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每天懂點

地理學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第一個百年到來之際,華東師範大學迎來建校70週年,華東師大地理系也迎來建系70週年。學校隆重舉行了校友活動,校園景觀也是煥然一新,共慶七秩華誕。

圖片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

身為“地理人”,你是否有信心說,對華東師大校園裡的景觀石有足夠的瞭解?讓地理E+社團的華師地理講師團為您講解。

岩石是地球和行星曆史的實物 “檔案”,瞭解岩石是身為地學人的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技能。透過發現校園裡的各類岩石,同學們將對岩石學知識、岩石學分類、各類岩石的礦物組成、結構和構造特徵有一個較為直觀的印象和了解。

在中國人的審美體系中,對石的欣賞最具獨特性的內涵,千百年的歷史發展,賞石早已經成為了中國聖賢道德和文人品格的圖騰與符號。文震亨的《長物志》中說:“石令人古、水令人遠”。石令人古,意思是賞石而得蒼古之趣,品石而臻永恆之境。文人們愛石、賞石,甚至將它們作為朋友,是因為每一塊岩石的演化歷程猶如一個千古的故事,也蘊含著穩固、堅韌的品質。而在每一所大學校園裡都有很多地標性的石頭,其實它們用無聲的語言發揮著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華師校園裡的石頭亦是如此。讓我們以這場“大美華師,地理美育—尋石記”,共探校園之美,一同“抗心希古”,像古人一樣欣賞校園的岩石吧。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閔行校區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中北校區

1。 閔行校區東川路正門的

“大師石“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大師石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大師石區域性

華東師範大學“大師石”於2011年6月16日在閔行校園揭幕落成。大師石位於閔行校區銀杏林南側靠中間的位置,石長10。8米,高3。2米,重110噸。正面刻“師大”二字,也可讀作“大師”,寓意師大出大師。背面刻閔行校區勒石銘,記載了閔行校區的建設歷程和學校的發展理念。大師石雕刻主持者、上海圖書館趙嘉福先生以及鐫刻團隊來校祝賀“大師石”落成時,送來一幅“六十年春風夏雨樹人育才大師名揚寰宇,一百天晨起暮歸刻石煅字師大史鑄豐碑”的賀聯。據悉,“大師石”目前是上海最大的獨體石刻。

花崗岩

華東師大閔行南校門的大師石結構完整、未見裂隙,整體顏色偏黃色、略帶肉紅色,呈現明顯的似斑狀結構,其巖性為火成岩中的酸性深成侵入岩。根據岩漿中二氧化矽的相對含量,可以把岩漿分為酸性岩漿、中性岩漿、基性岩漿和超基性岩漿,且根據鮑溫反應序列,二氧化矽含量越高,含鉀、鈉的鋁矽酸鹽類越多,因此花崗岩作為酸性巖,其造岩礦物以淺色礦物為主,主要為黑雲母、長石與石英。大師石礦物顆粒較粗、結晶較好,充分印證了深成岩的結晶特點。

捕虜體

岩漿在侵入作用過程中所捕獲的圍巖碎塊。其形狀和大小不一;由於在圍巖崩落時發生移動,其構造方向與圍巖整體的構造方向常不一致;圍巖崩落於岩漿中,大部分都被岩漿熔化及交代,因此,只有少數在巖體邊緣還可殘存,多分佈於火成岩的邊緣部分。

2。 閔行校區河口海岸大樓“地理石”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河口樓前的“地理石“

2020年1月1日地理科學學院隆重舉行“地理石”揭幕捐贈儀式。地理石位於閔行校區河口海岸大樓正門口。由航天宏圖公司董事長、華東師大傑出校友王宇翔博士向母校捐贈,表達了回報母校、感謝師恩的真切願望。據悉,捐贈石頭上雕刻的“地理”二字,採用的是華東師範大學地理學教授、近代科學地理學和人口地理學的奠基人胡煥庸先生的書法作品,旨在激勵廣大師生傳承前輩精神,潛心學問,繼往開來。

片麻岩

是由岩漿岩或沉積岩經深變質作用而成的岩石。具有暗色與淺色礦物相間呈定向或條帶狀斷續排列的片麻狀構造特徵,呈變晶結構。主要礦物為石英、長石、角閃石、雲母等。河口樓門口的”地理”石為片麻岩中最常見的斜長片麻岩。

3。 閔行河口樓前的”紫竹源“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河口樓前的“紫竹源”(花崗岩)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紫竹源內“尚義橋”(花崗岩、灰巖)

