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為什麼比中狀元還要興奮?有一不成文的規定

現在估計不少聽到“探花”,就認為這是古代好看的狀元郎,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清朝結束,千多年逐漸完善,探花是和狀元齊名的頭銜,另外一個叫榜眼,合稱“三鼎甲”。

古代中探花,為什麼比中狀元還要興奮?有一不成文的規定

探花最早出現於唐朝,在北宋晚期時確立第三人的代稱,唐朝重視人才,進士及第後會有隆重的慶典,其中的一項活動就是選同榜進士中最年輕英俊的兩個人為探花使,遊歷名園,沿途摘下自己認為好看的鮮花,後賦詩作詞,用鮮花迎接狀元。

因此在唐朝還是非常在意“美”的,成為探花使的兩人自然也比其他人更能受到關注,許多宮中女子看後都暗許芳心,有顏值有才華的人走在哪裡,都要被其他人誇讚一番,許多中了探花的才子比中了狀元的還要高興,也是因為這一不成文的規定。

古代中探花,為什麼比中狀元還要興奮?有一不成文的規定

起初探花在唐朝只是一種戲稱,這就要講到唐朝時期最年輕的狀元莫宣卿,成為狀元才17歲,也是廣東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可想而知當時是轟動一時,即使是現在也要被人誇一句“天才”,莫宣卿年紀小,滿臉膠原蛋白,自然相貌也就出眾,比其他上榜的考生要好看很多。

莫宣卿中狀元后,皇帝十分欣賞和看重他,就讓他出任翰林院修撰,不過莫宣卿因為思念母親,回到了母親身邊,在離家近的地方當地方官,同榜進士柳珪還特意寫了一首詩《送莫仲節狀元歸省》相送。

古代中探花,為什麼比中狀元還要興奮?有一不成文的規定

宋朝才子王邁被選為探花使後就寫下詩句“洪崖差遣探花來,檢點芳叢飲數杯。深紫濃香三百朵,明朝為我一時開。”表現出了王邁為自己是探花而十分喜悅的心情,現在不少女性看上帥氣的韓商言,而早在古時就已經注重了一個男人的俊俏美貌。

古代中探花,為什麼比中狀元還要興奮?有一不成文的規定

科舉制度到了宋朝已經基本定型了,因此“探花”也就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皇帝雖說第一名是狀元郎,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才是探花,不過探花之所以受到那麼多人的追捧,也是因為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才得到了好的推廣。

古代中探花,為什麼比中狀元還要興奮?有一不成文的規定

一些探花郎到了朝廷做官,有時甚至會比狀元郎的仕途要順利很多,尤其是宋徽宗對探花的重視,才讓許多才子爭先恐後的想要成為探花郎。在古龍的武俠小說中,主角李尋歡就是一名探花郎,後因為不喜歡做官,才辭官歸隱。科舉已經廢棄100多年,“探花”至今歷久不衰。

TAG: 探花狀元莫宣卿探花郎唐朝