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談三國,董卓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個人。千古智聖諸葛亮在《隆中對》開篇回答劉備提問,就從董卓說起,“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可令人奇怪的是,作為一個邊地將領,所掌握兵力也並非最強,

在特別看中出生和名望,有采取重文輕武的東漢一朝,董卓竟然能一舉入京,以雷霆之勢,控制政治中樞,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以說簡直是一個奇蹟,這可是在後世,連遠比他強悍的安祿山都做不到的事。

可在權力的巔峰還沒過癮,就陡然間跌落,不但生前被“點天燈”,身後更是罵名滾滾,很好地詮釋了後世一代梟雄桓溫的一句讖言,“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遺臭萬載耶?”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董卓的登頂和隕落為何會如過山車一般呢?這其實與他的女婿兼首席謀士—李儒有著極大的關係,

可以說董卓一生,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中央政府沒有崩潰前,想帶兵入京,談何容易?沒有朝廷的詔令,大軍私自開拔京師,那絕對是黃泥掉進褲襠裡—說不清。更何況,古代王朝都城的選擇,除了弱宋是經濟第一,其他基本都是安全第一,且不說高大的城牆,精銳的京師戍衛部隊,還必然是山川關隘環繞。

劉秀中興漢室後,就以洛陽為“天下之中”,洛陽既有諸山山脈環繞形成險阻之勢,又依黃河、伊河和洛河之險,建都洛陽。

雖說相比與長安,洛陽存在中央盤地過於狹小,山川險阻稍遜,可後來漢靈帝時期,為應對黃巾起義,又強化了函谷關、伊闕關、大谷關、廣成關、轘轅關、旋門關、孟津關、小平津關的防禦。哪條豺狼都食葷腥,哪個軍閥都有野心,怎麼單單就董卓能登堂入室呢?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不少人說是何進誤聽了袁紹的餿主意,搞什麼召集多方兵將入京,威逼何太后下詔“誅殺宦官”才讓董卓有機可乘。不少人要麼據此認為袁紹“居心叵測”禍亂天下,要麼覺得袁紹純屬腦子進水。袁紹的這個主意的確餿,但執行的人可能更餿。可要知道入京的可不止董卓一人啊,幷州刺史丁原等人也入京了。召董卓他們入京的目地是什麼?威逼太后下詔誅殺宦官,可詔令是要白紙黑字寫出來的,這類見不得光的事情,能這麼寫?不怕資訊洩漏出去嗎?

實際上,何進他們釋出的是“密詔”,而且理由還說洛陽周邊黃巾猖獗,甚至勾結內宦官,以至於京師一帶局勢緊張,需要這些“忠義愛國”之士,協助鞏固洛陽周邊山川關隘的守護,並許諾了加官晉爵,

也唯有如此,才能將“威逼太后下詔誅殺宦官”的實際目的巧妙地予以隱藏。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那麼接到密詔的董卓是如何謀劃的呢?直接這麼這麼帶兵殺過去?能帶很多兵嗎?很顯然不能,能討得了多少好處嗎?很顯然很難,他必須按照詔令執行,一招不慎被安上謀反的罪名,很容易就被關門打狗成為肉包子。此時的李儒給了董卓第一計。

“今雖奉詔,中間多有闇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朝廷到底要我幹什麼?能不能明著說?公開地說,光明正大地說,我也好為國奉召,將了何進他們一軍,何進他們蠢就蠢在這裡,真的給了董卓這樣的一道詔書,

有了正式詔書護身,董卓可以大肆對外宣傳,他去“拱衛京師,保家衛國”,甚至還能招攬一些心懷天下,但又曾經遭遇宦官“黨禁之禍”計程車人支援。

而此時,李儒判斷出來了,應該是中樞政治系統出了問題,建議董卓星夜兼程趕到,控制離洛陽較近的關隘,然後整軍備武,作出防備黃巾軍的姿態,靜觀京中的變化,不急於入京。可以說,李儒的這兩點,讓董卓進可攻,退可守,保持了極大的主動性。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李儒的判斷沒錯,何進為首的外戚與宦官十常侍發生了激烈的火併,張讓等竟然劫持了漢少帝和陳留王出逃。結果恰好就靜觀其變的董卓來了個“守株待兔”,白白揀到如此一件大大的“救駕之功”,只是世間真的有這麼巧的事,邪惡的宦官狗急跳牆剛劫持少帝和陳留王,剛到小孟津就被董卓趕上了,

於是董卓當機立斷,咔嚓那些宦官,然後在京城亂成一片的情況下,帶著皇帝和他弟弟安然回到京城,還順手做了一回京城“維穩大功臣”。

必須明確,董卓是以“護駕功臣”和“維穩功臣”的身份入京的,在這一點上,他是佔據道德制高點的,可以居高臨下地質問眾大臣,國家怎麼鬧成這個樣子?朝臣們其實非常理虧的。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可董卓名望不夠啊,而且剛進京的軍隊其實並不多,與其他各路亂軍相比,未必能佔據優勢,此時李儒給了他第三計。

