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1904年,英國近代地理學家哈爾福德·麥金德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上宣讀了論文

《歷史的地理樞紐》

,將地理學與世界政治格局相結合,提出了“心臟地帶”“地理樞紐”等重要概念。書中的諸多觀點,對日後國際關係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這篇著名的論文,後來

被認為是西方地緣政治學的奠基之作

,與達爾文《物種起源》、馬爾薩斯《人口論》、愛因斯坦《相對論》、托馬斯·潘恩《常識》等並

稱為“十六本改變世界”的“鉅著”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麥金德爵士與其名著《歷史的地理樞紐》

100年後,中國歷史學家宋傑首次將麥金德的理論與中國古代戰爭史相結合,積二十年之功,寫就《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一書。

全書縱橫山川、河流之間,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國家戰略,揭示王朝興衰更替背後的地理密碼。

透徹的識見、嚴謹的考據、流暢的論述,使得這部封面平平無奇的學術著作,上市後收穫了出人意料的反響:

·核心期刊《中國史研究動態》專文推介

·豆瓣評分高達8.8,入選“熱門戰爭圖書TOP5”

·本書絕版後,二手書成交價格被炒至1000元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豆瓣評分與二手書成交價

今年,這部闊別已久的經典著作終於重版出來,對部分內容進行修訂,並在內文排版和裝幀設計上有了較大提升,以全新的面貌呈獻給讀者。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1

什麼是戰爭的地理樞紐?

戰爭,是在一定的地理環境中進行的,它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地理形勢的影響。在大規模戰爭裡,某個或某幾個地區由於位置的重要,成為交戰雙方爭奪的熱點,它的得失對戰局常常具有決定性作用,這種戰略要地在軍事地理學中被稱作“樞紐地區”。

“樞紐地區”的軍事思想其實起源很早,在《孫子兵法》中,就曾將“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的地方稱作“衢地”。戰國時期的戰略家范雎,在對各國地理形勢進行全方位分析後,更加明確地把位於東亞大陸中心的韓、魏兩國稱作“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也曾說:“任何國家裡都有一些特別重要的地點,那裡有很多道路匯合在一起,便於籌集給養,便於向各個方向行動,簡單地說,佔領了這些地點就可以滿足許多需要,得到許多利益。”他將這種地區稱為國土的“鎖鑰”。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衢地”“天下之樞”也好,“鎖鑰”“樞紐地區”也罷,其實表達的含義基本一致。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們常說的

“兵家必爭之地”

2

樞紐地區具備哪些特徵?

中國古代內地戰爭中,

樞紐地區往往處在幾大經濟區交界的邊緣地帶

,是軍隊行進的必經之地,如豫西在關西、關東之間,淮南、荊襄在南、北方之間,具有防備入侵和準備出擊的雙重作用。同時,

樞紐地區要具備地形、水文優勢,可作為天然屏障,有利於組織防禦

,如豫西處於山區,淮南、荊襄處於江河沿線、水網地帶。開闊平坦的“四戰之地”,如豫東、冀南、蘇北,有利於展開兵力進行會戰,但無險可守,是難以成為樞紐地區的。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清代彩繪湖北地圖中的襄樊地區

如果內部戰爭形勢為東西對立,則雙方對峙爭戰的主要區域往往是東西方交界的豫西走廊。它以洛陽為中心,東至滎陽,西達潼關,南至南陽盆地,北抵黃河或延伸到晉南的河東(中)地區。中國歷史上的秦末農民戰爭、楚漢戰爭、綠林赤眉農民戰爭、董卓之亂、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間的戰爭、李唐政權與竇建德/王世充的交戰、安史之亂等,基本上都是以該地為主要戰場。

如果內部戰爭形勢為南北對立,則雙方的征伐攻守主要在黃河、長江之間的淮河、漢水流域進行。樞紐地區為淮南(江蘇、安徽兩省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和荊襄(湖北北部江陵、襄樊、漢陽一帶,尤以襄陽為重)。三國時魏與蜀、吳聯盟的交戰,西晉與東吳、東晉與十六國、南朝與北朝及隋的對抗,北宋與南唐、南宋與金朝及元朝的作戰,多是在淮南、荊襄兩地進行。

3

樞紐地區與都城選址有何關係?

