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痴|論秦始皇的還魂與作死

拋開《大秦賦》,略論秦始皇的還魂與作死

文/一半痴

據說,近期一檔叫《大秦賦》的電視劇在熱播,我一眼也沒有看過,但憑一個“賦”字,大致猜其主旨,惹起滿腔淒涼。

一半痴|論秦始皇的還魂與作死

秦始皇其人,至少從公元前207年、也就是人們終於推翻他建立的暴政、敢於大著膽子喘一口粗氣時起,在歷史上就是一如既往的負面形象。

秦始皇這暗無天日的歷史,一晃就是2180年。也就是說,在這兩千一百八十年的漫漫長夜裡,秦始皇自始至終受到的都是無窮無盡的咒罵:聲敗名裂+斷子絕孫+千夫所指。

歷史的改寫,是在1973年8月5日。

話說,郭沫若老先生,寫了一篇文章,叫《十論秦始皇》,歷數前人已經數落了千百萬遍的秦氏罪狀。我猜想,郭老言下之意,多多少少有點勸諫的意思。猜的,拿不準。當然,在郭老的小心思裡,也有可能只是迎合。因為郭老在善惡邪正問題上,向無主見,唯營是鑽。

1973年8月5日,偉人正式迴應,如下:

一半痴|論秦始皇的還魂與作死

自此以後,秦始皇得以進入偉大的中國人民序列,稱為同志。

據介紹,秦始皇同志是中國最偉大的“十大法家人物”之一,他一直戰鬥在“儒法鬥爭”的最前線,他一生最偉大的事業,不是統一六國,不是開疆拓土,而是焚書和坑儒,堅定而徹底的消滅了諸子百家思想,牢牢的捂著了人民的嘴巴,在當時日趨嚴峻的意識形態鬥爭面前,取得了空前絕後的勝利。

我們偉大的秦始皇同志的偉大思想,在後來的“文革”期間,被進一步發揚光大,特別是在“批林批孔批周公”鬥爭中,大放異彩。

就連寫了《十批》的郭老,也是幡然悔悟,充分認識到秦始皇同事的革命性、先進性和時代性,心躍臣伏的大唱讚歌。

別問我怎麼知道得這麼多,因為我讀過成捆的“文革”書籍。

對了,我不僅讀過成捆的“文革”書籍,還讀過一大篇終結“文革”的文章。

1981年,6月27日,就是這個檔案,它為“文革”蓋棺定論,系統地奠定了後來的改革開放理論基礎。

一半痴|論秦始皇的還魂與作死

檔案說得斬釘截鐵,沒有留下一絲餘地:

一半痴|論秦始皇的還魂與作死

也就是說,隨著國家政治迴歸正軌,秦始皇同志的政治生命再次結束。其實,硬要較真的話,秦始皇的政治生命結束得更早一些:1976年10月,隨著偉人的作古,“文革”夢斷,始皇帝便已悄悄退場休息。這樣算來,這次復活,前後只有短短三年零兩個月時間,放在歷史長河之中,頂多只是曇花一現。

那麼,在意識形態鬥爭領域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秦始皇,何以就敗得那麼慘呢?

唐人章碣先生的一首小詩,恐怕是最好的註腳:

一半痴|論秦始皇的還魂與作死

推翻暴政,不僅是讀書人的責任,更是天下人的夢想與共識,所謂“青山擋不住,畢竟東流去”,捂著了嘴巴,還剩下拳頭。

我突發奇想:

如果秦始皇只是狂妄、只是貪婪、只是殘暴,而不鉗制人心、不焚書坑儒,適當的給予讀書人以生存空間,那麼,暴虐到最後,不得已而亡,亡於讀書人之手,中國的歷史,是否會好得多呢?咱們不去講天下國家,單講嬴政本人,如果不得已而亡於讀書人之手,是否還能保留一線血脈香火呢?在他兩腳一伸的時候,如果是溫和、理性而有君子之風的讀書人接掌政權,實現平穩過渡,然後撥亂反正,一面與民休息,一面改革開放,扶蘇不至於死吧,胡亥也不至於死吧!

回到影視本身。我沒有看過,一眼也沒有看過,當然無法置評。或許,站在某種立場,秦始皇的創業奮鬥故事,也是充滿雞血正能量,足以垂範千古;我所要說的,僅僅是他作死的姿式不對。

TAG: 秦始皇文革郭老讀書人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