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扳倒胡雪巖,杜月笙執掌通商銀行,用的都是同一個招數

常州的盛宣懷,上海的杜月笙,一個是晚清巨賈,一個是民國大亨。

前者一招擊敗紅頂商人胡雪巖,後者則巧施手段,一舉掌控前者一手創辦的銀行。

盛宣懷、杜月笙的“完勝”都跟銀行有關,殊不知,在“成功登頂”的關鍵時刻,盛宣懷和杜月笙都使用過同一個“招數”。

盛宣懷扳倒胡雪巖,杜月笙執掌通商銀行,用的都是同一個招數

《建國大業》馮小剛飾演的杜月笙

什麼“招數”竟然有這麼大的魔力?

說來也就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擠兌”。

何為“擠兌”?

簡而言之,存款人和銀行券持有人對銀行的信用產生懷疑,繼而爭相提取現金、撤回資金,這就叫做“擠兌”。

一個“擠”字,形象地描繪了“兌換”現金的可怕場面。

當銀行的兌現發生困難時,“擠兌”就會演變成一場災難。

“擠兌”究竟有多可怕?

“擠兌”的情況通常伴隨著市場緊縮、資本短缺、資金成本上漲。

“擠兌”現象如果不能及時疏解,將會引起存款人的群體恐慌,銀行的信用危機也會加劇。

嚴重情況下,“擠兌”將迫使銀行停業或者倒閉,甚至波及整個銀行業。

而銀行一旦停業或倒閉的,其失敗成本將會非常高,股東、存款人等債權人將直接承擔損失,還可能演變成系統性危機。

總而言之,對於銀行來說,“擠兌”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俗話說,“怕什麼就來什麼”,正因為“擠兌”非常可怕,所以,在情況下,“擠兌”就成了亂世梟雄們手上的一把利劍,變成了“致對手於死地”的手段。

盛宣懷扳倒胡雪巖,杜月笙執掌通商銀行,用的都是同一個招數

老照片 盛宣懷

1897年,江蘇常州人盛宣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民國時期,上海工商金融界大佬傅筱庵是這家銀行的實際掌控者。

“上海皇帝”杜月笙與中國通商銀行本無任何瓜葛,但是,杜老闆略使小計,就搖身一變,成為了這家銀行的董事之一。

1927年,蔣介石率北伐軍進駐上海,隨即釋出“通緝令”-全城緝拿傅筱庵,罪名是其“資助、串通北洋軍閥孫傳芳”。

傅筱庵倉惶出逃到了大連,尋求日本人的庇護,惶惶不可終日。

是杜月笙等人出面向“蔣總司令”求情,國民政府才撤銷了對傅筱庵的通緝令。

傅筱庵這才得以重回上海灘,改組董事會時,傅筱庵順理成章將杜月笙這個救命恩人增添為“中國通商銀行”董事。

此時的杜月笙不過是這家銀行的董事之一,還沒有實質性的支配權。

可是,一次“擠兌”風波,讓杜月笙“鹹魚翻身”,一躍成為“中國通商銀行”的掌舵人。

1935年5月,中國通商銀行遭遇了一場“擠兌”風波。

情急之下,傅筱庵請出在上海灘呼風喚雨、能量巨大的杜月笙,請他以常務董事的身份出面應對危機。

一番推辭後,杜月笙“勉為其難”地接下了這個艱鉅的任務。

他設法借了些現金,還低價變賣了位於上海江西路、福州路口的通商銀行新建的營業大廈,接手人是宋子文。

但是,民眾“擠兌”的情況絲毫沒有好轉,通商銀行信譽掃地,危在旦夕。

這時,杜月笙不慌不忙地祭出了“大招”。

他讓手下人開來幾輛大卡車,裝上大量成捆的廢報紙,再在表層覆蓋上真幣。

在全副武裝的保鏢保護下,“運鈔車”一路招搖過市,浩浩蕩蕩地開至中國通商銀行。

眾目睽睽之下,“運鈔車”慢悠悠地開進銀行後院。

一連幾天,都有滿載“鈔票”的運鈔車陸續開進銀行後院。

很快,所有“擠兌”的民眾都聽到了一個訊息:通商銀行“不差錢”!

如此一來,“擠兌”者的心態漸趨於平穩,“擠兌”人數開始下降。

這個時候,杜月笙又來了一手“雙管齊下”。

他搞來一大筆現金,分散給手下若干個門徒,讓他們“高調”地存入通商銀行。

杜月笙還給不少煙館、賭場、娼館老闆捎話,請他們“看在杜某人的面子上”,把手上的鈔票都存到通商銀行去。

一時間,通商銀行門庭若市,大堂裡擠滿了前來存款的人。

“擠兌”者終於不再恐慌,“擠兌”風波自然也就平息了下去。

盛宣懷扳倒胡雪巖,杜月笙執掌通商銀行,用的都是同一個招數

“上海皇帝”杜月笙

不久之後,中國通商銀行召開董事會。

在這次會議上,平息“擠兌”勞苦功高的杜月笙順理成章地被推舉為董事長,理所當然地接過了通商銀行的大權。

據說,這次“擠兌”風波原本就是杜月笙聯合宋子文等人一手策劃的。

他們一邊安排人在通商銀行存下大筆款項,然後發起突然襲擊,集中提款。

另一邊,他們大肆散佈“通商銀行鬧錢荒”的訊息,引起其他存款人恐慌,進而蜂擁而至,形成“擠兌”。

同時,他們又軟硬兼施,堵死了通商銀行向其他銀行拆借資金的所有通道。

這樣一來,通商銀行自然陷於“萬劫不復”,朝不保夕。

危急關頭,傅筱庵只能求萬能的杜老闆“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

一場“擠兌”危機,讓杜月笙、宋子文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杜月笙如願以償坐上了中國通商銀行董事長的寶座;

