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本文作者:狐小仙

紀錄片《中國》以優美的畫面,簡練的言語,悠揚舒緩的配樂緩緩將我們代入中國歷史上不同的年代,看到了歷史上錯綜複雜的史事,並透過一系列的解讀,認識一個個更為豐富、具體和生動的歷史人物。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王權衰落,奴隸制度解體,奴隸主貴族獨佔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諸侯爭霸,各國紛紛開放政權,都想廣攬人才,增加精英人才,但又因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難,社會又發生了一系列問題。許多有志之士,針對社會問題出謀劃策尋找對策同時,也尋找賞識自己的王侯將相。在這樣的境況下,產生這一時期風格迥然的知識分子,面對當時的社會問題,國家問題,百姓問題,他們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但由於人才輩出,各類思想火花相互碰撞,使之他們的相互影響,又相互對立,每個人都標新立異。他們之間的雄辯,形成了一場場激盪人心的思想碰撞,也是百家爭鳴最好的時期。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在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儒家、道家、陰陽學說、法家、墨家等不同學派。而紀錄片《中國》是從老子的“道”與孔子的“儒”的中國思想原點說起。

紀錄片畫面唯美、光影婆娑,每個讀解的人物,都從其服飾、禮儀以及所處的環境上,努力貼近他們所處的時代,既有著歷史真實的印跡,又呈現出個體的光輝,再加上匠心獨運的畫風,文墨生動的解說詞,為觀眾開啟一扇窺探深邃而富有趣味的視窗,從中觀看到歷史真實片段和精彩瞬間,也洞察人性的沉浮和碰撞,讓現代人汲取歷史先前者人文核心的素養與精神。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這些人物有的一生輝煌,有的一生落魄,有的忍受一輩子背井離鄉之苦,有的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苦苦堅守一輩子。可以說,每個人物都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看完第一系列,此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集《眾聲》裡的墨翟,也被稱為墨子。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前秦時期,各類學派紛紛出現,而墨家學派只是其中之一。創辦墨學的墨翟最初師從的是儒家學派,隨著他對儒家思想的深入學習,對裡面的一些行為不能苟同,於是他決定根據自己的思想,創辦了墨家學派。

從現代人的眼光看看,墨子的思想在某一方面更開闊,也站在時代的前沿。可是,在當時的時代沒有人真正理解他的想法,理解不了他從最底層的平民來反對一切戰爭的行為。在他眼裡老百姓要想好好生活,就要避免一切戰爭。他反對一切戰爭,提倡愛不囿於親人朋友之間,而是愛天下蒼生;他不贊同繁縟禮節,如對因為長輩去世,砸鍋賣鐵也要辦葬禮,還要在墓前守孝三年等等習俗;他不贊同禮樂制度,就是對人的身份進行等級劃分等,他提倡人人都是平等,要尊重每個人的權利。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他並不是全部反對儒家思想,而是對其中部分思想給予抨擊,並反其道而為之。儒家講究是仁義,他認為仁人應該興天下之大利,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發展。要想百姓過得好,就要讓他們吃飽穿暖,讓他們寒有衣,勞有息的日子。

與此同時,他又是一位現實主義者,他著重對機械技術和自然科學的研究。可以說是中國早期的使用者。小時候我們看《射鵰英雄傳》裡面有一個畫面,就是郭靖披著像鳥一樣的風箏,飛到敵人的兵營……。這項“風箏”發明者就是墨子,他是最早製造類似飛機的飛行物,他善於研究各種精巧器械,但他不贊同將這些機械用在戰場上。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他研究這些器材,不是為了戰爭,而是阻止一切戰爭。

他堅持“兼愛”、“非攻”的信念,希望人與人之間都是友善,這在戰火紛飛的戰爭時代,是很難做到的。但是,當他聽到楚國要攻擊宋國時,不顧個人安危,一個人徒步走了十天來到楚國,要求楚王停止戰爭,並與當時名滿天下的魯班對峙。這難免讓人笑話,他憑什麼想以一己之言讓大國放下已經計劃好的戰略?

當時,魯班早已經為楚國做好了攻城利器,不用什麼力氣,他們就可以佔領宋國。但墨子卻堅定說:“你們必須停止攻打宋國,我不允許。”為了表示他有能力阻止戰爭,他提出與魯班模擬戰爭,九場模擬,魯班所有的謀劃都給墨子一一攻破,魯班也沒想到墨子如此厲害,甚至動了殺機。但墨子淡然的說,他死了也不影響他的三百個弟子用這些方式幫助宋國。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他的冷靜、才智和決心讓楚國國王另眼相看,不得不放棄了攻宋的計劃。

實際上,墨子之所以從中斡旋,並非為了宋朝,而是不願意再看到戰爭,不願意百姓受到疾苦。對於一個胸懷天下的人,他不會拘泥於一國之利,一己之私,不管是自己效忠的國家,還是自己所在的國家。所以,即便宋國與他沒半毛錢關係,他也讓自己三百個弟子,按他的安排佈置,守在宋國邊界,保護宋國的子民。

他的行為讓人想到最近的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如今戰火已經持續四周,多少家庭被破壞,多少年輕的戰士在戰火之中犧牲,多少的老百姓流離失所。歷史已經給太多人血的教訓,依然有人鼓吹戰爭。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從來不是戰爭,不是以老百姓的生命為代價,去實現所謂的國家利益和愛國行為。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早在古希臘,柏拉圖就提過構建一個以“正義”為理論基礎的“理想國”。後人譚嗣同也在《仁學》中構想一個平等、自由、“有天下而無國”的大同社會。為什麼國與國之間要有一個清晰的劃分呢?就像為什麼人與人之間一定有膚色之分呢?

說到底是權力的爭鬥。在看《權力的遊戲》時,那些打著強G理由,佔領一個又一個國家的七大國王后瑟曦,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權力膨脹的慾望。對百姓來說,誰當皇帝都不重要,重要他有能力將祖國建立更好,讓百姓過上平穩、幸福的生活。

孔子理想社會是“天下之行,大道為公”,墨子以兼愛為天下,孟子以仁政為核心,莊子也提出“小國寡民”,他們提倡都是以民為先,可是有幾場戰爭是從普通老百姓的疾苦出發?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紀錄片《中國》將散落在歷史各個角落的人與故事,以圖片和語言的方式拼接起來,讓我們在一個又一個年代裡,看到用一個個故事搭建成歷史的高樓。在這一場場歷史的回顧裡,戰火從未真正的停止過,那些經歷戰爭的人們,用一生的行為化成歷史的片段畫面,讓我們走近他們的人生,目睹他們經歷。史景遷說:“在整個世界版圖上,中國是一個重要的、極具魅力的存在。”在我的理解裡,歷史的魅力不僅僅是歷史文物、歷史故事,和紛飛的思想碰撞下的思想精華,而是所有這些都歸納到具體而平凡的每一個普通人身上。

是他們創造了歷史,也是一個個人改變了歷史。我們從中明白,戰爭才是人類最大的疾苦,是人們必須摒棄的遺骸。那些站在“高樓層看風景”的人,也要走下樓,看一看低層的風景,這樣的風景才是從上至下,渾然一體的真實全景。

叫囂戰爭的人,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

那些叫囂戰爭的人,其實沒有一個敢於站在前線,不顧生命危險衝在戰火之下的人。他們更像遊戲者,血流在別人身上,刺激留給自己。儘管理想國,大同世界,兼愛天下等,都是人類共同的理想,為什麼不去努力實際呢?希望未來國與國之間的邊界打破,沒有民族之分,沒有膚色之分,讓人類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墨子戰爭歷史宋國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