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中國曆代王朝自古以來就有“強漢盛唐”之說,漢不僅有衛青的龍城大捷,霍去病的封狼居胥,還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唐不僅有李靖的夜襲定襄,蘇定方的“前後滅三國”,還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霸氣豪言,如此武功,令後來王朝汗顏無比。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霍去病

但漢朝也有“白登之圍”這樣被匈奴“甕中捉鱉”的狼狽事,唐朝的“清水之盟”更是被認為是“大唐之恥”!可見人無完人,朝代也沒有完美的朝代。

“清水之盟”因何簽訂?

論外敵的強大,唐朝比之漢朝,有過之而無不及,漢有匈奴這個世仇,唐則有突厥、吐蕃、回紇這樣的勁敵。李靖滅東突厥,蘇定方滅西突厥後,吐蕃又在青藏高原興起,與唐王朝對峙。唐朝強大時,吐蕃便求婚請和,唐朝內憂時,吐蕃就進犯掠地。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李隆基從長安逃到四川,唐王朝抽調大量兵力去平亂,使得西面防守空虛,吐蕃趁機佔領了隴右,河西等原屬大唐的大片領土。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安史之亂地圖

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平定,但唐朝卻滑入了藩鎮割據的深淵,該年冬天,吐蕃趁亂集結二十萬軍隊大舉進攻唐朝。

而此時應該防禦吐蕃的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恰好受猜忌而準備叛亂,因此故意放吐蕃軍東進,再加上宦官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使得唐王朝未能及時佈置防禦,導致吐蕃佔領長安,唐代宗倉皇出逃至陝州。吐蕃軍佔領長安十五天,雖然最後郭子儀率軍施疑兵計迫使吐蕃退兵,但吐蕃卻又趁機佔領了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吐蕃軍

公元779年,唐代宗因病去世,吐蕃又趁機糾集它的一幫小弟南詔等附庸大舉進攻西川,唐朝名將李晟率神策軍馳援西川,在大渡河重創吐蕃聯軍。

吐蕃慘敗後向唐朝遣使請和,剛繼位的唐德宗因有心先平藩鎮,再討回紇,於是答應了吐蕃的請求,並派遣使臣謀求與吐蕃結盟共擊回紇。唐德宗在與吐蕃的詔書中表現得非常“謙虛”,原來唐朝與吐蕃是甥舅關係,唐朝為舅,吐蕃為甥,唐朝一向在給吐蕃的詔書中都是“獻”、“賜”、“領取“這樣的字眼,現在全部改為“進”、“寄”、“領之”,以表示兩國的對等地位。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回紇

唐德宗這是改“甥舅之國”為“兄弟之國”,只為換取吐蕃的結盟。

公元783年,唐德宗派隴右節度使張鎰、鴻臚卿崔漢衡、入蕃使判官常魯在清水縣,與吐蕃大相尚結贊、大將論悉頰藏、論臧熱會盟,釐定兩國邊界:

“唐地涇州右盡彈箏峽,隴州右極清水,鳳州西盡同谷,劍南盡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鎮蘭、渭、原、會,西臨洮,東成州,抵劍南西磨些諸蠻、大度水之西南。盡大河北自新泉軍抵大磧,南極賀蘭橐它嶺,其間為閒田。二國所棄戍地毋增兵,毋創城堡,毋耕邊田。”

這也是唐朝與吐蕃第六次會盟、第三次議定邊界,世稱“清水之盟”。在會盟中,正處於內亂的唐王朝被迫割讓了被吐蕃趁亂佔領的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

雖然表面來看,“清水之盟”中唐朝做了巨大的犧牲,但實際上唐朝也只是動了動嘴皮子,實際付出的代價幾近於無,因為當時鳳翔以西的地區早在763年就已經被吐蕃佔領。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唐德宗

在“強權即為公理”的古代,自然誰的實力強誰就可以佔領更多的土地,在當時唐王朝無力在對付藩鎮的同時又與吐蕃開戰,而且吐蕃的實力也是明顯強於唐朝的,所以這部分土地應該屬於誰不言而喻。

因此,吐蕃也覺得在會盟中吃了大虧,所以才會有不久之後的“背盟”事件。

清河之盟後續

公元783年,唐朝涇原道兵馬因未獲得賞賜而發生叛亂,叛軍一度攻陷長安,唐德宗僅率宦官霍仙鳴及竇文場等寥寥數人逃至奉天(今陝西乾縣),並被叛軍包圍一月餘,史稱“涇原兵變”。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叛亂爆發後,吐蕃再一次趁火打劫,不過這一次他們沒有率軍直接入侵,而是要挾唐朝讓出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以換取吐蕃出兵幫助唐朝平叛,唐德宗病急亂投醫,答應了吐蕃的要挾。隨後吐蕃出偏師二萬入境平叛,但吐蕃主力卻駐紮在邊境觀望事態發展。

