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

西門豹是戰國時期魏國官吏,關於他的生平記載並不清晰,關於他的事蹟主要集中在西門豹治鄴這個故事之中,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因為有一篇小學課文《西門豹》。

西門豹是被一個叫翟璜的舉薦給魏文侯的。

君內以鄴為憂,臣進西門豹——《資治通鑑·周紀·周紀一》

翟璜這個人很有意思,當時魏國為什麼能夠強大起來和他很有關係,因為他推薦了一大堆能人,而且這些人大家也都很熟悉。

比如兵法大家吳起,法家著名代表人物李悝,名將樂毅先祖樂羊等等。

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

西門豹到達鄴城,治鄴的過程這裡就不介紹了,因為大家非常熟悉。

這裡有一個問題,西門豹既然被魏文侯派到鄴這個地方,那說明他就是鄴地最高的地方長官了,他看到鄴地的老百姓被所謂的“河伯娶親”這樣的歪理折騰到民不聊生,他到任之後為什麼不雷厲風行將這幫害群之馬抓了,殺了,反而要先讓他們演一場“河伯娶親”的事情呢?

想到這一層,我們再看這個故事就挺有意思了。

大家都知道巫祝是壞蛋,但為什麼巫祝可以為害呢?

老百姓害怕自己的女兒成為河伯的新娘,同時也承受不了河伯娶親帶來的承受負擔,為什麼不反抗呢?任由巫祝與廷掾等人作惡呢?

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

理由很簡單,因為老百姓相信“河伯娶親”是有效果的,有作用的,所以這就是巫祝與廷掾為害的根基。

殺掉巫祝與廷掾並不困難,因為他受到魏相翟璜的支援,有這樣的權力。問題是殺掉巫祝之後,老百姓是不是就相信“河伯娶親”是假了。

如果不是,那麼殺掉一個巫祝,過一段時間“河伯娶親”肯定又會死灰復燃,特別當漳河又發大水的時候。

到那時西門豹想再一次殺掉巫祝,恐怕老百姓也不一定同意了。巫祝可能就擁有與西門豹對抗的力量了。

所以西門豹要看巫祝演戲的真正目的不是殺掉壞人而是真正毀掉老百姓腦中的錯誤認知,建立真正的認知。

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

這又讓知常容想起另一個人物:屈原。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屈原與漁父江邊交談,兩種不同人生觀抉擇,至今影響中國人

》,屈原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中與漁父展開了對話,屈原說過的一句話到今天還流傳很廣,特別在年輕人那裡特別有市場。

當漁父問他,你怎麼到了這裡?屈原說了這樣的一番話。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史記·七十列傳·屈原賈生列傳》

我們在讀這句話的時候,都為屈原感到悲哀和痛心和憤恨,多麼悲涼的一句話啊。

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有時也會念出這句話。

當屈原遇到西門豹時,兩個一對比,我們很快就發現屈原為什麼會四處碰壁。

屈原很有才這個所有人都承認,但是屈原缺少點什麼呢?

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

他一直抱著自己的想法,想用自己的想法去改變,他認為自己是好的,所以一直按自己的思路去看世界,而不是根據世界變化去應對。

屈原一開始深受楚懷王的信任,但被上官大夫進讒言,他不作解釋,因為他覺得他信任楚懷王,楚懷王肯定也信任他。

結果楚懷王還真的不信任他。

我們在罵楚懷王昏庸無道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屈原要想做事,先決條件是什麼?

取得楚懷王的信任。

屈原沒有這樣想,也沒有把這個當作是重頭戲,只認為自己認真做事就萬事OK了。

西門豹也採用這種方式,他只要認真做事,問心無愧,那些老百姓一定會支援嗎?

這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不是自己認為是對的就去做,而是先得到老百姓的支援,取信於民這個先決條件有了,才有下面的內容。

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

這個的例子還很多,比如商鞅變法,先獲得秦孝公的支援,這還不夠,他透過辯論讓甘龍等人無法反對。如果按照屈原的思維方式,就會認為這樣就足夠了,因為我的心是正的,實施肯定能成功。

商鞅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先做了一件事情。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史記·七十列傳·商君列傳》

因為一件事情能不能被接受,老百姓的意見很重要,雖然在某些所謂的聰明人眼中老百姓是“愚”的,最典型的一句話就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如果老百姓不認同,那自然要註定失敗。這裡又有一個典型的反面例子,那就是王莽改制。

王莽的很多想法都很超前,比如為學者建造一萬套住宅,將田地公有化,按人分田,不準奴婢買賣,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

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

如果不看結果,這些想法是很好的,特別在兩漢時期,一個皇帝能有這樣的想法的確是很超前。

結果呢?老百姓反對,豪強反對,似乎沒有人支援。

最終身死天下亡。

當西門豹拔除“河伯娶親”的傳說,這事情就了結了嗎?老百姓就真的不信了嗎?

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如果漳河再次發大水,肯定還會有人提到“河伯娶親”,甚至會復燃甚至更甚。

所以西門豹做了一件事。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史記·七十列傳·滑稽列傳》

只有徹底解決漳河水患的問題,“河伯娶親”才會真正的消亡。

所以看似西門豹治鄴挺簡單的,但仔細看看環環相扣,少一環或者順序前後調了都可能會引發失敗。

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

商鞅,西門豹為什麼做事能成功就在於他們抓住了關鍵,將別人放在首位,將自己的想法放在後面。屈原和王莽這些好想法為什麼最終失敗,因為他們將自己的想法放在首位,將別人的感受放在後面。

老子在《道德經》中曾經講過這麼一句話: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個“身”不僅僅說你自己有一腔熱血,懂得奉獻,不為自己謀私利就滿足條件,關鍵在後其身。

要以你服務的物件為標準,順著他們行事及引導,兩者結合才可以成功。很多人只看到前半部,忘記後半截,這是他們失敗的重要原因。

所以說成年之後再讀西門豹治鄴,發現這是一篇為人處世的良方,是一篇可以讓你少在社會上碰壁的良方,是一篇教你怎麼才能把事情做成功的良方。

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TAG: 西門豹屈原河伯巫祝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