尚義橋位於華師大西南角,歷經500餘年滄桑。它已被確定為閔行區立碑保護的文物之一,華師大亦已此橋為中心,投資修建尚義橋園林景觀工程——“紫竹源”,集明代古橋、尚義亭、古井、紫竹林、樹木花草和多個親水平臺於一體,成為閔行校區自然景觀地圖中的一抹亮色。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紫竹源內的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

主要由石英砂粒膠結而成的沉積岩。在由鬆散沉積物轉變為岩石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壓固、脫水、膠結、成岩作用。由於是矽質膠結,石英砂岩質地堅硬、抗風化能力強。

4。 閔行校區實驗C樓4樓標本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實驗C樓4樓岩石標本

實驗C樓4樓地理博物館: 作為展現地理現象,呈現地理過程的地理博物館,充分發揮了高科技與多元化手段,匯聚岩石、礦物與化石標本,天體系統演示模型、變換等高線沙盤投影、5D災害體驗影院等等,種類繁多,歡迎同學參觀。

5。 校內石灰岩小合集

校內地點:中北地理館門口、閔行西操北門入口處、蓮花南路西校門、閔行一教/二教間的景觀石、紫竹源太湖石、紫竹源尚義橋……

石灰岩

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鹽巖,有灰、灰白、灰黑、黃、淺紅、褐紅等色,為海相、湖泊環境成因。由於石灰岩的化學成為主要為碳酸鈣,因此易溶蝕,從而在石灰岩地區常形成石林、溶洞等常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在石灰岩中常見白色的方解石脈。

中北地理館門口的石灰岩

2014年10月26日華東師範大學地理校友聯誼會成立,80級校友捐贈該紀念石。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中北校區地理館門口石灰岩

西操北門入口處的石灰岩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蓮花南路西校門的石灰岩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閔行一教/二教間的石灰岩

該景觀石儘管為異地搬運而來,但仍舊可以觀察到明顯的頂、底面(即巖體未搬運前的岩層頂面、底面)。頂面可見豐富的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溶溝、石牙等喀斯特地貌現象。底面則相對平整,並附有黃色的泥質物質。從側面觀察,還可以看到該景觀石具有層理構造,儘管岩層有些許的彎曲。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一教/二教間的石灰岩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一教/二教間的石灰岩頂面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一教/二教間的石灰岩底面

閔行紫竹源太湖石

白居易曾在《太湖石》詩中寫道:“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風氣通巖穴,苔文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太湖石在岩石型別上屬於石灰岩類。與一二教間的石灰岩相似,也有溶溝、石芽、方解石脈。太湖石產地主要在江蘇省蘇州市、宜興市一帶和鄰近的安徽省廣德縣等地。色澤以灰白為主,青色為次;太湖石是石炭二疊紀純淨石灰岩,亦有中、薄層的三疊紀灰巖,由於縫合線和解理髮育,在其交匯處常被侵蝕為洞、穴。儘管白居易任蘇州刺史,蘇州就在太湖邊上,命人取石如探囊取物,他卻始終抱著“久官蘇州,不置太湖石一片”的態度。愛它,就好好欣賞,而不是佔有,這便是那脫離了最世俗的物質觀的最高情趣吧。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紫竹源區太湖石

閔行校區尚義橋鮞粒灰巖

在紫竹源也觀察到另一種石灰岩,即尚義橋欄杆岩石鮞粒灰巖,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清晰的鮞粒。它是兼具化學和機械成因的石灰岩,形成於碳酸鈣處於過飽和狀態的海、湖波浪活動地帶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動地帶。由於波浪擾動水體,過飽和的碳酸鈣圍繞泥質、沙粒逐漸沉澱形成具有一層層外殼的鮞粒。當鮞粒質量超過水體攪動的能量,便逐漸堆積在水底,後續再被鈣質物質膠結,最終形成鮞粒灰巖。因此,從碎屑物質來源上說,鮞粒灰巖屬於內碎屑灰巖。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紫竹源區尚義橋欄杆鮞粒灰巖

是故蒲松齡有詩言:“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遊心載道,石趣藏真,岩石中蘊含的堅韌穩固等品質與審美情趣值得我們反覆回味。歷史不僅被書籍、建築所記錄,也被鐫刻在石頭、雕塑之上。漫步華師大校園,你會發現許多造型各異的石頭,她們或大或小、或方或圓、或臥或立,分置在校園各處,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走近這些石頭,用心聆聽她們的訴說,這不僅僅是一種追尋與回憶,還是一種傳承與發揚,更是華師人共同的精神旨歸。

常見的岩石種類有哪些?

