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爆發。對陣雙方,是戰國七雄中最能打的兩個國家——趙國和秦國。

此役規模之巨,世所罕見。而對趙國而言,這場戰役更是關乎生死存亡。作為函谷關以東唯一能與秦國掰手腕的諸侯,趙王舉國之力,欲將不可一世的秦國給擊潰。

然而,現實是如此地殘酷。由於將軍趙括的盲目出擊,趙國全軍覆沒,數十萬士兵被秦將白起坑殺,還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充滿諷刺意味的成語——“紙上談兵”。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再無餘力與秦國相抗衡。

此役過後,秦國乘勝追擊。戰爭結束僅一年,秦國就派55萬大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本以為能一舉滅掉趙國,不想卻遇到了大麻煩。

戰爭維持了數月,秦軍傷亡慘重,本以為趙軍早已不堪一擊,但他們大錯特錯。

趙軍的戰鬥力遠遠超乎想象。加之有魏、楚兩國的援助,最終,秦軍止步於邯鄲城下。

事實證明, 即便趙國只剩下一口氣,仍有能力讓秦軍付出慘痛的代價。在亡國前的最後幾年裡,趙國先後兩次大敗秦軍,維護了最後的尊嚴。

直至趙國滅亡,它仍舊是秦國最值得敬畏的對手。那麼,領土不大,經濟也不算富裕的趙國,為何這麼能打?又為何還是逃不了亡國的命運呢?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1/6 趙武靈王的大戰略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的趙、魏、韓三國,原本是一個國家,即春秋時期的晉國。趙氏是晉國的一個部族,擁有龐大的勢力。

後來趙魏韓三家分晉,趙氏建國。然而在戰國諸侯中,趙國並不強大。其境內多山,耕地少,經濟遠不如南方的楚國與東方的齊國,甚至還不及他的鄰居魏國。

那麼,趙國從啥時候開始刷存在感的呢?因為一位偉大的君主——趙武靈王。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關於趙武靈王,有一則故事常被人津津樂道。當年,趙武靈王曾假扮趙國使節出訪秦國,受到了秦昭王的接見。秦昭王發現使團中有個人氣宇軒昂,其他使節見了他全都畢恭畢敬,待使團離開後方得知,此人正是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此行,是刺探秦國軍事防禦的情報。堂堂一國之君,居然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把對方忽悠過去了。戰國以來,還沒有哪個君主敢以這樣的方式挑釁秦國,趙武靈王的膽略確實非比尋常。

然而,趙武靈王不僅膽子大,他還是個很有戰略眼光的人。當其餘五國都想著如何避開秦軍鋒芒的時候,他已經考慮開闢打擊秦國的新路線了。

當時,東方六國要對秦國發動進攻,打函谷關是最普遍的選擇,但函谷關易守難攻,六國的數次圍攻均以失敗告終。不過,還有一條路可通往秦國,就是北方的河套地區,從這裡可直抵秦都咸陽。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然而,該地區活躍著眾多遊牧民族,他們善於騎射,神出鬼沒,以戰車和步兵為主力的中原軍隊很難征服。

但趙武靈王絕非等閒之輩,他決定“師夷長技”,放棄笨重的戰車,學習遊牧民族的騎兵戰術。

他帶頭做起,穿上胡服,騎馬拉弓,並有針對性地訓練騎兵部隊。儘管一開始由於不倫不類遭到士大夫的抵制,但在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的問題上,這些反對聲都沒什麼意義。

憑藉這一軍事創新,趙軍的戰鬥力提升了一個數量級。要知道,當時七國中還沒有像樣的騎兵,在以戰車為主角的時代,趙國的騎兵猶如一道劃過天穹的閃電,預示了中國未來的軍事走向。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幾年後,趙武靈王滅掉了北方的中山國,趙國的領土擴張至匈奴人的地盤。

