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說:“ 元 以寬仁失天下”,元朝的寬仁到了什麼程度呢

衡量統治寬仁與否,只有一個標準:百姓是否受益。

而歷史的複雜性恰在於此,從實效上看,元朝的

寬政

確實讓

百姓受益

,但同時又有

受害非淺

的另一面。元之統治,當得起

寬仁

兩字,但這種寬仁又藏有

頗深的瑕疵。

元的一個

開創性貢獻

,就是將唐、五代、兩宋長達六百年的

重稅革除

,從一張白紙上重新開始。將過去每畝大致收2斗的稅率(正稅與附加稅)劇減到一畝只收3升左右,以至元末有些田稅收到4升時,方國珍還叫苦不迭,拿來

為自己造反當理由。

朱元璋說:“ 元 以寬仁失天下”,元朝的寬仁到了什麼程度呢

宋濂主持編修的《元史》在論及賦稅問題時,也

明確肯定

“元初,取民未有定製,及世祖立法,一本於寬”(《元史》卷93《食貨一》)

從江蘇、浙江、江西、兩湖、廣西等各省方誌所儲存的歷代田賦的徵額,能清楚看出元代田稅,確實在每畝只收三升左右,

遠低於宋,遠輕於明

;甚至,元廷有時連這點稅收也減免,比如元世祖一次免去江南三分之二的稅糧。

明人吳履震將元時的家鄉稱為樂土:“勝國時,法網疏闊,徵稅極微,吾松(松江)僻處海上,頗稱樂土”(《五茸志逸隨筆》卷7)

明末《萬曆野獲》的作者沈德符也提到“

前元取民最輕”。

所以

明太祖

將元代與

漢初文景之治

相併論:

“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昔秦失於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明太祖寶訓》

可見,朱元璋既承認

元之“寬

”,也肯定

元之“仁”。

朱元璋說:“ 元 以寬仁失天下”,元朝的寬仁到了什麼程度呢

元代所以得到

明、清較高的評價

,還有另外三點:

首先是忽必烈滅宋的過程,忽必烈特別交待統軍徵宋的右丞相伯顏:“朕聞曹彬

不嗜殺人

,一舉而定江南,汝其體朕心,法彬事,毋使吾赤子橫罹鋒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所以元滅南宋,是歷代統一戰爭中

最和平的一次

,殺戮程度甚至

低於北宋平江南

,只有常州等

個別地方

有屠城,絕大多數州郡

波瀾不驚

其二,元代

吏治寬鬆

,對地方大膽放權,干涉與限制少,特別是文學創作、風俗習慣、工商業領域,寬鬆到了

自由放任

的地步。

朱元璋說:“ 元 以寬仁失天下”,元朝的寬仁到了什麼程度呢

而且值得稱道的是,

刑法寬宥

,有學者用“最為明易得當”的唐律與《元典章》相比較,發現元代刑罰大部分

比唐要輕

。除了極個別孤例,元代強調

“父子罪不相及

”,幾乎沒用過“

族刑”

,不像宋太祖,明太祖,動輒族人。

並且有可貴的慎刑思想,

忽必烈

多次

強調

:“

人命至重

,今後非詳讞,

勿輒殺人

”。

至元12年下詔“統治天下,

重惜人命

,凡有罪者,必命對再三,果實而後罪之”(《元史》卷4、卷14、卷165)

所以明末清初的博學家

葉子奇

除了盛讚元代“

輕刑薄賦,

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惠民有局、養濟有院”之外,特別稱道元朝

人道

,重犯在獄中也

發糧食

,哪怕“天下死囚審讞已定,亦

不加刑”

,社會上,很少見到官府處決犯。

有學者從《元史刑法記》載入的135條死罪判決中,只發現

6人

適用斬刑。

朱元璋說:“ 元 以寬仁失天下”,元朝的寬仁到了什麼程度呢

即使如此,元代社會風俗仍大體維持淳厚,

治安良好

,人們在外“

行旅萬里,宿泊如家

”,正與杜甫憶開元盛世“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相彷彿,可謂難得。

其三,是意識形態的

包容開放、

宗教信仰的

自由

元代無文字之禍,世界各地的主流宗教文化皆在元代並行發展,香火繁盛。習俗多元,百花齊放,各地的科學技術、藝術、曆法、醫學、建築一律

來者不拒

,與明初的

黑暗、封閉

禁錮

相比,確實堪稱開明。

元代的

輕稅輕刑

,在繼承唐宋開明仁厚的基礎上,進一步革除前弊,為後來的明、清開了個極好的頭,只可惜,明太祖自恃

得天以正,

手段苛虐,

高壓恐怖

,並以種種理由在江南、江西、湖廣實行

重稅政策

,使元代的開明

大大倒退。

當然,元代的寬仁未必對底層百姓就

都是好事。

朱元璋說:“ 元 以寬仁失天下”,元朝的寬仁到了什麼程度呢

寬仁帶來了

安寧和發展

,但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

疏忽與懶政

,過分縱容江南

豪紳地主

,所以“

富者日以兼併,貧者日以貧窮”。

於是,歲收租米達百萬石的

超級地主

出現了,而大部民眾卻

沒有土地

;於是,無數飛揚跋扈 橫行鄉里的

土皇帝

出現了。

在松江,“一家雄踞一鄉,小民懾服,稱為野皇帝”連州

縣官吏

畏懼三分

元在中原、江南的

寬仁為治

,相比成吉思汗、窩闊臺時代的

滅絕性殺戮

,不啻為奇蹟性的進步。但同時,忽必烈只看到漢化、寬仁的好處,而未詳究背後

隱藏的害處

,片面寬仁,終是經驗欠缺,相沿成襲,造成元代

短祚而亡。

那首小學生都耳熟能詳的:

“天高皇帝遠

,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恰恰出現在

元末的江浙

,這絕不是

偶然的。

朱元璋說:“ 元 以寬仁失天下”,元朝的寬仁到了什麼程度呢

元亡,代表著唐世以來中國

多元、包容、理性

的政治文明的徹底結束,代之以一個

黑暗、暴戾、禁錮、血腥

的極端專制

明清時代

,這也是中國

歷史之不幸。

TAG: 元代寬仁江南明太祖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