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司馬遷抹掉的兩個帝王,史記中隻字不提,原因值得深思

作為史記的作者,司馬遷被譽為史家典範,不畏強權秉筆直書,被後世譽為“史聖”,近代魯迅盛讚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但不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就說司馬遷接受的教育、個人的偏好,也決定了他在寫作時也會有所傾向,不可能保持100%的客觀中立,不信請看其他先秦正史上存在過,卻被司馬遷在史記中抹去的兩位帝王。

被司馬遷抹掉的兩個帝王,史記中隻字不提,原因值得深思

太康失國時被抹去的帝王

夏啟晚年,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導致朝廷混亂,於是在他去世後,隨即爆發了諸子爭位的內亂,史書上稱之為“武觀之亂”。最終,在這場內亂中,太康奪取了王位。

但太康繼位後,不但沒有改善朝政,反而變本加厲,終日田獵無度,貪圖享樂,於是東夷有窮氏部族首領后羿,在太康田獵時趁機襲擊,並俘虜了太康。隨後,后羿廢黜太康,並將他流放到了戈地,此後一說扶持了太康弟弟中康繼位,一說后羿臨朝八年,因為諸侯不服才扶立中康。總之,后羿有沒有成為帝王說不清。

后羿有一個叫寒浞的手下,他野心勃勃詭計多端,設計殺死了后羿,自己做起了國君。中康之子“相”,逃到了豫東平原,投靠了夏族分支斟灌氏和斟鄩氏,建都於帝丘(後來衛都,河南濮陽),但寒浞派兵殺死了“相”,而“相”的媳婦有孕在身,從牆洞逃出,逃回孃家有仍氏,生下了少康。後來,少康率領夏族民眾,擊敗了寒浞,恢復了夏朝統治。

不管少康如何中興夏朝,但在少康恢復夏朝之前,寒浞的確是一個帝王,在位大約二三十年。

被司馬遷抹掉的兩個帝王,史記中隻字不提,原因值得深思

以上就是太康失國、少康中興的歷史,前後持續大約40年,《國語》、《楚辭》、《左傳》中都有所記載,但在司馬遷的《夏本紀》中,除了提到“太康失國”四個字之外,其他的卻隻字不提。其實,不僅這段歷史不提,“太康失國”的背景局勢也沒有提及。

大禹時期,至少有兩個強大的政治集團,即夏族與東夷。大禹去世之前,原本準備禪讓給代表東夷勢力的伯益,後來伯益在與夏啟爭奪盟主位置中失敗。夏族發生內亂之後,實力大幅度減弱,於是以後羿為代表的東夷勢力,趁機奪取了盟主位置,後來寒浞殺死後羿,屬於東夷內部矛盾。因此,后羿、寒浞“禍亂”夏朝,實際上是伯益與夏啟爭權的延續。

《左傳》、《國語》的記載還算清晰,這兩本書也是《史記》的重要史料來源,因此司馬遷不可能不知道這段歷史,那麼為何他沒有將之載入史冊呢?原因很簡單,司馬遷認為太康、中康、相、少康是正統,夏族是正統統治者,東夷的后羿、寒浞屬於叛亂者,因此不予記載。在此之前,記載伯益與夏啟爭權時說,“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也掩蓋了伯益的身份與爭權失敗的原因。

被司馬遷抹掉的兩個帝王,史記中隻字不提,原因值得深思

西周滅亡後被抹去的帝王

關於西周滅亡的原因,《史記》說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但戰國竹簡清華簡顯示,當時周幽王想要廢嫡立庶,廢掉太子姬宜臼,另立褒姒之子姬伯服,於是姬宜臼投奔外公申侯,《竹書紀年》中說姬宜臼在此自稱“天王”,周幽王就派兵攻打申國。最終,申國勾結犬戎,攻破鎬京,殺死了周幽王與姬伯服。

周幽王去世後,《史記》說是姬宜臼立即繼位,第二年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出兵護送遷都洛陽,史稱“平王東遷”,由此開啟了東周歷史。但《左傳》、《國語》卻還記載了一個叫“周攜王”的周天子,當時屬於周朝“二王並立”的時代。

當時,少數幾個諸侯支援姬宜臼繼承王位,但還有不少諸侯與大臣支援周幽王弟弟餘臣為王,將他視為正統天子,史稱“周攜王”。周平王與周攜王並存了21年,後來晉文侯將周攜王殺死,大約九年後將還在申國的姬宜臼帶到鎬京,又過了周平王三年東遷洛陽。其中,清華簡系年中說,晉文侯殺死周攜王后“周亡王九年”,周朝9年沒有天子,說明清華簡的主人認為周攜王是正統。

被司馬遷抹掉的兩個帝王,史記中隻字不提,原因值得深思

《左傳》《國語》儘管對周攜王的記載不太好,將他視為“奸命”,內容也不太多,但從先秦史料來看,周攜王是客觀存在的,司馬遷沒有道理完全忽略周攜王。

尤為重要的是,姬宜臼存在勾結外敵、弒父弒君的嫌疑,按理說不太可能得到普遍認可,那麼他為何能夠繼位?後來二王並立中,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又為何突然支援姬宜臼?顯然用“道義”兩個字難以解釋,結合當時這三國領土大幅度擴張,且很多屬於周王室的領地,就不難理解姬宜臼是出賣國家利益才得到了這三大諸侯的支援。因此,“二王並立”才是符合當時的邏輯,作為當時頂尖史學家,司馬遷對這段重大歷史應該有所明辨。但事實上,司馬遷無視“二王並立”的歷史,完全忽略了周攜王。

司馬遷之所以這麼做,原因在於他的“嫡長子繼承製”的正統觀,不承認周攜王的正統地位,所以直接不予記載。在此之前,西周周懿王去世後,繼任者是他弟弟周孝王,一個違背繼承祖制卻差點中興了西周的明主,但司馬遷好似刻意迴避,對他描述只有“懿王崩,共王弟闢方立,是為孝王。孝王崩,諸侯復立懿王太子燮,是為夷王”一句話,對於周孝王的文治武功絲毫沒有提及,如果不是《竹書紀年》等記載,後人也不知道周孝王的雄才大略。

由於司馬遷根據自己喜好抹去了周攜王,導致當時的歷史邏輯出現問題,幸好先秦史料與清華簡互相印證,讓這一段歷史得以真相大白,就讓人更能理解為何東周開始鄭莊公(鄭武公之子)就敢於叫板周平王、周桓王了,原因就在於周平王上樑不正下樑歪,沒有節操又出賣宗室利益,沒有威信可言,所以諸侯愈發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裡!

被司馬遷抹掉的兩個帝王,史記中隻字不提,原因值得深思

可見,司馬遷在著史時,是根據思想傾向有所選擇的,並非班固評價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只是後人將之捧上了神壇,讓史記成為不可質疑的權威。

但實際上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得非常清楚:“太史公仍父子相續纂,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以拾遺補蓺,成一家之言。”司馬遷要成“一家之言”,自然內容上會有所選擇,要符合司馬遷的思想傾向了,忽略寒浞、周攜王也就不奇怪了!

TAG: 司馬遷周攜王后羿姬宜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