如果再給趙武靈王十年時間,他就可以在秦國的北方,即今天的陝北和內蒙古南部建立軍事基地,屆時,趙軍就能長驅直入,給秦國以致命一擊。

這大概是秦國有史以來遭遇的最嚴重的威脅,如果趙武靈王成功了,中國的歷史恐怕就被改寫了。

遺憾的是,趙武靈王的大業終如曇花一現。公元前295年,他被自己的兒子圍困,在行宮裡關了足足三個月,一代雄主,就這樣被活活餓死了。

2/6 名將輩出

趙武靈王的去世,使趙國錯過了戰勝秦國的最佳機會。但秦國始終保持著清醒。趙軍的勇猛與彪悍眾所周知。更何況,他們還有一支令人生畏的騎兵。

就武器裝備的水平而言,趙國甚至還比秦國要高一些。當時,趙軍已經普遍裝備了鐵製兵器,儘管普及度尚不如楚國和燕國(這兩國均有大型鐵礦),但與秦軍相比仍舊綽綽有餘。要知道,當時秦軍還在使用青銅武器,而青銅在強度和硬度上均不如鐵器,也更容易折斷。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當然,秦國已經掌握了當時最先進的鍊銅技術,而鐵製兵器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更重要的是,秦國的武器很早已實現了標準化生產,能夠向前方大批次輸送,相當程度上彌補了武器材質的劣勢。由此可見,在戰爭中,擁有一項黑科技也許並不重要,關鍵還看你能否將已經成熟的技術發揮到極致。

不過,真正讓秦國畏懼的,既不是趙國的騎兵,更不是他們的兵器,而是趙國擁有諸多傑出的將領。

在趙國的最後幾十年裡,軍隊中人才濟濟,將星輩出,趙奢、廉頗、李牧······個個都是能征慣戰的猛將。

先說廉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此人都是趙國軍界的頭號王牌。廉頗的成名之戰,是公元前283年,率軍深入齊國境內,攻佔了陽晉。當時,齊國是東方第一強國,軍事實力不容小覷。此役結束後,廉頗官拜上卿。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此後,趙國一路東征西討,並於公元前279年再次擊敗齊國。一年後,趙國又討伐魏國,取得了多座城池。

秦軍見趙國勢大,決定發起進攻,卻屢屢被廉頗擊敗。從此,這位將軍成了秦軍最難啃的硬骨頭。

當年秦兵攻打趙國時,與廉頗搭檔的還有趙奢。趙奢是趙武靈王之子,當然,今天人們知道他,主要是因為他有個更有名的兒子——趙括。

趙奢治軍甚嚴,他也繼承了先父的好戰基因。當年,秦軍入侵韓國,趙國包括廉頗在內的眾將領並不願意發兵救援。唯獨趙奢力排眾議,在他看來,秦國不足為懼,基於準確地分析,他說出了那句很有名的話:“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於穴中,將勇者勝。”最終,趙軍果真擊敗了秦軍。

最後登場的李牧,是趙國最後的一根擎天柱。當廉頗,趙奢們在前線建功立業之時,李牧尚未成名。但他被委派了一個更為艱鉅的任務,在北方防範匈奴與秦國的進攻。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憑藉這些實戰經驗,李牧對秦人有了深入的瞭解。隨著趙奢與廉頗等大將相繼去世,李牧挑起了趙軍的大梁。

長平之戰的失敗使趙國軍力大損。而李牧硬是憑藉這點微薄的力量,兩次大敗秦軍,致使秦將王翦不得不動用反間計除掉他。隨著李牧被殺,趙國的喪鐘也就此敲響。

李牧和廉頗一樣能攻能守,但相比後者,李牧所率領的趙軍更加弱小,而他的對手秦軍,則比以往要強大得多。王翦和李牧齊名,同為名將出身,卻依舊拿他沒有辦法。從這個意義上,即便說李牧是趙國乃至戰國末期最傑出的將領,恐怕也不為過。

3/6 內亂基因埋隱患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趙國這麼能打,為啥最後還是敗給了秦國?趙國曾擁有的一手好牌,又是怎樣被打成一團漿糊的呢?

