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喪葬觀:為什麼古人要事死如事生?

中國古代喪葬觀:為什麼古人要事死如事生?

古代喪葬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事死如事生這句話,出自《荀子·禮論》:

“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指的是對待死者也應該像生前一樣。

正是由於這樣的觀念存在,我國才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喪葬文化:清明節掃墓、踏青、燒紙,親人去世後披麻戴孝,給客死他鄉的亡者招魂、送魂,逢七燒紙錢紙馬等。這些習俗直到現在在某些地區還保留著。

事死如事生

這一觀念在我國由來已久。早在商代的殷墟王室墓葬中就曾出土殉葬的奴隸俑,而據專家考證,用陶俑代替人殉葬的傳統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直到近代推行火葬,陪葬的習俗才被徹底取締。

這樣的觀念延續了幾千年。在唯物主義思想觀念下成長的現代人可能難以理解,

為什麼古人要費如此大的財力與人力去祭奠死者

,這樣的喪葬觀又是如何形成的,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中國古代喪葬觀:為什麼古人要事死如事生?

古代喪葬

一、中國古代喪葬觀念的發展

早在原始社會氏族文化時期,人們就學會用樹葉、樹皮等包裹屍體並進行染色,連同其生前常用的器具埋入土中。隨著製造能力的提升,逐漸演化成棺槨的形式,隨葬的器具也演化成各種陪葬品。

這象徵著人們開始有保護遺體的觀念,並嚮往死後與生前同樣的生活。由於原始社會對神靈的崇拜,這樣的觀念逐漸發展為對昇天成仙的嚮往。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提出儒家思想,核心是

禮和孝

,他也提出了子女要為父母守孝三年,由此中國古代喪葬觀念的核心基本形成。

葬禮,又稱凶禮,是傳統的五禮之一,包括

停靈、報喪、弔唁、小殮、大殮

等數十道流程。除此之外,這樣的喪葬觀念下還有一套嚴格的守孝制度:按照與死者親疏遠近將親人劃分為五服,分別為有

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五個等級。

按照等級,不同人有不同服喪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不能吃葷食、同房、做客、宴飲。官員在服喪期間還必須辭職回鄉,這個過程還有一個專屬名詞——

丁憂

。與丁憂相對,還有

奪情

,即對於一些位高權重的重臣,皇帝下令不許其丁憂守制。

丁憂與奪情的本質,還是獨特喪葬觀念的一種體現。

中國古代喪葬觀:為什麼古人要事死如事生?

中國古代喪葬觀念的發展

二、喪葬觀念的具體體現

1.殉葬

我國從商代開始盛行人殉制度,一般將墓主生前的奴隸或寵愛的姬妾進行陪葬,一般是幾個人,多的甚至會有幾百個人。孔子所講的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就是在指責這一制度。

隨著社會發展,人俑逐漸用來代替活人進行殉葬。但統治階級仍然享有特權。

從漢朝開始,歷朝歷代的帝王都相繼以宮人殉葬,甚至有去母留子,帝王駕崩後後妃一併殉葬的傳統。

這一專制殘忍的習俗

在元代達到高潮

,成吉思汗死時,靈柩經過之處,所遇之人也“盡殺之”。直到明英宗朱祁鎮臨終前下令廢除人殉制度,才給這一制度劃上句號。

喪葬觀念的具體體現:殉葬

2.陪葬品

陪葬品原本是為了告慰死者,將他生前常用或喜愛的物件一同下葬,但隨著事死如事生的觀念發展,陪葬品的種類、數量都在不斷增加。

根據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

(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我們無緣見到秦始皇陵的華麗壯觀,但從僅作為陪葬坑的兵馬俑中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始皇帝認為,他死後仍然要在陰間做大秦的皇帝,所以需要永久照明,讓他能夠注視自己的帝國,同理需要軍隊和百官的陪伴。

除他以外,在考古發掘的漢廢帝海昏侯的墓中,已經出土的金餅有二百八十五枚、馬蹄金三十三枚、金板二十塊、麟趾金十五枚、黃金器具三百七十八件、銅錢十餘噸,除此之外玉製品不計其數。

一個僅做過二十七天皇帝便被廢,喪失政治前途的人,陪葬品如此奢華,漢代帝王將相的陪葬品之奢華,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中國古代喪葬觀:為什麼古人要事死如事生?