歷史經驗表明,

樞紐地區只適宜建立軍事樞紐而不適合建立首都

。首都如果距離基本經濟區的邊界太近,在戰時容易遭受敵人侵襲,往往陷於被動的局面。

古代有很多這樣的事例,如戰國初期魏國以安邑為都,和秦國隔河相望,屢屢受以敵軍迫境的威脅,後來將都城東遷到大梁,才擺脫了困境。豫西山區的中心洛陽,在東漢、隋唐時期也做過首都或陪都,防衛效果並不理想。

又如東漢定都洛陽,周圍雖有崤山、伊闕、黃河環繞,但地域狹小,缺乏防禦縱深和作戰的迴旋餘地,位置又在天下之中,道路四通,敵軍進犯甚易。所以漢末董卓篡政時,關東諸侯聯軍來攻,董卓即不敢守洛陽,只得焚宮室、挾天子西遷長安,以豫西為前方戰場,與敵軍相持。隋朝以洛陽為東都,亦數番受到反叛勢力(楊玄感、李密、李世民)的長期圍攻,幾次糧盡援絕,形勢危難。唐朝安史之亂時,東京洛陽亦兩度失守,為叛軍所據。北宋則選擇了靠近南北方交界地帶的水陸衝要開封建都,女真鐵騎南下時也輕易地將其包圍,終至陷落。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首都設在基本經濟區的邊緣地帶,這樣在戰亂時期就不得不充當軍事樞紐,把國家的政治中樞推到作戰前線,無異於與人爭鬥時不用手足,而以頭相搏,自然是十分危險的。

首都設在某個基本經濟區的中心,距離邊緣地帶較遠,還有戰略樞紐的保護,便可以收到較好的防禦效果。如秦都咸陽、西漢首都長安,附近沃野千里,又是四塞之國,關東勢力來犯時,可以憑藉滎陽至潼關的豫西數百里山險步步為營,設防抗衡。歷史上在關東建都者多選擇河內(冀南)為定鼎之地,如戰國時趙都邯鄲,十六國、北朝之君常都鄴城,是華北平原的中心,四周山川環繞,自古稱為形勝。江南立國則多在建康(金陵),它“內以大江為控扼,外以淮甸為藩籬”,龍盤虎踞,為王者注目。上述三個地點都周圍經濟發達、物產豐饒,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解決統治集團的物資需要,又離所在基本經濟區的邊緣地帶較遠,外有山嶺江河為險阻,敵軍來襲時可以用作緩衝之地,避免受到直接的軍事威脅。比起洛陽和開封,長安、鄴城與金陵作為都城在戰爭防禦上的地理條件要優越得多了。

4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利樞紐》的價值何在?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談論的,是關於夏朝到南宋末年,地理樞紐的誕生、發展和演變過程。包括夏、商、西周的甘、管,春秋戰爭中的鄭國,戰國的韓、魏,還有函谷關和豫西通道,秦漢時期的敖倉,三國的合肥、濡須和漢中,東晉南朝的壽春,北朝到唐中葉的河陽三城,隋末唐初的洛陽,蒙古和南宋戰爭中的襄陽。全書由此出發,對當時戰爭的策略、部署、路線等做了全面系統的研究,論述歷代將領用兵之得失,探究戰爭勝負背後的地理影響。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詳解中國古代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在中國歷史上,不同的朝代往往具備各自獨有的“兵家必爭之地”。本書用力最深的重要特點就是探索了樞紐地區的作用、分佈與變化問題,它以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脈絡為主線,從軍事地理學的視角,來解讀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古代,乃至現代中國的政治格局與國家戰略。

TAG: 樞紐戰爭地理地區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