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區漢豐縣建縣考

張金河

開縣初名漢豐縣,建於東漢末建安21年(公元216年)。時劉備主蜀,為其所建。此前,開縣境夏商屬梁州,西周屬庸國,春秋戰國屬巴國,秦滅巴後屬秦國。秦分郡縣,境域為朐忍縣地,屬益州固陵郡(後屬巴東郡)。漢豐立縣是開縣境置縣的發端。自漢豐縣至開縣,其間五改其名,三次分置合併。開縣建置沿革,史載甚詳。然其建縣之由,即劉備析朐忍縣地而設定漢豐縣的原因,過去沒見其有關的專門記述。因此,今人多有揣度臆測,筆者依據相關史料和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與軍事狀況,作一番考證、剖析,意在追究溯歷史本源,還歷史真貌。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地方行政區劃實行郡縣制。全國分36郡,四川境地(包括今重慶市),兼有巴、蜀兩郡及巫和黔中之地。東漢初平元年(190),劉璋分巴郡置固陵郡。建安六年(201)改固陵郡為巴東郡。“益州——巴東郡——朐忍縣”這個建置格局至劉備分朐忍復置固陵郡。

東漢末,暫借荊州立足的劉備早有入主巴蜀的念頭。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劉璋因曹操派鍾繇進兵漢中,接受張松建議,迎請劉備相助拒曹。劉備率數萬人經三峽水道入川。建安十九年(214),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入川。是年,劉璋降劉備,劉備領益州牧,作了蜀主。劉備得蜀,為其實現統一全國,匡扶漢室的政治目標提供了條件。他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鞏固新建的蜀漢政權和強化軍事。這兩件都離不開經濟和人口的支撐。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時期,田賦和鹽課是國家兩大財政支柱。因此,鹽業經濟予國家政權至為重要。劉備在入川前守荊州時,於建安十五年(210)就將當時巫縣的北部劃出,設定北井縣(今巫溪)。其目的就在於控制當地鹽業,直接獲取鹽泉之利。

劉備既得四川,東吳孫權於第二年(即建安二十年),向劉備討還荊州。劉備以“奪取涼州”為藉口而拒絕。孫權遂攻佔屬荊州所轄的長沙、零陵和桂陽三郡。此時,北方曹操趁劉孫交惡、重開戰事之機,進襲巴地漢中,意在趁機進佔三峽地區。這樣,既可斷劉備出川之路,更可得三峽眾多的鹽泉之利。同時,曹操所佔據的中原一帶,自黃巾起義至董卓之亂,至征伐袁術、袁紹而人口急劇減少,有的地方十室不存二三,更有百里不見人煙者。而三峽地區山高地僻,戰火不及。這在遠古時就被稱作“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也”的產鹽之地,正是民流所向的“世外桃園”。眾多人口,則可提供豐富的兵源。此又系戰爭期間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

建安21年,劉備將朐忍縣一分為三。在保持原朐忍縣建置的基礎上,將其西南部析出置羊渠縣(今萬州區),又將西北部析出置漢豐縣。此同時,劉備還將屬巴東郡的朐忍、魚復、漢豐、羊渠4縣,加上屬荊州宜都郡的巫縣、北井縣再次置為固陵郡。劉備這一分縣置郡的作法,就是為了強化這同為產鹽重鎮之6縣的鹽業管理,實是蜀漢政權軍政大計的需要。這固陵6縣,隨著不斷地過境移民和軍事移民,人口也不斷增加,而且鹽業非單一產業,由於與之密切相關的運輸、銷售、燃料、包裝等相關環節之需,對勞動力的需求量也很大,故其當地居民必然相應增多。為了加強對三峽地區東部的控制,劉備繼分巫縣置北井之後,又將該地區縣級行政單位區劃範圍再次縮小。重慶市三峽學院教授任桂園在其《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峽鹽業與移民及移民文化述論》中說:“這裡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時朐忍縣東湯溪河畔早在西漢初即已鑿井取滷煮鹽,朐忍縣也因此而置有鹽官。然而,劉備卻將同樣擁有井鹽產地的朐忍縣西北澎溪河上游地區,又劃置為漢豐縣。井鹽產地就在其縣境北面五十餘華里的溫湯峽谷中。這一舉措亦完全是出於對該地區鹽業生產與運銷進行強化管理的實際需要。”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李小波的“鹽業史國際研討會”交流論文《三峽古代鹽業開發對行政區劃和城鎮佈局的影響》中說:“兩漢時期,鹽業經濟是支撐三峽地區城市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從空間佈局分析,兩漢新設的縣全是產鹽中心。而且是所在郡的經濟支柱。如臨江(今忠縣)、朐忍、巫縣(今巫山、巫溪),漢發(今彭水)等。這些鹽業中心又分出若干縣。如朐忍——羊渠、漢豐;涪陵——漢發、永寧(今酉陽),使城市空間擴大。並且,新置的縣級行政單位也多為產鹽地,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可見,因鹽聚眾,聚眾成邑是兩漢時三峽地區縣級行政單位的主要成因。