雖然岩石的面貌是千變萬化的,但是從它們形成的環境,也就是從成因上來劃分,可以把岩石分為三大類: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

1、沉積岩

沉積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種岩石型別。它是由風化產物、火山物質、有機物質等碎屑物質在常溫常壓下經過搬運、沉積和石化作用,最後形成的岩石。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沉積岩的物質來源主要有幾個渠道,風化作用是一個主要渠道,它包括機械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機械風化是以崩解的方式把已經形成的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化學風化是由於水、氧氣、二氧化碳引起的化學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碎屑;細菌、真菌、藻類等生物風化作用也能分解岩石。此外,火山爆發噴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質也是沉積物質的來源之一;植物和動物有機質在沉積岩中也佔有一定比例。

不論那種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質都要經歷搬運過程,然後在合適的環境中沉積下來,經過漫長的壓實作用,石化成堅硬的沉積岩。

2、岩漿岩

岩漿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殼深處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漿,在侵入到地殼上部或者噴出到地表冷卻固結並經過結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因為它生成的條件與沉積岩差別很大,因此,它的特點也與沉積岩明顯不同。在野外觀察,沉積岩常具有成層構造,層狀構造是沉積岩所獨有的特徵。而在岩漿岩發育的地區則常常見到節理,而基本上看不到層理;在礦物組合上,在岩漿岩中出現的礦物,如橄欖石、輝石、角閃石等礦物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的,在常溫常壓條件下不容易儲存。

3、 變質岩

在地殼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積岩、岩漿岩,由於後來地質環境和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在固態情況下發生了礦物組成調整、結構構造改變甚至化學成分的變化,而形成一種新的岩石,這種岩石被稱為變質岩。變質岩是大陸地殼中最主要的岩石型別之一。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在變質岩的概念中,有兩點必須強調,這是變質岩區別於沉

火成岩 也稱岩漿岩。來自地球內部的熔融物質,在不同地質條件下冷凝固結而成的岩石。當熔漿由火山通道噴溢位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稱噴出巖或稱火山岩。

常見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紋岩等。當熔岩上升未達地表而在地殼一定深度凝結而形成的岩石稱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為深成岩和淺成巖。花崗岩、輝長岩、閃長巖是典型的深成岩。花崗斑岩、輝長玢岩和閃長玢岩是常見的淺成巖 。根據化學組分又可將火成岩分為 超基性岩 (SiO2 ,小於45%)、 基性巖 (SiO2 ,45%~52%)、 中性巖 (SiO2 ,52%~65%)、 酸性巖 (SiO 2 ,大於65%)和 鹼性岩 (含有特殊鹼性礦物,SiO 2 ,52%~66%)。火成岩佔地殼體積的64。7%。

沉積岩 。在地表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物質、火山碎屑、有機物及少量宇宙物質經搬運、沉積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層狀岩石。按成因可分為 碎屑岩 、 粘土巖 和化學巖(包括生物化學巖)。常見的沉積岩有 砂岩 、凝灰質砂岩、 礫岩 、粘土巖、 頁岩 、 石灰岩 、 白雲岩 、 矽質岩 、 鐵質巖 、 磷質巖 等。沉積岩佔地殼體積的7。9%,但在地殼表層分佈則甚廣,約佔陸地面積的75%,而海底幾乎全部為沉積物所覆蓋。

沉積岩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具有層次,稱為層理構造。層與層的介面叫層面,通常下面的岩層比上面的岩層年齡古老。二是許多沉積岩中有“石質化”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生存、活動的痕跡——-化石,它是判定地質年齡和研究古地理環境的珍貴資料,被稱作是紀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

【生活地理】校園裡的石頭會“說話”,附常見岩石種類

變質岩 。原有岩石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根據變質作用型別的不同,可將變質岩分為5類:動力變質岩、接觸變質岩、區域變質岩、混合巖和交代變質岩。常見的變質岩有 糜稜巖 、碎裂巖、 角巖 、板岩、 千枚巖 、 片岩 、 片麻岩 、 大理岩 、 石英岩 、角閃巖、片粒巖、榴輝巖、 混合巖 等。變質岩佔地殼體積的27。4%。

綜合自華師地理等

TAG: 岩石沉積岩石灰岩地理閔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