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勢力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知,溫而不增華,寒而不改棄,貫四時而不衰,歷坦險而益固。”

這是名將諸葛亮的

交友之道

。而他亦終此一生,奈何天妒英才,晚年的諸葛亮卻叫人惋惜。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故事要從一場和曹操的戰役說起。

英才謀士,南救亡國

東漢時期,天下尚未合而為一,每一位國君都在為一統天下費盡心思。七國之戰後,天下三分,

魏蜀吳稱霸三方,相互抗衡。

可三國相比蜀國國力明顯較弱。

即使國中有諸葛亮這樣的謀士。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一路打過來,蜀國自隕落關羽,荊州失守,蜀地已是自危。對外征戰無疑是雪上加霜。

雖說勝敗是兵家常事

,蜀國固國覆土的征戰中,五虎上將漸漸隕落,獨留趙雲一位。

晚年的劉備更加多了幾分優柔寡斷

,決策上也遠遠不如年輕時果斷精明。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白帝城劉備撒手而去,尚年幼的劉禪就這樣託付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

也因一個“義”字,托起來幼帝

。也憑一己之力托起來氣數殆盡的蜀國。

而北伐本就是無奈之舉。早在三分天下之時,北方讓曹,南方讓吳,自己得荊州。而後卻轉頭取西蜀。

這也為後來蜀國亡國埋下一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冷兵器時代,帝國交戰多以騎兵為主,那時若一舉西取西涼,西涼為中,

馬匹支援是可以的。

結果戰略方向錯誤

,使得數次北伐不僅無功而返,而且大量消耗自身兵馬糧草。

戰無回報,對當時經濟生產力已經無力支撐的蜀國來說無異於是當頭一棒。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先是荊州重創,

後因馬謖狂妄自大

,妄自行動,導致關鍵位置街亭失守。

這一次北伐戰爭,諸葛亮前方戰事本就吃緊,九萬精兵痛失三萬,又收到了後方失守的訊息,

再加上中層將領幾乎盡損。

蜀國的氣數也就此走向殆盡。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這一戰蜀國痛失十位將軍,唯一的上將趙雲也在這次戰爭中重傷,隨後也駕鶴西去。

蜀國滅亡另有隱情

回顧蜀國滅亡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

荊州之失

。而失去荊州最主要的原因還是

人才的缺失。

軍中除了諸葛亮之外,

朝中再無賢臣。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放眼蜀地,

面積小,氏族大家幾乎沒有,人才教育就更不必說了。

蜀地地少

糧也少

,精兵數量也遠遠供不上戰事的需求。

但要說核心的原因還是

荊州的失利。

那一戰中劉備大敗,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下,痛失荊州。當時荊州人口眾多,對當時的屬地來說荊州是挑大樑的存在,

此地一失,人力,物力,財力失去了堅實的後盾。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失去了一條十分平坦的道路

,糧草運輸頻頻受阻。

這是第一點。

在一個就是敵國的強大壓力

。首先魏國強大的兵力,本身對蜀國的壓力就很大,再加上物產豐盈,相對來說對蜀國的傷害也是致命的。

如此種種,再加上

呂蒙從中作梗

,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再回過頭來看一代謀士諸葛亮。自三顧茅廬開始,諸葛亮就是一個性情中人。千金不為所動,多少君主看準了他的才能,多次相邀竟無人將其請出。

直到劉備三顧茅廬,

劉備用真情打動諸葛亮

。兩人因一個“義”字相守一生。

諸葛亮不負劉備的另眼相看,為幫助劉備穩固江山,

可以說是廢寢忘食,深謀遠慮。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一生文武不習,自己的終身大事亦不放在心上。

晚睡早起,食無定律,

一生也算是運籌帷幄,小心謹慎。

當諸葛亮接過劉備託孤時,自己的身體狀況就已經不容樂觀。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本是忠心培養,

希望劉禪可以成為一代明君,

但這個小兒卻實在差強人意。

曾經有過劉備希望諸葛亮接替劉禪繼承自己君主之位的說法。但是諸葛亮卻不肯。

假如在北伐戰爭蜀國痛失十一大將之後,諸葛亮接手上位,那麼蜀國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首先,諸葛亮作為軍中謀士,一生

受劉備重用。

而且由於諸葛亮足智多謀,

能力突出,

在軍中有目共睹,所以說,信服諸葛亮的人還是大多數的。

第二點就是諸葛亮不僅

精通戰事謀劃,對於政治觀點和收復民心上也有著不一樣的見解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從蜀國強盛時期,興

修水利,土木安排

上諸葛亮也是出謀劃策的一方。所以論治國之才,諸葛亮並不比劉備遜色。

劉備死後,又給了諸葛亮

可以廢黜自己兒子的權力

,這就相當於大半的權力是在諸葛亮手上的。

但是不能說此時的

諸葛亮與皇帝無異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除了朝中支援劉禪,有氏族情節的大臣會站出來反對之外。

取代劉嬋成為君主

,這也不符合諸葛亮為人處事的原則。

在他看來,

自己會忠心扶持劉備

,並不是因為利益驅動,而是二人道法相同。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再加上多年的情誼

。諸葛亮絕不會做出這樣的事。

所以劉嬋即位也是必然的。

扶不起的阿斗

諸葛亮盡心盡力自不用說,但劉備的兒子劉嬋,雖被世人叫做“扶不起的阿斗”,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才能。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諸葛亮死後,

劉嬋真正成了蜀國的一把手。

多年的征戰蜀國本就已經是一個彈盡糧絕的狀態。

但劉禪在位時還是

可以提拔就是諸葛亮重用的蔣

琬等人

,壓制當時的姜維,以達到內政的平衡。

軍事上儘管

蜀國一直是弱勢

,但劉禪遵從諸葛亮的指導還是與帝國

周旋了十年有餘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或許劉禪沒有什麼治國之才,但總體來說還沒有那麼遭。

結語

自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一直沒有停過,從分裂走向統一,又從統一走向分裂。

歷史的車輪就這樣一刻不停地滾動著。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巨大的歷史卷軸上有不少像諸葛亮,趙雲這樣的忠勇之士,也難免會出現像馬謖這樣的自大誤國之人。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他們的出現都是必然的。

假如北伐戰爭沒有奪走那十一名將領,蜀國滅亡的命運也不會被更改。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痛失11位大將,僅看名單,就令人捶胸頓足

作為後人,我們只需做個讀者,做個學習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走好當下的每一步即可。

TAG: 諸葛亮蜀國劉備劉禪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