先是將西涼軍隊分為幾對,兵戈鐵馬列好對,白天大規模入京,晚上又悄悄地出去,再結集,白天又戎裝盛大入城,儀式搞的大大的,然後再重複幾次。好讓大家覺得西涼軍隊已有了千軍萬馬入城。結果還真地唬住了眾人。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要趁這個有利時機,利用自己功臣和朝廷的合法性,對京城的軍隊和大臣們進行收買和分化,

李儒給董卓的建議是,進一步誅殺宦官,然後開放黨禁,拉攏那些曾遭宦官搞的“黨禁之禍”計程車人集團

,以進一步收買人心,當時名望重天下的蔡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董卓威逼利誘出來做官了。等後邊的西涼軍隊陸續進京,並迅速以合法形式接管洛陽周邊關隘。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可以說到這裡,李儒的謀劃還是可圈可點的,特別是在這非常時期的一系列做法。以合法形式接管洛陽周邊關隘的守衛工作,這也是後來為何關東聯軍如此聲勢浩大,在兵力和後勤明顯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卻只能“雷聲大,雨點小”的重要原因。可是巔峰往往是墜落的開始,物極必反。李儒卻慫恿董卓犯了一個極為嚴重的錯誤,這個錯誤並不是“廢少帝、立獻帝”,要知道哪怕經歷了董卓之亂,獻帝雖然是董卓所立,可大家還都是承認的。最大的錯誤是李儒自己竟然跑去毒殺了少帝和何皇后。

這是什麼行為?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家四百年中,廢皇帝不是不可以,當年的霍光就曾廢立過,這並不影響他麒麟閣第一功臣的地位。

可殺皇帝,那是偽善之惡的王莽才做的事情。當年王莽的名聲可比你董卓還好吧,人家東漢還是建立在推翻王莽的基礎上,可以說,這是李儒最昏聵的一招,而且還是他自己親自動手,要知道,稍微腹黑一點的人,為堵天下悠悠眾人之口,事後可能就立刻拉你出來做替罪羊,不過也說明,董卓腦子並不好使,比司馬昭、朱溫這些“偽君子”可差遠了。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李儒的第一腳可謂踢到了自己的命根子上。董卓的形象可以說基本等同王莽了,人人得而誅之,以關東聯軍為首的大大小小的軍閥那些,不管是啥利益算計,可搖起的大旗一定是“替天行道殺董卓”,踢一腳李儒還嫌棄不夠,還要再搭上全天下的百姓,再狠狠地踢上一腳。

一個政治暴發戶,卻悍然毒殺了少帝與何後,獨掌帝國權柄,本來就遭人嫉恨,這不,以“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的老大和老二為首,關東十八鎮諸侯結集興師問罪,得益於前期採用合法的手段接管了洛陽周邊的山川關隘,居險而首,

再加上關東聯軍內部矛盾重重,聯軍並沒取得多大戰績。

可董卓這邊壓力也與日俱增,此時的李儒卻送上了神助攻,建議董卓遷都西漢故都洛陽。

遷都在歷來可都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在大兵壓境之下,你遷都傳遞給大家的訊號是啥?不行了吧,那曾經依附你的眾人是不是也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人心會漸漸消散。遷都,這洛陽城這萬千宮闕,這花花世界,這房產不動產怎麼辦?留給潛在的敵人?士兵和百姓不願意去長安怎麼辦?士兵要給好處吧?百姓要驅趕吧,難道留給潛在敵人?於是乎,在李儒的建議下,昔日繁盛的洛陽拆的拆,毀的毀,搬得搬,無法搬走的,就通通放火燒掉。

比杜甫兵車行中“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還要悲慘洛陽的那些富戶更遭殃了,董卓計程車兵,別說富戶,就連各大皇陵,也都挖了個遍,

可以說,這兩下子,董卓和李儒基本是將所有的人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董卓:成也李儒,敗也李儒

有一句話說得好,“天要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可以說,毒殺少帝和陳留王,在東漢的輿論環境下,董卓就基本洗不掉王莽這頂帽子,千夫所指。

而遷都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吹響了他滅亡的號角,就連涼州集團內部,可能也做其他打算,事後也證明如此,遷都長安後,王允拉攏呂布臨門一腳,董卓就魂歸七天。

李儒啊,李儒啊,叼飛盤可以,只要掌握好方向和角度即可,可盤子太大了,還真不能亂叼啊,否則真是會害人害己的。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蕭玉南

TAG: 董卓李儒入京洛陽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