可能事態的發展遠超吐蕃預計的快速,不到半年,叛亂即被平定,駐紮在邊境的吐蕃軍見無利可撈,便班師回朝。而唐德宗還是準備履行承諾,他安排讓駐守安西的李元忠與駐守北庭的郭昕撤回長安,但不想遭到宰相李泌及群臣的堅決反對,德宗於是便沒有強行履諾。吐蕃贊普尚結贊自然對唐朝食言毀約深表不滿,於是決計報復。

公元786年九月,尚結贊下令吐蕃軍隊進攻唐朝,當進兵至鳳翔時,李晟率軍將其擊退,十月,又挫吐蕃軍於摧沙堡。唐將渾瑊、馬燧等也成功阻擊吐蕃於朔方。尚結贊眼見不能得利,便又使出慣用的一招,一邊不斷遣使求和,一邊繼續騷擾邊境,軟弱的唐德宗再一次答應了吐蕃的求和,並罷免了一力主戰的李晟兵權。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李晟

公元787年,德宗命崔澣去見尚結贊,尚結贊表示要歸還鹽、夏二州,以示“誠意”,但提出要唐朝派渾瑊主盟。唐朝答應了尚結讚的要求,最後雙方決定在平涼舉行唐蕃第七次會盟。

本次會盟吐蕃有極深的用意,一是用和談做誘餌,誘使德宗除掉主戰的李晟;再在會盟的現場把主持會盟的渾瑊擒獲;而另一位名將馬遂,自然也會因此揹負罪名,被唐朝除掉,這樣就可一箭三雕的除去唐朝三位主戰的名將。

會盟之前,唐將韓遊瓌就勸說德宗吐蕃不可輕信:“吐蕃弱則求盟,強則入寇,今深入塞內而求盟,此必詐也”,但是糊塗的唐德宗早已被聯合吐蕃,共擊回紇的誘惑給迷住了,根本聽不進韓遊瓌之言。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五月十五日,唐蕃會盟於平涼。會盟開始前,渾瑊等人應尚結贊之請,脫去盔甲,入幕換穿禮服。此時,吐蕃軍伏兵盡出,渾瑊覺察有異,便迅速從幕後逃出,乘馬突圍,最後在看破吐蕃詐謀的駱元光、韓遊瓌的幫助下逃脫。但唐朝會盟官員自副使崔漢衡以下60餘人,皆被扣押,其餘隨從將士全部被殺。此次劫盟突襲事件,唐軍死500餘人,被俘千餘人。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平涼劫盟使唐德宗深悔堅持與吐蕃會盟的失誤,果斷拋棄了聯合吐蕃共擊回紇的幻想,轉而聯合回紇、大食,誘使南詔共同對付吐蕃,唐蕃又進入激烈的戰爭時期。

此後30多年唐蕃之間未再和盟,吐蕃進攻關中、西川的戰役盡數遭到失敗,而唐朝在西域的北庭、安西兩大都護府也在這段時期被吐蕃相繼攻陷。

後來經過多次大戰之後,吐蕃國力不斷被唐、回鶻、大食削弱,而唐朝卻進入了元和中興,吐蕃這才有了重新議和的意圖。

821年,唐蕃最後一次會盟於長安西郊。823年,唐朝和吐蕃分別在長安和邏些建碑,刻盟文於其上以紀其事。雙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決心今後“各守本境,互不侵擾”,“煙塵不揚”,“鄉土俱安”。

對唐蕃雙方人民而言,會盟反映了他們想要結束戰爭的共同願望,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

但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也僅維持了20餘年。公元847年,唐朝趁回紇衰亡西遷,吐蕃內亂之際,厲兵秣馬,準備收復河、湟四鎮十八州。至公元851年唐朝盡復河西故地,吐蕃也在內憂外患下分裂,從此再也沒有雄起。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為什麼清水之盟被稱為“大唐之恥”?

雖然失去鳳翔以西導致大唐失去最大的馬場(涼州適合養馬,唐朝在此設定八監,蓄養戰馬三十餘萬),進而又失去對西域的掌控(失河西必失西域,河西、隴右等地,是唐王朝聯絡西域的戰略要道),但是這些都不是“清水之盟”這一紙條文所能夠造成的。

為什麼唐蕃“清水之盟”未割地賠款卻被稱為“大唐之恥”?

縱觀整個“清水之盟”始末,大唐實際上並未割地賠款,只是承認早已被吐蕃佔領的鳳翔以西的土地歸吐蕃所有,而且唐蕃雙方對會盟也並無誠意,盟約締結後沒多久雙方就毀約背盟,所以清水之盟對大唐的影響極為有限,但為何“清水之盟”卻被稱為“大唐之恥”?甚至有學者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恥辱條約。

小編認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清水之盟”使以“強盛”著稱的大唐向“外甥”低下了高貴的頭顱。雖然這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但是,當唐王朝承認了吐蕃對入侵領地的佔領權,也就意味著唐朝民心的流逝,藩屬的離心,《清水之盟》的一紙文書,實在是將大唐早已不堪重負的脊樑生生壓彎了九十度!自此,大唐再也沒有“光鮮的外表”來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番邦,大唐的“柔弱”也袒露在世人面前。

TAG: 吐蕃唐朝會盟之盟唐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