孟縣》一節中對韓莊韓愈墓都有明確記載:“韓愈墓:在孟縣西十五里韓家莊,皇甫湜銘。子昶墓在縣西二十里尹村。”

韓莊、韓愈墓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也成為孟州文化一個最為顯著和耀眼的符號。因為,韓愈不僅是中國的驕傲,更是孟州的驕傲。

近年來,孟州市以弘揚韓愈文化等為抓手,大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大發展、大繁榮,全面叫響“韓愈故里·大美孟州”。我市透過舉辦韓愈國際學術研討會、韓愈文化論壇、韓愈文化報告會、韓愈文化研討會及“韓愈故里杯”徵文活動、書畫展、詩文朗誦大賽、韓愈故里·文潤孟州等系列文化活動,極大地增強全市人民對韓愈的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精神記憶。韓莊、韓愈墓在這一系統文化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作家簡介

梁永照:孟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幹部,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理事,孟州市韓愈研究會顧問,孟州市歷史文化愛好者。

監製:王秋生 總編:藺鴻波

統籌:楊焱輝 主編:湯曉冬

責編: 王萌雨

孟州市融媒體中心

【孟州地名說】韓愈的長眠之地——韓莊村

TAG: 韓愈韓莊孟縣河陽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