宋子文以極低的價格買下了通商銀行的營業大樓,作為回報,宋子文則幫助杜月笙掌握了鴉片市場的控制權。

此後,中國通商銀行即為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所控制。

無獨有偶,若干年前,中國通商銀行的創始人,晚清巨賈盛宣懷直擊對手要害,“一招”扳倒了他的對手-紅頂商人胡雪巖。

細細看來,民國的杜月笙與晚清的盛宣懷使用的是同一個“招數”,其謀略、手法如出一轍。

盛宣懷扳倒胡雪巖,杜月笙執掌通商銀行,用的都是同一個招數

紅頂商人 胡雪巖

盛宣懷與胡雪巖分屬不同的利益集團,前者以李鴻章為後臺,後者以左宗棠為靠山。

李鴻章與左宗棠素來不睦,盛宣懷與胡雪巖也互不相容,不共戴天。

為了扳倒胡雪巖,盛宣懷用足了心思,精心設計了一個“連環計”,最終,盛宣懷用“擠兌”這把利劍擊潰了老對手胡雪巖。

“連環計”之第一步:

為了壟斷生絲市場,胡雪巖囤積了大量生絲,試圖控制生絲價格的話語權。

此時,盛宣懷開始涉足胡雪巖的生絲市場,他大量收購生絲,再大量出賣給胡雪巖的老客戶。

同時,盛宣懷還想方設法收買各地商人,聯絡各國買辦,讓他們不在胡雪巖那裡買入生絲,致使其庫存積壓,佔用了大量的資金。

“連環計”之第二步:

胡雪巖曾代表清當局向匯豐銀行告貸1000萬兩白銀,約定分期歸還本息。

清廷則以“協餉”的方法歸還借款本息,每期還款前,上海道臺府就會撥來銀子,供胡雪巖還款之用。

可是,這一年卻出了意外。

盛宣懷找到上海道臺邵友濂,要他把撥款時間往後拖延20天。

盛宣懷扳倒胡雪巖,杜月笙執掌通商銀行,用的都是同一個招數

老照片 盛宣懷

邵友濂知道盛宣懷與李鴻章非同一般的關係,盛宣懷的話就是李中堂的意思,因此,邵友濂沒有多想什麼,遵命照辦。

盛宣懷則利用這20天時間大做文章。

他向匯豐銀行透露了胡雪巖資金緊張、現金即將斷流的訊息。

匯豐銀行急了,接二連三催促胡雪巖歸還借款。

胡雪巖被逼無奈,只好從自己的阜康銀行調出80萬兩銀子,先還清了當期的欠款。

“連環計”之第三步:

胡雪巖的80萬兩銀子剛剛從阜康銀行調出,盛宣懷的第三步行動就開始了。

趁胡雪巖的阜康銀行現金空虛之際,盛宣懷鼓動朋友、生意夥伴到阜康銀行大量提款;

另外,他還四處散佈訊息:胡雪巖囤積生絲,血本無歸,還拖欠外國銀行大筆貸款,所以將要動用阜康銀行的存款。

訊息既出,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恐慌,大批阜康銀行的存款人紛至沓來,爭相取出存款,很快就形成了“擠兌”潮。

盛宣懷扳倒胡雪巖,杜月笙執掌通商銀行,用的都是同一個招數

電視劇《胡雪巖》陳道明飾演的胡雪巖

胡雪巖派人緊急趕往上海,找上海道臺邵友濂催要“協餉”。

但是,邵友濂要麼謊稱不在,要麼避而不見。

在阜康銀行,民眾“擠兌”的情況愈演愈烈。

到了這個時候,胡雪巖即使曾經“富可敵國”也已經無力迴天,“擠兌”事件成為壓死胡雪巖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久後,阜康銀行關張倒閉,胡雪巖憂憤而亡。

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萬勿從商,萬勿從政”。

因此,胡雪巖的後人中有科學家、有醫生、有老師,沒有一個人從商、從政。

扳倒了胡雪巖,盛宣懷一時再無對手,1885年,盛宣懷回輪船招商局擔任督辦,控制了招商局。

之後,盛宣懷又受命擔任商務大臣、郵傳部尚書等職。

盛宣懷扳倒胡雪巖,杜月笙執掌通商銀行,用的都是同一個招數

盛宣懷油畫像

後人對盛宣懷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

慈禧太后稱他是“不可少之人”;

李鴻章評價他“志在匡時,堅韌任事,才識敏瞻,堪資大用”;

中山先生評價他“熱心公益,而經濟界又極有信用”。

也有人稱其“誤國首惡”,更是十足的“賣國賊、官僚資本家、土豪劣紳”。

不過,在筆者看來,《盛宣懷傳》的作者對盛宣懷的評價也許是最貼切的:

盛宣懷就是一個“處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TAG: 胡雪巖擠兌杜月笙盛宣懷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