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大家都懂,蹚將說的是什麼?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與地域,“匪”之稱謂亦有別,比如,《隋唐演義》中的劫匪稱“響馬”( 唐代開國功臣、現在作為門神供人膜拜之秦瓊 (山東人)及瓦崗寨好漢就是古代響馬出身,在山東地方戲曲“梆子”有曲牌名“響馬”);再如,《水滸傳》中的那些嘯聚山林的強人,被稱為山賊草寇,高大上點的叫法,則稱之為“綠林好漢”,當家的稱頭領,辦事的稱嘍羅。

清末民初,也是混亂之世,各地匪盜蜂起,在東北那旮嗒,那些拉桿子的,被稱為“鬍子”。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大家都懂,蹚將說的是什麼?

清末民初,民間又有“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之說。“山東出響馬”很好理解,因為《隋唐演義》的普及,隋末唐初的許多大英雄,都是山東“響馬”出身。“響馬”,古代即指稱攔路搶劫的強盜,強悍的匪眾以馬賊居多,因搶劫時放響箭得名,又稱“響馬子”。響箭一響,馬匪就會殺出,搶劫貨物輜重。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大家都懂,蹚將說的是什麼?

另據學者考證,“響馬”一詞原出於山東,一說自東漢以後,山東的土匪在馬脖子上掛滿鈴鐺,馬跑起來,鈴鐺很響,故稱土匪為響馬。山東歷史上多次農民大起義,也有人把響馬稱為英雄好漢的代名詞。其實,許多響馬隊伍不是土匪,而多是義軍。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大家都懂,蹚將說的是什麼?

山東之所以多“響馬”,這也是與朝政的逼迫有關。比如明代的“馬政”,就是催生“響馬”的直接推手之一。當時政府推動馬匹“民牧”,即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實行,訂有應納馬駒數,若不夠,養馬戶須賠償,養馬戶多因此破家,轉為“響馬”,以此謀生。

山東地區在古代逢荒年出現騎馬之結隊盜匪;犯案以前常“官兵奈我何!”山東響馬在近代的“最精彩”一次亮相,當是1923年5月間孫美瑤發動的轟動國際的臨城劫車案。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大家都懂,蹚將說的是什麼?

“響馬”就是人們熟悉的盜匪,那麼,“蹚將”又是什麼鬼呢?說白了,“蹚將”也是土匪的別稱。河南的土匪為何稱“蹚將”?史料記載並不多,朱新繁在其所著《中國農村經濟關係及其特質》一書中,對此有相關詮釋:“河南人民叫土匪為‘老湯’,不知是什么意思,他們提起了‘老湯’,就談虎色變。”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大家都懂,蹚將說的是什麼?

河南人(確切地說,就是豫西人)之所以把土匪叫做“老湯”,也是有蛛絲馬跡可尋的。因為晚清民國年間,在土匪活動最頻繁的豫西南山區,常年流動著一支數量相當龐大的青年農民打工隊伍,每到冬日的農閒季節,則應募從事梯田、溝渠等農田灌溉工程的修理、養護工作。

這些人在當地被稱做“蹚匠”。一旦工作減少,無所事事,成隊的蹚匠極易變成杆匪,以致兩者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所以在在魯山的方言裡,土匪統稱“蹚將”。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大家都懂,蹚將說的是什麼?

在民國初年,最有名的蹚將就是河南省寶豐縣綠林的首領白朗,他組織了一批農民跟著他一起起義。從豫、皖、鄂轉戰到秦、甘,整個行進路程穿過了5個省份,成功拿下了50多座大大小小的城池,可惜還是敗給了段祺瑞,死於1914年。

1949年以後,人民政府大力打擊土匪,所以曾經風雲一時的鬍子、響馬和蹚將都隨風而逝、消失於歷史深處了。

TAG: 響馬土匪山東老湯隋唐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