答案就隱藏在趙國血腥的內政裡。

前面提到的趙武靈王,他死得夠慘,被兒子餓死在行宮裡,臨死前連身邊的侍從都逃走了。那麼,他的兒子為啥要置父親於死地呢?

因為趙武靈王只想打仗,忘了自己不僅是將軍,更是一國之君。為了將全部精力專注於打秦國這件事上,他乾脆把朝政大權交給兒子惠文王。然而,惠文王年幼,他的哥哥趙章謀奪王位,趙武靈王聽之任之,甚至還賜予趙章爵位。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結果,兄弟二人自相殘殺。趙武靈王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類似的人間慘劇,在趙國曆史上屢見不鮮。

早在趙國誕生之初,宮廷政變就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主旋律。

趙國當年由趙襄子建立,趙襄子本名趙無恤,是他的父親趙簡子和一位少數民族的女人所生。按照當時的禮法,通常是嫡長子繼承父位,作為庶子的趙無恤並無資格。

而趙簡子卻打破慣例,他廢掉了太子伯魯,改立趙五恤為繼承人。此先例一開,為趙國之後的一系列動盪埋下了隱患。

立嫡長子為繼承人,標準是固定的,即便他能力不濟,別人也說不了啥。廢嫡立庶,標準是非固定的,其依據可以是庶子的個人能力,可以是君主的喜好,甚至取決於孩子他母親是否得寵。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既然標準模糊,就為各路野心家制造了機會,他們會想盡辦法扶持符合自身利益的人上臺。即便新君上臺,他的位子依然坐不穩。

趙襄子的兒子趙浣就遭遇了類似的命運,父親剛把王位繼承給他,趙浣的叔叔趙桓子就發動兵變,把侄子給驅逐了。

可等趙桓子一死,趙浣就殺了回來。這一回,他沒有把趙桓子的兒子放掉,乾脆把他們全殺了。

同樣的戲碼,在趙國的政治舞臺上反覆上演。公子與權臣相互勾結,動不動就搞軍事政變,要麼針對太子,要麼針對新君。趙國的王位,幾乎全部靠武力獲得。都說政治是殘酷的權力遊戲,唯有心狠手辣的人方能笑到最後。這一點在趙國體現地淋漓盡致。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趙國的內鬥並不侷限於宮廷內,還發生在將領之間。

趙國名將廉頗,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趙王卻任命原燕國將領樂乘代廉頗攻打趙國,這讓廉頗感到面子上很掛不住。

你樂乘算老幾,有啥資格代替我?於是,廉頗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舉動——率軍攻打樂乘。這場鬧劇的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樂乘溜了,廉頗也因此得罪了趙王,被迫逃往魏國避難。

無論趙王的用人之策是否妥當,廉頗身為老臣,以這樣的方式對抗王命,給全國人民樹立了極壞的榜樣。諷刺的是,趙國也沒有深究此事,幾年後居然把廉頗招了回來。

從廉頗的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趙人對於內鬥,就像看村口的兩隻野狗打架那樣,早就司空見慣。

4/6 搖擺不定的政策

王位繼承問題,猶如一顆埋在趙國宮室裡的定時炸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爆。直到亡國之際,這個隱患仍然沒有排除。

趙悼襄王趙偃因寵信娼後,不顧眾人反對,立其子趙遷為太子。趙遷是個糊塗蛋,上臺後朝政由權臣郭開把持,大臣們離心離德,朝中怨聲四起。

王翦見趙國烏煙瘴氣,於是收買了郭開,後者向趙王進讒誣陷李牧,一代名將就這樣稀裡糊塗地被殺害了。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郭開影視形象

短期來看,是一對奸臣與昏君共同埋葬了趙國。但長期來看,真正的始作俑者,仍然是這個國家久久不愈的內亂頑疾。

在戰國諸侯中,廢嫡立庶在他國也有發生,卻遠不及趙國頻繁。

之前說過,嫡長子繼承製,最大的優點是穩定,因為血統改不了,標準是固定的,誰也說不了啥。但缺點是缺乏彈性,萬一嫡長子無能,或者品性惡劣,還能讓他當王嗎?