綜上所述,漢豐縣建立的主要原因就是境內溫湯井產鹽。但是,還有三個問題需要論說,本文之觀點方可完全確立。

一、溫湯井(今溫泉鎮)鹽業起於何時?關於溫湯井鹽業,現有的文字資料,最早見於西漢。隋唐後記載漸多,明清記述甚詳。從民間傳說看,三峽地區凡產鹽地都有野生動物吸食鹽滷的記載。巫溪寧廠、忠縣鹽場有白鹿舔食鹽泉的傳說;雲陽雲安鹽場有白兔吸飲鹽泉的故事,有井名白兔。在溫湯井民間,古時獵戶逐白羊於鹽泉,現有洞名白羊。這說明,三峽地區的鹽礦埋藏淺,出露地表,易被發現,被開發利用時間久遠。忠縣文物管理所曾先龍認為:“縱觀三峽庫區沿江的縣市,史料記載均屬井礦鹽的產地,其中著名的有巫溪寶源山(大寧場)、雲陽雲安,以及巫山、奉節、開縣諸鹽場,起始年代不超過西漢時期,也就是鐵器煮鹽時代。但這並不表明這些地區就沒有經歷過陶器製鹽時代,以及原始時期對鹽泉的利用和開發,只是未發現與製鹽有關的遺物,或雖有零星發現而沒成規模。”

二、漢豐縣城邑為什麼沒設定在溫湯井?由於三峽地區的井鹽產地都在河谷山峽地帶,這些地方山高水險,交通相對不便。所以,作為一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及交通中樞的縣城,綜合考慮則又不宜選在這些地方。如巫溪鹽場在寧廠鎮,而其縣城無論是北井、大昌、大寧或後來的巫溪縣,城邑都沒在此;雲安鹽場所隸屬的朐忍(今雲陽)縣城,也不在雲安鎮;忠縣鹽場距縣城最近處也相去6公里;羊渠縣城在南浦(今萬州),鹽場則在長灘(今長灘鎮),相距50餘公里;漢發縣產鹽地在鬱山鎮,距縣城30多公里。北朝劉宋時將漢豐縣北部析出置巴渠縣,治理在今大進鎮政府駐地的大進壩。隋改名萬世,治所遷至距溫湯井北3公里的舊縣壩(今溫泉鎮縣壩村)。雖後經萬歲、清水兩度改名,至元初復併入開州時,治所都沒設在溫湯井。

三、漢豐縣得名的原因是什麼?清咸豐《開縣誌》引《寰宇記》:“蜀先主於今縣南二里置漢豐縣,以漢土豐盛為名。”為什麼要命此名?除《寰宇記》外,從東晉的《華陽國志》到清嘉慶時的《四川通志》,清咸豐《開縣誌》,清末的《四川郡縣誌》以及明代正德時《夔州府志》皆無記述。《寰宇記》中“以漢土豐盛為名”,完全針對“漢豐”二字的吉祥含義而論。兩漢時,巴蜀兩郡縣名中帶“漢”字的不少。如“廣漢、安漢、宣漢、漢發、漢安、漢平等等。考其原因,蓋因漢高祖劉邦登基之前曾被封為漢王,駐漢中,統巴蜀之地。劉邦當皇帝后第六年(前201),首次分蜀郡置廣漢郡,即為例。三國時,劉備自稱蜀漢為漢室正統。此後不少史學家之於蜀、魏、吳三國,也如是認識。豐漢立縣取名,實借其吉祥之義,別無他因。最後,再轉錄清嘉慶《四川通志·食貨·田賦上》(卷六十二)開篇的一段話:“蜀土非九州上腴,明矣。古所稱蜀地肥饒及沃野千里,號為陸海之說,大抵指成都近地言之。”而且,今“金開銀萬”之說也只是近數百年之事。清咸豐《開縣誌·食貨》亦稱:“開,自經明兵燹之後,萬產墳盈,稱膏腴焉。然田雖上上,而賦乃下下。我國家輕徭薄賦,惠愛遐陬”。時,知縣李肇奎在其《序》中說得更明白:“開在秦漢時,其荒僻無論已,即唐代猶為遠州,往往為朝臣左遷者居之。”由此可見,秦漢時開縣除產鹽外,實在談不上“豐盛”也。

最後結論:漢豐縣的設定,實由於對該地區鹽業生產與運銷實行強化管理的需要。這關係著劉備蜀漢政權的建立與鞏固。漢豐縣縣名的由來,實取“漢土豐盛”一語的吉祥之意,別無他因。

TAG: 劉備豐縣鹽業三峽地區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