喪葬觀念的具體體現:陪葬品

三、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觀念

1.靈魂不滅的迷信思想

中國古人一直有靈魂不滅的迷信思想,他們堅信死後的世界與活著相仿,德高望重之人可以昇仙,而罪孽深重者就要在陰曹地府接受審判。

這樣的觀念由來已久,如半坡發掘的孩童墓葬中,代替棺木的缽和盆的上都有

人工打穿透的小孔

痕跡,這個小孔就是為了讓逝者靈魂能夠自由出入,與親人團聚。

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帛畫

“龍鳳人物圖”

及子彈庫楚墓出土“御龍圖”等都是戰國時期希望墓主昇仙的實物資料

為了讓逝者能安心成仙,

享受與在世時一樣奢華的生活

,他用慣的器件萬物,乃至真愛的姬妾寵物,都要隨他一起留在地宮中,以滿足死後世界的物質需求。

為了追求盡善盡美,許多人在世時就開始著手自己墓地的修建,如歷代帝王,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徵發民夫,修帝陵。帝陵建成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在位時間短的皇帝甚至駕崩時陵寢還沒有修繕完成。

中國古代喪葬觀:為什麼古人要事死如事生?

修建帝陵

2.推崇孝道的厚葬風俗

《中庸·達孝章》: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講的就是作為子女,父母去世後侍奉也要和他們在世的時候一樣,這才是最極致的孝道。

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孝立國,以孝廉舉士,從天子到百姓,都要受孝道約束,因此《後漢書·光武本紀》雲:

“厚葬為德,薄終為鄙”

天子如此,從官員到百姓自然一一效仿,於是在漢代,厚葬風俗盛行。

西漢帝王陵墓陵外觀上模仿都城或宮城,惠帝時開始陵旁立廟,此後立廟的習俗被保留下來,用作祭祀甚至召開會議。

陪葬坑裡設定有軍隊、百官、奴僕、車馬、飲食等等,而陪葬墓則根據陪葬者的身份等級有著不同的位置安排,與現實中的排列方式十分接近,象徵意義明顯。

到了宋代,士大夫信奉風水學,厚葬的風俗更是愈演愈烈。不乏有識之士提出反對意見。比如司馬光《葬論》中司馬光反對陰陽風水、反對厚葬、反對停柩不葬、主張復古喪葬禮制的思想。

可惜,他針對的主要是當時服喪制度鬆動和避守喪行為。司馬光維護古之喪葬禮制,維護統治階級特權不受侵犯,本質仍是在維護事死如事生這樣的觀念。

中國古代喪葬觀:為什麼古人要事死如事生?

推崇孝道的厚葬風俗

3.彰顯地位和財富

《禮記·王制》有云: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三日而殯,三月而葬。” 喪葬習俗成為一種嚴格規範的禮儀,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喪葬禮儀,這顯然是

對統治階級地位的維護

而歷朝歷代更在加強這樣的觀念,其手段就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厚葬。陪葬珍寶車馬,金玉財帛,甚至設有專門的陪葬坑。除了修墓園高冢外,還要廣種松柏,建立祠堂等等。

與其說這樣的手段是為了盡孝心,不如說這是一場另類的

“炫富”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墓葬的追求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棺槨的木料、封土的大小和厚度,都成為攀比的物件。

中國古代喪葬觀:為什麼古人要事死如事生?

彰顯地位和財富

四、結語

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是在古代靈魂不滅的思想下,

對孝道的盲目追求

對財富地位的彰顯

共同形成的產物。這樣厚葬之風不僅為當時的百姓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還間接導致了盜墓之風的興起。

如今我們提倡火化,文明喪葬,用鮮花、哀悼會等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追思,正是社會進步,文明發展的一種體現。

參考文獻:

《荀子》、《史記》、《後漢書》、《中庸》

TAG: 喪葬觀念厚葬如事生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