這個問題困擾著歷朝歷代,直到清代的康熙年間,皇子們仍在為奪嫡爭得不可開交。

但只要規則合理,憑能力選拔繼承人也未嘗不可,甚至是比嫡長子繼承更優的解決方案。當年,趙簡子就是透過選拔與考核,把趙襄子立為王位的繼承人。而趙無恤也確實有這個能力。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問題是,再好的規則,也需要一以貫之地執行。制度設計的初衷,是為了降低行為的不確定性。選賢用能,聽上去很美好,但如果缺乏穩定的制度環境,就可能引發更大的禍端。

而趙國偏偏缺乏這樣的制度環境,趙無恤繼位後,又覺得老爹當年的做法不厚道,於是立伯魯的兒子趙浣為繼承人,以求“迴歸正統”。

可如此以來,趙無恤這邊的兄弟就不服氣了,趙浣何德何能,就因為他是當年太子直系,就有資格繼承王位了,那你趙無恤又算什麼?

趙無恤不知道,他這麼做不僅會導致內亂,更讓當權者的政治信用大打折扣。你的政策忽左忽右,不僅會得罪原本信任你的人,也會讓人民群眾失去耐心,因為他們無法知道你下一步打算怎麼做,是因循傳統還是打破規矩。久而久之,所有人都會覺得你是個沒信用的人。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唯一得利的是野心家,他們唯恐天下不亂,唯恐統治者不出爾反爾,唯有如此,他們就可以鑽空子。

趙國的命運,就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折騰,即便英明神武如趙武靈王,也在這個問題上栽了跟頭。

如果趙武靈王不廢黜太子趙章,後來的事就不會發生。但他既然廢了舊太子,對新太子又不提供明確的支援,結果必然是兩邊不討好。從某種程度上,趙武靈王繼承了趙國先祖搖擺不明的特色。

制度也好,規則也罷,其有效與否,關鍵在於能不能堅決貫徹,能不能體現當權者的權力意志。然趙國的歷史,恰恰為我們提供了一部反面教材。

5/6 惡劣的地緣政治環境

你可能會問,為啥是趙國這麼愛折騰,其他國家就不折騰嗎?具體原因有很多,但趙國的歷史與地理環境肯定是重要因素。

趙人原是晉國的軍事貴族,從那時候起,窩裡鬥就成為了趙人的傳統。三家分晉,本就是陰謀詭計與權力博弈的產物,成長於這樣的環境中,趙人天生就和“詐力相傾,矜誇功名”結下了緣分。

即便在部族內部,趙人照樣相互傾軋,不把同族人的生死當回事,趙氏部族四分五裂。祖上的內鬥基因,一直遺傳到下一代。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建國以後,趙人的內亂更是變本加厲。

趙國的地理環境,塑造了趙人偏狹的性格。趙國的土地並不肥沃,農業比較落後,北部地區“山地薄,人眾,民俗狷急”。加之與蠻族為鄰,所以,趙人自古以來便以勇猛好鬥著稱,司馬遷稱其“高氣勢,輕為奸,好氣任俠”,恰到好處地概括了趙人的特點。

農業的特點是週期性強,結果是可預測的,正所謂春耕秋收,夏耘冬藏。它使人對未來產生穩定的預期,專注於長期主義。

然而,在農業不發達的地區,當地人只能靠狩獵或畜牧為生,這些行業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流動性強,人們更容易追求短期效應。

