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成為一名京官後,他是如何表現的?家書中有答案

從曾國藩的為官過程,解讀《曾國藩家書》系列之2:

很多人做官後,骨子裡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很是瞧不起人,變得六親不認。這樣的人,很難有大的晉升空間,因為他的內心無法承擔更大的責任,一旦得勢,對他來說,不是好事,而是離災難不遠了。

曾國藩成為一名京官後,他是如何表現自己的呢?我們從他寫給祖父曾玉屏的家書中,能找到答案。

曾國藩成為一名京官後,他是如何表現的?家書中有答案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曾國藩31歲,這是他進入翰林院工作的第二年。

這一年的四月十七日,曾國藩專門給祖父曾玉屏寫了一封信,懇請祖父幫忙做一件事情。這和曾國藩做官到底有什麼關係呢?不僅有關係,而且還牽涉到曾國藩的前途。

曾國藩讓祖父做的事情,就是幫助他的八叔楚善。從曾國藩的家譜關係來看,這個楚善,是他的堂叔,是曾玉屏的親侄子。

由於楚善一家負債累累,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很有可能,曾國藩的這個八叔,寫信讓在京城為官的曾國藩想辦法,幫助他渡過難關。可是,此時的曾國藩剛剛參加工作不久,俸祿有限,甚至在京城都無法維持生活,又怎能有銀子給他呢?

曾國藩成為一名京官後,他是如何表現的?家書中有答案

於是,曾國藩寫信給喜歡幫助人的祖父,希望他能想到辦法。曾國藩在心中說道:

凡他人所束手無策,計無復之者,得祖父善為調停,旋乾轉坤,無不立即解危,而況楚善八叔同胞之親、萬難之時乎?

這段話,不僅是曾國藩拍祖父的馬屁,也表現出他對祖父的崇拜。其意思是說:

凡是別人束手無策,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經過您老人家妥善的處理,都能扭轉乾坤,沒有不脫離危難的,更何況楚善八叔是同胞兄弟,處在十分困難的時候?

曾國藩在自己無力幫助楚善八叔的時候,為何要讓祖父出手呢?後來曾國藩也知道,祖父為了幫助楚善八叔一家,也是借了很多債務。

曾國藩成為一名京官後,他是如何表現的?家書中有答案

曾國藩這樣做,和他在京城為官有極大關係:

一是曾國藩需要一個好的官聲。

在封建社會,一個好的官員,不僅在官場上需要一個好名聲,在家族中也需要一個好名聲。如果一個人有了一定官職後,和家族的關係搞得不好,其名聲就會大打折扣。

當時湖南人在京城做官的人並不是太多,曾國藩和這些湖南同鄉彼此都很熟悉,他不希望自己的家族受同鄉們恥笑。正是如此,曾國藩在信中還說道:“如絕無解困之處,則二伯祖母將窮迫難堪,竟希公之後人將見笑於鄉里矣。”

竟希公,是曾國藩家族的祖先。

曾國藩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農民,他成為一名京官後,很想光宗耀祖,讓家族得到旺盛,因此,他不希望自己的家族有人窮困潦倒而牽連到自己,讓人瞧不起。

曾國藩成為一名京官後,他是如何表現的?家書中有答案

幸好曾國藩有一個識大體的祖父,在曾國藩的遊說下,出手幫助了楚善八叔。

二是曾國藩需要一個好的發展環境。

獲得好名聲,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升遷。清朝最注重翰林出身,無論是出任地方巡撫,還是入閣拜相,很多人都有在翰林院工作的經歷。

曾國藩進入翰林院工作後,自然也希望不斷獲得升遷。可是,他如此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農家子弟,要想獲得升遷,其實還是有很多困難的。

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清朝考核一個官員的時候,也要考核其家庭情況,如果家族裡有人違法亂紀,那麼,該官員升遷就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也正是如此,曾國藩後來多次寫信要求父親嚴格管束家族中的弟弟、子侄們。

曾國藩的升遷,在《曾國藩心學》中詳細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曾國藩成為一名京官後,他是如何表現的?家書中有答案

從曾國藩寫給祖父的這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在京城的表現,還是非常積極的,就是希望獲得升遷,凡是有阻礙他升遷的隱性因素存在,他都會千方百計地解決。

我們讀曾國藩的家書,如果不結合他在官場上的實踐來理解,只能一知半解,唯有結合他在不同時期的為官方法、為官心態,才能真正讀懂他的家書。

TAG: 曾國藩祖父楚善八叔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