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出土一支金步搖,揭開“慕容復”家族鮮為人知的秘密

讀過金庸老先生小說的人,都會知道慕容復出身鮮卑慕容氏。一心想要復國的他,是正統的燕國皇族後裔。但鮮少有人知道,慕容復家族和一支“金步搖”淵源頗深。1981年,內蒙古出土了一座南北朝時期的鮮卑貴族婦人墓。

內蒙出土一支金步搖,揭開“慕容復”家族鮮為人知的秘密

墓中出土的隨葬物品中,尤以一件金步搖最為引人注目。該金步搖長約16。2CM,重約70克。因其頂端具有馬頭特徵,且連線著枝狀的鹿角,考古專家便稱呼它為馬頭鹿角金步搖。在金步搖的馬眼、耳廓、鹿角等部位,均鑲嵌有紅、白兩色的寶石,步搖邊緣處的紋飾為魚子紋。

研究完鮮卑貴婦人墓中出土的金步搖後,專家們發現了一段鮮卑慕容氏的秘密。早在秦漢時期,屬於遊牧民族的鮮卑就已經存在。而慕容這個姓氏,正是從步搖身上演化而來的。

內蒙出土一支金步搖,揭開“慕容復”家族鮮為人知的秘密

秦漢時期的鮮卑部落,主要生活在如今內蒙的西拉沐倫與洮河之間。當時的鮮卑族依附於匈奴。北匈奴西遷以後,鮮卑族開始進入北匈奴統治的舊地。隨後,和剩餘匈奴人結盟的鮮卑族,實力逐漸開始強大。

公元147年到公元167年,漢桓帝執政時期鮮卑族首領石槐,覺得部族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他便開始與匈奴人分庭抗禮。當時的石槐將鮮卑族分成東、中、西三個部族。慕容鮮卑正是其中一支,負責統治匈奴舊地的西部地區。

內蒙出土一支金步搖,揭開“慕容復”家族鮮為人知的秘密

慕容復家族姓氏的由來,還要追溯到三國時期,當時西鮮卑的首領名叫莫護跋。莫護跋曾追隨魏軍,征討反叛的遼東太守公孫淵。因征討時立下的赫赫戰功,莫護跋被魏國封為率義王,後來其帶領族人遷移到了遼東地區,並就此建國。

內蒙出土一支金步搖,揭開“慕容復”家族鮮為人知的秘密

某天,莫護跋騎馬巡視自己的領地,他發現境內的許多漢人,頭上都帶著一種懸掛飾物的帽子。這些漢人在走動時,帽子上的飾物不但會隨風輕搖,還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對此感到十分好奇的莫護跋,趕緊派人前去打聽。透過手下人打聽得來的訊息,莫護跋得知漢人所戴的帽子叫作步搖冠。回到府邸後,莫護跋便命人為自己製作了一頂步搖冠。

此後的莫護跋更是經常頭戴步搖冠出門,而見到頭戴步搖冠的莫護跋,鮮卑族人無不高呼:步搖。後來鮮卑族人更是以步搖來稱呼莫護跋。在當地的語言中,步搖與慕容讀音相近。因鮮卑族的首領被稱作步搖,人們也開始稱呼西鮮卑族為步搖。久而久之,人們口中的步搖鮮卑族便成為了慕容鮮卑。

內蒙出土一支金步搖,揭開“慕容復”家族鮮為人知的秘密

等到莫護跋的孫子掌管部族時,西鮮卑族正式定名為慕容鮮卑。雖然慕容鮮卑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但熱愛生活的他們,經常將隨身攜帶的金銀製成飾物佩戴,以表達他們的審美情趣。

1981年內蒙古境內出土的馬頭鹿角金步搖,正是慕容鮮卑族飾品中的一個典範。該件以馬頭輪廓為造型的飾品,與鮮卑族的遊牧生活有著密切關聯。融合了鹿角與桃形搖葉的金步搖,更是具有鮮明的,慕容鮮卑族的文化特徵。

內蒙出土一支金步搖,揭開“慕容復”家族鮮為人知的秘密

在當時這種金步搖,只有鮮卑族的貴婦人才能擁有。鮮卑族貴婦人佩戴馬頭鹿角金步搖,是為了突顯她們高貴的身份與端莊的儀態。如今,馬頭鹿角金步搖就被珍藏在國家博物館內。其以古樸精緻的造型,獨具風格的樣式,體現了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具有極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而在這背後,誰又能想到一心想要復國的慕容復,其姓氏竟然是源自一支金步搖呢?

內蒙出土一支金步搖,揭開“慕容復”家族鮮為人知的秘密

題外話:1981年內蒙古出土的鮮卑貴族婦人墓為土坑墓。該土坑墓屬於東西向仰身單人墓,該墓距地表較淺,墓中隨葬物品較少。該墓中的陶器,當時被分置於墓主人的頭部兩側。考古專家經研究發現,這座鮮卑貴族婦人墓,是拓跋西遷時進入內蒙草原的初期遺蹟。墓中出土的剪輪五銖表明,當時正處於中原地區的東漢晚期。

公元215年曹操率軍平定五原、雲中、定襄之亂。正是在此時拓跋趁機迅速向西南地區擴張。因當時的曹操無暇他顧,這才給拓跋部族擴張領地提供了機會。也正是在此時,內蒙古境內多了多座鮮卑貴族墓,其中便包含1981年出土的鮮卑貴族婦人墓。

參考資料《國寶檔案》

TAG: 鮮卑金步搖莫護跋慕容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