遊牧民族的發展就很說明問題,在面臨災荒的時候,他們會大舉南侵,大肆劫掠後再回去,遊牧民族的邏輯是幹一票算一票,搶多少算多少,不管明天如何,今天吃飽了再說,根本不用考慮長遠。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土地貧瘠,使趙人在傳統行業之外,發展出對商業的靈敏嗅覺。按理說,這本是件好事,畢竟,發達的商業更有助於促進社會繁榮。但那有個前提,就是在和平的環境下,若遭遇兵荒馬亂或敵國封鎖,商人的作用就很有限。

總之,惡劣的地理條件使趙人在行為方式上,養成了短視的習慣。凡事追求高風險,高收益,快回報。不惜為此鋌而走險。

趙國的另一不幸之處,是他的地緣政治環境。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趙國的西部與秦國為鄰,北部與遊牧民族接壤。東面是燕、齊兩國,南面是魏國,這就意味著,一旦趙國與其中的任何國家發生戰事,敵人都可以挑唆他的鄰居,從背後捅一刀。

戰國七雄當中,屬趙、魏、韓三國的地緣政治環境最差,因為它們被夾在四國中間,偏偏秦、楚、齊都是強國。一旦發生戰爭,趙魏韓要麼成為被攻打的物件,要麼主動或被迫地與他國結盟,想“獨善其身”,簡直是痴人說夢。

而趙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更是被秦國視為眼中釘,凡秦國東出,必打趙國。即便不打,別的國家也會向趙國求助。所以,趙國幾乎從不缺席重大戰事,這對趙國國力是一種消耗。問題是,趙國根本沒得選。

6/6 總結

惡劣的地理條件與好鬥的政治基因,決定了趙國能在亂世成為可怕的對手,卻無法演化為真正的強國。

後世不少人在爭論,倘若長平之戰始終由廉頗來指揮,趙軍是否能翻盤?很遺憾,即便廉頗線上,趙軍仍無法改變失敗的命運。

原因不難理解,廉頗的策略是打持久戰,和秦軍比拼消耗,直到對方退兵為止。但問題是,以趙國的國力,是經不起這般折騰的。即使雙方暫時僵持不下,到頭來還是秦國笑到最後。

趙王正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才決定臨時換將,命趙括出擊,速勝速決。這就像一個賭徒,明知道口袋裡的錢所剩無幾,卻還想鋌而走險,押個大注。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所以,無論久戰還是速決,趙國必敗無疑,這和指揮官的能力無關,而是由基本盤決定的。

不過,趙國並不是沒有取勝的希望,如果五國增援,長平之戰的頹勢是可以逆轉的。但在危急關頭,他的鄰居們紛紛作壁上觀,任憑秦軍蠶食趙國,毀掉他們最後的長城。

相比於趙國,秦國則幸運得多,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奮六世之餘烈”,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王政等,皆有雄才大略。更重要的是,六國之中,秦國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能夠將商鞅以來的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貫徹到底。

反觀趙國,自趙武靈王之後,再無雄主出現,即便趙國在軍事上不斷攻城略地,政治上卻始終原地踏步,縱使軍力強大,也終究被對手耗盡實力,強國之夢,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

最後的倔強:如此彪悍的趙國,為何還是會輸給秦國?

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下,企業也好,國家也罷,想獲得長遠的發展,能依仗的無非兩樣東西:

創新和組織。

秦趙兩國,在創新方面為我們提供了顯著的榜樣。秦國用制度創新,提高了國家的動員能力。趙國用軍事創新,使戰鬥力升級換代。

然而,無論多偉大的創新,若缺乏良好的組織做支撐,終究是一場空歡喜。

組織的作用,一方面為創新提供穩定的迭代環境,另一方面則將創新的資源與成果,合理地分配到各相關方,使全員專注於某個目標,不斷最佳化。

在這方面,秦國無疑是七國中做得最好的,而趙國則恰恰相反,混亂的組織,不僅消耗了國力,更將軍事創新的成果壓榨殆盡,其失敗在情理之中,固值得我們後人借鑑。

TAG: 趙國秦國趙武靈廉頗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